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方法、裝置及云計算系統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690692 閱讀: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3:17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方法、裝置及云計算系統,涉及負載均衡領域,其中的方法包括:采集業務處理能力數據以及與業務相關的網絡資源數據;基于業務處理能力數據和網絡資源數據計算出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網絡層負載指標值;根據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或網絡層負載指標值進行負載調度。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負載調度方法、裝置及云計算系統,解決了負載調度策略單一采用CPU、內存等硬件指標檢測、而無法準確均衡調度各業務處理能力負載的問題,能夠綜合業務層和網絡層的處理能力,根據預設的監控指標對業務層和網絡層的指標進行綜合計算,動態的調度和分配業務處理負載,提高了網絡數據處理能力,能夠保障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

    Load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cloud computing system based on service processing capabil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ad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ervice processing capability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system, involving load balancing, the method includes: acquisition data and business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of cyber source data and business related; calculate the load index value of business layer and network layer load index data processing capacity and network business based on the data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business layer load index and / or network layer load index value of load scheduling. Load dispa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and the cloud computing system, solve the load scheduling strategy using single CPU, memory and other hardware load index measurement, and can not accurately balancing the business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comprehensive business and network layer processing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preset monitoring index of the comprehensive calculation of layer and the network layer index service, dynamic scheduling and load distribution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 the data processing capacity of the network,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user experien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方法、裝置及云計算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負載均衡
    ,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方法、裝置及云計算系統。
    技術介紹
    云計算(cloudcomputing)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均衡且最大化利用處理能力是云計算的顯著特點,目前主流的負載均衡方案是監控各業務處理單元所在虛擬機的CPU、內存等,在達到預設的閥值時進行業務負載調度伸縮。但是通過虛擬機的CPU、內存等指標并不一定能直接反映業務處理負載的實際情況,比如業務處理的時延及響應率都已經不符合業務開展要求時,可能此時CPU和內存的開銷并不高而目前業務服務感受是衡量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的重要指標。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方法、裝置及云計算系統。一種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方法,包括:采集業務處理能力數據以及與業務相關的網絡資源數據;基于所述業務處理能力數據和網絡資源數據計算出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網絡層負載指標值;根據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或所述網絡層負載指標值進行負載調度。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計算所述網絡層負載指標值H1的計算公式為:H1=[§1(θ11×H11+θ12×H12......θ1P×H1P)+......§Q(θQ1×HQ1+θQ2×HQ2......θQP×HQP)]×100;其中,§Q為第Q個接口協議類型的權重因子,θQP為第Q個接口協議類型的第P接口的權重因子,HQP為第Q個接口協議類型的第P接口的接口健康指標值,Q>1,P>1。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計算所述接口健康指標值HQP的計算公式為:其中,Rp為接口綜合請求響應指標,Rs為接口綜合請求成功指標,Kd為接口綜合請求時延指標;Kb為接口綜合繁忙指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計算所述網絡接口綜合成功指標Rs的計算公式為:計算所述網絡接口綜合時延指標Kd的計算公式為:計算所述網絡接口綜合響應指標Rp的計算公式為:其中,n為請求種類,n>1,αi為請求的權重因子,m為失敗原因種類,m>1,βj為原因權重,CAUj為某種原因的失敗響應數,SUC為成功響應數,DLYi為請求的平均響應時延,DLSi為請求的標準響應時延,RSPi為發出的響應數,RQTi為收到的請求數,i、j為自然數。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計算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H2的計算公式為:H2=(θS×RS1+θd×Rd1)÷log2Kd1;其中,θs為發出成功率權重,θd1為遞送成功率權重,RS1為發出成功率,Rd1為遞送成功率,Kd1為遞送時延指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計算所述發出成功率Rs1的計算公式為:計算所述到達成功率Rd1的計算公式為:計算所述遞送時延Kd1的計算公式為:其中,m1為業務錯誤的原因種類,βi為原因權重,Csi為發送失敗原因次數,Ss為發送成功次數,RQTs為業務請求的次數,RSPs為業務響應的次數;n1為業務處理的原因種類,αj為原因權重,Cdj為通知遞送失敗的原因次數,Sd為通知遞送成功的次數,RQTs為業務請求的次數,RQTd為業務響應的次數,Davg為平均遞送時延,Dstd為標準遞送時延,i、j為自然數。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根據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或網絡層負載指標值確定負載情況并進行負載調度包括:將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與預設的負載閾值進行比較,如果在預設的持續時間內高于負載閥值上限,則請求減少負載,如果在預設的持續時間內低于負載閥值下限,則請求增加負載。一種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裝置,包括:業務層采集模塊,用于采集業務處理能力數據;網絡層采集模塊,用于采集與業務相關的網絡資源數據;負載能力計算模塊,用于基于所述業務處理能力數據和網絡資源數據計算出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網絡層負載指標值;負載調度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或所述網絡層負載指標值進行負載調度。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負載能力計算模塊計算所述網絡層負載指標值H1的計算公式為:H1=[§1(θ11×H11+θ12×H12......θ1P×H1P)+......§Q(θQ1×HQ1+θQ2×HQ2......θQP×HQP)]×100;其中,§Q為第Q個接口協議類型的權重因子,θQP為第Q個接口協議類型的第P接口的權重因子,HQP為第Q個接口協議類型的第P接口的接口健康指標值,Q>1,P>1。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負載能力計算模塊計算所述接口健康指標值HQP的計算公式為:其中,Rp為接口綜合請求響應指標,Rs為接口綜合請求成功指標,Kd為接口綜合請求時延指標;Kb為接口綜合繁忙指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負載能力計算模塊計算所述網絡接口綜合成功指標Rs的計算公式為:所述負載能力計算模塊計算所述網絡接口綜合時延指標Kd的計算公式為:所述負載能力計算模塊計算所述網絡接口綜合響應指標Rp的計算公式為:其中,n為請求種類,n>1,αi為請求的權重因子,m為失敗原因種類,m>1,βj為原因權重,CAUj為某種原因的失敗響應數,SUC為成功響應數,DLYi為請求的平均響應時延,DLSi為請求的標準響應時延,RSPi為發出的響應數,RQTi為收到的請求數,i、j為自然數。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負載能力計算模塊計算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H2的計算公式為:H2=(θS×RS1+θd×Rd1)÷log2Kd1;其中,θs為發出成功率權重,θd1為遞送成功率權重,RS1為發出成功率,Rd1為遞送成功率,Kd1為遞送時延指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負載能力計算模塊計算所述發出成功率Rs1的計算公式為:所述負載能力計算模塊計算所述到達成功率Rd1的計算公式為:所述負載能力計算模塊計算所述遞送時延Kd1的計算公式為:其中,m1為業務錯誤的原因種類,βi為原因權重,Csi為發送失敗原因次數,Ss為發送成功次數,RQTs為業務請求的次數,RSPs為業務響應的次數;n1為業務處理的原因種類,αj為原因權重,Cdj為通知遞送失敗的原因次數,Sd為通知遞送成功的次數,RQTs為業務請求的次數,RQTd為業務響應的次數,Davg為平均遞送時延,Dstd為標準遞送時延,i、j為自然數。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負載調度模塊將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與預設的負載閾值進行比較,如果在預設的持續時間內高于負載閥值上限,則請求減少負載,如果在預設的持續時間內低于負載閥值下限,則請求增加負載。一種云計算系統,包括如上所述的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裝置。本專利技術的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方法、裝置及云計算系統,能夠綜合業務層和網絡層的處理能力,根據預設的監控指標對業務層和網絡層的指標進行綜合計算,動態的調度和分配業務處理負載,提高網絡數據處理能力,提高了網絡的靈活性和可用性,能夠保障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方法、裝置及云計算系統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業務處理能力數據以及與業務相關的網絡資源數據;基于所述業務處理能力數據和網絡資源數據計算出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網絡層負載指標值;根據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或所述網絡層負載指標值進行負載調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業務處理能力數據以及與業務相關的網絡資源數據;基于所述業務處理能力數據和網絡資源數據計算出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網絡層負載指標值;根據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或所述網絡層負載指標值進行負載調度。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計算所述網絡層負載指標值H1的計算公式為:H1=[§1(θ11×H11+θ12×H12......θ1P×H1P)+......§Q(θQ1×HQ1+θQ2×HQ2......θQP×HQP)]×100;其中,§Q為第Q個接口協議類型的權重因子,θQP為第Q個接口協議類型的第P接口的權重因子,HQP為第Q個接口協議類型的第P接口的接口健康指標值,Q>1,P>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計算所述接口健康指標值HQP的計算公式為:其中,Rp為接口綜合請求響應指標,Rs為接口綜合請求成功指標,Kd為接口綜合請求時延指標;Kb為接口綜合繁忙指標。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計算所述網絡接口綜合成功指標Rs的計算公式為:計算所述網絡接口綜合時延指標Kd的計算公式為:計算所述網絡接口綜合響應指標Rp的計算公式為:其中,n為請求種類,n>1,αi為請求的權重因子,m為失敗原因種類,m>1,βj為原因權重,CAUj為某種原因的失敗響應數,SUC為成功響應數,DLYi為請求的平均響應時延,DLSi為請求的標準響應時延,RSPi為發出的響應數,RQTi為收到的請求數,i、j為自然數。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計算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H2的計算公式為:H2=(θS×RS1+θd×Rd1)÷log2Kd1;其中,θs為發出成功率權重,θd為遞送成功率權重,RS1為發出成功率,Rd1為遞送成功率,Kd1為遞送時延指標。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計算所述發出成功率Rs1的計算公式為:計算所述到達成功率Rd1的計算公式為:計算所述遞送時延Kd1的計算公式為:其中,m1為業務錯誤的原因種類,m1>1;βi為原因權重,Csi為發送失敗原因次數,Ss為發送成功次數,RQTs為業務請求的次數,RSPs為業務響應的次數;n1為業務處理的原因種類,n1>1,αj為原因權重,Cdj為通知遞送失敗的原因次數,Sd為通知遞送成功的次數,RQTs為業務請求的次數,RQTd為業務響應的次數,Davg為平均遞送時延,Dstd為標準遞送時延,i、j為自然數。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和/或網絡層負載指標值確定負載情況并進行負載調度包括:將所述業務層負載指標值與預設的負載閾值進行比較,如果在預設的持續時間內高于負載閥值上限,則請求減少負載,如果在預設的持續時間內低于負載閥值下限,則請求增加負載。8.一種基于業務處理能力的負載調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業務層采集模塊,用于采集業務處理能力數據;網絡層采集模塊,用于采集與業務相關的網絡資源數據;負載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迪任華王錚方燕萍汪少敏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中文字幕韩国三级理论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免费VA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AV无码小缝喷白浆在线观看| 无码射肉在线播放视频|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天天看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