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轉爐檢修方法,應用于轉爐檢修期間轉爐本體及煙罩系統的檢修項目,配合調整爐口方向按一定次序拆除各組件,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情況下,能夠大幅縮短施工工期,節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及大型起重設備臺班費用,在節約停機時間、降低勞動強度和作業負荷、提高現場檢修安全系數等方面效果明顯,技術先進,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轉爐檢修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冶金設備維護;尤其涉及一種轉爐檢修方法。
技術介紹
大型轉爐在線檢修是需要在轉爐定期維護期間完成轉爐本體損壞設備的更換以及部分轉爐煙氣回收系統設備的更換檢修。隨著煉鋼工藝的演變,部分設備就會隨之進行對應的改造,而檢修工藝則也會進行相應的改變。轉爐設備檢修質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緊,現場施工人員投入多,同時施工現場危險源眾多,施工現場存在大量交叉作業,且所有節點項目都需要使用同一臺行車吊裝備件,施工項目無法同時全面鋪開進行,只能在每完成一個施工任務后將轉爐爐口方向改變到位后才能進入下個施工項目中,因此,大型轉爐在線檢修是一項非常系統且需細致組織的一項工程。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種種不足,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轉爐檢修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轉爐檢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調整爐口向前,冷爐時同步進行上煙罩、氧槍、副槍移位,拆除并吊出下煙罩;S2,調整爐口向下,拆除復吹管道及罩殼;S3,調整爐口向上,將檢修平臺掛設于爐口處,拆除爐口水箱后吊離檢修平臺;S4,調整爐口45度向前或向后,拆除爐后側或爐前側的爐體罩,調整爐口垂直向上,拆除兩側爐體罩;S5,調整爐口向上,拆除球面支撐罩殼,取出上球面后對爐體進行整體同步頂升,頂升至預設高度后更換球面支撐;S6,爐體進行整體同步下降至原位后,回裝上球面,并緊固球面支撐;S7,調整爐口向下,回裝復吹管道及罩殼;S8,調整爐口向后,更換裙罩;S9,調整爐口向上,回裝爐口水箱、下煙罩,并更換爐下軌道,S10,調整爐口45度向前或向后,回裝爐后側或爐前側的爐體罩,調整爐口垂直向上,回裝兩側爐體罩;S111,調整爐口向上,上煙罩、氧槍、副槍復位;上述步驟中,爐口向上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轉爐煙罩方向;爐口向下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地面方向;爐口向前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上料跨方向;爐口向后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檢修跨方向。進一步地,轉爐及爐下軌道之間設有安全網,爐下軌道更換完成后,拆除安全網。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4及步驟S10中,通過手拉葫蘆對爐體罩進行升降,利用遙控行車吊運爐體罩。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5中,傾動減速機四角各支撐一H型鋼,H型鋼下方通過斜鐵固定。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5中,四個頂升點對稱分布,四個頂升點同步頂升至預設高度后加設墊塊。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應用于轉爐檢修期間轉爐本體及煙罩系統的檢修項目,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情況下,能夠大幅縮短施工工期,節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及大型起重設備臺班費用,在節約停機時間、降低勞動強度和作業負荷、提高現場檢修安全系數等方面效果明顯,技術先進,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附圖說明圖1顯示為本專利技術的步驟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優點及功效。請參閱圖1。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專利技術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專利技術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當亦視為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疇。參閱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轉爐檢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1施工準備1)設計和制作三點球面支撐更換墊塊及頂塊;2)對作業過程中使用到的起重、頂升工具做好專項保養和維護。3)名詞解釋:說明書記載的爐口向前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上料跨方向;爐口向上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轉爐煙罩方向;爐口向后: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檢修跨方向;爐口向下: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地面方向。1.2冷爐清渣,拆爐清磚(爐口向前)。調整爐口向前,清理爐殼本體上的冷鋼積渣,并用拆爐機配合清除爐內部爐襯,倒入到爐下渣坑內,利用裝載機進行清理。1.3煙罩、氧槍、副槍移位。冷爐時同步進行移位。將氧槍、副槍移開到檢修位,并利用上煙罩臺車將上煙罩橫移到檢修位置,此步驟可與步驟1.2同步進行。1.4下煙罩拆除、吊出(爐口向前)。利用現場遙控行車,配合運用三點吊裝法(1臺手拉葫蘆及1對鋼絲繩),拆除吊出下煙罩。1.5掛設安全網(爐口向前)。施工期間,高處作業項目多,必須在爐下軌道上方、轉爐下方之間滿鋪安全網,并在確保爐下無人員施工的情況下進行施工。在轉爐本體上面施工的時候在爐下區域一定要有安全圈圍,并設專人進行監護,防止所有人員進入施工區域下方。轉爐本體施工完成后,協調爐下軌道進行施工。1.6復吹罩殼拆除(爐口向下)。將爐口向下,拆除復吹罩殼,并將復吹法蘭等拆除、封堵。1.7上轉爐檢修專用平臺,拆除爐口水箱(爐口向上)。調整爐口向上,利用上料跨行車將檢修平臺掛設于爐口處。拆除爐口水箱小護板,拆除水管連接法蘭,并割除連接螺栓,利用爐口上方遙控行車以及遙控可調節吊具配合吊出舊爐口水箱。1.8下轉爐檢修專用平臺(爐口斜向向前)。完成舊爐口水箱拆除后,利用上料跨行車配合吊離檢修平臺。1.9爐體罩拆除(爐口方向隨爐體罩位置調整)。拆除不同位置爐體罩的過程中,需變換轉爐的停機位置,因此,必須做確認轉爐上方無人的情況下方能進行搖爐操作。調整爐口45度向前或向后時,拆除爐后側或爐前側的爐體罩,調整爐口垂直向上時,拆除兩側爐體罩。拆除采用手拉葫蘆將爐體罩提空脫離爐體,利用遙控行車吊運爐體罩。1.10余留復吹罩殼及部分管道割除、爐腹冷風管及風板拆除(爐口向下)。將爐口向下,將部分復吹的罩殼、管道以及爐腹冷風管和冷風板,拆除作業需要遙控行車進行配合。1.11刨除下部止動塊及邊托架(爐口向下)。保持爐口向下,利用碳弧氣刨割除邊托架,并運用遙控行車吊出。1.12防托圈晃動措施(爐口向上)。將爐口向上,轉爐位置調整完畢后制動器需保持在鎖緊狀態下,同時做好進一步的防晃動措施。首先,將傾動減速機下方,扭力桿位置的調整間隙用鋼板填塞,塞緊后用塞尺進行檢查,確認無間隙后再做下步施工步驟。在傾動減速機四個角下面各支撐一根H型鋼,并在下方用斜鐵將其固定住,保證在頂升的時候爐體不會出現晃動。在爐前以及爐后各需要尋找兩個支撐點,將托圈進行固定,保證在頂升的時候爐體不會出現晃動。1.13搭設施工腳手架,焊接安全欄桿(爐口向上)。將爐口向上,爐前的球面位置較好,可以在爐前小檢修平臺上作業,爐后的兩處球面施工空間較小,需搭設合格的腳手架。1.14爐體冷卻水管法蘭拆除,設置防偏轉措施(爐口向上)。保持爐口向上,拆除爐冷卻水管的連接法蘭,取下軟管,法蘭口用刀口布進行包扎。在爐體以及托圈的間隙中間焊接3組防偏轉裝置,確保頂升過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1.15上部止動塊割除(爐口向上)。1.16螺母割除,取出上球面(爐口向上)。保持爐口向上,將3個球面支撐的罩殼全部拆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爐檢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調整爐口向前,冷爐時同步進行上煙罩、氧槍、副槍移位,拆除并吊出下煙罩;S2,調整爐口向下,拆除復吹管道及罩殼;S3,調整爐口向上,將檢修平臺掛設于爐口處,拆除爐口水箱后吊離檢修平臺;S4,調整爐口45度向前或向后,拆除爐后側或爐前側的爐體罩,調整爐口垂直向上,拆除兩側爐體罩;S5,調整爐口向上,拆除球面支撐罩殼,取出上球面后對爐體進行整體同步頂升,頂升至預設高度后更換球面支撐;S6,爐體進行整體同步下降至原位后,回裝上球面,并緊固球面支撐;S7,調整爐口向下,回裝復吹管道及罩殼;S8,調整爐口向后,更換裙罩;S9,調整爐口向上,回裝爐口水箱、下煙罩,并更換爐下軌道,S10,調整爐口45度向前或向后,回裝爐后側或爐前側的爐體罩,調整爐口垂直向上,回裝兩側爐體罩;S11,調整爐口向上,上煙罩、氧槍、副槍復位;上述步驟中,爐口向上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轉爐煙罩方向;爐口向下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地面方向;爐口向前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上料跨方向;爐口向后是指將轉爐爐口位置調整到朝向檢修跨方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轉爐檢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調整爐口向前,冷爐時同步進行上煙罩、氧槍、副槍移位,拆除并吊出下煙罩;S2,調整爐口向下,拆除復吹管道及罩殼;S3,調整爐口向上,將檢修平臺掛設于爐口處,拆除爐口水箱后吊離檢修平臺;S4,調整爐口45度向前或向后,拆除爐后側或爐前側的爐體罩,調整爐口垂直向上,拆除兩側爐體罩;S5,調整爐口向上,拆除球面支撐罩殼,取出上球面后對爐體進行整體同步頂升,頂升至預設高度后更換球面支撐;S6,爐體進行整體同步下降至原位后,回裝上球面,并緊固球面支撐;S7,調整爐口向下,回裝復吹管道及罩殼;S8,調整爐口向后,更換裙罩;S9,調整爐口向上,回裝爐口水箱、下煙罩,并更換爐下軌道,S10,調整爐口45度向前或向后,回裝爐后側或爐前側的爐體罩,調整爐口垂直向上,回裝兩側爐體罩;S11,調整爐口向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棟,沈國強,徐海強,李建平,楊晨筠,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