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以及該種電主軸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72920 閱讀: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21:11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以及該種電主軸,屬于電主軸領域,其電主軸防塵機構包括由內到外依次套著拉刀器固定的內防塵套、前軸承前壓板、中防塵套、前蓋和前防塵蓋,內防塵套、前軸承前壓板、中防塵套、前蓋和前防塵蓋之間的間隙多次轉向,形成迷宮式的間隙;該種電主軸防塵機構以及該種電主軸,使飛屑不易進入電主軸內。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ust-proof mechanism of an electric spindle, and the electric main shaf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ustproof mechanism of electric spindle and the spindl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spindle, the spindle mechanism comprises a dustproof device fixed inside the broach dust cover, front bearing, a front pressing plate, in the dust cover, a front cover and a front dustproof cover from inner to outer, inner dust cover, front bearing in the front pressing plate, dust cover, a front cover and a dustproof cover between the front gap times turn, labyrinth gap formed; the spindle and the dustproof mechanism of an electric spindle, the flying debris is not easy to enter in electric main shaf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以及該種電主軸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主軸領域,特別是涉及電主軸防塵機構以及該種電主軸。
    技術介紹
    幾年中,中國的數控機床經過了飛速的發展。但是一直存在重主機、輕部件的問題,導致國產的功能部件和國際水平一直存在明顯差距。隨著數控技術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加工裝備向著高速、高效、精密加工以及智能化發展,而高速電主軸則是能滿足上述工況要求的核心數控機床部件之一。車床電主軸作為一種將電機和車床主軸一體化的產品,它將電機的轉子直接和主軸相連接,從而減少了原來車床齒輪箱的設計,去除了傳動機構,動力可以直接由電機產生并且傳送到主軸。從而提高了機床主軸的傳動性能、高速響應性以及運行時的穩定性。但是,現有技術中的車床電主軸,封閉前軸承的防塵以及防污結構存在欠缺,因為防塵蓋是和軸芯一起轉動的,前軸承前壓板和前蓋是固定不轉動的,防塵蓋同前軸承前壓板和前蓋之間一定會有間隙(使防塵蓋轉動順暢),但是切屑時飛屑容易從這些間隙中卡入電主軸內,對電主軸和前軸承造成損害,長久運行,會因電主軸摩擦增大而引起電機負載增大,影響性能,并且定期的清理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以及該種電主軸,多層格擋飛屑,使飛屑不易進入電主軸內。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包括由內到外依次套著拉刀器固定的內防塵套、前軸承前壓板、中防塵套、前蓋和前防塵蓋;前防塵蓋前端的側邊蓋合前蓋,防止前蓋前端間隙從正面進塵;前蓋前端設有第一凹槽,前防塵蓋后端卡入前蓋的第一凹槽,使前蓋和前防塵蓋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飛屑不易從間隙進入電主軸內;前蓋后端設有第二凹槽,中防塵套后端卡入前蓋的第二凹槽,使前蓋和中防塵套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飛屑不易從間隙進入電主軸內;前軸承前壓板前端設有第三凹槽,中防塵套后端卡入前軸承前壓板的第三凹槽,使前軸承前壓板和中防塵套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飛屑不易從間隙進入電主軸內;前軸承前壓板后端設有第四凹槽,內防塵套后端卡入前軸承前壓板的第四凹槽,使前軸承前壓板和內防塵套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飛屑不易從間隙進入電主軸內。綜上結構,內防塵套、前軸承前壓板、中防塵套、前蓋和前防塵蓋互相配合,使內防塵套、前軸承前壓板、中防塵套、前蓋和前防塵蓋之間的間隙有外到內多次轉向,形成迷宮式的間隙道,使飛屑不易從間隙進入電主軸內。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前防塵蓋后端相對于前防塵蓋主體突出,以穩固嵌入前蓋的第一凹槽。在上述技術方案中,中防塵套后端相對側出,中防塵套卡在前蓋的第二凹槽和前軸承前壓板的第三凹槽,以將中防塵套穩固卡入前蓋和前軸承前壓板之間。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內防塵套后端相對側出,以卡入前軸承前壓板的第四凹槽。一種電主軸,包括拉刀機構、相接拉刀機構后端的氣缸機構、套接拉刀機構前端的防塵機構和套接拉刀機構中部的主軸機構;其中,防塵機構為上述的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拉刀機構包括拉桿、銜接拉桿前端的拉刀器和套接在拉桿桿身的彈簧組;彈簧組為壓片彈簧組,配合間隙小,精度高,不易產生偏移。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氣缸機構包括疊合的氣缸組件和設于氣缸組件最前端的頂桿。在上述技術方案中,主軸機構包括套著拉刀機構的軸芯、套著軸芯前端的前軸承組件、套著軸芯后端的后軸承組件、套著軸芯中部的轉子組件、套著上述主軸機構各部件的軸套以及連接軸套和氣缸機構的后座。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后座內設有感應器,以感應電主軸運行平衡狀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以及該電主軸,內防塵套、前軸承前壓板、中防塵套、前蓋和前防塵蓋之間的間隙多次轉向,形成迷宮式的間隙,多層格擋飛屑,使飛屑不易進入電主軸內,尤其是不易進入電主軸內的前軸承,不易對電主軸和前軸承造成損害,不會因長久運行導致電主軸摩擦增大,引起電機負載增大,而影響性能。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截面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防塵機構截面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拉刀機構截面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氣缸機構截面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軸機構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至圖5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以及該種電主軸。該種電主軸防塵機構3,如圖2,包括由內到外依次套著拉刀器固定的內防塵套31、前軸承前壓板32、中防塵套33、前蓋34和前防塵蓋35;內防塵套31、中防塵套33和前防塵蓋35之間通過螺母固定,前軸承前壓板32和前蓋34之間通過螺母固定,內防塵套31、前軸承前壓板32、中防塵套33、前蓋34和前防塵蓋35依次嵌合。前防塵蓋35前端的側邊蓋合前蓋34,前防塵蓋35前端的側邊相對前防塵蓋35的主體側出,前防塵蓋35前端的側邊是環狀的,防止前蓋34前端間隙從正面進塵。前蓋34前端設有第一凹槽341,第一凹槽341為環形槽且位于前蓋34前端中心位置,前防塵蓋35后端相對于前防塵蓋35主體突出,前防塵蓋35后端卡入前蓋34的第一凹槽341,前防塵蓋35后端完全貼合前蓋34的第一凹槽341,使前蓋34和前防塵蓋35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飛屑不易從間隙進入電主軸內。前蓋34后端設有第二凹槽342,第二凹槽342為環形槽且位于前蓋34后端中心位置,中防塵套33后端卡入前蓋34的第二凹槽342,使前蓋34和中防塵套33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飛屑不易從間隙進入電主軸內。前軸承前壓板32前端設有第三凹槽321,第三凹槽321為環形槽且位于前軸承前壓板32中部位置,第三凹槽321和第二凹槽342位置相對應,中防塵套33后端卡入前軸承前壓板32的第三凹槽321,使前軸承前壓板32和中防塵套33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飛屑不易從間隙進入電主軸內。中防塵套33后端相對側出,中防塵套33后端為截面是倒L型的環形體,中防塵套33卡在前蓋34的第二凹槽342和前軸承前壓板32的第三凹槽321之間,以將中防塵套33穩固卡入前蓋34和前軸承前壓板32之間。前軸承前壓板32后端設有第四凹槽322,第四凹槽322為環形槽且位于前軸承前壓板32后端中心位置,內防塵套31后端相對側出,內防塵套31后端卡入前軸承前壓板32的第四凹槽322,使前軸承前壓板32和內防塵套31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飛屑不易從間隙進入電主軸內。該種電主軸,包括拉刀機構1、相接拉刀機構1后端的氣缸機構2、套接拉刀機構1前端的防塵機構3和套接拉刀機構1中部的主軸機構4;其中,防塵機構3為上述的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3。拉刀機構1,包括拉桿11、銜接拉桿11前端的拉刀器12和套接在拉桿11桿身的彈簧組13。拉刀器12包括回位環套121、卡爪122和撐頭123;回位環套121設在拉桿11前端且和卡爪122相配合,回位環套121為雙套環,回位環套121的雙套環之間有彈簧,促使卡爪122回位;拉桿11前端和撐頭123螺紋連接,以固定撐頭123;六片卡爪122環設于撐頭123外圈,六片卡爪122內側帶錐度,卡爪122與撐頭123的外錐度相配合,對撐頭123縮張導向。彈簧組13為壓片彈簧組,配合間隙小,精度高,不易產生偏移;彈簧組13是通過隔環124隔開彈片,在拉桿11上形成兩段彈簧組13;隔環124上還套著有耐磨套環125,保護和定心隔環124。氣缸機構2,包括疊合的氣缸組件21和設于氣缸組件21最前端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以及該種電主軸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包括由內到外依次套著拉刀器固定的內防塵套、前軸承前壓板、中防塵套、前蓋和前防塵蓋;其特征在于,前防塵蓋前端的側邊蓋合前蓋,防止前蓋前端間隙從正面進塵;前蓋前端設有第一凹槽,前防塵蓋后端卡入前蓋的第一凹槽,使前蓋和前防塵蓋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前蓋后端設有第二凹槽,中防塵套后端卡入前蓋的第二凹槽,使前蓋和中防塵套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前軸承前壓板前端設有第三凹槽,中防塵套后端卡入前軸承前壓板的第三凹槽,使前軸承前壓板和中防塵套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前軸承前壓板后端設有第四凹槽,內防塵套后端卡入前軸承前壓板的第四凹槽,使前軸承前壓板和內防塵套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包括由內到外依次套著拉刀器固定的內防塵套、前軸承前壓板、中防塵套、前蓋和前防塵蓋;其特征在于,前防塵蓋前端的側邊蓋合前蓋,防止前蓋前端間隙從正面進塵;前蓋前端設有第一凹槽,前防塵蓋后端卡入前蓋的第一凹槽,使前蓋和前防塵蓋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前蓋后端設有第二凹槽,中防塵套后端卡入前蓋的第二凹槽,使前蓋和中防塵套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前軸承前壓板前端設有第三凹槽,中防塵套后端卡入前軸承前壓板的第三凹槽,使前軸承前壓板和中防塵套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前軸承前壓板后端設有第四凹槽,內防塵套后端卡入前軸承前壓板的第四凹槽,使前軸承前壓板和內防塵套之間的間隙有個轉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其特征在于:前防塵蓋后端相對于前防塵蓋主體突出。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其特征在于:中防塵套后端相對側出,中防塵套卡在前蓋的第二凹槽和前軸承前壓板的第三凹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主軸防塵機構,其特征在于:內防塵套后端相對側出。5.一種電主軸,包括拉刀機構、相接拉刀機構后端的氣缸機構、套接拉刀機構前端的防塵機構和套接拉刀機構中部的主軸機構;其特征在于,防塵機構,包括由內到外依次套著拉刀器固定的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文泉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科隆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无码VA在线观看|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 特级无码a级毛片特黄|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 18禁无遮挡无码网站免费|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日韩美无码五月天| 狼人无码精华AV午夜精品| 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