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移動終端天線以及移動終端設備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93486 閱讀:4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8:24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移動終端天線其包括:第一輻射體,所述第一輻射體為螺旋結構;所述第一輻射體末端接入饋電點;第二輻射體,所述第二輻射體與第一輻射體位于同一平面且與第一輻射體末端間隔設置;第三輻射體,所述第三輻射體設于第一輻射體下方平面且與第一輻射體中間部相對。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天線結構設計在復雜的全金屬制成的手機外殼環境下依然可以實現天線的相關頻段通信功能。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一種具有上述移動終端天線的移動終端設備。

    Mobile terminal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bile terminal antenna includes a first radiator, the first radiator is spiral structure; the first radiator terminal access the feed point; the second radiator, the radiator and the second radiator is the first in the same plane and set the first radiator and the third radiator, at the end of the interval; the third radiato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radiator below the plane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rst radiator relative. The design of the antenna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related frequency band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the antenna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mobile phone case made of complicated all metal.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mobile terminal device with the mobile terminal antenna.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移動終端天線以及移動終端設備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訊
    ,尤其涉及一種移動終端天線以及移動終端設備。
    技術介紹
    移動終端設備為與基站或者服務器通訊,通常設置一天線。隨著現有移動終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移動電話、手持式移動平板等移動終端中采用金屬外殼作為其外殼。金屬外殼具有使得移動終端更薄,使用者握持感更好且外觀更美觀的優點。但是由于金屬外殼對電磁波的屏蔽作用,其使得內置于金屬外殼內的手機天線的設計成為難點。現有技術中為解決金屬外殼造成的手機天線體積減小、強電耦合、效率退化、帶寬較小等問題,提出了在金屬外殼后蓋切割一個或多個槽以使得天線可以滿足運營商頻帶和效率的要求,例如公開號為CN105161834A的中國專利“一種手機天線”,其,包括設置于手機后蓋外表面上且處于同一表面的主地金屬層和輻射金屬層,所述主地金屬層與輻射金屬層之間設置有絕緣材料填充的縫隙,所述縫隙中設置有與所述主地金屬層和輻射金屬層活動連接的金屬滑塊,所述主地金屬層與手機主板上的地線連接,作為所述手機天線的接地;所述輻射金屬層上設置有饋電點,所述輻射金屬層通過所述饋電點與手機主板上的饋電線連接,作為所述手機天線的輻射體。其雖然可以通過移動金屬滑塊以完成天線諧振頻率調諧,但是手機后蓋中依然存在縫隙。又如公開號為CN103390796A的中國專利“一種手機終端天線”,天線部分,包括主天線,所述主天線包括主天線輻射本體,所述主天線輻射本體呈一端開口的蓋狀,所述主天線輻射本體的開口端通過絕緣介質與所述殼體的下端相連;其中,所述主天線部分還包括第一饋電部分、第一電路部分和第二電路部分,所述第一饋電部分和所述第二電路部分連接到所述主天線輻射本體與所述殼體的連接處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電路部分連接到所述主天線輻射本體與所述殼體的連接處的下端面上,且所述饋電部分、第一電路部分和第二電路部分均連接所述殼體和所述主天線輻射本體。其通過設置三個電路部分以涵蓋低頻和高頻,但是由于其天線結構設計,其依然不得不在手機后蓋上開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可采用全金屬外殼,且全金屬外殼上沒有任何切口或槽但是依然保證手機通信的移動終端天線。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出一種移動終端天線,其包括:第一輻射體,所述第一輻射體為螺旋結構;所述第一輻射體末端接入饋電點;第二輻射體,所述第二輻射體與第一輻射體位于同一平面且與第一輻射體末端間隔設置;第三輻射體,所述第三輻射體設于第一輻射體下方平面且與第一輻射體中間部相對。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輻射體為矩形螺旋結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輻射體包括第一矩形邊,由第一矩形邊末端向下垂直延伸的第二矩形邊,由第二矩形邊末端向第一矩形邊首端水平延伸的第三矩形邊,由第三矩形邊末端向上延伸的第四矩形邊,由第四矩形邊末端向第一矩形邊末端水平延伸的第五矩形邊;由第五矩形邊末端向下垂直延伸的第六矩形邊,由第六矩形邊向第一矩形邊首端水平延伸的第七矩形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邊與第三矩形邊,第一矩形邊與第五矩形邊,第三矩形邊與第七矩形邊之間間距相同。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輻射體包括與第七矩形邊相對間隔設置的第八矩形邊,由第八矩形邊末端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九矩形邊以及由第九矩形邊末端向第一矩形邊末端水平延伸的第十矩形邊。進一步地,所述第四矩形邊與第九矩形邊之間,所述第二矩形邊與第六矩形邊之間間距相同。進一步地,所述第三輻射體還電連接有可調電容。進一步地,所述可調電容的可調容值范圍為1pF-5pF。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輻射體在第一諧振頻率以及三倍于第一諧振頻率的第二諧振頻率處產生諧振;所述第二輻射體在第一諧振頻率和第二諧振頻率之間的第三諧振頻率處產生諧振。一種移動終端設備,包括由金屬材料制成的后殼,內置于后殼的集成電路板,設置于集成電路板上的所述移動終端天線。本專利技術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的天線結構設計在復雜的全金屬制成的手機外殼環境下依然可以實現天線的相關頻段通信功能;2、全金屬手機外殼使得手機機械強度更高、外觀美感度更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移動終端天線部分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移動終端天線另一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移動終端設備后殼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移動終端天線的仿真結果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是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專利技術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請參照圖3,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較佳實施例中移動終端設備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移動終端可以為常見的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也可為其他需要與服務器等通信的智能手表或智能家居設備。本實施例的移動終端設備包括一金屬后殼100,該金屬后殼為一個整體,金屬后殼表面沒有任何切口或槽,也即為通常所述的“全金屬外殼”。金屬后殼大致呈長方形,其內設置有PCB板110(集成電路板)。通常來說,PCB板分為兩部分,分別設置于長方形金屬后殼的兩短邊側。液晶顯示屏120設置于上下兩側PCB板之間,其占據了金屬后殼100大約2/3空間。在上側PCB板上還設置有前置攝像頭組件130、后置攝像頭組件140、聽筒組件150、耳機插孔160等。該些組件可根據移動終端設備的實際使用環境選用。在必要情況下,也可以在上下兩側PCB板上新增其他電子組件以配合使用者使用習慣。移動終端天線200設置于金屬后殼100長邊與短邊相交的角落中。其緊鄰移動終端金屬后殼長邊與短邊,但是不與金屬后殼長邊和短邊相接觸。在本實施例中,移動終端天線200設置于前置攝像頭組件130與金屬后殼100長邊之間。由于本實施例中,金屬后殼為全金屬后殼,使得其對電磁波的屏蔽效應較嚴重。如何在此情況下依然保證移動終端的通信功能則十分考驗移動終端天線的設計。下面詳述本實施例中,移動終端天線200的結構設計。請參照圖1、圖2;本實施例中,移動終端天線200由三部分構成,第一輻射體210、第二輻射體220和第三輻射體230。其中,第一輻射體210和第二輻射體220位于同一平面,第三輻射體230與第一輻射體210和第二輻射體220不處于同一平面。在狹小的空間內,常用立體式結構設計的天線能夠充分利用移動終端設備平面可利用空間小但是立體可利用空間大的特點。并且,本實施例中,主要的諧振頻段依然由第一輻射體210和第二輻射體220產生;第三輻射體230主要用于調整第一輻射體210和第二輻射體220的諧振頻率和輻射強度。這樣,即使第三輻射體230位于第一輻射體210和第二輻射體220之下,依然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不會被第一輻射體210和第二輻射體220影響。第一輻射體210在本實施例中采用螺旋結構,即由內向外多圈盤旋的結構。采用螺旋結構的第一輻射體充分利用了手機的內部平面空間,增加了天線的有效輻射面積、提高了天線的輻射效率。第一輻射體210末端接入饋電端點210a,通過饋電端點210a直接饋上螺旋結構以產生低頻。螺旋結構的第一輻射體210還可以使得天線電流電路路徑更為集中,更好的減少周圍元器件,包括第二輻射體220、第三輻射體230以及前置攝像頭130等對其能量的消耗。第二輻射體220可視為第一輻射體螺旋結構的延伸,其與第一輻射體210位于同一平面,但與第二輻射體220與第一輻射體2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一種移動終端天線以及移動終端設備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終端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輻射體,所述第一輻射體為螺旋結構;所述第一輻射體末端接入饋電點;第二輻射體,所述第二輻射體與第一輻射體位于同一平面且與第一輻射體末端間隔設置;第三輻射體,所述第三輻射體設于第一輻射體下方平面且與第一輻射體中間部相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移動終端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輻射體,所述第一輻射體為螺旋結構;所述第一輻射體末端接入饋電點;第二輻射體,所述第二輻射體與第一輻射體位于同一平面且與第一輻射體末端間隔設置;第三輻射體,所述第三輻射體設于第一輻射體下方平面且與第一輻射體中間部相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輻射體為矩形螺旋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輻射體包括第一矩形邊,由第一矩形邊末端向下垂直延伸的第二矩形邊,由第二矩形邊末端向第一矩形邊首端水平延伸的第三矩形邊,由第三矩形邊末端向上延伸的第四矩形邊,由第四矩形邊末端向第一矩形邊末端水平延伸的第五矩形邊;由第五矩形邊末端向下垂直延伸的第六矩形邊,由第六矩形邊向第一矩形邊首端水平延伸的第七矩形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終端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邊與第三矩形邊,第一矩形邊與第五矩形邊,第三矩形邊與第七矩形邊之間間距相同。5.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傳勝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无码人妻H动漫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 成年轻人电影www无码|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