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及裝置,包括: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接收下行射頻信號;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當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后,就相應可以提高電纜調制解調器接收的電平,從而能夠提高電纜調制解調器對接收信號正常解調的成功率,提高電纜調制解調器成功上線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及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信
,特別是涉及一種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電纜調制解調器又名線纜調制解調器,英文名稱CableModem,它是近幾年隨著網絡應用的擴大而發展起來的,主要用于有線電視網進行數據傳輸。它采用高效數字調制技術和數字壓縮技術,大大地提高了有線電視系統的通道容量,而不需要對系統進行較大程度的更新,因此有線電視系統除了能夠提供更多、更豐富、質量更好的電視節目外,還有著足夠的頻帶資源來提供其它各種非廣播業務,有線電視系統開始向交互式雙向、綜合業務方向發展,由窄帶向寬帶過渡。在DOCSIS3.0(有線電纜數據服務接口規范3.0)標準中,電纜調制解調器下行的調制方式通常采用256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振幅調制)與64QAM兩種方式,256QAM與64QAM這兩種調制方式攜帶IQ信號(正弦波模擬信號)比較多,需要比較高的信噪比才能獲得較好的信號質量,也才能被接收端接收,一旦傳輸過程中同軸電纜過長以至于衰減較大,再加上噪聲干擾也大的話,就會使接收端接收的信號信噪比較低,從而使得接收端無法正常解調信號,以致降低電纜調制解調器成功上線的概率。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如何能夠提高電纜調制解調器成功上線的可靠性的問題,提供一種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及裝置。一種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接收下行射頻信號;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的步驟包括: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判斷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當前發射電平是否達到最大閾值,若是,則采用傳輸速率低于當前下行調制方式的調制方式進行下行調制;否則,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接收下行射頻信號的步驟包括:接收來自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同步信號。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的步驟包括:判斷所述同步信號的信噪比是否滿足第一設定要求,若是,執行上線過程的其他步驟;否則,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并直至所述同步信號的信噪比滿足所述第一設定要求。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向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發送上行射頻信號;當所述上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二設定要求時,在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控制下采用傳輸速率低于當前上行調制方式的調制方式進行上行調制。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向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發送上行射頻信號的步驟包括:向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發送測距請求信號。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當所述上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二設定要求時,在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控制下采用傳輸速率低于當前上行調制方式的調制方式進行上行調制的步驟包括:當所述測距請求信號的信噪比滿足所述第二設定要求時,在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控制下執行上線過程的其他步驟;否則,在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控制下采用傳輸速率低于當前上行調制方式的調制方式進行上行調制,并直至所述測距請求信號的信噪比滿足所述第二設定要求。一種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裝置,所述裝置包括:下行射頻信號接收模塊,用于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接收下行射頻信號;下行信噪比監測模塊,用于在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行信噪比監測模塊包括:電平調制監測單元,用于在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判斷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當前發射電平是否達到最大閾值,若是,則采用傳輸速率低于當前下行調制方式的調制方式進行下行調制;否則,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上行射頻信號發送模塊,用于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向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發送上行射頻信號;上行信噪比監測模塊,用于在所述上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二設定要求時,在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控制下采用傳輸速率低于當前上行調制方式的調制方式進行上行調制。上述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及裝置具有的有益效果為:在該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及裝置中,當判斷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當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后,就相應可以提高電纜調制解調器接收的電平,從而能夠提高電纜調制解調器對接收信號正常解調的成功率,提高電纜調制解調器成功上線的可靠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實施例的附圖。圖1為一實施例提供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的步驟S200的其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流程圖;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的其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流程圖;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的其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另外包括的步驟流程圖;圖5為圖4所示實施例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的其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流程圖;圖6為另一實施例提供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裝置的結構框圖;圖7為圖6所示實施例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裝置的其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另外包括的結構框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專利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專利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專利技術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專利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專利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專利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由電纜調制解調器來執行,包括以下內容,請參考圖1。步驟S100.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接收下行射頻信號。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是指電纜調制解調器接入有線電視網絡,當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成功后,電纜調制解調器即可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下行射頻信號是由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接收下行射頻信號;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接收下行射頻信號;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的步驟包括: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判斷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當前發射電平是否達到最大閾值,若是,則采用傳輸速率低于當前下行調制方式的調制方式進行下行調制;否則,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接收下行射頻信號的步驟包括:接收來自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同步信號。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所述下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一設定要求時,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的步驟包括:判斷所述同步信號的信噪比是否滿足第一設定要求,若是,執行上線過程的其他步驟;否則,與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協商提高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發射電平,并直至所述同步信號的信噪比滿足所述第一設定要求。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在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過程中,向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發送上行射頻信號;當所述上行射頻信號的信噪比不滿足第二設定要求時,在所述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的控制下采用傳輸速率低于當前上行調制方式的調制方式進行上行調制。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纜調制解調器上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電纜調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亮,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共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