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發泡混凝土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水泥200?230份;礦渣微粉150?175份;粉煤灰175?200份;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4?7份;含硼型表面活性劑10?13份;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2?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2?3份;水100?110份。其具有優異的發泡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發泡混凝土及其生產工藝
本專利技術涉及節能環保建筑材料
,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發泡混凝土及其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發泡混凝土又名泡沫混凝土,是通過化學或物理的方式將空氣等氣體引入混凝土漿體中,經過成型、養護形成含有大量孔洞并具有一定強度的混凝土制品,具有輕質、保溫隔熱、隔音、不易燃等性能,是一種節能環保建筑材料。美國、英國、荷蘭、加拿大等歐美國家以及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充分利用泡沫混凝土的良好特性,將它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加快了工程進度,提高了工程質量。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建筑節能工作,隨著與建筑節能有關政策的實施,節能材料倍受歡迎。泡沫混凝土以其良好的特性,在我國應用得到快速發展和應用,年增長率約在8%以上,成為大規模的新型保溫材料。但是,發泡混凝土在施工方面常常遇到下述困境:泡沫表面粘度小,發泡倍數高,但接觸水泥、粉煤灰漿料時破泡嚴重,破泡后的發泡劑吸附在水泥、粉煤灰顆粒的表面而嚴重影響水泥凝結;泡沫表面粘度大,接觸水泥、粉煤灰漿料時雖然破泡減少,但發泡倍數明顯降低,單位質量發泡劑的泡沫混凝土產量降低。因而,尋求發泡性能優異的發泡混凝土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泡混凝土,其具有優異的發泡性能。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發泡混凝土,以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水泥200-230份;礦渣微粉150-175份;粉煤灰175-200份;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4-7份;含硼型表面活性劑10-13份;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2-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2-3份;水100-110份。本專利技術較優選地,所述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含硼型表面活性劑和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重量比為2.2-2.4:4.6-5:1。本專利技術較優選地,所述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含硼型表面活性劑和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重量比為2.3:5:1。本專利技術較優選地,所述含硼型表面活性劑為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和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的混合物。本專利技術較優選地,所述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和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的重量比為3:1。本專利技術較優選地,所述水泥為P.O42.5硅酸鹽水泥。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提供上述所述發泡混凝土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水泥、礦渣微粉、粉煤灰和2/3的水加入攪拌機,制成水泥漿;步驟2:將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和剩余量的1/6的水混合均勻;步驟3:將含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和剩余水混合均勻后,再加入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羧甲基纖維素鈉混合均勻,發泡;步驟4:在發泡的過程中,將步驟2中的溶液逐漸加入步驟3中溶液中;步驟5:將泡沫加入到攪拌機中,泡沫和水泥漿混合均勻,制成發泡混凝土料漿,澆筑,養護。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其具有優異的發泡性能。2、其中,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含硼型表面活性劑和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添加與否,對發泡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對發泡混凝土的干密度和導熱系數有很大影響,且通過數據分析,于提高發泡混凝土的干密度和導熱性能而言,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含硼型表面活性劑和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協同效應。再者,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含硼型表面活性劑和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重量比為2.3:5:1時,本專利技術發泡混凝土具有較為優異的性能。3、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和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的添加與否,對發泡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對發泡混凝土的干密度和導熱系數有很大影響,且通過數據分析,于提高發泡混凝土的干密度和導熱性能而言,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和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具有協同效應。再者,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和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的重量比為3:1時,本專利技術發泡混凝土具有較為優異的性能。4、生產工藝中步驟3能夠進一步實現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這可能是由于含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羧甲基纖維素鈉和水的混合順序,可以影響表面活性劑的性能。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表一實施例1-9的組成表(單位:Kg)實施例1-9發泡混凝土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水泥、礦渣微粉、粉煤灰和2/3的水加入攪拌機,制成水泥漿;步驟2:將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和剩余量的1/6的水混合均勻;步驟3:將含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和剩余水混合均勻后,再加入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羧甲基纖維素鈉混合均勻,發泡;步驟4:在發泡的過程中,將步驟2中的溶液逐漸加入步驟3中溶液中;步驟5:將泡沫加入到攪拌機中,泡沫和水泥漿混合均勻,制成發泡混凝土料漿,澆筑,養護。對比例1:對比例1和實施例5的區別在于,未添加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而添加了12.5Kg的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對比例2:對比例2和實施例5的區別在于,未添加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而添加了12.5Kg的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對比例3:對比例3和實施例5的區別在于,未添加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和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對比例4:對比例4和實施例5的區別在于,未添加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對比例5:對比例5和實施例5的區別在于,未添加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對比例6:對比例6和實施例5的各組份含量均相同,兩者的區別在于,對比例6的步驟3:將含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羧甲基纖維素鈉和剩余水混合均勻后,發泡;對上述實施例1-9以及對比例1~6制成的發泡混凝土進行抗壓強度檢測,按照GB/T5486-2008進行檢測,取邊長為100mm的立方體試件,置于標準養護箱內養護至規定齡期。先測量試樣的尺寸,精確至1mm,并計算試件的受壓面積,再采用液壓式萬能試驗機以10±1mm/min的速度連續均勻地對試樣進行加荷,直至破壞,記錄破壞荷載,精確至10N。泡沫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按fcc=F/A計算,式中:fcc為泡沫混凝土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MPa;F為試件破壞荷載,N;A為試件受壓面積,mm2。將3個試件作為一個抗壓強度試驗小組,將抗壓強度檢測值精確至0.1MPa。抗壓強度值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選擇:(1)待3組檢測值測出后,當出現最大值或著是最小值其中的一個值,和中間強度的差值相比較,超出其差值的15%,就應該取中間值當作這個小組試件檢測抗壓強度值;(2)同樣參考上述檢測計算方法,如果測得的最大值、最小值都處于中間值的15%的范圍內,則取該小組的3個試件的算術平均值,當作這個小組檢測抗壓強度值;(3)一旦3個數據的最大值、最小值都處于中間值的15%的范圍外,該組實驗數據不可使用,應重新考慮制作試件并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表二所示。對上述實施例1-9以及對比例1~6制成的泡沫混凝土進行干密度檢測,按照GB/T5486-2008《無機硬質絕熱實驗方法》,取邊長為100mm、養護齡期為28d的立方試樣,置入電熱鼓風干燥箱內,緩慢升溫至110±5℃,烘干至恒定質量,然后移至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恒定質量的判定依據為恒溫3h,2次稱量試件質量的變化率小于0.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水泥200?230份;礦渣微粉150?175份;粉煤灰175?200份;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4?7份;含硼型表面活性劑10?13份;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2?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2?3份;水100?11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發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數計,其原料包括:水泥200-230份;礦渣微粉150-175份;粉煤灰175-200份;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4-7份;含硼型表面活性劑10-13份;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2-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2-3份;水100-11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含硼型表面活性劑和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重量比為2.2-2.4:4.6-5: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含硼型表面活性劑和締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重量比為2.3:5: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硼型表面活性劑為雙十二酸酰氧基丙二醇硼酸和松香胺甲基乙二醇硼酸酯的混合物。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衛曉勇,任鐵鉞,石華山,劉杰,賈吉學,崔福軍,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城建九秋實混凝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