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包括鏡子本體、用于鑲嵌所述鏡子本體的底座、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且與所述鏡子本體的鏡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攝像頭和紅外測距傳感器,所述除霧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內的加熱板、溫控器以及處理器,所述加熱板與鏡子本體大小一致且被劃分為若干加熱區,每個加熱區上設置有一獨立的加熱塊;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處理器通過接收攝像頭用戶影像以及紅外測距傳感器感測用戶與鏡面的距離,判斷用戶需要在鏡面中全身除霧或是臉部除霧,向溫控器傳輸加熱信號,溫控器接收到加熱信號控制對應加熱區的加熱塊進行加熱,有效節約了資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及其除霧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鏡面除霧領域,特別涉及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及其除霧方法。
技術介紹
鏡子是一種表面光滑,并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最常見的鏡子是平面鏡,常被人們利用來整理儀容;鏡子最普遍的應用是家庭使用,從客廳大的衣觀鏡,到衛生間的儀表鏡,鏡子的共同點就是用于照看自己的儀容,安裝在衛生間中的鏡子,經常會因用戶洗浴時產生的濕氣,而在鏡面上形成一層水霧,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為了去除鏡面上的水霧,傳統的方法是用毛巾手動擦拭,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擦拭效果并不理想。然,目前具有自動除霧功能的鏡子,通常是借助濕敏傳感器檢測室內濕度,并將檢測到的濕度值作為除霧指標來決定是否開啟除霧功能的;這種除霧方法,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誤動作,直接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并且加熱的區域也是一整塊鏡面,浪費能源。因此,本專利技術人遂以其多年從事相關領域的創作設計及專業制造經驗,積極地針對涉及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及其除霧方法進行研究改良,在各方條件的審慎考慮下終于開發出本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為解決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問題,即為了能清除鏡面的水霧,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及其除霧方法,用于根據用戶需求去除鏡面的水霧,節省能源。技術方案:一種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包括鏡子本體、用于鑲嵌所述鏡子本體的底座、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且與所述鏡子本體的鏡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攝像頭,所述除霧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內的加熱板、溫控器以及處理器,所述加熱板與所述鏡子本體大小一致且被劃分為若干加熱區,每個加熱區上設置有一獨立的加熱塊;所述攝像頭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所述處理器與所述溫控器電連接,所述溫控器分別與若干加熱塊電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內的隔熱板,所述隔熱板位于所述加熱板后方且前表面與所述加熱板相貼合,所述加熱板位于所述鏡子本體后方;所述溫控器以及處理器設置在所述隔熱板的后表面上。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鏡子本體由鏡面層以及基材層組成,所述基材層上開設有若干與加熱區對應的傳熱孔陣。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且與所述鏡子本體的鏡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紅外測距傳感器,所述紅外測距傳感器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一種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除霧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驟:S1、攝像頭攝取用戶影像并將其傳輸給處理器;S2、處理器從用戶影像中提取出臉部影像,獲取臉部影像在圖片中的位置;S3、處理器判斷該位置覆蓋的圖塊區,從區域關系對照表中獲取與所述圖塊區對應的加熱區,向溫控器輸出與所述加熱區對應的加熱信號,其中所述區域關系對照表為預先存儲在所述處理器中的;S4、溫控器控制設置在所述加熱區上的加熱塊加熱至預設溫度以對與所述加熱區對應的鏡面進行除霧。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區域關系對照表中的數據通過以下步驟進行獲取:S30、使測試人員站立在鏡面前方,通過前后移動至鏡面的距離使得鏡面上照射出不同大小的臉部鏡像,同時啟用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攝像頭攝取臉部影像;S31、在鏡面上照射出臉部鏡像時,獲取臉部鏡像的成像區域,并獲取與成像區域對應的加熱區;S32、將攝像頭攝取的圖片劃分為若干圖塊區,獲取臉部影像覆蓋的圖塊區,將所述圖塊區與所述加熱區進行關聯,并將關聯的圖塊區以及加熱區作為所述區域關系對照表中的對照數據。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在步驟S2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S5、紅外測距傳感器測出用戶至鏡面的距離并將其傳輸給處理器;S6、處理器從攝像頭攝取的用戶影像中獲取眼神朝向,并判斷眼神朝向是否為朝向鏡面,若是則判斷用戶至鏡面的距離是否未超出預設閾值,若未超出則執行步驟S2。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步驟S6中,處理器判斷出用戶至鏡面的距離超出預設閾值時,執行步驟S7、處理器獲取用戶影像在圖片中的位置;接著執行步驟S3。本專利技術實現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除霧裝置僅在攝像頭攝取到鏡面前有人體時,攝像頭攝取到用戶的影像傳輸給處理器,另外紅外測距傳感器感測用戶到鏡面的距離,并傳輸給處理器,處理器分析用戶影像以及用戶與鏡面的距離,判斷用戶是需要鏡面中全身除霧或是臉部除霧,然后處理器向溫控器輸出與圖片中用戶全身部分或是臉部部分與加熱區對應的加熱信號,溫控器控制加熱區中的加熱塊加熱,進行除霧;由此,可以選擇性的針對用戶有需要的部分進行除霧,并且可以避免在用戶不在鏡面前的情況下除霧功能自動開啟所造成的能源浪費問題,有效節約了資源。附圖說明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開的實施例,并于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公開的原理。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系統架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一側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加熱板劃分加熱區域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基材層劃分傳熱孔陣區域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攝像頭攝取影像劃分圖塊區區域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除霧方法的實施例流程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除霧方法的另一實施例流程圖;其中:1.鏡子本體,2.底座,3.攝像頭,4.紅外測距傳感器,11.鏡面層,12.基材層,21.加熱板,22.溫控器,23.處理器,24.隔熱板,121.傳熱孔陣,211.加熱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實施例一參考圖1,圖2,圖4,圖6,圖7,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系統架構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加熱板劃分加熱區域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攝像頭攝取影像劃分圖塊區區域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除霧方法的實施例流程圖。具體的,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所述裝置包括鏡子本體1、用于鑲嵌所述鏡子本體1的底座2、設置在所述底座2上且與所述鏡子本體1的鏡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攝像頭3,所述除霧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2內的加熱板21、溫控器22以及處理器23,所述加熱板21與所述鏡子本體1大小一致且被劃分為若干加熱區,每個加熱區上設置有一獨立的加熱塊211;所述攝像頭3與所述處理器23電連接,所述處理器23與所述溫控器22電連接,所述溫控器22分別與若干加熱塊211電連接。具體的,攝像頭3可以是高清防水攝像頭,攝像頭3可以是在底座2的任一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攝像頭3設置于底座2的上方;底座2內的處理器23根據攝像頭3攝取的影像,向溫控器22發送加熱信號,所述溫控器22接收到加熱信號,控制加熱板21內對應加熱區域的加熱塊211加熱,加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包括鏡子本體(1)、用于鑲嵌所述鏡子本體(1)的底座(2)、設置在所述底座(2)上且與所述鏡子本體(1)的鏡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攝像頭(3),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霧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2)內的加熱板(21)、溫控器(22)以及處理器(23),所述加熱板(21)與所述鏡子本體(1)大小一致且被劃分為若干加熱區,每個加熱區上設置有一獨立的加熱塊(211);所述攝像頭(3)與所述處理器(23)電連接,所述處理器(23)與所述溫控器(22)電連接,所述溫控器(22)分別與若干加熱塊(211)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包括鏡子本體(1)、用于鑲嵌所述鏡子本體(1)的底座(2)、設置在所述底座(2)上且與所述鏡子本體(1)的鏡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攝像頭(3),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霧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2)內的加熱板(21)、溫控器(22)以及處理器(23),所述加熱板(21)與所述鏡子本體(1)大小一致且被劃分為若干加熱區,每個加熱區上設置有一獨立的加熱塊(211);所述攝像頭(3)與所述處理器(23)電連接,所述處理器(23)與所述溫控器(22)電連接,所述溫控器(22)分別與若干加熱塊(211)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2)內的隔熱板(24),所述隔熱板(24)位于所述加熱板(21)后方且前表面與所述加熱板(21)相貼合,所述加熱板(21)位于所述鏡子本體(1)后方;所述溫控器(22)以及處理器(23)設置在所述隔熱板(24)的后表面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鏡子本體(1)由鏡面層(11)以及基材層(12)組成,所述基材層(12)上開設有若干與加熱區對應的傳熱孔陣(12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2)上且與所述鏡子本體(1)的鏡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紅外測距傳感器(4),所述紅外測距傳感器(4)與所述處理器(23)電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智能家居的節能型鏡面除霧裝置的除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步驟:S1、攝像頭(3)攝取用戶影像并將其傳輸給處理器(23);S2、處理器(23)從用戶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靜,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亮磊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