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便攜式棉花采摘機
本技術涉及農業機械
,具體是一種便攜式棉花采摘機。
技術介紹
棉花成熟后需要進行采摘,棉花的采摘一般都是人工采摘,人工采摘工作量大、強度高、采摘效率低、時間長,且由于力度不好控制,采摘的棉花容易粘連雜質。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出現的用于采摘棉花的機械設備,但現有的棉花采摘設備大都結構復雜,部件多,性能不穩定;而且體型較大,價格較貴,不便于攜帶,靈活性不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便攜式棉花采摘機。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便攜式棉花采摘機,包括機殼和集棉箱,機殼的頂部設有把手和蓄電池,把手上設有控制開關;機殼的前端設有棉花進口,機殼的尾端設有棉花出口,機殼內安裝有傳送裝置,傳送裝置包括靠近棉花出口安裝的電動滾筒、靠近棉花進口安裝的被動滾筒以及安裝于電動滾筒和被動滾筒上的傳送帶,傳送帶上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排棉針;機殼內位于棉花出口上方的殼壁上對應電動滾筒的位置向前延設有擋板,擋板的前端伸至緊鄰電動滾筒的位置,并且擋板上都開設有僅能供每排棉針通過的孔隙;機殼內的殼底上安裝有滾筒傳送帶;機殼的棉花出口上連接有輸送管,輸送管的另一端與集棉箱連接相通,集棉箱的箱壁上開設有進風口,進風口處安裝有風機,且進風口與風機之間安裝有過濾片;電動滾筒和風機通過控制開關與蓄電池電連接。本技術采摘機,蓄電池為電源,為電動滾筒和風機的工作供電,控制開關用于接通電源,控制電動滾筒和風機的動作。傳送裝置為采摘棉花的核心部件,傳送裝置的傳送帶的下帶面與機殼內殼底上的滾筒傳送帶之間構成棉花擠壓運輸通道。電動滾筒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棉花采摘機,包括機殼(1)和集棉箱(2),其特征在于:機殼(1)的頂部設有把手(3)和蓄電池(4),把手(3)上設有控制開關(5);機殼(1)的前端設有棉花進口(6),機殼(1)的尾端設有棉花出口(7),機殼(1)內安裝有傳送裝置,傳送裝置包括靠近棉花出口(7)安裝的電動滾筒(8)、靠近棉花進口(6)安裝的被動滾筒(9)以及安裝于電動滾筒(8)和被動滾筒(9)上的傳送帶(10),傳送帶(10)上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排棉針(11);機殼(1)內位于棉花出口(7)上方的殼壁上對應電動滾筒(8)的位置向前延設有擋板(12),擋板(12)的前端伸至緊鄰電動滾筒(8)的位置,并且擋板(12)上開設有僅能供每排棉針(11)通過的孔隙(13);機殼(1)內的殼底上安裝有滾筒傳送帶(14);機殼(1)的棉花出口(7)上連接有輸送管(15),輸送管(15)的另一端與集棉箱(2)連接相通,集棉箱(2)的箱壁上開設有進風口(16),進風口(16)處安裝有風機(17),且進風口(16)與風機(17)之間安裝有過濾片(18);電動滾筒(8)和風機(17)通過控制開關(5)與蓄電池(4)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式棉花采摘機,包括機殼(1)和集棉箱(2),其特征在于:機殼(1)的頂部設有把手(3)和蓄電池(4),把手(3)上設有控制開關(5);機殼(1)的前端設有棉花進口(6),機殼(1)的尾端設有棉花出口(7),機殼(1)內安裝有傳送裝置,傳送裝置包括靠近棉花出口(7)安裝的電動滾筒(8)、靠近棉花進口(6)安裝的被動滾筒(9)以及安裝于電動滾筒(8)和被動滾筒(9)上的傳送帶(10),傳送帶(10)上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排棉針(11);機殼(1)內位于棉花出口(7)上方的殼壁上對應電動滾筒(8)的位置向前延設有擋板(12),擋板(12)的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琦,李建兵,李翠瑞,武林琳,王咪,郭文治,李曉萍,裴蕾,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