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該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包括懸臂梁、水平軌道、吊車。其中,懸臂梁設置于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頂端,懸臂梁朝向建筑物伸出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水平軌道固定在多個懸臂梁的伸出端。吊車懸掛在水平軌道上,吊車可以在水平軌道內沿建筑物四周移動,節約起重設備使用量,降低施工成本。
Lifting device of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fting device of an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wherein the lifting device of the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comprises a cantilever beam, a horizontal track and a crane. Wherein, the cantilever beam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an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and the cantilever beam extends toward the building to form an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the horizontal track is fixed at the projecting end of a plurality of cantilever beams. The crane is suspended on the horizontal track. The crane can move along the building in the horizontal track, saving the use of lifting equipment and reducing the construction cos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
技術介紹
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常常采用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將懸空作業變為架體內部作業,更加安全、經濟。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附著于工程結構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裝置,可隨工程結構逐層爬升或下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滿足作為施工平臺的各種需求的同時,也要考慮作為起重設備起吊其它設備、材料。目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較常采用的結構形式為,在腳手架的頂部設置懸臂梁,將起重設備懸掛在懸臂梁上。在超高層建筑中,由于大模板數量多、重量大,不宜在附著升降腳手架上方搬運,因此,需要設置多個懸臂梁,在每個懸臂梁上均設置起吊設備。然而采用這種結構,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起吊設備也不夠靈活,不利于大模板的精密拼接。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設置多個起重設備所存在的成本高、起重裝置不夠靈活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通過設置水平軌道和可水平移動吊車,從而使吊車可沿建筑物四周滑移,減少了起重裝置的數量,節約了成本,而且起重裝置運行更加靈活。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包括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包括,懸臂梁,設置于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頂端,所述懸臂梁朝向建筑物伸出所述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水平軌道,設置于所述懸臂梁靠近建筑物的一端,且橫跨多個所述懸臂梁;吊車,懸掛在所述水平軌道上,通過滾輪沿所述水平軌道移動。優選為,所述水平軌道為工字鋼,工字鋼的上翼緣固定于所述懸臂梁的底部。優選為,所述滾輪為偶數個,所述滾輪對稱設置于工字鋼腹板的兩側的下翼緣上。優選為,所述的水平軌道繞所述建筑物一周閉合設置。優選為,所述的水平軌道在對應于所述建筑物的轉角處為環形段。進一步,所述吊車包括電機,所述電機通過傳動裝置控制所述滾輪移動。優選為,所述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上設置有內立桿和外立桿,所述懸臂梁分別與所述內立桿和所述外立桿固定設置。本技術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本技術提供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設置有水平軌道和吊車,使吊車可以在水平軌道內沿建筑物四周移動,節約起重設備使用量,降低施工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的平面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的立面示意圖;圖3為圖2中G區域放大圖;圖4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提供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的安裝方法的流程圖。圖中標號如下:懸臂梁110;水平軌道120;環形段121;吊車130;滾輪131;內立桿210;外立桿220;建筑物300。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提供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作進一步詳細說明。結合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技術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通常由附墻支座固定于建筑物的外立面四周,由主框架、水平桁架、爬升機構等組成。其爬升裝置可以使施工平臺始終與建筑物的待施工層保持相對位置,方便施工。為了方便設備、材料的運輸,通常在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頂端設置多個懸臂梁,在每個懸臂梁上均設置起重機械如吊車,由于懸臂梁通常要垂直于建筑物外立面,吊車并不能靈活移動,每個吊車的覆蓋范圍較小,在起吊大模板時并不方便模板拼接安裝。本技術提供一種新型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通過設置水平軌道及可移動吊車,使吊車可沿平行于建筑物外立面沿水平方向移動,提高了吊車的靈活性,減少了吊車的數量,具有節約成本、便于施工的優點。請參閱圖1、圖2和圖3,其中圖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的平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施例提供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的立面示意圖,圖3為圖2中G區域放大圖。下面將結合圖1至圖3對本技術的要點做進一步說明。一種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包括懸臂梁110、水平軌道120、吊車130。其中,懸臂梁110設置于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頂端,懸臂梁110朝向建筑物300伸出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形成伸出端;水平軌道120橫跨在多個懸臂梁110的伸出端;吊車130懸掛在水平軌道120上,通過滾輪131沿水平軌道120移動。本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1)設置水平軌道120,及可沿水平軌道120移動的吊車130,提高了吊車130的靈活性;(2)多個懸臂梁110共用一個吊車130,減少了吊車130的數量,節約成本。作為舉例,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上設置有內立桿210和外立桿220,懸臂梁110分別與內立桿210和外立桿220固定設置,懸臂梁110的一端垂直于建筑物300伸出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懸臂梁110采用工字鋼的形式,如由材質為Q235或Q345的10#工字鋼加工制作而成,利用螺栓固定在附著升降腳手架內立桿210和外立桿220上。水平軌道120為工字鋼,水平軌道120的工字鋼的上翼緣固定于懸臂梁110的工字鋼的下翼緣上。優選為,吊車130設置有偶數個滾輪131,對稱設置于水平軌道120的工字鋼的腹板兩側,且固定在水平軌道120的工字鋼的下翼緣上,并沿水平軌道120水平移動。通常,滾輪131的個數為2個或4個。優選為,水平軌道120繞建筑物300一周閉合設置,這樣吊車130圍繞建筑物300四周運行,更加方便施工,而且進一步降低吊車130的數量,節約成本。其中水平軌道120在對應于建筑物300的轉角處為環形段121,以便于吊車130在建筑物300的轉角處順利轉彎。優選為,吊車130包括電機,該電機通過傳動裝置控制所述滾輪131,為吊車130提供動力,還可以設置無線控制器實現吊車130運行的遠程控制。吊車130通過吊繩懸掛吊鉤、吊籃或運行倉,運送材料、設備等。請參閱圖4,圖4為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的安裝方法,結合圖1至圖3對該安裝方法作進一步說明,該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在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頂端固定設置多個懸臂梁110,使懸臂梁110的一端朝向建筑物300伸出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通常,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主框架及結構桁架均由縱立桿、橫立桿組成。可將懸臂梁110設置于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頂端,并與內縱立桿210、外縱立桿220固定連接,使懸臂梁110的一端伸出內縱立桿210一端距離。作為舉例,懸臂梁110采用材質為Q235或Q345的10#工字鋼加工制作而成,利用螺栓及固定件固定在附著升降腳手架內立桿210和外立桿220上。S2.在懸臂梁110朝向建筑物300的一端下方固定設置水平軌道120,水平軌道120橫跨多個懸臂梁110。水平軌道120位于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與建筑物300的外立面之間,方便材料、設備的起吊。水平軌道120為工字鋼,工字鋼的上翼緣固定于懸臂梁110的下翼緣上。S3.在水平軌道120上懸掛設置吊車130,吊車130的滾輪131置于水平軌道120內。優選為,吊車130設置有偶數個滾輪131,對稱設置于水平軌道120的工字鋼的腹板兩側,且固定在水平軌道120的工字鋼的下翼緣上,并沿水平軌道120水平移動。上述描述僅是對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描述,并非對本技術范圍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裝置包括,懸臂梁,設置于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頂端,所述懸臂梁朝向建筑物伸出所述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水平軌道,設置于所述懸臂梁靠近建筑物的一端,且橫跨多個所述懸臂梁;吊車,懸掛在所述水平軌道上,通過滾輪沿所述水平軌道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裝置包括,懸臂梁,設置于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頂端,所述懸臂梁朝向建筑物伸出所述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水平軌道,設置于所述懸臂梁靠近建筑物的一端,且橫跨多個所述懸臂梁;吊車,懸掛在所述水平軌道上,通過滾輪沿所述水平軌道移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軌道為工字鋼,工字鋼的上翼緣固定于所述懸臂梁的底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起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為偶數個,所述滾輪對稱設置于工字鋼腹板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志峰,汪小林,周君,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