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蜂王交尾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5661703 閱讀: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4:17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蜂王交尾系統,包括筒狀的風洞主體,風洞主體的一端設有供蜂王和雄蜂進入風洞主體內部的第一開口,位于風洞主體另一端的第二開口設有用于向風洞主體內部鼓風的鼓風裝置,風洞主體的內壁設置有可沿第二開口至第一開口方向移動展示視覺動態圖案的視覺流圖案層,第一開口處設有向風洞主體內側延伸的起飛平臺,風洞主體的下側設有可開合的蜂王捕獲口。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風洞式室內交尾的方式,可以使用準確選擇的雄蜂與蜂王交尾,保證后代蜜蜂優良性狀,同時,利用氣流和視覺流圖案層的共同作用模擬自然環境條件,促使蜂王和雄蜂在飛行狀態下順利交尾,提高交尾成功率。

    Queen bee mat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e mating system, the wind tunnel body includes a cylindrical body with one end of the tunnel, the first opening for the queen and drone into the wind tunnel body, wind tunnel is located in the other end of the body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o the main internal blast blast wind tunnel device,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nn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pening along to the first opening direction show a visual dynamic pattern of visual flow pattern layer, the first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a wind tunnel extending to the inner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f the platform, the lower tunnel body are provided with retractable queen capture. The invention adopts a wind tunnel type indoor mating mode, can be used for accurate selection of mating with the queen bee, ensure the good traits of offspring be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action with air and visual flow pattern layer to simulat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the queen bee and drone in the flight successfully mating, improve mating success rat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蜂王交尾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蜜蜂養殖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蜂王交尾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在蜜蜂育種工作中,主要采用自然交尾或人工授精的方式進行,二者都存在很大缺點:1)自然交尾:蜂王與雄蜂在空中交尾,雄蜂來源無法控制,容易造成后代蜜蜂性狀退化;2)人工授精:作為一種昆蟲,針對蜜蜂的人工授精技術難以掌握,從業人員需要經過長期的練習才能獲得成功;一般的從事養蜂生產的蜂農完全無法操作;人工授精需要采集雄蜂的精液,技術要求也比較高,另外,我國的本地蜂種——中蜂,如果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成功率較低。因此,如何提高育種的準確性和提高蜂王與雄蜂的交尾成功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育種的準確性以及提高蜂王與雄蜂的交尾成功率的蜂王交尾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蜂王交尾系統,包括筒狀的風洞主體,所述風洞主體的一端設有供蜂王和雄蜂進入所述風洞主體內部的第一開口,位于所述風洞主體另一端的第二開口設有用于向所述風洞主體內部鼓風的鼓風裝置,所述風洞主體的內壁設置有可沿所述第二開口至所述第一開口方向移動展示視覺動態圖案的視覺流圖案層,所述第一開口處設有向所述風洞主體內側延伸的起飛平臺,所述風洞主體設有可開合的蜂王捕獲口。優選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統中,所述風洞主體內部包括沿軸向分布的視覺流調節區域和交尾區域,且所述視覺流調節區域和所述交尾區域沿所述第一開口至所述第二開口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視覺流調節區域的內壁設有所述視覺流圖案層。優選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統中,所述交尾區域的內壁設有可沿所述第二開口至所述第一開口方向移動展示視覺動態圖案的動態圖景層。優選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統中,所述視覺流圖案層包括鋪設于所述風洞主體內壁的循環幕布。優選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統中,所述視覺流圖案層包括鋪設于所述風洞主體內壁的電子顯示屏幕。優選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統中,所述風洞主體位于所述第二開口的一端內部設置有雄蜂信息素釋放裝置。優選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統中,所述風洞主體上設置有仿太陽光燈。優選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統中,所述風洞主體內設置有風速檢測裝置,所述風洞主體外壁設置有與所述風速檢測裝置相連的風速顯示裝置,所述鼓風裝置連接有風速調節裝置。優選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統中,所述風洞主體內設置有氣溫檢測裝置,所述風洞主體外壁設置有與所述氣溫檢測裝置相連的氣溫顯示裝置,所述鼓風裝置連接有氣溫調節裝置。優選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統中,所述風洞主體的筒壁開設有觀察窗。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蜂王交尾系統,包括筒狀的風洞主體,風洞主體的一端設有供蜂王和雄蜂進入風洞主體內部的第一開口,位于風洞主體另一端的第二開口設有用于向風洞主體內部鼓風的鼓風裝置,風洞主體的內壁設置有可沿第二開口至第一開口方向移動展示視覺動態圖案的視覺流圖案層,第一開口處設有向風洞主體內側延伸的起飛平臺,風洞主體設有可開合的蜂王捕獲口。本方案提供的蜂王交尾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將準確選擇的蜂王和雄蜂從第一開口放入到風洞主體內,然后,啟動鼓風裝置向風洞主體內鼓入氣流并利用視覺流圖案層展示視覺動態圖案,氣流和視覺動態圖案的共同作用可模擬自然環境條件,驅使蜂王和雄蜂爬離起飛平臺并保持飛行,進而促使蜂王和雄蜂在飛行狀態下順利交尾,交尾結束后,操作人員從蜂王捕獲口捕獲蜂王。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風洞式室內交尾的方式,可以使用準確選擇的雄蜂與蜂王交尾,保證后代蜜蜂優良性狀;2、在風洞主體內鼓入氣流,使蜂王和雄蜂保持飛行,從而可以模擬在自然條件下蜂王與雄蜂交尾的狀態,提高交尾成功率;3、采用視覺流圖案層,根據蜜蜂飛行的生物學規律,可以促使蜂王和雄蜂起飛和保持飛行,提高交尾成功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中的蜂王交尾系統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中另一種蜂王交尾系統結構示意圖。圖1和圖2中:1-第一開口、2-起飛平臺、3-視覺流調節區、4-交尾區域、5-蜂王捕獲口、6-第二開口、7-雄蜂信息素釋放裝置、8-仿太陽光燈、9-顯示屏、10-觀察窗、11-視覺流圖案層。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種蜂王交尾系統,以提高育種的準確性以及蜂王和雄蜂的交尾成功率。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照圖1和圖2,圖1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中的蜂王交尾系統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中另一種蜂王交尾系統結構示意圖。在一種具體實施例方案中,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蜂王交尾系統,包括筒狀的風洞主體,風洞主體的一端設有供蜂王和雄蜂進入風洞主體內部的第一開口1,位于風洞主體另一端的第二開口6設有用于向風洞主體內部鼓風的鼓風裝置,風洞主體的內壁設置有可沿第二開口6至第一開口1方向移動展示視覺動態圖案的視覺流圖案層11,第一開口1處設有向風洞主體內側延伸的起飛平臺2,風洞主體設有可開合的蜂王捕獲口5。本方案提供的蜂王交尾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將準確選擇的蜂王和雄蜂從第一開口1放入到風洞主體內,然后,啟動鼓風裝置向風洞主體內鼓入氣流并利用視覺流圖案層11展示視覺動態圖案,氣流和視覺動態圖案的共同作用可模擬自然環境條件,驅使蜂王和雄蜂爬離起飛平臺2并保持飛行,進而促使蜂王和雄蜂在飛行狀態下順利交尾,交尾結束后,操作人員從蜂王捕獲口5捕獲蜂王。風洞主體為筒狀結構,其內腔作為蜂王和雄蜂交尾的場所。具體的,風洞主體可以設計為圓筒狀、方筒狀或其他截面形狀的筒狀結構,優選地,本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風洞主體為圓筒狀結構,如圖1所示。使用時,可將圓筒狀的風洞主體的軸線水平放置,以便于蜂王和雄蜂在圓筒的內腔飛行交尾,也便于鼓風裝置向圓筒內腔鼓入氣流。請參照圖2,在另一種優選實施例方案中,風洞主體設計為如圖2所示的4個弧形板圍成的異形筒結構(類似于方筒,相當于將方筒的四個筒壁設計為弧形板),如此設置,不僅能夠保證風洞主體的整體強度和剛度,而且更加便于視覺流圖案層11的布置。第一開口1位于風洞主體的一端,供蜂王和雄蜂進入風洞主體內部,如圖1所示,風洞主體的左端設有第一開口1。風洞主體的另一端則設有第二開口6,第二開口設有用于向風洞主體內部鼓風的鼓風裝置(圖1中未標示出),具體的,鼓風裝置可以選用現有的鼓風機、風扇等設備。起飛平臺2連接于第一開口1的內側,供蜂王和雄蜂爬行和起飛。由于昆蟲都有爬行的習性,而蜂王和雄蜂的交尾習性需要保持在空中飛行的狀態下,因此,本方案在第一開口1的內側設置有起飛平臺2,起飛平臺2與風洞主體的底部有一定落差,即起飛平臺2的末端距風洞主體內壁的底部有一定高度,如此設置,當蜂王和雄蜂爬行至起飛平臺2的末端后無法繼續向前爬行,從而可以驅使蜂王與雄蜂起飛。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蜂王交尾系統

    【技術保護點】
    一種蜂王交尾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狀的風洞主體,所述風洞主體的一端設有供蜂王和雄蜂進入所述風洞主體內部的第一開口(1),位于所述風洞主體另一端的第二開口(6)設有用于向所述風洞主體內部鼓風的鼓風裝置,所述風洞主體的內壁設置有可沿所述第二開口(6)至所述第一開口(1)方向移動展示視覺動態圖案的視覺流圖案層(11),所述第一開口(1)處設有向所述風洞主體內側延伸的起飛平臺(2),所述風洞主體設有可開合的蜂王捕獲口(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蜂王交尾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狀的風洞主體,所述風洞主體的一端設有供蜂王和雄蜂進入所述風洞主體內部的第一開口(1),位于所述風洞主體另一端的第二開口(6)設有用于向所述風洞主體內部鼓風的鼓風裝置,所述風洞主體的內壁設置有可沿所述第二開口(6)至所述第一開口(1)方向移動展示視覺動態圖案的視覺流圖案層(11),所述第一開口(1)處設有向所述風洞主體內側延伸的起飛平臺(2),所述風洞主體設有可開合的蜂王捕獲口(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蜂王交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洞主體內部包括沿軸向分布的視覺流調節區域(3)和交尾區域(4),且所述視覺流調節區域(3)和所述交尾區域(4)沿所述第一開口(1)至所述第二開口(6)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視覺流調節區域(3)的內壁設有所述視覺流圖案層(1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蜂王交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尾區域(4)的內壁設有可沿所述第二開口(6)至所述第一開口(1)方向移動展示視覺動態圖案的動態圖景層。4.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明顯吳貴輝黃倫李龍李越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精选观看中文字幕高清无码|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