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和方法。一種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包括第一數據庫、第二數據庫和運算模塊,第一數據庫和運算模塊接入第一網絡,第二數據庫接入第二網絡,第一網絡和第二網絡相互獨立,運算模塊用于從第一數據庫中讀取第一輸入數據,從第二數據庫中讀取第二輸入數據,并根據第一輸入數據和第二輸入數據進行運算后將運算結果輸出。一種多源數據對接方法,包括步驟:將第一數據庫和運算模塊接入第一網絡中;將第二數據庫接入第二網絡中;運算模塊從第一數據庫中讀取第一輸入數據,從第二數據庫中讀取第二輸入數據,并根據第一輸入數據和第二輸入數據進行運算;將運算結果輸出。上述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和方法,安全性高,保密性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和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數據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多源數據的對接技術。
技術介紹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以及企業間的合作愈發頻繁,數據,作為一項很重要的資產,其資源的共享和合作也越來越多。但是合作各方對于各自的核心數據如何交換以及如何共享,尤其是在跨網絡的數據之間的信息共享,其安全性和保密性一直是大家致力解決的問題。通常來說,雙方會選擇將數據加密或者存放在第三方平臺,但是對于一些敏感數據,比如運營商所有用的客戶信息,有著一些嚴格的要求,對此,如何在和第三方合作的過程中,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不同網絡間的數據安全性問題,提供一種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和方法。一種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包括第一數據庫、第二數據庫和運算模塊,所述第一數據庫和所述運算模塊接入第一網絡,所述第二數據庫接入第二網絡,所述第一網絡和所述第二網絡相互獨立,所述運算模塊用于從所述第一數據庫中讀取第一輸入數據,從所述第二數據庫中讀取第二輸入數據,并根據所述第一輸入數據和所述第二輸入數據進行運算后將運算結果輸出。上述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可以保證第一數據庫中的重要數據始終保留在第一網絡中,只輸出經過運算處理的結果,從而確保了第一數據庫中的數據的安全性。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運算模塊為黑盒運算模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運營平臺,所述運營平臺接入所述第二網絡,所述第二數據庫通過所述運營平臺連接所述運算模塊,所述運營平臺用于采集和中轉數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用戶端,所述用戶端用于向所述運營平臺輸入識別信息。一種多源數據對接方法,包括步驟:將第一數據庫和運算模塊接入第一網絡中;將第二數據庫接入第二網絡中;所述運算模塊從所述第一數據庫中讀取第一輸入數據,從第二數據庫中讀取第二輸入數據,并根據所述第一輸入數據和所述第二輸入數據進行運算;將運算結果輸出。上述多源數據對接方法,可以保證第一數據庫的重要數據始終保留在第一網絡中,只有經過處理的運算結果才發送出第一網絡,從而確保了第一數據庫中的數據的安全性。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輸入數據和所述第二輸入數據均為加密數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運算模塊從第二數據庫中讀取第二輸入數據的步驟中,是由接入第二網絡的運營平臺從所述第二數據庫中讀取所述第二輸入數據,并將所述第二輸入數據輸入所述運算模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用戶端向所述運營平臺輸入識別信息;所述運營平臺將所述識別信息分別輸入所述第二數據庫和所述運算模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步驟:所述運算模塊將所述運算結果輸出至所述第一數據庫;所述運營平臺從所述第一數據庫中讀取所述運算結果。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數據庫通過數據接口向所述運營平臺傳輸所述運算結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多源數據對接系統的工作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多元數據對接方法的步驟流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多源數據對接系統的工作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請參見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多源數據對接系統的工作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包括,第一數據庫110、第二數據庫120和運算模塊130,其中第一數據庫110和運算模塊130接入第一網絡,第二數據庫120接入第二網絡,其中該第一網絡和第二網絡相互獨立。比如,其中第一網絡可以是運營商的企信機房內網,第二網絡為Internet外網。運算模塊130用于從第一數據庫110中讀取第一輸入數據,從第二數據庫120中讀取第二輸入數據,并根據該第一輸入數據第二輸入數據進行運算后將運算結果輸出。該運算結果可以直接輸出給第一數據庫110,再由其他模塊從第一數據庫中讀取,或者可以直接輸出給第二數據庫或其他第三方數據庫。這樣,可以保證第一數據庫中的重要數據始終保留在第一網絡中,只可讀取經過運算處理的結果,從而確保了第一數據庫中的數據的安全性。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運算模塊由第二數據庫的擁有者部署,并且其內部運算方式為黑盒運算方式,從而該運算模塊中運算的公式、模型等等對于第一數據庫的擁有者也是保密的。這種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配由第一數據庫的擁有者還是第二數據庫的擁有者來管理該運算模塊,運算模塊甚至可以是第三方來開發的。這樣,就能夠最大程度的實現多方的合作,并充分維護各方的利益,并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請再參見圖1,結合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多源數據對接方法的步驟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多源數據對接方法包括,步驟S10,將第一數據庫110和運算模塊130接入第一網絡中。步驟S20,將第二數據庫120接入第二網絡中。步驟S30,運算模塊130從第一數據庫110中讀取第一輸入數據,從第二數據庫120中讀取第二輸入數據,并根據第一輸入數據和第二輸入數據進行運算。步驟S40,運算模塊130將運算結果輸出。需要說明的是,該步驟S10和步驟S20的順序沒有特別限定。這樣的多源數據對接方法,可以保證第一數據庫110的重要數據始終保留在第一網絡中,只有經過處理的運算結果才被輸出第一網絡,從而確保了第一數據庫和第一網絡中的數據的安全性。其中,第一輸入數據和第二輸入數據可以分別都經過加密。這樣,不管是第一數據庫的擁有者還是第二數據庫的擁有者都無法得知對方的具體數據信息。從而確保了數據的保密性。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運算模塊可以將運算結果先輸出給第一數據庫,然后其他模塊再從第一數據庫中讀取該運算結果。該運算結果也可以直接輸出給其他數據庫,對此沒有特別限制。請參見圖3,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多源數據對接系統的工作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多源數據對接系統還可以包括運營平臺140和用戶端150,該運營平臺140和用戶端150均接入第二網絡。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運營平臺140可以由第一數據庫的擁有者所管理。第二數據庫120通過該運營平臺140和運算模塊130連接,運營平臺140用于采集和中轉數據。這樣運算模塊130從第二數據庫120讀取的數據,全部經過了運營平臺140,從而確保所有進入第一網絡數據,都經過了運營平臺140,確保了第一網絡的安全。此外,該運營平臺140也可以搜集其他數據,用于和第二數據庫120進行共享和合作。從而可以擴展多個數據源之間的對接,為信息共享和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和可能性。另外,用戶端150用于輸入用戶識別信息以及其他數據,這樣可以擴充系統的數據信息,進而擴展系統的運算范圍。請再參見圖3,如圖所示,該多源數據對接方法還包括,步驟S00,用戶端150向運營平臺140輸入識別數據。該識別數據可以是用戶的個人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證、電話或其他信息的一項或多項,用以確認和識別用戶。步驟S01,運營平臺140將該識別信息分別輸入第二數據庫和運算模塊。步驟S31接入第二網絡的運營平臺140從第二數據庫120中讀取第二輸入數據。步驟S32運營平臺140將該第二輸入數據輸入運算模塊130。步驟S40,運算模塊130對第一輸入數據和第二輸入數據進行運算,并將運算結果輸出給第一數據庫110。步驟S50,運營平臺140從第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數據庫、第二數據庫和運算模塊,所述第一數據庫和所述運算模塊接入第一網絡,所述第二數據庫接入第二網絡,所述第一網絡和所述第二網絡相互獨立,所述運算模塊用于從所述第一數據庫中讀取第一輸入數據,從所述第二數據庫中讀取第二輸入數據,并根據所述第一輸入數據和所述第二輸入數據進行運算后將運算結果輸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數據庫、第二數據庫和運算模塊,所述第一數據庫和所述運算模塊接入第一網絡,所述第二數據庫接入第二網絡,所述第一網絡和所述第二網絡相互獨立,所述運算模塊用于從所述第一數據庫中讀取第一輸入數據,從所述第二數據庫中讀取第二輸入數據,并根據所述第一輸入數據和所述第二輸入數據進行運算后將運算結果輸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運算模塊為黑盒運算模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運營平臺,所述運營平臺接入所述第二網絡,所述第二數據庫通過所述運營平臺連接所述運算模塊,所述運營平臺用于采集和中轉數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源數據對接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戶端,所述用戶端用于向所述運營平臺輸入識別信息。5.一種多源數據對接方法,包括步驟:將第一數據庫和運算模塊接入第一網絡中;將第二數據庫接入第二網絡中;所述運算模塊從所述第一數據庫中讀取第一輸入數據,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宸,周弋,張培璋,陸睿,沈洪波,姚雁江,陳立輝,魯涔,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電子渠道運營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