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及服裝,所述自適應透氣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層和第二面料層,所述第一面料層的至少一側設置具有膨脹材料和/或收縮材料的所述第二面料層;所述第二面料層在濕度環境下能夠自動發生膨脹或收縮,所述第一面料層在所述膨脹或收縮狀態的應力作用下孔隙變大,從而能夠使自適應面料的內部與外部之間空氣對流加大,提高面料的透氣性和涼爽性。
Self adapting breathable fabric and gar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aptive breathable fabric and clothing, the adaptive breathable fabric includes a first fabric layer and the second layer fabric,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first layer is provided with fabric expansion material and / or shrinkag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second fabric layer; the second layer fabric in the humidity environment can automatically expand or contraction, the first fabric layer on the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the stress pore becomes larger, so that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fabric adaptive air convection increase, improve fabric air permeability and cool.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及服裝
本申請涉及紡織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及服裝。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紡織品行業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運動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運動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例如:跑步、動感單車、球類等有氧運動項目。通過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工作及生活的壓力,并能夠提高體質,實現健身。與此同時,對運動服裝的要求不再僅僅限于款式、顏色等,而是對舒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裝和人體間微環境的濕度是影響服裝舒適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微環境的相對濕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會產生悶熱感,減少皮膚的呼吸;太低了會出現皮膚干燥和靜電等一系列問題,如何提供一種能夠根據濕度環境自動調節透氣度的面料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申請提供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以解決現有面料透氣性差等問題。本申請另外提供一種服裝。本申請提供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層和第二面料層,所述第一面料層的至少一側設置具有膨脹材料和/或收縮材料的所述第二面料層;所述第二面料層在濕度環境下能夠自動發生膨脹或收縮,所述第一面料層在所述膨脹或收縮狀態的應力作用下孔隙變大。優選的,所述第二面料層設置于所述第一面料層靠近肌膚的一側。優選的,所述第二面料層產生的膨脹率或收縮率和所述第一面料層產生的膨脹率和/或收縮率的比值為20:1。優選的,所述第二面料層占所述第一面料層表面積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99%。優選的,所述第二面料層占所述第一面料層表面積為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50%。優選的,所述膨脹材料包括:聚酯型聚氨酯、聚丙烯酸樹脂以及甲基丙烯酰胺。優選的,所述收縮材料包括:聚醚型聚氨酯和甲基丙烯酰胺的醚化物。優選的,所述第二面料層采用印花工藝均勻或離散設置于所述第一面料層上。優選的,所述印花工藝包括:平網工藝、圓網工藝、轉移工藝或凹版工藝。優選的,所述第一面料層為單面布或雙面布的織造結構。本申請還提供一種服裝,所述服裝采用如上所述的自適應透氣面料加工制作而成。優選的,所述服裝根據人體易于出汗區域的等級劃分,設置所述自適應透氣面料中所述第二面料層的使用比例和/或位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具有以下優點: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層和第二面料層,所述第一面料層的至少一側設置具有膨脹材料和/或收縮材料的所述第二面料層;所述第二面料層在濕度環境下能夠自動發生膨脹和/或收縮,在所述膨脹或收縮狀態的應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面料層的孔隙變大,在所述第一面料層孔隙變大的情況下,能夠使自適應面料的內部與外部之間空氣對流加大,進而提高面料的透氣性和涼爽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中第二面料層膨脹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中第二面料層收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服裝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請。但是本申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申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申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在運動過程中,人體會釋放大量的熱量,面料與肌膚之間的微環境會影響面料對人體的舒適度。本申請提供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能夠根據面料與人體肌膚間的濕度環境自動調整面料的孔隙大小,從而提高面料的透氣性。請參考圖1所示,圖1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的結構示意圖。所述自適應透氣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層101和第二面料層102,所述第一面料層101的至少一側設置具有膨脹材料和/或收縮材料的所述第二面料層102;所述第二面料層102在濕度環境下能夠自動發生膨脹和/或收縮,在所述膨脹或收縮狀態的應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面料層101的孔隙變大。在本實施中,所述第二面料層102采用五角星的形狀設置于所述第一面料層101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面料層102的形式并不限于本實施中所顯示的形狀,任何圖案或形狀都可以作為第二面料層102設置于所述第一面料層101上。為提高自適應透氣面料的透氣性,在本實施中,可以將所述第二面料層102設置于所述第一面料層101靠近肌膚的一側,換言之,所述第二面料層102能夠與所述肌膚相接觸,所述第二面料層102能夠吸收所述肌膚產生水分,并在吸收水分后發生膨脹或收縮。請結合圖1,參考圖2所示,圖2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中第二面料層膨脹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中,所述第一面料層101可以作為基礎層,所述第二面料層102可以通過采用印花工藝均勻或離散設置于所述第一面料層101上,所述第二面料層102的結構、形狀或圖形沒有限制,可以根據設計和/或人體生理散熱需求等設置。所述第二面料層102處于濕度環境下可以吸收水分,由于第二面料層102具有膨脹材料,因此,在吸收水分后其自身根據吸收水分的情況發生膨脹,所述第二面料層102在膨脹過程中會使第一面料層101和第二面料層102之間產生應力,在應力的作用下,使得與所述第二面料層102重合的所述第一面料層101的孔隙變大,進而使得包括第一面料層101和第二面料層102的自適應面料的面積或尺寸變大。在所述第一面料層101孔隙變大的情況下,能夠使自適應面料的內部與外部之間空氣對流加大,進而提高面料的透氣性和涼爽性。與所述第二面料層102重合的所述第一面料層101,在應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面料的織造纖維103被拉伸,從而使第一面料層101的孔隙變大,而位于所述第二面料層102之間的第一面料層101(不重合的區域)孔隙則會變小,從而在保證面料的透氣性的同時能夠兼具保暖性。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第二面料層102采用印花工藝均與或離散設置于所述第一面料層101上,具體采用的印花工藝可以包括:平網工藝、圓網工藝、轉移工藝或凹版工藝等。在圖2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二面料層102為五角星圖案,五角星圖案在濕度條件下能夠發生膨脹,進而使得與其重合的第一面料層101內部的孔隙變大,需要說明的是,圖2僅為本實施的示意圖,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面料層102的膨脹過程,可能是不均勻性的,亦或是均勻性的,因此,重合區域的第一面料層101的孔隙大小存在不均勻性的情況也存在均勻性的情況。為更好的提高自適應透氣面料的透氣性,在本實施中,所述第二面料層102產生的膨脹率和所述第一面料層101產生的膨脹率的比值為20:1。所述第二面料層102占所述第一面料層101表面積為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50%,在本實施中,所述第二面料層102占所述第一面料層101表面積的優選值為40%。為實現所述第二面料層102的膨脹,所述膨脹材料包括:聚酯型聚氨酯、聚丙烯酸樹脂以及甲基丙烯酰胺等。請結合圖1參考圖3所示,圖3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中第二面料層收縮狀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在收縮狀態實施中,所述第一面料層101與所述第二面料層102的設置方式相同,與膨脹狀態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第二面料層102具有收縮材料,因此,在吸收水分后其自身根據吸收水分的情況會發生收縮變化,所述第二面料層102在收縮過程中會使第一面料層101和第二面料層102之間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料層和第二面料層,所述第一面料層的至少一側設置具有膨脹材料和/或收縮材料的所述第二面料層;所述第二面料層在濕度環境下能夠自動發生膨脹或收縮,所述第一面料層在所述膨脹或收縮狀態的應力作用下孔隙變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適應透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料層和第二面料層,所述第一面料層的至少一側設置具有膨脹材料和/或收縮材料的所述第二面料層;所述第二面料層在濕度環境下能夠自動發生膨脹或收縮,所述第一面料層在所述膨脹或收縮狀態的應力作用下孔隙變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透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料層設置于所述第一面料層靠近肌膚的一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透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料層產生的膨脹率或收縮率和所述第一面料層產生的膨脹率和/或收縮率的比值為20: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透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料層占所述第一面料層表面積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99%。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透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料層占所述第一面料層表面積為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50%。6.根據權利要求1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世家,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