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張巍專利>正文

    一種無菌配藥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5663668 閱讀: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20:14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無菌配藥系統,其包括:一手持部件,用于提供氣體流通的腔體;一氣動單元,用于向所述手持部件泵入空氣或抽吸所述手持部件內的空氣;一除菌單元,所述除菌單元用于濾除空氣中的雜質和細菌;所述手持部件與所述氣動單元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無菌配藥系統中,所述溶藥單元與所述手持單元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連接,易于拆卸,使用方便;所述溶藥單元,制造成本低,適宜批量生產和推廣使用;所述除菌單元能夠有效的濾除空氣中的雜質和細菌,確保所述溶藥單元內部為無菌環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包括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能夠智能控制所述氣動單元,便于使用者進行操作的同時,提高了配藥的效率。

    A sterile dispens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septic dispens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used to provide cavity gas flow; a pneumatic unit for the hand-held pump into the air or pump the air inside the handle; a sterilizing unit, the sterilization unit is used for filtering impurities and bacteria in the air; the holding member and the pneumatic unit connection. An aseptic dispensing system discl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soluble medicine unit and the handheld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etachable connection way, easy disassembly, easy to use; the medicine dissolving unit, low manufacturing cost,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and use; the sterilization unit can effectively remove impurities and bacteria in the air, to ensure the dissolution within the unit for aseptic environmen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comprises a control unit, the control unit can control the intelligent pneumatic uni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s to operate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ispensing.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無菌配藥系統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具體涉及一種無菌配藥系統。
    技術介紹
    在醫療行業,目前所使用的溶藥器,在使用過程中一般會將溶藥器的內腔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與空氣中的細菌直接接觸,極易使空氣當中的細菌混入藥劑當中,造成藥劑污染。而且,人工溶藥的操作過程是非常繁瑣的。而目前現有的無菌配藥器,其單體制作成本較高,操作過程非常繁瑣,不利于批量推廣使用。鑒于上述缺陷,本技術創作者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終于獲得了本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缺陷,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在于,提供一種無菌配藥系統,其包括:一手持部件,用于提供氣體流通的腔體;一氣動單元,用于向所述手持部件泵入空氣或抽吸所述手持部件內的空氣;一除菌單元,所述除菌單元用于濾除空氣中的雜質和細菌;所述手持部件與所述氣動單元連接。較佳的,所述除菌單元至少包括聚丙烯,硅藻土,玻璃纖維,混合纖維素酯,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砜,尼龍,纖維素酯和改良纖維素當中的一種或幾種。較佳的,無菌配藥系統還包括一溶藥單元,所述溶藥單元與所述手持部件采用可拆卸連接方式連接。較佳的,所述溶藥單元包括溶藥器本體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置于所述溶藥器本體內,并在所述溶藥器本體內軸向運動。較佳的,所述手持部件包括手柄、手柄連接部,所述手柄為內部中空結構,所述手柄連接部一端與所述溶藥器本體連接,所述手柄連接部另一端與所述手柄連接,所述手柄與所述氣動單元連通。較佳的,所述手柄還包括一按鍵組,所述按鍵組至少包括一個按鍵,所述按鍵組用于控制所述氣動單元向所述手持部件內泵入空氣,或控制所述氣動單元將所述手持部件內的空氣抽出。較佳的,所述除菌單元內置于所述氣動單元中。較佳的,所述氣動單元包括一管路組和氣泵,所述氣泵與所述管路組連通,所述管路組至少包括四個管路,所述管路組包括電磁閥組,所述電磁閥組至少包括四個電磁閥,所述電磁閥組中電磁閥的數量與所述管路組中管路數量相對應。較佳的,無菌配藥系統還包括一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氣泵、所述按鍵組、所述電磁閥組連接。較佳的,所述除菌單元內置于所述手柄中。與現有技術比較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提供一種無菌配藥系統中,所述溶藥單元與所述手持單元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連接,易于拆卸,使用方便;所述溶藥單元,制造成本低,適宜批量生產和推廣使用;所述除菌單元能夠有效的濾除空氣中的雜質和細菌,確保所述溶藥單元內部為無菌環境;所述控制單元能夠智能控制所述氣動單元,便于使用者進行操作,提高了溶藥的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無菌配藥系統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二中無菌配藥系統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二中手持部件和溶藥單元的剖面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二中控制單元連接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三中無菌配藥系統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三中手持部件和溶藥單元的剖面圖;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三中控制單元連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無菌配藥系統,其包括:溶藥單元,用于提供混合藥劑的腔體;氣動單元,用于為所述溶藥單元提供動力;手持部件,用于連接所述溶藥單元和所述氣動單元;除菌單元,用于濾除空氣中的雜質和細菌。如圖1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一中無菌配藥系統結構示意圖。所述溶藥單元1通過第一快接口2與所述手持部件3連接,所述氣動單元4通過第二快接口5與所述手持部件3連接。所述除菌單元6內置于所述手持部件3中。所述溶藥單元包括溶藥器本體11、注射針12、針托13和第一活塞14,所述溶藥器本體11一端通過所述針托13與所述注射針12連接,所述溶藥器本體11另一端設有用于連接第一快接口2的第一對接口15,所述第一活塞14內置于所述溶藥器本體11。所述針托13為一中空的相對于溶藥器本體向外凸起的柱狀物,用于支撐所述注射針12,所述注射針12由固定單元固定在所述針托13內,所述固定單元可為橡膠軟體、樹脂軟體等具有密閉作用的彈性體。所述溶藥器本體11內表面呈圓柱狀,所述第一活塞14為圓柱狀橡膠軟體,所述第一活塞14的外徑與所述溶藥器本體11內徑相同。所述第一活塞14在所述溶藥器本體11內軸向運動。所述第一活塞14將所述溶藥器本體11內部分隔為溶藥腔16和溶藥器氣腔17,所述溶藥腔16和溶藥器氣腔17完全密閉隔離。所述手持部件3包括殼體31和第二活塞32,所述殼體31一端設有第一快接口2,所述殼體31另一端設有第二快接口5。所述第二活塞32內置于所述殼體31。制作所述第二活塞32所使用的材料為耐高溫且具有生物安全性的硅橡膠。所述殼體31內表面呈圓柱狀,所述第二活塞32為圓柱狀橡膠軟體,所述第二活塞32的外徑與所述殼體31內徑相同。所述第二活塞32在所述殼體31內軸向運動。所說除菌單元6包括除菌裝置61,所述除菌裝置61安裝在所述殼體31內部。所述除菌裝置61至少聚丙烯,硅藻土,玻璃纖維,混合纖維素酯,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砜,尼龍,纖維素酯,改良纖維素當中的一種,所述除菌裝置61的過濾孔徑不超過0.22微米。所述除菌裝置61和所述第二活塞32共同將所述殼體31分隔為第一氣腔33、第二氣腔34、第三氣腔35,所述第一氣腔33位于所述第二活塞32與第二快接口5之間,所述第二氣腔34位于所述第二活塞32與所述除菌裝置61之間,所述第三氣腔35位于所述除菌裝置61與第一快接口2之間。所述第一氣腔33和第二氣腔34完全密閉隔離,所述第二氣腔34和第三氣腔35通過所述除菌裝置61相互連通。所述溶藥器氣腔17、所述第二氣腔34和第三氣腔35內的氣壓相同。所述氣動單元4包括氣泵41和氣泵開關42,所述氣泵41上設有用于連接第二快接口5的第二對接口43。所述氣泵41通過所述第二快接口5與第一氣腔33連通。所述氣泵開關42上設有待機檔位、充氣檔位和排氣檔位。所述氣泵41工作提供兩種工作模式,其工作模式包括增壓過程和減壓過程。所述增壓過程為:所述氣泵開關42調整至充氣檔位,所述氣泵41向第一氣腔33泵入空氣,增加第一氣腔33內的氣壓,當第一氣腔33內的氣壓高于第二氣腔34時,第一氣腔33內的高壓氣體推動第二活塞32向遠離氣泵41方向運動,第二氣腔34內的氣體通過所述除菌裝置61逐步流入第三氣腔35,因此第三氣腔35內的空氣為過濾后的無菌空氣。由于第三氣腔35通過第一快接口2與溶藥器氣腔17連通,所以第三氣腔35內的氣體逐步流入溶藥器氣腔17,當溶藥器氣腔17內的氣壓高于溶藥腔16內的壓力時,溶藥器氣腔17內的高壓氣體會推動所述第一活塞14向靠近針托13方向運動。所述氣泵減壓過程為:所述氣泵開關42調整至排氣檔位,所述氣泵41將第一氣腔33內的空氣泵出,第一氣腔33內的氣壓下降,當第一氣腔33內的氣壓低于第二氣腔34時,第二氣腔34內的高壓氣體推動第二活塞32向靠近氣泵41方向運動,使第三氣腔35內的氣體逐步流入第二氣腔34,繼而溶藥器氣腔17內的氣體流入第三氣腔35內,當溶藥器氣腔17內的氣壓低于溶藥腔16內的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無菌配藥系統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菌配藥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手持部件,用于提供氣體流通的腔體;一氣動單元,用于向所述手持部件泵入空氣或抽吸所述手持部件內的空氣;一除菌單元,所述除菌單元用于濾除空氣中的雜質和細菌;所述手持部件與所述氣動單元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菌配藥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手持部件,用于提供氣體流通的腔體;一氣動單元,用于向所述手持部件泵入空氣或抽吸所述手持部件內的空氣;一除菌單元,所述除菌單元用于濾除空氣中的雜質和細菌;所述手持部件與所述氣動單元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菌配藥系統,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一溶藥單元,所述溶藥單元與所述手持部件采用可拆卸連接方式連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菌配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藥單元包括溶藥器本體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置于所述溶藥器本體內,并在所述溶藥器本體內軸向運動。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菌配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件包括手柄、手柄連接部,所述手柄為內部中空結構,所述手柄連接部一端與所述溶藥器本體連接,所述手柄連接部另一端與所述手柄連接,所述手柄與所述氣動單元連通。5.如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勁東張巍
    申請(專利權)人:張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