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風門裝置及應用該裝置的空調,風門裝置包括風機,風機包括進風口和出風口,風機殼體上還設置排風口;風門,包括風門板、旋轉軸和驅動裝置,風門板通過旋轉軸鉸接在風機殼體上,用于調節出風口和排風口的開度,驅動裝置驅動風門板旋轉。可以在保留傳統空調制熱、制冷、濕度調節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實現內循環與外循環的快速切換,從而快速、高效的換氣,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供室內人群空間氧吧自然保健吸氧,具有合理組織室內氣流、綜合調節室內空氣品質的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風門裝置及空調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風門裝置及應用該裝置的空調。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對空氣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現實情況則不容樂觀:環境污染,空氣品質下降。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粗放式發展模式對環境的破壞也日漸顯露,汽車尾氣排放、工廠廢氣排放等造成空氣品質下降,對身體健康的威脅越來越大。密閉工作空間,空氣品質下降。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人民生活物資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人們為了隔離外界環境污染源的影響,改善工作、休息、休閑與娛樂條件下的局部環境,往往會形成較密閉性的環境,如空調房、教室、辦公室、會議室、酒吧、歌廳、健身房等。在密閉性的環境中,人的活動會導致空氣污染的加劇。在人類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占4-5%,氧氣占15-16%,而人每天攝取的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在21%左右為佳,在密閉空間中,隨著人的呼吸,密閉空間中的氧氣含量會降低,二氧化碳濃度會升高。同時人體還會散發水蒸氣、臭氣,因咳嗽、打噴嚏而產生細菌,皮膚產生皮膚屑、頭皮、氨;衣服會帶入纖維、砂粒、細菌、霉菌等;吸煙會產生粉塵、焦油、尼古丁及一氧化碳等。密閉環境中隨活動人數增多和活動時間的延續,污染物的種類及濃度均會增加,對人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在高海拔地區,空氣氧含量隨海拔高度增高而下降。檢測表明,在海拔高度為1000米時,空氣含氧量下降1.6%,空氣含氧量19.35%,海拔高度5000米,空氣含氧量下降8%,空氣含氧量12.95%。因此,高海拔地區氧氣濃度低,不適合生活在低海拔旅游人群。研究表明,密閉性環境中,空氣內污染物呈現分層現象:在垂直方向,顆粒物濃度(如粉塵,人體分泌物等)在室內上部低,在室內下部高。當污染源處于室內高度Y=0.8米位置時,污染物濃度場出現兩個分層,下部是高濃度區,上部是均勻的低濃度區。因此,當污染源位置較低時,封閉空間的垂直方向上將會出現濃度分層現象。傳統的空調,主要是強調調節室內溫、濕度為目的來設計和配置空調系統。其一般采用下部進風,上部出風的方式,而且多以內循環風道設計為主。空氣始終在一個封閉的空間流動,這種空調對長久工作在辦公場所下的人們來說,容易患上“空調病”,頭暈腦脹,工作和學習效率低下。研究表明:因室內空氣品質不佳而造成的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的增加,其經濟損失遠遠大于空調系統節能減少的損失。室內環境污染所造成的產品損耗、直接醫療費用和雇員的病假等,每年損失幾百億美元。但是,無論是傳統的空調還是具有內循環換氣功能的空調,其風門裝置結構的設計就是實現將室內廢氣(空氣)從空調的底部進入,然后經過處理從上部排出,不斷的進行內循環,不斷將室內的空氣攪動,卻無法有效、快速的實現外循環,將污濁空氣排出,從而使新鮮空氣進入房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門裝置及應用該裝置的空調,使得空調在不改變其現有基本框架、結構的基礎上,能夠實現快速、高效的外循環換氣,實現內循環與外循環功能、模式上的快速切換。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風門裝置,包括風機,風機包括進風口和出風口,風機殼體上還設置排風口;風門,包括風門板、旋轉軸和驅動裝置,風門板通過旋轉軸鉸接在風機殼體上,用于調節出風口和排風口的開度,驅動裝置驅動風門板旋轉。進一步,風門板的形狀與風機出風口和排風口的形狀相適配。進一步,所述驅動裝置為馬達或伺服電機。進一步,所述驅動裝置與旋轉軸直接連接,帶動風門板旋轉到特定位置。進一步,所述風門板邊緣安裝有橡膠圈。進一步,所述出風口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狀,所述排風口設置在該出風口的壁上,所述風門旋轉軸設置在排風口上端,所述風門板在驅動裝置驅動下可繞旋轉軸旋轉,從而封閉該出風口或者封閉該排風口。進一步,還包括控制組件,所述控制組件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驅動裝置的信號輸入端,用于控制風門板的旋轉。進一步,所述風機下端設置有圓盤狀的腔體。一種應用上述風門裝置的空調,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具有進風通道、出風通道和排風通道;所述殼體內固定有風門裝置,所述風門裝置的進風口與進風通道連通,出風口與出風通道連通,排風口與排風通道連通。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保留傳統空調制熱、制冷、濕度調節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能實現內循環與外循環的快速切換,從而快速、高效的換氣,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供室內人群空間氧吧自然保健吸氧,具有合理組織室內氣流、綜合調節室內空氣品質的功能。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中風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空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優點及功效。請參閱附圖。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專利技術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專利技術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其他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當亦視為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疇。參照圖1和圖2,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風門裝置,包括風機5,風機5包括進風口和出風口7,所述風機5下端設置有圓盤狀的用于容納葉片的腔體,風機殼體上還設置排風口6;風門,包括風門板8、旋轉軸和驅動裝置9,風門板8通過旋轉軸鉸接在風機5殼體上,用于開啟或關閉所述風機5的出風口7或排風口6,或調解出風口7或排風口6的開啟程度,即可以用于調節出風口7和排風口6的開度,驅動裝置9驅動風門板8旋轉。風門板8的形狀與風機5出風口7和排風口6的形狀相適配。即形狀基本一致,尺寸與之相等或者略大于其尺寸,用于開啟和關閉所述風機5出風口7和排風口6,當其覆蓋在對應出風口7或排風口6上時,能夠封閉該開口。進一步,所述的風門板8的四周設置有柔性的密封封條,所述的密封封條沿風門板8的外沿布置,伸出風門板8的主體1-3cm,所述密封封條為橫截面呈銳角三角形的硅膠條,該硅膠條的頂部夾角為5-15度,在該角度下,硅膠條具有較好的柔性,能夠將出風口7和排風口6處的外側面進行良好的貼合和密封,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剛度。進一步,為了更好的驅動風門板8的轉動,并使其可以固定懸空在某個角度,所述驅動裝置9設置為馬達或伺服電機。所述驅動裝置9與旋轉軸直接連接,帶動風門板8旋轉到特定位置。作為可選的實施方式,為了保證所述風門板8的密封效果,所述風門板8邊緣安裝有橡膠圈。所述出風口7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狀,為立方三角形狀,由四個平面封閉成該出風口7,所述排風口6設置在該出風口7的壁上,所述風門旋轉軸設置在排風口6上端,所述風門板8在驅動裝置9驅動下可繞旋轉軸旋轉,從而封閉該出風口7或者封閉該排風口6。即風門板8可以在驅動裝置9驅動下可繞旋轉軸旋轉封閉出風口7,使得空氣從該出風口7的壁上的排風口6處流出,從而形成外循環;或者風門板8可以在驅動裝置9驅動下可繞旋轉軸旋轉封閉排風口6,使得空氣從該出風口7流出,從而形成內循環。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風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風機(5),風機(5)包括進風口和出風口(7),風機殼體上還設置排風口(6);風門,包括風門板(8)、旋轉軸和驅動裝置(9),風門板(8)通過旋轉軸鉸接在風機(5)殼體上,用于調節出風口(7)和排風口(6)的開度,驅動裝置(9)驅動風門板(8)旋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風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風機(5),風機(5)包括進風口和出風口(7),風機殼體上還設置排風口(6);風門,包括風門板(8)、旋轉軸和驅動裝置(9),風門板(8)通過旋轉軸鉸接在風機(5)殼體上,用于調節出風口(7)和排風口(6)的開度,驅動裝置(9)驅動風門板(8)旋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門裝置,其特征在于:風門板(8)的形狀與風機(5)出風口(7)和排風口(6)的形狀相適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9)為馬達或伺服電機。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9)與旋轉軸直接連接,帶動風門板(8)旋轉到特定位置。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門板(8)邊緣安裝有橡膠圈。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門裝置,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文輝,夏建芳,李文琪,李建平,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康帝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