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建筑膠合板定型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673958 閱讀: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23:01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膠合板定型裝置,包括架體及設置在所述架體上的外套殼,所述外套殼為內空的圓柱形機構,所述外套殼內組成用以傳送膠合板的通道,在所述外套殼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有方位對立的貫通槽,在所述外套殼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有平板,所述平板對等設置在所述貫通槽邊測,在所述平板上同時設置有軸孔,在所述軸孔內設置有第一驅動軸,所述第一驅動軸上套設有轉輪,在所述外套殼上設置有驅動所述第一驅動軸旋轉的電動機,在所述平板上設置有與所述轉輪相配合的卡軸,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采用轉輪,使膠合板能夠定向移動,并通過外套殼底部的頂板對膠合板底部進行支撐,使其在外套殼內保持擠壓狀態,方便膠合板的定型。

    Building plywood set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plywood shaping device, comprising a frame body and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hell of the frame body, the outer cylindrical body is a hollow shell, used to convey the passage of the plywood shell jacket, in the case both sides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groove direction opposite in the case of both sides is provided with a tablet, the tablet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through the peer side, on th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hole in the shaft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e shaft, wherein the first drive shaft is sleeved on the rotating wheel in the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e shaft driven by the rotating motor, a card matched with the wheel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flat plate,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plywood to wheel, directional movement, and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shell The top plate supports the bottom of the plywood so as to keep the extrusion state in the outer shell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setting of the plywoo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膠合板定型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家裝
    ,特別涉及一種建筑膠合板定型裝置。
    技術介紹
    在建筑、家裝領域內經常使用膠合板,膠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單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膠粘劑膠合而成的三層或多層的板狀材料,膠合板在制作完成后往往需要對其施壓,使得膠合效果更為理想更為穩固,在現有技術中一般都是通過堆疊使膠合板持續受到擠壓,由于堆疊時的受力不均往往會出現兩塊板之間偏移中心線的現象,其擠壓效果并不理想,現有中也有較多的膠合板定型設備,但其操作太過繁瑣,使用成本較大,不適合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膠合板定型裝置,通過采用轉輪,使膠合板能夠定向移動,并通過外套殼底部的頂板對膠合板底部進行支撐,使其在外套殼內保持恒定形狀,方便膠合板的定型。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建筑膠合板定型裝置,包括架體及設置在所述架體上的外套殼,所述外套殼為內空的圓柱形機構,所述外套殼內組成用以傳送膠合板的通道在所述外套殼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有方位對立的貫通槽,在所述外套殼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有平板,所述平板對等設置在所述貫通槽邊測,在所述平板上同時設置有軸孔,在所述軸孔內設置有第一驅動軸,所述第一驅動軸上套設有轉輪,在所述外套殼上設置有驅動所述第一驅動軸旋轉的電動機,所述轉輪旋轉時外圓部貫通所述貫通槽并伸入所述通道內,在所述平板上設置有與所述轉輪相配合的卡軸,在所述外套殼下方設置有出口,在所述平板下方設置有第二驅動軸,在所述第二驅動軸上設置有轉盤,在所述轉盤盤沿上設置有抵觸棒,所述抵觸棒沿所述轉盤盤沿呈環形均與分布,所述抵觸棒一端旋轉連接在所述轉盤上,所述抵觸棒另一端通過第一彈力裝置與所述轉盤連接,在所述外套殼接近出口一端內設置有頂板,所述頂板一端設置有抵桿,所述抵桿貫通所述外套殼外端并穿出所述外套殼外,所述頂板接近所述抵桿的一面上設有防護墊,所述防護墊與所述頂板膠合設置,所述抵桿背離所述頂板一端設置有抵板,所述第一彈力裝置正常情況下所述抵板背離所述抵桿一端緊貼在所述抵觸棒接近所述第一彈力裝置一端,在所述抵板與所述外套殼外殼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彈力裝置,所述第二彈力裝置彈開情況下所述頂板緊貼在所述外套殼內殼壁上,所述頂板背離所述抵桿的一面為抵靠面。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專利技術,所述抵板朝向所述抵觸棒的一面為抵靠面,所述抵觸棒接近所述第一彈力裝置一端呈錐形。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專利技術,在所述平板外端設置有用以驅動所述第二驅動軸旋轉的電動機。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專利技術,在所述轉輪上套設有項圈。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采用轉輪與卡軸相配合,使膠合板在外套殼內僅能夠進行單向運動,并通過設置在外套殼出口的頂板,使膠合板受到作用力,使膠合板能夠在外套殼內保持擠壓狀態,有助于膠合板的定型。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內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定位板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介紹,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圖1-2所示,一種建筑膠合板定型裝置,包括架體101及設置在所述架體101上的外套殼102,所述外套殼102為內空的圓柱形機構,所述外套殼102內組成用以傳送膠合板的通道103,本專利技術中,加工后的膠合板伸入外套殼內,在重力作用下,膠合板沿著外套殼內壁向下移動,在所述外套殼102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有方位對立的貫通槽104,使貫通槽的長度方向平行于通道的高度方向,在所述外套殼102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有平板105,使兩側的平板對等設置,所述平板105對等設置在所述貫通槽104邊測,使兩個貫通槽邊測均同時設置平板,使平板在貫通槽邊測組成2個支撐平面,在所述平板105上同時設置有軸孔,在所述軸孔內設置有第一驅動軸106,使第一驅動軸垂直于貫通槽長度方向,所述第一驅動軸106上套設有轉輪107,使轉輪部分伸入貫通槽內,在所述外套殼102上設置有驅動所述第一驅動軸106旋轉的電動機,利用電動機驅動兩側的轉輪反向旋轉,本專利技術中,使轉輪正轉時,伸入通道內的膠合板能夠與轉輪產生相對作用力,在轉輪的驅動下,使膠合板能夠沿著通道向外套殼下方移動,所述轉輪107旋轉時外圓部貫通所述貫通槽104并伸入所述通道103內,兩側的轉輪之間組成用以傳送膠合板的通道,當膠合板下移過程中,膠合板與轉輪相接觸,在轉輪旋轉時,轉輪驅動膠合板下移,在所述平板105上設置有與所述轉輪107相配合的卡軸109,當轉輪正轉時,驅動膠合板下移,當轉輪反轉時,卡軸使轉輪鎖死,因此膠合板僅能夠單向移動。本專利技術中,為了使膠合板能夠在外套殼組成的通道內停留一定時間,方便膠合板的擠壓定型,在所述外套殼102下方設置有出口,用以膠合板的輸出,在所述平板105下方設置有第二驅動軸110,使第二驅動軸平行于第一驅動軸,在所述第二驅動軸110上設置有轉盤111,在所述轉盤111盤沿上設置有抵觸棒112,所述抵觸棒112沿所述轉盤111盤沿呈環形均與分布,所述抵觸棒112一端旋轉連接在所述轉盤111上,所述抵觸棒112另一端通過第一彈力裝置113與所述轉盤111連接,使抵觸棒向同方向傾斜狀態排布在轉盤盤沿上,在所述外套殼102接近出口一端內設置有頂板114,當頂板伸入出口中部時,膠合板底部緊貼在頂板上端面上,當頂板朝外套殼內壁一側移動時,頂板之間組成供膠合板下移的通道,此時在轉輪的驅動下,使膠合板從出口移出,進行集中收集。當膠合板底部緊貼到頂板上時,在頂板的支撐下,使膠合板伸入外套殼內的通道內,此時停止轉輪旋轉,使膠合板在外套殼內的圓形通道內受到外套殼內壁的擠壓,使得膠合板能夠更快的定型。本專利技術中,為了使膠合板能夠方便輸出,所述頂板114一端設置有抵桿108,所述抵桿108貫通所述外套殼102外端并穿出所述外套殼102外,所述頂板114接近所述抵桿108的一面上設有防護墊1140,所述防護墊1140與所述頂板114膠合設置,所述防護墊1140用于防止所述頂板114在朝所述外套殼102內端壁移動過程中直接與所述外套殼102的內端壁接觸而造成的磨損,所述抵桿108背離所述頂板114一端設置有抵板115,所述第一彈力裝置113正常情況下,抵觸棒向離轉盤較遠的方向傾斜,此時,所述抵板115背離所述抵桿108一端緊貼在所述抵觸棒112接近所述第一彈力裝置113一端,在第一彈力裝置的彈性力作用下,此時頂板伸入外套殼出口中部,在所述抵板115與所述外套殼102外殼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彈力裝置116,第二彈力裝置一端固定連接在外套殼的外殼壁上,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抵板上,所述第二彈力裝置116彈開情況下所述頂板114緊貼在所述外套殼102內殼壁上,此時頂板推動抵桿向外套殼外側移動,在抵桿的推動下,使抵板抵壓抵觸棒,使抵觸棒推動第一彈力裝置呈壓縮狀態,所述頂板114背離所述抵桿108的一面為抵靠面,該斜朝向外套殼上端傾斜,此時膠合板沿著斜朝向出口下方移動,當一塊膠合板從出口下方移出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建筑膠合板定型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膠合板定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101)及設置在所述架體(101)上的外套殼(102),所述外套殼(102)為內空的圓柱形機構,所述外套殼(102)內組成用以傳送膠合板的通道(103),所述外套殼(102)在所述外套殼(102)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有方位對立的貫通槽(104),在所述外套殼(102)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有平板(105),所述平板(105)對等設置在所述貫通槽(104)邊測,在所述平板(105)上同時設置有軸孔,在所述軸孔內設置有第一驅動軸(106),所述第一驅動軸(106)上套設有轉輪(107),在所述外套殼(102)上設置有驅動所述第一驅動軸(106)旋轉的電動機,所述轉輪(107)旋轉時外圓部貫通所述貫通槽(104)并伸入所述通道(103)內,在所述平板(105)上設置有與所述轉輪(107)相配合的卡軸(109),在所述外套殼(102)下方設置有出口,在所述平板(105)下方設置有第二驅動軸(110),在所述第二驅動軸(110)上設置有轉盤(111),在所述轉盤(111)盤沿上設置有抵觸棒(112),所述抵觸棒(112)沿所述轉盤(111)盤沿呈環形均與分布,所述抵觸棒(112)一端旋轉連接在所述轉盤(111)上,所述抵觸棒(112)另一端通過第一彈力裝置(113)與所述轉盤(111)連接,在所述外套殼(102)接近出口一端內設置有頂板(114),所述頂板(114)一端設置有抵桿(108),所述抵桿(108)貫通所述外套殼(102)外端并穿出所述外套殼(102)外,所述頂板(114)接近所述抵桿(108)的一面上設有防護墊(1140),所述防護墊(1140)與所述頂板(114)膠合設置,所述抵桿(108)背離所述頂板(114)一端設置有抵板(115),所述第一彈力裝置(113)正常情況下所述抵板(115)背離所述抵桿(108)一端緊貼在所述抵觸棒(112)接近所述第一彈力裝置(113)一端,在所述抵板(115)與所述外套殼(102)外殼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彈力裝置(116),所述第二彈力裝置(116)彈開情況下所述頂板(114)緊貼在所述外套殼(102)內殼壁上,所述頂板(114)背離所述抵桿(108)的一面為抵靠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膠合板定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101)及設置在所述架體(101)上的外套殼(102),所述外套殼(102)為內空的圓柱形機構,所述外套殼(102)內組成用以傳送膠合板的通道(103),所述外套殼(102)在所述外套殼(102)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有方位對立的貫通槽(104),在所述外套殼(102)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有平板(105),所述平板(105)對等設置在所述貫通槽(104)邊測,在所述平板(105)上同時設置有軸孔,在所述軸孔內設置有第一驅動軸(106),所述第一驅動軸(106)上套設有轉輪(107),在所述外套殼(102)上設置有驅動所述第一驅動軸(106)旋轉的電動機,所述轉輪(107)旋轉時外圓部貫通所述貫通槽(104)并伸入所述通道(103)內,在所述平板(105)上設置有與所述轉輪(107)相配合的卡軸(109),在所述外套殼(102)下方設置有出口,在所述平板(105)下方設置有第二驅動軸(110),在所述第二驅動軸(110)上設置有轉盤(111),在所述轉盤(111)盤沿上設置有抵觸棒(112),所述抵觸棒(112)沿所述轉盤(111)盤沿呈環形均與分布,所述抵觸棒(112)一端旋轉連接在所述轉盤(111)上,所述抵觸棒(112)另一端通過第一彈力裝置(113)與所述轉盤(111)連接,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凱燃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国语成本人片免费av无码|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性色AV蜜臀AV人妻无码| 一本一道VS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