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and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includes a first arm fast recovery diode, the cathode on the first leg of the fast recovery diod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phase of bridge arm of IGBT collector, the first anode arm fast recovery dio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rm specified end the first bridge arm; fast recovery diode, anode first bridge arm fast recovery diod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phase bridge arm IGBT, cathode of the first bridge arm fast recovery diode connected to the specified end bridge arm. Through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invention, the capability of thermal failure analysis of the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can be promot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can be improved from the thermal point of view.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智能功率模塊和電力電子設備
本專利技術涉及智能功率模塊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智能功率模塊和一種電力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智能功率模塊,即IPM(IntelligentPowerModule),是一種將電力電子和集成電路技術結合的功率驅動器件(DeriverIntegratedCircuit,即DriverIC)。由于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等優勢,智能功率模塊贏得越來越大的市場,尤其適合于驅動電機的變頻器及各種逆變電源,是變頻調速、冶金機械、電力牽引、伺服驅動和變頻家電常用的電力電子器件。現有智能功率模塊100的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HVIC(HighVoltageintegratedcircuit,高壓集成控制電路)管101的VCC端作為上述智能功率模塊100的低壓區供電電源正端VCC(H),VCC(H)一般為15V;LVIC(LowVoltageintegratedcircuit,低壓集成控制電路)管102的VCC端作為上述智能功率模塊100的低壓區供電電源正端VCC(L),VCC(L)一般為15V;上述HVIC管101的IN(UH)端作為上述智能功率模塊100的U相上橋臂輸入端UHIN;上述HVIC管101的IN(VH)端作為上述智能功率模塊100的V相上橋臂輸入端VHIN;上述HVIC管101的IN(WH)端作為上述智能功率模塊100的W相上橋臂輸入端WHIN;上述LVIC管102的IN(UL)端作為上述智能功率模塊100的U相下橋臂輸入端ULIN;上述LVIC管102的IN(VL)端作為上述智能功率模塊100的V相下橋臂輸入端VLIN;上述LV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功率模塊,所述智能功率模塊包括:高壓輸入端、第一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二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和第三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一相下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二相下橋臂信號輸出端和第三相下橋臂信號輸出端、電連接至所述第一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的上橋臂指定端,以及電連接至所述第一相下橋臂信號輸出端的下橋臂指定端;第一集成控制電路,設有第一相上橋臂正極驅動端、第二相上橋臂正極驅動端和第三相上橋臂正極驅動端,以及設有第一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第二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和第三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第一相上橋臂IGBT,所述第一相上橋臂IGBT的基極連接至所述第一相上橋臂驅動端,所述第一相上橋臂IGBT的集電極連接至所述高壓輸入端,所述第一相上橋臂IGBT的發射極同時連接至所述第一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和所述第一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二相上橋臂IGBT,所述第二相上橋臂IGBT的基極連接至所述第二相上橋臂驅動端,所述第二相上橋臂IGBT的集電極連接至所述高壓輸入端,所述第二相上橋臂IGBT的發射極同時連接至所述第二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和所述第二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三相上橋臂IGBT,所述第三相上橋臂IGBT的基極連接至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功率模塊,所述智能功率模塊包括:高壓輸入端、第一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二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和第三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一相下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二相下橋臂信號輸出端和第三相下橋臂信號輸出端、電連接至所述第一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的上橋臂指定端,以及電連接至所述第一相下橋臂信號輸出端的下橋臂指定端;第一集成控制電路,設有第一相上橋臂正極驅動端、第二相上橋臂正極驅動端和第三相上橋臂正極驅動端,以及設有第一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第二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和第三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第一相上橋臂IGBT,所述第一相上橋臂IGBT的基極連接至所述第一相上橋臂驅動端,所述第一相上橋臂IGBT的集電極連接至所述高壓輸入端,所述第一相上橋臂IGBT的發射極同時連接至所述第一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和所述第一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二相上橋臂IGBT,所述第二相上橋臂IGBT的基極連接至所述第二相上橋臂驅動端,所述第二相上橋臂IGBT的集電極連接至所述高壓輸入端,所述第二相上橋臂IGBT的發射極同時連接至所述第二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和所述第二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三相上橋臂IGBT,所述第三相上橋臂IGBT的基極連接至所述第二相上橋臂驅動端,所述第三相上橋臂IGBT的集電極連接至所述高壓輸入端,所述第三相上橋臂IGBT的發射極同時連接至所述第三相上橋臂負極驅動端和所述第三相上橋臂信號輸出端;第二集成控制電路,設有第一相下橋臂正極驅動端、第二相下橋臂正極驅動端和第三相下橋臂正極驅動端,以及設有第一相下橋臂負極驅動端、第二相下橋臂負極驅動端和第三相下橋臂負極驅動端;與所述第一相上橋臂IGBT對稱設置的第一相下橋臂IGBT,所述第一相下橋臂IGBT的基極連接至所述第一相下橋臂驅動端,所述第一相下橋臂IGBT的集電極連接至所述高壓輸入端,所述第一相下橋臂IGBT的發射極同時連接至所述第一相下橋臂負極驅動端和所述第一相下橋臂信號輸出端;與所述第二相上橋臂IGBT對稱設置的第二相下橋臂IGBT,所述第二相下橋臂IGBT的基極連接至所述第二相下橋臂驅動端,所述第二相下橋臂IGBT的集電極連接至所述高壓輸入端,所述第二相下橋臂IGBT的發射極同時連接至所述第二相下橋臂負極驅動端和所述第二相下橋臂信號輸出端;與所述第三相上橋臂IGBT對稱設置的第二相下橋臂IGBT,所述第三相下橋臂IGBT的基極連接至所述第三相下橋臂驅動端,所述第三相下橋臂IGBT的集電極連接至所述高壓輸入端,所述第三相下橋臂IGBT的發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海星,馮宇翔,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