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imal breeding frogs, Rana spinosa discloses method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a plurality of feeding device in rearing pool, by feeding device drives the bait is characteristic of motion in vertical direction, to facilitate the perception of young frog bait, improve feeding effect, shorten the growth period of young frog eggs; hatching stage setting up the suitable conditions, tadpoles hatch, the lesions after frogspawn cleaning, avoid health frogspawn infection; tadpole metamorphosis; breeding frog stag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wa feeding effect is poor, leading to the problem of slow growth of wa.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石蛙養殖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蛙科動物養殖領域,具體涉及石蛙養殖方法。
技術介紹
石蛙,又稱為棘胸蛙,是一種兩棲綱無尾目蛙科動物,是主要的使用蛙類之一。由于石蛙的肉味鮮美,具有健脾消積、滋補強壯的功效,并且還含有蛋白質、葡萄糖、氨基酸、鐵、磷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因此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對于養殖戶來說,石蛙是增收的新熱點。因此為了提高石蛙的養殖效率,專利公開號為CN103609524B的中國專利,提供了一種棘胸蛙的養殖方法,包括養殖場建設,以及蛙卵孵化、蝌蚪飼養、成蛙飼養和越冬管理;通過對孵化池的改進,對飼養的飼料進行改進,使得石蛙在養殖的過程中便于人工管理,成本較低,并且品質如野生棘胸蛙。但是,上述技術方案還存在對石蛙喂食效果不佳的問題,由于石蛙視覺效果的特性,石蛙只能感知移動的飼料,并且幼年石蛙只能感知近似直線運動的飼料,因此上述技術方案會導致石蛙的喂食效果不佳,使得石蛙生長緩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意在提供石蛙養殖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石蛙喂食效果不佳,導致石蛙生長緩慢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石蛙養殖方法,包括養殖地建設、蛙卵孵化、蝌蚪變態期、飼養成蛙步驟,(1)養殖地建設:在石蛙養殖地,設置養殖池,養殖池包括孵化池和飼養池,孵化池和飼養池連通,飼養池內設置有多個喂食裝置,喂食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支板,支板下方設有磁場發生機構,磁場發生機構連接有電源,機架上位于支板的上方滑動連接有托板,托板由磁鐵制成,托板與支板之間設有彈性件,且彈性件的一端與支板連接,另一端與托板連接;托板依次設有支撐架與承料機構,承料機構位于支撐架 ...
【技術保護點】
石蛙養殖方法,包括養殖地建設、蛙卵孵化、蝌蚪變態期、飼養成蛙步驟,其特征在于,(1)養殖地建設:在石蛙養殖地,設置養殖池,養殖池包括孵化池和飼養池,孵化池和飼養池連通,飼養池內設置有多個喂食裝置,喂食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支板,支板下方設有磁場發生機構,磁場發生機構連接有電源,機架上位于支板的上方滑動連接有托板,托板由磁鐵制成,托板與支板之間設有彈性件,且彈性件的一端與支板連接,另一端與托板連接;托板依次設有支撐架與承料機構,承料機構位于支撐架上,承料機構包括設置在支撐架底部的主動滾輪和設置在支撐架頂部的從動滾輪,主動滾輪上連接有傳動電機,傳動電機上設有PLC,主動滾輪和從動滾輪上設有傳動皮帶,傳動皮帶上設置有若干托料盤;機架的頂部設有向PLC傳輸托料盤上沒有餌料的信號的傳感器,傳感器與PLC無線連接;(2)蛙卵孵化階段:在孵化池的底部設置多個篩網,篩網的網孔直徑為3.5?4mm,并向孵化池內注入15?25℃、PH值為6.0?6.5的清水,再將石蛙卵放置在孵化池內進行孵化;(3)蝌蚪變態期:將步驟(2)中孵化后的蝌蚪放置入飼養池內進行飼養,蝌蚪放入飼養池10?25天,每天向飼養池內投 ...
【技術特征摘要】
1.石蛙養殖方法,包括養殖地建設、蛙卵孵化、蝌蚪變態期、飼養成蛙步驟,其特征在于,(1)養殖地建設:在石蛙養殖地,設置養殖池,養殖池包括孵化池和飼養池,孵化池和飼養池連通,飼養池內設置有多個喂食裝置,喂食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支板,支板下方設有磁場發生機構,磁場發生機構連接有電源,機架上位于支板的上方滑動連接有托板,托板由磁鐵制成,托板與支板之間設有彈性件,且彈性件的一端與支板連接,另一端與托板連接;托板依次設有支撐架與承料機構,承料機構位于支撐架上,承料機構包括設置在支撐架底部的主動滾輪和設置在支撐架頂部的從動滾輪,主動滾輪上連接有傳動電機,傳動電機上設有PLC,主動滾輪和從動滾輪上設有傳動皮帶,傳動皮帶上設置有若干托料盤;機架的頂部設有向PLC傳輸托料盤上沒有餌料的信號的傳感器,傳感器與PLC無線連接;(2)蛙卵孵化階段:在孵化池的底部設置多個篩網,篩網的網孔直徑為3.5-4mm,并向孵化池內注入15-25℃、PH值為6.0-6.5的清水,再將石蛙卵放置在孵化池內進行孵化;(3)蝌蚪變態期:將步驟(2)中孵化后的蝌蚪放置入飼養池內進行飼養,蝌蚪放入飼養池10-25天,每天向飼養池內投入質量比為1:1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春,袁勤,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習源嶺養殖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