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光伏電源集裝箱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60005 閱讀: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8 14:24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太陽能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光伏電源集裝箱,包括支撐框架以及設置在支撐框架上的光伏電源系統,所述支撐框架與光伏電源系統共同構成封閉的中空箱體,所述光伏電源系統至少包括設置在支撐框架頂面的頂面光伏電池板以及設置在支撐框架側面的側面光伏電池板,側面光伏電池板通過伸展機構與支撐框架相連,所述伸展機構為使得側面光伏電池板的正面展開的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光伏電源集裝箱功率大,能夠滿足較大功率用電負載的使用需求,結構簡單,方便移動使用,采用的集裝箱結構,方便于與其他的車型進行配置,也可以作為家庭電站、儲物間、發電站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光伏電源集裝箱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
    ,具體涉及一種光伏電源集裝箱。
    技術介紹
    如今,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光伏電源在工業和交通領域的應用需求越來越迫切。國家所倡導的分布式光伏系統,一般是分散設置的固定式中小型并網光伏系統,已經比較成熟,但移動式光伏系統用于交通只是在小型車輛上有少量應用,在中高功率的運載工具很少見,交通和工業應用共用,更是聞所未聞。現有技術應用在小型車輛的離網分布式移動光伏系統考慮到需要充分利用太陽能,一般將太陽能電池安裝于集裝箱的頂部,雖然該結構能夠較好的接收太陽能,但由于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位置比較局限,導致其儲電量往往無法滿足一些大功率用電負載的需求,移動起來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發電功率大且移動方便的光伏電源集裝箱。本技術光伏電源集裝箱,包括支撐框架以及設置在支撐框架上的光伏電源系統,所述支撐框架與光伏電源系統共同構成封閉的中空箱體,所述光伏電源系統至少包括設置在支撐框架頂面的頂面光伏電池板以及設置在支撐框架側面的側面光伏電池板,側面光伏電池板通過伸展機構與支撐框架相連,所述伸展機構為使得側面光伏電池板的正面向外展開的機構。具體地,所述伸展機構包括連接側面光伏電池板與支撐框架的旋轉連接結構以及控制側面光伏電池板在展開狀態與閉合狀態之間切換的控制結構。所述旋轉結構為連接側面光伏電池板與支撐框架的合頁。所述控制結構為可折疊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包括前桿與后桿,所述前桿的后端與后桿的前端重疊,前桿的后端與后桿的前端之間、所述前桿的前端與側面光伏電池板之間、所述后桿的后端與支撐框架之間均為鉸連接,所述前桿的后端與后桿的前端之間還設有可拆卸的固定件。所述側面光伏電池板的背面設有U型連接件,所述前桿的前端設有通過螺栓連接結構與U型連接件相連的前端槽口,所述前桿的前端設有供螺栓連接結構前后自由活動的條形螺孔。所述支撐框架上設有U型連接件,所述后桿的后端設有通過螺栓結構與U型連接件相連的后端槽口。所述前桿的后端與后桿的前端之間通過螺栓結構連接,所述可拆卸的固定件為可拆卸固定前桿的后端與后桿的前端的固定螺栓。所述支撐框架包括方形體框架以及豎直設置在方形體框架中部的方形加固框。所述支撐框架為由不銹鋼材料構成的框架。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為薄膜太陽能電池板。本技術光伏電源集裝箱功率大,能夠滿足較大功率用電負載的使用需求,結構簡單,方便移動使用,采用的集裝箱結構,方便于與其他的車型進行配置,也可以作為家庭電站、儲物間、發電站等。以下通過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光伏電池板與支撐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A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2中B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2中C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中支撐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光伏電源集裝箱,包括支撐框架3以及設置在支撐框架3上的光伏電源系統1,所述支撐框架3包括方形體框架31以及豎直設置在方形體框架31中部的方形加固框32,具體來說方形加固框32的四條邊分別設置與方形體框架31頂面、底面、左右兩個側面的中線位置,起到加固作用,所述支撐框架3為由不銹鋼材料構成的框架使得支撐框架3更加牢固。所述支撐框架3的頂面設有頂面光伏電池板11,所述頂面光伏電池板11、左右兩個側面的側面光伏電池板均由四塊薄膜太陽能電池板組成的整體;所述前后兩個側面的側面光伏電池板12是由兩塊薄膜太陽能電池板組成的整體,所述底面為不銹鋼板。由此所述支撐框架3與光伏電源系統1共同構成封閉的中空箱體。為了增大光伏電源系統1的太陽輻射面積,支撐框架3上四個側面的側面光伏電池板12均通過伸展機構與支撐框架3相連,所述伸展機構為使得側面光伏電池板12的正面向外展開的機構,光伏電池板的正面為電池片所在的面,其背面為背板所在面,顯然這里需要使得光伏電池板的正面向外展開,由此可以正大側面光伏電池板12接觸太陽光的面積,由此提高了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轉化率,能夠有效地供應大功率負載用電,或者在蓄電池中儲存更多的電能備用。所述伸展機構包括連接側面光伏電池板12與支撐框架3的旋轉連接結構以及控制側面光伏電池板12在展開狀態與閉合狀態之間切換的控制結構。具體來說,如圖2所示,所述旋轉結構為連接側面光伏電池板12上邊沿與方形體框架31上邊框的合頁21,如圖4和圖6所示,每一塊薄膜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兩個合頁21與方形體框架31相連。所述控制結構為可折疊的支撐桿22,每一塊薄膜太陽能電池板上都設有一個支撐桿22。所述支撐桿22包括前桿220與后桿221,所述前桿220的后端與后桿221的前端重疊,前桿220的后端與后桿221的前端之間、所述前桿220的前端與側面光伏電池板12之間、所述后桿221的后端與支撐框架3之間均為鉸連接,所述前桿220的后端與后桿221的前端之間還設有可拆卸的固定件。所述前桿220的后端與后桿221的前端之間通過螺栓結構222連接,所述前桿220的后端設有前桿固定孔2201,所述后桿221的后端設有后桿固定孔2210,前桿固定孔2201與后桿固定孔2210可以通過固定螺栓結構223固定在一起,固定螺栓結構223也可以拆卸掉,使得前桿固定孔2201與后桿固定孔2210,該結構實現了上述側面光伏電池板12的展開狀態與閉合狀態的切換。具體來說,如圖3所示,所述方形體框架31下邊框上設有第一U型連接件310,所述后桿221的后端設有通過螺栓連接結構與第一U型連接件310相連的后端槽口2211。如圖5所示,所述側面光伏電池板12的背面中部位置設有設有第二U型連接件1201,所述前桿220的前端設有通過螺栓連接結構與U型連接件相連的前端槽口2202,所述前桿220的前端設有供螺栓連接結構前后活動的條形螺孔2203。條形螺孔2203作用在于使得側面光伏電池板12在切換展開狀態與閉合狀態時,避免側面光伏電池板12出現展開不完全或閉合不完全的情況。在使用本技術時,側面太陽能電池板12最初為閉合狀態,即前桿固定孔2201與后桿固定孔2210并沒有通過固定螺栓結構223連接,側面太陽能電池板12可以自由閉合,當其作為儲物間時,打開側面太陽能電池板12,內部可以存儲物品,之后閉合側面太陽能電池板12;當用電量比較小時,側面太陽能電池板12閉合,可以直接作為光伏電源,只利用頂面太陽能電池作為主要發電來源;當用于大功率用電負載時,將側面太陽能電池板打開,打開側面太陽能電池板12時,首先將側面太陽能電池板12撐起,插入螺栓固定結構223,能夠固定支撐起側面太陽能電池板12,使得側面太陽能電池板12能夠保持正面向外展開,從而增加光照面積,通過增大太陽能電池板的面積,該光伏電源的功率可達4KW,當置于工程車或其他施工車上時,作為光伏電源,即能夠做為行走驅動提供電能,也能夠為車上的電器設備供電。很好的實現光伏電源在中高功率運載工具上的使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光伏電源集裝箱

    【技術保護點】
    光伏電源集裝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框架(3)以及設置在支撐框架(3)上的光伏電源系統(1),所述支撐框架(3)與光伏電源系統(1)共同構成封閉的中空箱體,所述光伏電源系統(1)至少包括設置在支撐框架(3)頂面的頂面光伏電池板(11)以及設置在支撐框架(3)側面的側面光伏電池板(12),側面光伏電池板(12)通過伸展機構與支撐框架(3)相連,所述伸展機構為可使側面光伏電池板(12)的正面向外展開的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光伏電源集裝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框架(3)以及設置在支撐框架(3)上的光伏電源系統(1),所述支撐框架(3)與光伏電源系統(1)共同構成封閉的中空箱體,所述光伏電源系統(1)至少包括設置在支撐框架(3)頂面的頂面光伏電池板(11)以及設置在支撐框架(3)側面的側面光伏電池板(12),側面光伏電池板(12)通過伸展機構與支撐框架(3)相連,所述伸展機構為可使側面光伏電池板(12)的正面向外展開的機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電源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機構包括連接側面光伏電池板(12)與支撐框架(3)的旋轉連接結構以及控制側面光伏電池板(12)在展開狀態與閉合狀態之間切換的控制結構。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電源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結構為連接側面光伏電池板(12)與支撐框架(3)的合頁(21)。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電源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結構為可折疊的支撐桿(22),所述支撐桿(22)包括前桿(220)與后桿(221),所述前桿(220)的后端與后桿(221)的前端重疊,前桿(220)的后端與后桿(221)的前端之間、所述前桿(220)的前端與側面光伏電池板(12)之間、所述后桿(221)的后端與支撐框架(3)之間均為鉸連接,所述前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文朋曾明華王元良范欣晨王兵
    申請(專利權)人:西南交通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国产av激情无码久久|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手机|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777爽死你无码免费看一二区 |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