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雙層沖壓模具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68913 閱讀: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1:42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雙層沖壓模具,包括第一沖壓模具、設置于所述第一沖壓模具下方的第二沖壓模具及拉桿,所述第一沖壓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座、第一下模座及第一沖頭,所述第一沖頭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并對所述第一下模座上的料帶沖壓;所述第二沖壓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座、第二下模座及第二沖頭,所述第二沖頭固定于所述第二上模座并對所述第二下模座上的料帶沖壓;所述第二上模座與所述第一下模座固定形成中間模座,所述拉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拉桿的下端滑動地穿設于所述中間模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雙層沖壓模具結構簡單、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Double layer stamp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stamping die, including second stamping die and stamping die, the first pull rod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rst stamping die, the first stamping die includes a first upper die, lower die base first and the first punch, the first punch is fixed on the upper die base and the first the first lower mould seat belt stamping; the second stamping die includes second upper die, lower die base second and two punch, the second punch is fixed on the upper die base and second of the second mold seat belt stamping; the second upper die base and the first lower mould seat is fixed to form an intermediate mold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pull rod is fixed on the first upper die base, lower end of the sliding rod penetrated in the intermediate mold base. The double layer stamping di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effectively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雙層沖壓模具
    本技術涉及一種沖壓模具,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的雙層沖壓模具。
    技術介紹
    現有的沖壓模具一般包括上模、下模及沖頭,沖頭固定于上模上,將料帶放置于下模上,通過驅動機構驅動上模向下與下模合模后,從而使沖頭對料帶進行沖壓,進行沖出所需的產品。然而,這種沖壓模具一種行程只能進行一沖壓,生產效率十分低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有的辦法只是通過提高沖壓、開模的時間來提高生產效率,但是這種方式效果并不顯著,并不能滿足現有的生產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的雙層沖壓模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的雙層沖壓模具包括第一沖壓模具、設置于所述第一沖壓模具下方的第二沖壓模具及拉桿,所述第一沖壓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座、第一下模座及第一沖頭,所述第一沖頭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并對所述第一下模座上的料帶沖壓;所述第二沖壓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座、第二下模座及第二沖頭,所述第二沖頭固定于所述第二上模座并對所述第二下模座上的料帶沖壓;所述第二上模座與所述第一下模座固定形成中間模座,所述拉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拉桿的下端滑動地穿設于所述中間模座。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技術通過將所述第二上模座與所述第一下模座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一沖壓模具及第二沖壓模具形成上、下兩層結構的雙層模具,當沖床一次向下進行沖壓時,即可實現對所述第一沖壓模具及第二沖壓模具同時沖壓;并且通過在所述第一上模座與中間模座之間設置拉桿,使所述拉桿滑動地穿設于所述中間模座中,從而使得所述所述沖床一次向上復位的過程中,實現對所述第一沖壓模具及第二沖模具壓同時開模;因此,本技術通過將兩個沖壓模具疊加在一起,并通過設置一拉桿即可達到雙層同時沖壓的目的,結構簡單,有效提高生效率。較佳地,所述雙層沖壓模具還包括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的一端彈性地抵觸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彈性元件的另一端彈性地抵觸于所述中間模座。通過設置所述彈性元件,可以在沖床復位時,使所述第一沖壓模具實現自動開模。較佳地,所述彈性元件為開模優膠或壓縮彈簧。較佳地,所述第一下模座開設有第一排料孔,所述第一下模座還設有與所述第一排料孔連通且向所述第一下模座側邊延伸的排料通道,以實現所述第一沖壓模具的側排料。由于本技術為上、下雙層設計,所述第一沖壓模具下方被所述第二沖壓模具阻擋,所述第一排料孔不能直接排出,因此,通過設置所述排料通道,可以使所述第一沖壓模具沖出的廢料從所述第一沖壓模具的側面順利排出。具體地,所述第二下模座開設有第二排料孔,所述第二排料孔與所述第一排料孔在豎直方向上錯位。具體地,所述排料通道的出口處設有落料托板。具體地,所述排料通道上設有助推裝置,以使從所述第一排料孔落到所述排料通道的廢料順利排出。由于所述排料通道沿水平延伸到所述第一沖壓模具的側面,而廢料從所述第一排料孔落到所述排料通道后不能自動排出第一沖壓模具外,因此,設置所述助推裝置可以幫助廢料從所述排料通道中快速排出,防止所述排料通道堵塞而影響所述第一沖壓模具的沖壓。更具體地,所述助推裝置包括氣缸及推塊,所述氣缸固定于所述第一下模座,所述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推塊,以推動所述推塊沿所述排料通道的出口方向伸縮。更具體地,所述助推裝置為吹氣裝置,吹氣的方向沿所述排料通道的出口。較佳地,所述第一下模座及所述第二下模座上分別設有料帶承載座。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雙層沖壓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雙層沖壓模具的側面局部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雙層沖壓模具的內部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的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本技術雙層沖壓模具100包括第一沖壓模具1、設置于所述第一沖壓模具1下方的第二沖壓模具2、拉桿3及彈性元件4,所述第一沖壓模具1包括第一上模座11、第一下模座12、第一沖頭13及第一料帶承載座14,所述第一料帶承載座14設置于所述第一下模座12上,所述第一料帶承載座14承載第一料帶201,所述第一沖頭13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11并對所述第一下模座12上的第一料帶201沖壓;所述第二沖壓模具2包括第二上模座21、第二下模座22、第二沖頭23及第二料帶承載座24,所述第二料帶承載座24設置于所述第二下模座22上,所述第二料帶承載座24承載第二料帶202,所述第二沖頭23固定于所述第二上模座21并對所述第二下模座22上的第二料帶202沖壓;所述第二上模座21與所述第一下模座12固定形成中間模座,所述拉桿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11,所述拉桿3的下端滑動地穿設于所述中間模座。所述彈性元件4的一端彈性地抵觸于所述第一上模座11,所述彈性元件4的另一端彈性地抵觸于所述中間模座。通過設置所述彈性元件4,可以在沖床復位時,使所述第一沖壓模具1實現自動開模。具體地,所述彈性元件4為開模優膠或壓縮彈簧。本技術所述彈性元件4使用壓縮彈簧。所述第一上模座11上從上而下依次還設有第一上墊板111、第一上夾板112、第一止擋板113及第一脫料板114,所述第一下模座12上從上而下依次還設有第一下模板121及第一下墊板122。所述第二上模座21上從上而下依次還設有第二上墊板211、第二上夾板212、第二止擋板213及第二脫料板214,所述第二下模座22上從上而下依次還設有第二下模板221及第二下墊板222。再請參閱圖2及圖3,所述第一下模座12開設有第一排料孔123,所述第一下模座12還設有與所述第一排料孔連通且向所述第一下模座12側邊延伸的排料通道124,以實現所述第一沖壓模具1的側排料。由于本技術為上、下雙層設計,所述第一沖壓模具1下方被所述第二沖壓模具2阻擋,所述第一排料孔123不能直接排出,因此,通過設置所述排料通道124,可以使所述第一沖壓模具1沖出的廢料從所述第一沖壓模具1的側面順利排出。所述第二下模座22開設有第二排料孔223,所述第二排料孔223與所述第一排料孔123在豎直方向上錯位。所述排料通道124的出口處設有落料托板15。所述排料通道124上設有助推裝置16,以使從所述第一排料孔123落到所述排料通道124的廢料順利排出。所述助推裝置16包括氣缸161及推塊162,所述氣缸161固定于所述第一下模座12,所述氣缸161的輸出端與所述推塊162,以推動所述推塊162沿所述排料通道124的出口方向伸縮。由于所述排料通道124沿水平延伸到所述第一沖壓模具1的側面,而廢料從所述第一排料孔123落到所述排料通道124后不能自動排出第一沖壓模具1外,因此,設置所述助推裝置16可以幫助廢料從所述排料通道124中快速排出,防止所述排料通道124堵塞而影響所述第一沖壓模具1的沖壓。當然,所述助推裝置16也可以為其他結構,例如所述助推裝置16為吹氣裝置,吹氣的方向沿所述排料通道124的出口,只要吹出足夠大的風力,即可將所述排料通道124的廢料吹出所述第一沖壓模具1。綜合上述,下面對本技術雙層沖壓模具100的工作原理進行詳細描述,如下:沖壓時,沖床的輸出端推動所述第一上模座11向下移動,這時,所述第一上模座11、第一下模座12、第二上模座21均同時向下移動,當所述第二上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雙層沖壓模具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層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沖壓模具、設置于所述第一沖壓模具下方的第二沖壓模具及拉桿,所述第一沖壓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座、第一下模座及第一沖頭,所述第一沖頭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并對所述第一下模座上的料帶沖壓;所述第二沖壓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座、第二下模座及第二沖頭,所述第二沖頭固定于所述第二上模座并對所述第二下模座上的料帶沖壓;所述第二上模座與所述第一下模座固定形成中間模座,所述拉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拉桿的下端滑動地穿設于所述中間模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層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沖壓模具、設置于所述第一沖壓模具下方的第二沖壓模具及拉桿,所述第一沖壓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座、第一下模座及第一沖頭,所述第一沖頭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并對所述第一下模座上的料帶沖壓;所述第二沖壓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座、第二下模座及第二沖頭,所述第二沖頭固定于所述第二上模座并對所述第二下模座上的料帶沖壓;所述第二上模座與所述第一下模座固定形成中間模座,所述拉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拉桿的下端滑動地穿設于所述中間模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層沖壓模具還包括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的一端彈性地抵觸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彈性元件的另一端彈性地抵觸于所述中間模座。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層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為開模優膠或壓縮彈簧。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模座開設有第一排料孔,所述第一下模座還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嗣輝吳冬明武加凱
    申請(專利權)人:奧其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韩av无码成人无码免费|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 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一高潮|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