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cooling load of the internal office, comprising the steps of (1) the establishment of personnel in the room rate of hourly variation model; step (2) establish change model of hourly cooling load equipment; step (3) establish change model of personnel hourly cooling load; step (4) establish change model of cooling load of lighting by the time step; (5) the hourly cooling load, lighting equipment, the hourly cooling load of hourly cooling load together, get the internal cooling load model of the office. The invention of heat balance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law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model can change from the inner room office building and the number of personnel of the office of internal point of view, the cooling load disturbance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invention establishes the hourly variation model of the personnel, equipment and lighting cold load in the air conditioner and the room rate of the personnel, and predicts the cold load for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model.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辦公室內部冷負荷的計算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采暖空調負荷計算領域,具體講,涉及一種辦公室內部冷負荷的計算方法。
技術介紹
采暖空調負荷計算是準確配置設備系統(tǒng)、實現(xiàn)高效運行和良好的室內環(huán)境的基礎,目前比較常見的負荷計算方法為面積指標法,然而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面積指標法雖然能適用于大部分建筑負荷的負荷計算,但往往存在負荷設計偏大的問題,難以精確計算出建筑的實際負荷。事實上,影響辦公建筑負荷的因素多樣,包括外部因素、內部因素、系統(tǒng)相關量三個方面。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室外氣象條件、圍護結構等;內部因素包括人員、設備、照明等;系統(tǒng)相關量主要包括機組能耗、水泵能耗、流體系數(shù)等。以辦公建筑負荷的影響因素為依據(jù)可以將建筑冷負荷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通過圍護結構傳熱和透過玻璃窗的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記為外部負荷;一部分是室內熱源散熱形成的冷負荷,記為內部負荷;另一部分是新風負荷,由于新風量與人員數(shù)量有關,而新風的送風溫差又與室內外設計溫度有關,故將其單獨列為一部分。隨著建筑圍護結構保溫性能的逐步提高,室外溫度、太陽輻射等外部環(huán)境因素對建筑負荷的影響在逐步減弱,而以室內人員行為為代表的內部因素已成為影響建筑負荷最重要的因素。內部負荷的計算精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負荷的精度。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辦公室內部冷負荷的計算方法,適用于辦公室的內部負荷擾量及其計算方法。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辦公室內部冷負荷的計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建立人員在室率逐時變化模型:輸入?yún)?shù)為在室人數(shù)逐時變化值,輸出參數(shù)為辦公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辦公室內部冷負荷的計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建立人員在室率逐時變化模型:輸入?yún)?shù)為在室人數(shù)逐時變化值,輸出參數(shù)為辦公室人員在室率變化曲線;步驟(2):建立設備冷負荷逐時變化模型,計算辦公室內設備逐時冷負荷:輸入?yún)?shù)為:設備類型、各類型設備的臺數(shù)及額定功率;輸出參數(shù)為辦公室穩(wěn)定使用時,設備冷負荷逐時變化曲線;步驟(3):建立人員冷負荷逐時變化模型,計算人員逐時冷負荷:輸入?yún)?shù)為在室人數(shù)逐時變化值;輸出參數(shù)為辦公室穩(wěn)定使用時,人員冷負荷逐時變化曲線;步驟(4):建立照明冷負荷逐時變化模型,計算室內照明逐時冷負荷:輸入?yún)?shù)為辦公室穩(wěn)定使用時,燈具數(shù)量以及功率;輸出參數(shù)為辦公室穩(wěn)定使用時,照明冷負荷逐時變化曲線;步驟(5):將設備逐時冷負荷、照明逐時冷負荷、人員逐時冷負荷相加,獲得辦公室內部冷負荷模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辦公室內部冷負荷的計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建立人員在室率逐時變化模型:輸入?yún)?shù)為在室人數(shù)逐時變化值,輸出參數(shù)為辦公室人員在室率變化曲線;步驟(2):建立設備冷負荷逐時變化模型,計算辦公室內設備逐時冷負荷:輸入?yún)?shù)為:設備類型、各類型設備的臺數(shù)及額定功率;輸出參數(shù)為辦公室穩(wěn)定使用時,設備冷負荷逐時變化曲線;步驟(3):建立人員冷負荷逐時變化模型,計算人員逐時冷負荷:輸入?yún)?shù)為在室人數(shù)逐時變化值;輸出參數(shù)為辦公室穩(wěn)定使用時,人員冷負荷逐時變化曲線;步驟(4):建立照明冷負荷逐時變化模型,計算室內照明逐時冷負荷:輸入?yún)?shù)為辦公室穩(wěn)定使用時,燈具數(shù)量以及功率;輸出參數(shù)為辦公室穩(wěn)定使用時,照明冷負荷逐時變化曲線;步驟(5):將設備逐時冷負荷、照明逐時冷負荷、人員逐時冷負荷相加,獲得辦公室內部冷負荷模型。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1)建立人員在室率逐時變化模型,具體步驟如下:1)人員在室率計算公式為當前室內人數(shù)與設計在室人數(shù)之比:式中:y為不同時刻的人員在室率,N為辦公室設計在室人數(shù),nt為t時刻的在室人數(shù);2)計算典型辦公室人員在室率變化;3)將典型的一天上班時間分為上班時間自08:30至09:30、午休時間自11:20至13:00、下班時間自17:20至18:00、工作時間自09:30至11:20以及自13:00至17:20四個時間段,獲得每個時間段一周的平均在室人數(shù)變化后,即可分別用下列公式對人員在室率進行擬合:y=ax3+bx2+cx+d(2)式中:y為不同時刻的人員在室率;a、b、c、d為模型系數(sh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丁研,楊釩,張強,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大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