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introducing force into a component made of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 by means of a threaded connection mechanism comprising a pin like connecting element provided in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member. In particular,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threaded connections on components made of fiber composite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ways, namely, the screw connection mechanism with component (1) through hole (2) enclosed and accommodate the connecting element (9) of the two type bushing (6), the bushing (6)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leeve portion (6.1, 6.2) in the structure the axial length of each scarf and each bushing (6.1, 6.2) has a radially extending flange (15.1, 15.2), the flange has for the component (1) of the flange side (16.1, 16.2), in the flange on the side slip surface structur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用于將力導入到由纖維復合材料構成的構件中的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借助螺紋連接機構來將力導入到由纖維復合材料構成的構件中的裝置,其包括設置在所述構件的通孔中的銷釘狀的連接元件。
技術介紹
所述裝置應用在需與由比較軟的材料構成的構件諸如由纖維增強塑料構成的板逐點地連接的結構件上,其中作用在所述結構件上的力被傳遞到由纖維復合材料構成的構件中。已知的連接基本上由一個穿過塑料構件的、多為金屬制的連接元件構成,該連接元件與所述構件類似于螺栓連接地擰緊。這樣的裝置例如在機動車
中應用在車輪懸掛裝置中或纖維復合材料構件上的橫向控制桿連接裝置中。尤其是動態地作用的力經由連接元件被導入到纖維復合材料構件的孔橫截面中,其中厚度小的特別平的構件遭受到高的負荷。由于動態力的原因,發生金屬連接元件相對構件的纖維復合材料結構的微小的相對運動,其中在纖維復合材料構件上出現所謂的振動摩擦磨損(Schwingreibverschleiss)。振動摩擦過程既會造成纖維復合材料結構的損害也會導致金屬連接元件的削弱。在節省空間和材料的趨勢中,特別是在機動車領域,對將力單側地導入到塑料構件中的連接的要求日益增多,這些連接對構件產生特別高的負荷。由經由連接元件的杠桿臂單側地和橫向于構件的通孔地作用的力在裝置中產生傾覆或者彎曲力矩,該傾覆或者彎曲力矩附加地促進塑料構件上的振動摩擦磨損并且最后導致連接的提前失效(參照圖1,屬于現有技術的裝置)。由于纖維復合材料構件上的相對運動和傾覆或者彎曲力矩的原因而產生特別嚴重的損害,所述纖維復合材料構件的纖維取向基本上垂直于通孔的縱軸線延伸。增強纖維在這個 ...
【技術保護點】
用于借助螺紋連接機構將力導入到由纖維復合材料構成的構件中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構件的通孔中的銷釘狀的連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連接機構具有將構件(1)的通孔(2)圍起來并且容納連接元件(9)的兩件式襯套(6),該襯套(6)的第一和第二襯套部分(6.1,6.2)構造得在軸向長度上相互嵌接并且每個襯套部分(6.1,6.2)具有徑向延伸的凸緣(15.1,15.2),所述凸緣具有面向所述構件(1)的凸緣側面(16.1,16.2),在所述凸緣側面上構造有滑動面。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1.11.24 DE 102011119251.81.用于借助螺紋連接機構將力導入到由纖維復合材料構成的構件中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構件的通孔中的銷釘狀的連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連接機構具有將構件(1)的通孔(2)圍起來并且容納連接元件(9)的兩件式襯套(6),該襯套(6)的第一和第二襯套部分(6.1,6.2)構造得在軸向長度上相互嵌接并且每個襯套部分(6.1,6.2)具有徑向延伸的凸緣(15.1,15.2),所述凸緣具有面向所述構件(1)的凸緣側面(16.1,16.2),在所述凸緣側面上構造有滑動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襯套部分(6.1)具有軸向延伸的桿體(7),用于設置在所述構件(1)的通孔(2)中并且用于嵌接到所述第二襯套部分(6.2)的開口(8,22)中。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桿體(7)的外輪廓構造得與所述第二襯套部分(6.2)的開口(8,22)的內輪廓相對應。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桿體(7)的外輪廓構造得與所述通孔(2)的內輪廓(4)相對應。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襯套部分(6.1)的凸緣(15.1)與所述構件(1)的第一側面(18)之間和/或在所述第二襯套部分(6.2)的凸緣(15.2)與所述構件(1)的第二側面(17)之間設置有滑動墊(20,21,24,25)。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墊(20,21,24,25)由經淬火的金屬、特氟隆或陶瓷構成。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滑動墊(20,21,24,25)如此構造和設置,使得該滑動墊(20,21,24,25)的面向凸緣(15.1,15.2)的側面的表面相對該滑動墊(20,21,24,25)的面向所述構件(1)的側面的表面具有更小的粗糙度。8.如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W·胡芬巴赫,M·萊佩爾,J·沃納,E·拉杜施,
申請(專利權)人:輕型結構中心薩克森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德國,D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