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升降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665082 閱讀: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0:32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升降裝置,包括升降軌座和升降桿,升降軌座包括第一軌套、第二軌道和第三軌道,第一軌套頂部開設有第一穿孔,沿第一穿孔的四周設置有四個第一固定孔;第一軌套內設置有定位塊和蓋板,蓋板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二穿孔,圍繞第二穿孔開設有四個第一固定孔。本發明專利技術有效的避免了因為角度偏斜而發生卡死的現象,方便了操作的同時提高了合格率,具有易改造,成本低等有益效果。

    Lif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fting device comprises a lifting base and a lifting rod, the lifting base includes the first track and second track and third track, the first track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set of perforations, four first fixing hol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first perforation; the first set of rails are arranged in the positioning block and the cover plate, second open the cover plate perforation center, around second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ing hole four.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avoids the phenomenon of sticking due to angle deviation, facilitates the operation and improves the qualification rate, and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easy transformation and low cos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升降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座體,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升降調節的座體。
    技術介紹
    現有桌子的升降調整過程中,桌子的高度改變及重量是由螺紋結構提供的,而升降軌座除了保護保護內部螺紋結構及美觀的目的外,具有穩定升降過程的輔助效果,然而在實際加工的過程中,各構件的緊密度是不易掌控的,如升降軌座的軌套之間存在間隙,而底端的軌套所固定的螺管也無法達到完全垂直的狀態,因此一旦發生螺桿與螺管的位置不在同一垂直的直線上的誤差時,在螺紋結構的調整過程中就會因為角度偏斜而發生卡死的現象,從而一直都存在加工不易,不良率過高極其日后操作不便的問題發生。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不易發生卡死的升降座。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易發生卡死的升降座。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升降裝置,包括升降軌座和升降桿,升降軌座包括第一軌套、第二軌道和第三軌道,第一軌套頂部開設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的半徑為3-4cm;沿第一穿孔的四周設置有四個第一固定孔;第一軌套內設置有定位塊和蓋板,蓋板的半徑為3.5-4cm;蓋板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二穿孔,圍繞第二穿孔開設有四個第一固定孔;定位塊上設置有傳動桿,傳動桿穿過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延伸出第一軌套的頂端;第一軌套內設置有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的頂部開設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大小與定位塊的大小相適應,定位塊設置在容置槽中,圍繞容置槽開設有四個第二固定孔;四個第一固定孔均設有螺釘,各螺釘同時穿過四個第一固定孔和四個第二固定孔;第一連接桿為空心結構,第一連接桿的下部內壁設置有第一內螺紋,第一連接桿的下部開設有第一開口;第二軌套的上部套設在第一軌套的下部,第二軌套內設置有第二連接桿,第二連接桿上設置有第一外螺紋和第二內螺紋;第二軌套的底部開設有第三穿孔,第二軌套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板,第二軌套的下方設置有連接圈;連接圈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五穿孔;第三軌套底部開設有第四穿孔;第三軌套內設置有底桿,底桿上設置有第二外螺紋,底桿穿過第三穿孔與第二連接桿連接,底桿的下端穿出第四穿孔,并通過螺母固定。為了方便加工和加強本裝置的牢固度,第一軌套、第二軌道和第三軌道為一體成型結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有效的避免了因為角度偏斜而發生卡死的現象,方便了操作的同時提高了合格率,具有易改造,成本低等有益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安裝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3所示,一種升降裝置,包括升降軌座1和升降桿2,升降軌座1包括第一軌套11、第二軌道12和第三軌道13,第一軌套、第二軌道和第三軌道為一體成型結構。第一軌套11頂部開設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的半徑為3-4cm;本實施例中第一穿孔的半徑為2.5cm,能夠有效的提高裝置的穩定性,沿第一穿孔的四周設置有四個第一固定孔;第一軌套11內設置有定位塊41和蓋板43,蓋板43的半徑為3.5-4cm,本實施例中蓋板43的半徑為3.8cm,能夠有效的提高裝置的穩定性;蓋板43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二穿孔,圍繞第二穿孔開設有四個第一固定孔;定位塊41上設置有傳動桿21,傳動桿21穿過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延伸出第一軌套11的頂端;第一軌套11內設置有第一連接桿22,第一連接桿22的頂部開設有容置槽42,容置槽42的大小與定位塊41的大小相適應,定位塊41設置在容置槽42中,圍繞容置槽42開設有四個第二固定孔;四個第一固定孔均設有螺釘,各螺釘同時穿過四個第一固定孔和四個第二固定孔;第一連接桿22為空心結構,第一連接桿22的下部內壁設置有第一內螺紋201,第一連接桿22的下部開設有第一開口203;第二軌套12的上部套設在第一軌套11的下部,第二軌套12內設置有第二連接桿101,第二連接桿101上設置有第一外螺紋202和第二內螺紋103;第二軌套12的底部開設有第三穿孔112,第二軌套12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板111,第二軌套12的下方設置有連接圈3;連接圈3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五穿孔,第五穿孔的半徑為2-3cm,本實施例中第五穿孔的半徑為2.5cm;第三軌套11底部開設有第四穿孔,第四穿孔的半徑為2-3.5cm,所述第四穿孔的半徑為3cm;第三軌套11內設置有底桿23,底桿23上設置有第二外螺紋200,底桿23穿過第三穿孔112與第二連接桿101連接,底桿23的下端穿出第四穿孔,并通過螺母固定。連接圈3主要以第一軌套11設定定位板111具有可供第一連接桿22端部呈間隙狀態連接的第三穿孔112,傳動桿21與第一連接桿22的對應端面設置有定位塊41和容置槽42,以及限制定位塊41軸向位移蓋板43,該蓋板43具有限制徑向轉動角度設計時,定位塊41在與容置槽42相對轉動時才會有卡抵力,令傳動桿21順利傳動第一連接桿22,容置槽42的深度大于定位塊41的厚度,從而容置槽42可進一步提供定位塊41軸向位移的空間。因此,傳動桿21可配置傳動齒輪211而受馬達5上的主動齒輪51帶動,第一連接桿22可隨著傳動桿21的帶動而與底桿23產生產生螺紋形成從而構成升降調整,傳動桿21與第一連接桿22之間具有角度限制結構功能的定位塊41和傳動桿21,當傳動桿21與底桿23沒有處在同一直線上而造成誤差時,可由第一連接桿22的左右位移,上下傾斜功能自動對用傳動桿21的傳動力極其底桿23的阻力而偏移,由于定位塊41和傳動桿21呈可轉動狀態,使第一連接桿22呈可轉動狀態,因此可左右移動,在定位塊41的上下接觸面包覆有耐磨片,延長使用壽命,從而可達到順利操作升降座10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可以應用三個軌套及其升降桿2的螺紋結構,由底桿23及其第一連接桿22都具有一樣的螺距,因此可以確保升降桌兩側的升降座10都具有同步身高的目的。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
    中技術人員依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一種升降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升降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升降軌座(1)和升降桿(2),所述升降軌座(1)包括第一軌套(11)、第二軌道(12)和第三軌道(13),所述第一軌套(11)頂部開設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半徑為3?4cm;沿所述第一穿孔的四周設置有四個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軌套(11)內設置有定位塊(41)和蓋板(43),所述蓋板(43)的半徑為3.5?4cm;所述蓋板(43)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二穿孔,圍繞所述第二穿孔開設有四個第一固定孔;所述定位塊(41)上設置有傳動桿(21),所述傳動桿(21)穿過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一穿孔延伸出所述第一軌套(11)的頂端;所述第一軌套(11)內設置有第一連接桿(22),所述第一連接桿(22)的頂部開設有容置槽(42),所述容置槽(42)的大小與所述定位塊(41)的大小相適應,所述定位塊(41)設置在所述容置槽(42)中,圍繞所述容置槽(42)開設有四個第二固定孔;所述四個第一固定孔均設有螺釘,各所述螺釘同時穿過所述四個第一固定孔和所述四個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連接桿(22)為空心結構,所述第一連接桿(22)的下部內壁設置有第一內螺紋(201),所述第一連接桿(22)的下部開設有第一開口(203);所述第二軌套(12)的上部套設在所述第一軌套(11)的下部,所述第二軌套(12)內設置有第二連接桿(101),所述第二連接桿(101)上設置有第一外螺紋(202)和第二內螺紋(103);所述第二軌套(12)的底部開設有第三穿孔(112),所述第二軌套(12)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板(111),所述第二軌套(12)的下方設置有連接圈(3);所述連接圈(3)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五穿孔;所述第三軌套(11)底部開設有第四穿孔;所述第三軌套(11)內設置有底桿(23),所述底桿(23)上設置有第二外螺紋(200),所述底桿(23)穿過所述第三穿孔(112)與所述第二連接桿(101)連接,所述底桿(23)的下端穿出所述第四穿孔,并通過螺母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升降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升降軌座(1)和升降桿(2),所述升降軌座(1)包括第一軌套(11)、第二軌道(12)和第三軌道(13),所述第一軌套(11)頂部開設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半徑為3-4cm;沿所述第一穿孔的四周設置有四個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軌套(11)內設置有定位塊(41)和蓋板(43),所述蓋板(43)的半徑為3.5-4cm;所述蓋板(43)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二穿孔,圍繞所述第二穿孔開設有四個第一固定孔;所述定位塊(41)上設置有傳動桿(21),所述傳動桿(21)穿過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一穿孔延伸出所述第一軌套(11)的頂端;所述第一軌套(11)內設置有第一連接桿(22),所述第一連接桿(22)的頂部開設有容置槽(42),所述容置槽(42)的大小與所述定位塊(41)的大小相適應,所述定位塊(41)設置在所述容置槽(42)中,圍繞所述容置槽(42)開設有四個第二固定孔;所述四個第一固定孔均設有螺釘,各所述螺釘同時穿過所述四個第一固定孔和所述四個第二固定孔;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萬啟富高平偉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億恒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50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毛片|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一本之道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 国产色爽免费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无码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