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射頻前端模塊及移動終端。射頻前端模塊包括依次電連接的發送模塊、天線調諧開關、陷波器以及天線;其中,在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的至少一個輸出端設置有所述陷波器,用于輸出所述射頻信號的主頻信號并濾除雜散頻率信號。通過調整陷波器對應的諧振點,恰好消除發送模塊或天線產生的GSM850/900以外的二次或者三次諧波成分,以達到提升雜散余量,僅僅輸出射頻信號的主頻信號。同時,陷波器的帶寬窄,其對二次或者三次諧波的抑制能力強(30dB以上),而且不會對射頻信號的主頻通訊頻段信號頻段帶來差損,保證了通信質量,且占用空間小、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射頻前端模塊及移動終端
本技術涉及無線電通信
,特別是涉及射頻前端模塊及移動終端。
技術介紹
移動終端可使用遠程無線通信電路系統(諸如蜂窩電話電路系統)來利用蜂窩電話頻帶進行通信。移動終端可使用短程無線通信電路系統(諸如無線局域網通信電路系統)來處理與附近裝置的通信。移動終端也可具有衛星導航系統接收器和其他無線電路系統。利用蜂窩電話頻帶進行通信時,通用使用的為低頻段通信(GSM850/900),但是在通訊過程中射頻前端的器件會產生二次或者三次諧波的輻射雜散。傳統的處理方式包括:其一,移動終端的射頻前端模塊中的功率放大器單元件本身對二次和三次諧波的抑制,其抑制效果差,具有不可控性;其二,當輻射雜散余量超過標準或者已經接近標準的時候,就會通過黏貼對應的電磁干擾材料,導出或者堵住這些雜散諧波,增大了器件的體積、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成本低且抑制輻射雜散效果好的射頻前端模塊和移動終端。一種射頻前端模塊,包括依次電連接的發送模塊、天線調諧開關、陷波器以及天線;其中,所述發送模塊對接收的射頻信號進行放大并輸出通道選擇信號;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用于根據所述通道選擇信號將所述射頻信號分別調諧至對應天線;在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的至少一個輸出端設置有所述陷波器,用于輸出所述射頻信號的主頻信號并濾除雜散頻率信號。上述射頻前端模塊,包括依次電連接的發送模塊、天線調諧開關、陷波器及天線,在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的至少一個輸出端設置有所述陷波器。通過調整陷波器對應的諧振點,恰好消除發送模塊或天線產生的GSM850/900以外的二次或者三次諧波成分,以達到提升雜散余量,僅僅輸出射頻信號的主頻信號。同時,陷波器的帶寬窄,其對二次或者三次諧波的抑制能力強(30dB以上),而且不會對射頻信號的主頻通訊頻段信號頻段帶來差損,保證了通信質量,且占用空間小、成本低。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的至少一個輸出端設有多個陷波器,其中,各所述陷波器的諧振參數不同。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陷波器包括串聯的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分別與所述天線調諧開關、天線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經所述第一電感接地。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陷波器包括并聯的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所述陷波器串聯在所述天線調諧開關與所述天線之間。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為單刀雙擲開關、單刀三擲開關或單刀四擲開關。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發送模塊包括功率放大器單元和射頻開關,所述功率放大器單元、射頻開關、天線調諧開關依次電連接;所述功率放大器單元用于放大所述射頻信號的功率;所述射頻開關用于切換所述射頻信號并輸出所述通道選擇信號。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功率放大器單元和所述射頻開關集成于一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使所述射頻開關與所述天線調諧開關阻抗相匹配的匹配電路,所述匹配電路串接在所述射頻開關與所述天線調諧開關之間。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射頻信號包括GSM850/900/1800/1900兆赫茲中的任一種或任意組合。此外,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集成了上述射頻前端模塊。附圖說明圖1為一實施例中射頻前端模塊的結構框架圖;圖2為另一實施例中射頻前端模塊的結構框架圖;圖3為一實施例中陷波器的電路圖;圖4為圖3中陷波器的仿真效果圖;圖5為另一實施例中陷波器的電路圖;圖6為再一實施例中陷波器的電路圖;圖7為另一實施例中移動終端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技術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如圖1所示的為一實施例中射頻前端模塊的結構框架圖,射頻前端模塊10包括發送模塊110、天線調諧開關120、陷波器130及天線140。發送模塊110、天線調諧開關120、陷波器130、天線140依次電連接。其中,陷波器130設置在天線調諧開關120的至少一個輸出端,通過調整陷波器130對應的諧振點,可以恰好消除發送模塊110或天線140產生的GSM850/900以外的二次或者三次諧波成分,以達到提升雜散余量,僅僅輸出射頻信號的主頻信號。同時,陷波器130的帶寬窄,其對二次或者三次諧波的抑制能力強(30dB以上),而且不會對射頻信號的主頻通訊頻段信號頻段帶來差損,保證了通信質量,占用空間小,且成本低。發送模塊110對接收的射頻信號進行放大并輸出通道選擇信號;其中,射頻信號源自于調制解調器,其射頻信號包括GSM850/900/1800/1900兆赫茲中的任一種或任意組合。發送模塊110包括功率放大器單元111和射頻開關113;功率放大器單元111、射頻開關113、天線調諧開關120依次電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功率放大器單元111的中包括多個功率放大器,各功率放大器分別對不同頻段的射頻信號的功率進行放大處理,即可輸出多個不同通訊頻段的射頻信號(GSM850/900/1800/1900)。射頻開關113切換多個不同通訊頻段的射頻信號并輸出相應的通道選擇信號至天線調諧開關120。射頻開關113為單刀多擲開關,其各個功率放大器單元111的輸出端分別與射頻開關113的多個輸入端對應連接,其射頻開關113的具體類型可根據射頻信號通訊頻段的實際需求來設定。在本實施例中,功率放大器單元111和射頻開關113集成于一體,其集成度高、體積小。在其他實施例中,功率放大器單元111與射頻開關113還可以分立單獨設置。天線調諧開關120接收通道選擇信號,并根據通道選擇信號將射頻信號分別調諧至對應天線140。天線調諧開關120為單刀雙擲開關、單刀三擲開關或單刀四擲開關。在本實施例中,天線調諧開關120為單刀四擲開關,包括一個公共端和四個輸出端,其公共端左右天線調諧開關120的輸入端,與射頻開關113的輸出端連接。四個輸出端分別與天線140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參考圖2,射頻前端模塊10還包括匹配電路150。匹配電路150串接在射頻開關113與天線調諧開關120之間,使射頻開關113與天線調諧開關120的連接端口匹配到50歐姆,使其阻抗相匹配。在本實施例中,參考圖3,陷波器130包括串聯的第一電容C1和第一電感L1。第一電容C1的一端分別與天線調諧開關120、天線140連接,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經第一電感L1接地,也即,在天線調諧開關120和天線140匹配的輸入端口并聯一個陷波器130。參考圖4,通過設置一個并聯的陷波器130,可以消除發送模塊110或天線140產生的GSM850/900以外的三次諧波,對三次諧波的抑制能力會更強,可達到30dB以上。同時,對射頻信號的主頻通信頻段不會帶來插損,保護了通信質量。由于陷波器130是并聯在天線調諧開關120和天線140匹配的輸入端口之間,不會影響電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射頻前端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電連接的發送模塊、天線調諧開關、陷波器以及天線;其中,所述發送模塊對接收的射頻信號進行放大并輸出通道選擇信號;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用于根據所述通道選擇信號將所述射頻信號分別調諧至對應天線;在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的至少一個輸出端設置有所述陷波器,用于輸出所述射頻信號的主頻信號并濾除雜散頻率信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射頻前端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電連接的發送模塊、天線調諧開關、陷波器以及天線;其中,所述發送模塊對接收的射頻信號進行放大并輸出通道選擇信號;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用于根據所述通道選擇信號將所述射頻信號分別調諧至對應天線;在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的至少一個輸出端設置有所述陷波器,用于輸出所述射頻信號的主頻信號并濾除雜散頻率信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頻前端模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天線調諧開關的至少一個輸出端設有多個陷波器,其中,各所述陷波器的諧振參數不同。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頻前端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陷波器包括串聯的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分別與所述天線調諧開關、天線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經所述第一電感接地。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頻前端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陷波器包括并聯的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所述陷波器串聯在所述天線調諧開關與所述天線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懷,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