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鴨籠和鴨籠組合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661675 閱讀: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4:12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鴨籠及鴨籠組合裝置,其中,所述鴨籠包括矩形底網、豎直設置在所述底網側邊上的前網、后網、兩個側網、以及設置在所述底網上方的頂網,還包括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前網外側的料槽、以及設置在所述前網上的籠門,所述底網由間隔設置的若干第一桿、以及間隔設置且與所述第一桿垂直相交的若干第二桿構成,相鄰第一桿的間距為1.3cm~1.8cm、相鄰第二桿的間距為3cm~5cm。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鴨籠采用了適合鴨腿大小和結構的底網,能有效避免鴨腿陷入網格中,導致鴨腿受傷甚至死亡,保護了鴨的健康,提高了鴨的存活率和鴨的生產性能,也減少了飼養員的工作量,節省了生產管理成本。

    Combination device of duck cage and duck c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uck duck cage and cage combination device, wherein the duck cage comprises a rectangular bottom net, vertically disposed on the bottom side of the net on the edge of the front net, after the network, two network, and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creen above the top network, also includes a detachable set on the net outside of the trough, and set the cage door in the front of the line, the bottom net by spaced several first rod and arranged at intervals and form with the first rod perpendicular to some second bar spacing, adjacent to the first rod is 1.3cm~1.8cm, second adjacent rod 3cm~5cm. The duck cag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the bottom net size and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leg of the duck, duck leg into the grid, resulting in duck leg injury or even death, protect the duck health,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survival rate of duck duck, but als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the breeder, sav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鴨籠和鴨籠組合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家禽養殖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鴨籠和鴨籠組合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家禽籠養生產中,少有為鴨特殊定制的鴨籠,一般直接采用雞籠制作鴨籠來養鴨,所述雞籠底面的網一般網格長度為30mm~50mm,寬度為20mm~25mm,而鴨腿骨與雞腿骨有差異,較雞腿骨而言,鴨腿骨更為細小,特別是脛骨、跖骨、趾骨更為細小,直徑約為10mm~16mm,由于鴨腳趾間有蹼,無法像雞爪那樣抓住網格,所以在實際生產中由于這種過大網格,導致鴨在鴨籠中活動時鴨腿常常陷入網格中,在掙脫過程中,容易導致鴨腿被夾受傷、殘疾甚至死亡,一方面這會導致鴨傷殘甚至死亡,另一方面鴨受傷后會嚴重導致鴨的生產性能大幅度下降。從管理角度來說,由于鴨籠底網網格過大,會增加鴨傷殘死亡率,飼養員需要經常觀察是否有鴨子受傷或者死亡,需要照顧治療受傷的鴨,導致飼養員工作量大大增加,從而影響整個生產效率。因而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鴨籠和鴨籠組合裝置,目的在于能夠避免鴨腿受傷,和由于鴨腿受傷導致的殘疾,甚至死亡,更好地保護鴨子健康,也為生產管理工作減低工作量,提高生產效率。本專利技術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鴨籠,其中,包括矩形的底網、豎直設置在所述底網側邊上的前網、后網、兩個側網、以及設置在所述底網上方的頂網,還包括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前網外側的料槽、以及設置在所述前網上的籠門,所述底網由間隔設置的若干第一桿、以及間隔設置且與所述第一桿垂直相交的若干第二桿構成,相鄰第一桿的間距為1.3cm~1.8cm、相鄰第二桿的間距為3cm~5cm。一種鴨籠,其中,所述底網與側網垂直設置。一種鴨籠,其中,還包括由底網向前網外側延伸并向上彎折形成的滑蛋槽,且所述底網靠近前網的一側向下傾斜,所述前網底邊與底網之間設有供鴨蛋滾滑到滑蛋槽的空間。一種鴨籠,其中,所述第一桿鋪設于第二桿的上面,所述彎折面為弧面。一種鴨籠,其中,所述底網的坡度為5°~15°。一種鴨籠,其中,所述底網長度為1.8m~2.3m,寬度為0.6m~0.7m。一種鴨籠,其中,所述底網與后網一體成型。一種鴨籠,其中,所述鴨籠制作材料經防腐蝕處理。一種鴨籠,其中,所述鴨籠由鋼絲或鐵絲制成。一種鴨籠組合裝置,其中,包括若干上述任一所述的鴨籠、以及用于安放所述鴨籠的支架。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鴨籠,采用了具有更適合鴨腿大小及結構的底網,所述底網由間隔設置的若干第一桿、以及間隔設置且與所述第一桿垂直相交的若干第二桿構成,所述相鄰第一桿的間距為1.3cm~1.8cm、所述相鄰第二桿的間距為3cm~5cm,從而形成長3cm~5cm、寬1.3cm~1.8cm的矩形網格,可有效避免鴨腿陷入網格中,導致鴨腿受傷,以及鴨腿受傷導致的傷殘甚至死亡情況的發生,從而一方面保護了鴨的健康,提高了鴨的存活率和鴨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減少了飼養員防止鴨受傷、照顧受傷鴨的工作量,降低了生產管理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鴨籠的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鴨籠的后網、底網和滑蛋槽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鴨籠組合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如圖1所示,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鴨籠的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鴨籠10,包括矩形的底網1、豎直設置在所述底網1側邊上的前網2、后網3、兩個側網4、以及設置在所述底網1上方的頂網5,還包括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前網外側的料槽6、以及設置在所述前網上的籠門7,所述底網由間隔設置的若干第一桿101、以及間隔設置且與所述第一桿101垂直相交的若干第二桿102構成,相鄰第一桿101的間距為1.3cm~1.8cm、相鄰第二桿102的間距為3cm~5cm。本專利技術中,所有第一桿與第二桿交匯處均需采用點焊方式焊接,使得整個底網形成一個牢固穩定的網片。本專利技術中,通過所述第一桿101和第二桿102形成若干長3cm~5cm、寬1.3cm~1.8cm的矩形網格,因為鴨脛骨、跖骨、趾骨直徑約為10mm~16mm,而且鴨腳趾間有蹼,無法像雞爪一樣抓住網格,如果網格尺寸過大,容易導致鴨在鴨籠中活動時鴨腿常常陷入網格中,在掙脫時,導致鴨腿被夾,從而導致鴨受傷,殘疾,甚至死亡,而如果網格設計過小,不但不利于鴨子糞便從底網漏出,也需要增加鴨籠制作用材,這必然增加成本。長3cm~5cm、寬1.3cm~1.8cm的矩形網格既不會讓鴨腿輕易陷入網格中,也利用鴨子在鴨籠中活動。更佳地,將矩形網格的寬度設置為1.5cm,也即所述相鄰第一桿的間距為1.5cm。較佳地,所述底網1與側網4垂直設置并通過金屬片或金屬絲使它們固定在一起,使得鴨籠整體更加牢固。更佳地,所述第一桿101與側網4平行,所述第二桿102與兩側網4均垂直相接,也就是說所述第一桿101設置的方向跟兩側4網平行,既使得所述底網更加結實美觀,也使得底網便于鴨掌平衡。由于隨著鴨籠的底網1使用時間增長,鴨籠的底網1由于重力原因,導致下凹,所以底網1不宜過長,但是過短的底網1導致鴨籠過小,由于籠架還要占用一定空間,同樣空間的鴨籠同樣飼養量時,單個鴨籠過小勢必占用更多空間,需用更多的隔網,很不經濟,較佳的,所述底網1長度為1.8m~2.3m,寬度為0.6m~0.7m。所述后網3由于是與底網一體成型,其長度與底網1相同。較佳的,所述鴨籠10還包括由底網1向前網2外側延伸并向上彎折形成的滑蛋槽8,且所述底網1向前網2一側傾斜,所述前網2底邊與底網1之間設有供鴨蛋滾滑到滑蛋槽的空間,其中,所述第一桿101需鋪設在所述第二桿的上面,且所有第一桿與第二桿交匯處均需采用點焊方式焊接,以形成以所述第一桿101為導軌的滑道。本專利技術中,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及由所述第一桿101形成的滑道,再結合鴨蛋自身為橢圓形,鴨蛋即可沿底網1緩慢自動滑入滑蛋槽8中,既防止了鴨蛋長時間留在鴨籠內不可避免地被鴨子踩壞,而且不需要飼養員再反復查看是否有鴨蛋未撿拾完,減少了飼養人員的工作量,給飼養人員帶來極大的便利。更佳地,所述滑蛋槽8的彎折面為弧面。所述滑蛋槽8由底網1向前網2外側延伸并彎折形成,將其彎折面設置為弧面,可以有效減少鴨蛋在滾入滑蛋槽8中發生磕碰、刮蹭,降低鴨蛋的破損,同時將蛋聚攏。當然,可在滑蛋槽8的彎折面上在附上一層緩沖材料,為鴨蛋滑入滑蛋槽時提供緩沖,以進一步保護鴨蛋,防止鴨蛋因為磕碰而發生破裂。更佳地,所述滑蛋槽的寬度為0.2m~0.3m。較佳地,所述底網1的坡度為5°~15°。若鴨籠的底網1的坡度太小,不便于鴨蛋滑入滑蛋槽中,而若鴨籠的底網1坡度太大容易導致鴨蛋滑入滑蛋槽中的速度過快,甚至掉出籠外,進而讓鴨蛋發生破碎,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更佳地,所述底網1的坡度為8°~10°。如圖2所示,所述底網1與后網3一體成型,以使底網1具有更好地承壓能力,亦使鴨籠更加穩定結實。所述籠門7、料槽6均位于滑蛋槽8上方,所述籠門7為提拉門。為了方便鴨進食,所述前網靠近料槽上方的部分僅僅設置豎絲,不設置橫絲。如此,鴨不會因為橫絲阻礙,導致無法進食。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鴨籠和鴨籠組合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鴨籠,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底網、豎直設置在所述底網側邊上的前網、后網、兩個側網、以及設置在所述底網上方的頂網,還包括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前網外側的料槽、以及設置在所述前網上的籠門,所述底網由間隔設置的若干第一桿、以及間隔設置且與所述第一桿垂直相交的若干第二桿構成,相鄰第一桿的間距為1.3cm~1.8cm、相鄰第二桿的間距為3cm~5cm。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鴨籠,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底網、豎直設置在所述底網側邊上的前網、后網、兩個側網、以及設置在所述底網上方的頂網,還包括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前網外側的料槽、以及設置在所述前網上的籠門,所述底網由間隔設置的若干第一桿、以及間隔設置且與所述第一桿垂直相交的若干第二桿構成,相鄰第一桿的間距為1.3cm~1.8cm、相鄰第二桿的間距為3cm~5c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鴨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網與側網垂直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鴨籠,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底網向前網外側延伸并向上彎折形成的滑蛋槽,且所述底網靠近前網的一側向下傾斜,所述前網底邊與底網之間設有供鴨蛋滾滑到滑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景棟林陳希萍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永久免费AV无码国产网站|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伊人天堂av无码av日韩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蜜臀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野花在线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