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內置旋變器的驅動電機,包括電機分總成和旋變器,所述電機分總成包括電機殼體、分別安裝在所述電機殼體兩端的電機后端蓋和電機前端蓋以及活動安裝在所述電機后端蓋和電機前端蓋上的轉子軸,所述轉子軸為中空結構,所述電機后端蓋為內凹結構,所述旋變器套裝在所述轉子軸上對應所述內凹結構的位置,所述旋變器固定安裝在所述電機后端蓋上,所述電機后端蓋的外側面上密封安裝有旋變器密封端蓋。適用于車輛。
Drive motor with built-in rot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e motor built-in resolver, including motor assembly and rotary transformer, wherein the motor assembly includes a motor casing, are installed on the motor rear ends of the motor casing cover and the motor front cover and is movably installed on the rotor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motor rear cover the front cover, the rotor shaft is a hollow structure, wherein the motor rear cover is a concave structure, the rotating device is sleeved on the rotor shaft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cave structure position, the resolver is fixed in the rear end cover of the motor, the outer side of the electric machine on the rear cover is arranged in seal resolver sealing end cover. Applicable to vehicle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內置旋變器的驅動電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驅動電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內置旋變器的驅動電機。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電動車輛的功能要求越來越多,使用空間要求越來大,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中國專利CN201310432849.1公開了一種同軸電機變矩差速器總成,包括電機分總成、變矩器分總成和差速器分總成,電機分總成包括電機殼體、分別安裝在電機殼體兩端的電機后端蓋和電機前端蓋以及活動安裝在電機后端蓋和電機前端蓋上的轉子軸,轉子軸為中空結構;變矩器分總成包括變矩器殼體、變速機構和安裝在變矩器殼體前端的變矩器端蓋,變矩器殼體后端安裝在電機前端蓋上,轉子軸前端通過傳動機構與變速機構的輸入端傳動連接,變速機構的輸出端固定在差速器分總成的殼體上,差速器分總成的輸出B端安裝在變矩器端蓋上,差速器分總成的輸出A端和輸出B端與轉子軸同軸布置。雖然該專利實現了將電機分總成的動力從兩端同軸輸出,平衡性好、結構緊湊且底盤占用空間小,但該專利不能密封安裝旋變器。具體地,如直接在電機后端蓋的內側面上加裝旋變器,這樣雖能實現旋變器的內置安裝,但該旋變器的工作環境并非密封環境,這樣,電機轉子運行所產生的微塵會落到旋變器上,對旋變器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容易導致旋變器的檢測精度降低。因此,為實現旋變器的密封安裝,該專利只能采用外置旋變器,具體地,先將轉子軸后端延長伸出電機后端蓋,然后再在電機后端蓋的外側面上加裝旋變器,最后再在電機后端蓋的外側面上加裝用于密封旋變器的旋變器密封端蓋。這樣,雖能實現旋變器的密封安裝,但會增加電機的尺寸,不便于電機后期的安裝使用;同時,由于電機后端蓋的外側面上還需安裝傳動套支承座,所以會增加傳動套支承座安裝螺釘的長度,從而會降低傳動套支承座的安裝強度;而且,將旋變器外置安裝后,旋變器的信號線只能從外部走線,這樣會影響其他零配件的安裝。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
技術介紹
的不足,提供一種內置旋變器的驅動電機。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內置旋變器的驅動電機,包括電機分總成和旋變器,所述電機分總成包括電機殼體、分別安裝在所述電機殼體兩端的電機后端蓋和電機前端蓋以及活動安裝在所述電機后端蓋和電機前端蓋上的轉子軸,所述轉子軸為中空結構,所述電機后端蓋為內凹結構,所述旋變器套裝在所述轉子軸上對應所述內凹結構的位置,所述旋變器固定安裝在所述電機后端蓋上,所述電機后端蓋的外側面上密封安裝有旋變器密封端蓋。通過將電機后端蓋設計為內凹結構,這樣不僅避免了電機轉子對旋變器的干擾,而且可在不增加電機尺寸的前提下,在該內凹結構內布置旋變器,最后再在電機后端蓋的外側面上密封安裝旋變器密封端蓋即可實現旋變器的內置密封安裝,這樣,可使得本裝置的尺寸小,便于旋變器的信號線引出,不影響其他零配件的安裝,且本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成本低;同時,通過將轉子軸設計為中空結構,這樣所述電機分總成的動力一方面可以從所述轉子軸向一端輸出,另一方面還可以從所述轉子軸內用傳動軸向另一端輸出,且兩個輸出的動力在同一軸線上,動力輸出更平穩,平衡性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轉子軸的前端直接銑有轉子軸輸出端齒。通過在轉子軸的前端直接銑出轉子軸輸出端齒,這樣,一方面減少了需裝配的零配件數量,結構更簡單可靠,另一方面轉子軸輸出端齒的強度更高,穩定性更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轉子軸內設有同軸布置的同軸傳動軸,所述同軸傳動軸的前端穿出所述轉子軸的前端,所述同軸傳動軸的后端貫穿所述轉子軸并向外延伸。通過在中空結構的轉子軸內加設同軸布置的同軸傳動軸,實現了將差速器分總成的輸出A端的動力從電機分總成的后端輸出,從而使電機分總成的動力從本總成的兩端同軸輸出,平衡性好且無需另外加設傳動軸將差速器分總成的輸出A端的動力引出。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同軸傳動軸的后端固定套裝有傳動套,所述旋變器密封端蓋的外側面上安裝有傳動套支承座,所述傳動套通過傳動套限位軸承活動安裝在所述傳動套支承座內。這樣,動力直接可以通過所述傳動套向外傳輸,無需加設額外的動力輸出機構。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傳動套限位軸承的數量為兩個,所述傳動套的兩端分別通過一個所述傳動套限位軸承活動安裝在所述傳動套支承座內。通過將傳動套設計成雙軸承懸置結構,這樣,可使得傳動更平穩可靠;而且,通過將電機后端蓋設計為內凹結構后,傳動套支承座只需選取一般長度的安裝螺釘進行安裝,從而方便了傳動套支承座的安裝,也保證了傳動套支承座的安裝強度。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傳動套支承座的外側面上安裝有傳動套支承座端蓋。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電機殼體上對應所述旋變器的位置設有用于安裝旋變器信號線的密封套管。通過在電機殼體上對應旋變器的位置加設用于安裝旋變器信號線的密封套管,這樣便于旋變器的信號線引出,不影響其他零配件的安裝。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電機殼體的外表面上設有冷卻水槽。加設的冷卻水槽可有效地降低電機殼體的溫度,從而進一步地提高了本裝置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變器密封端蓋與所述轉子軸之間安裝有用于密封的電機轉子軸旋變器密封端蓋骨架密封件。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變器密封端蓋通過沉頭螺釘安裝在所述電機后端蓋的外側面上。本技術的優點在于:1、通過將電機后端蓋設計為內凹結構,這樣不僅避免了電機轉子對旋變器的干擾,而且可在不增加電機尺寸的前提下,在該內凹結構內布置旋變器,最后再在電機后端蓋的外側面上密封安裝旋變器密封端蓋即可實現旋變器的內置密封安裝,這樣,可使得本裝置的尺寸小,便于旋變器的信號線引出,不影響其他零配件的安裝,且本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成本低;2、通過將轉子軸設計為中空結構,這樣所述電機分總成的動力一方面可以從所述轉子軸向一端輸出,另一方面還可以從所述轉子軸內用傳動軸向另一端輸出,且兩個輸出的動力在同一軸線上,動力輸出更平穩,平衡性好;3、通過在轉子軸的前端直接銑出轉子軸輸出端齒,這樣,一方面減少了需裝配的零配件數量,結構更簡單可靠,另一方面轉子軸輸出端齒的強度更高,穩定性更好;4、通過在中空結構的轉子軸內加設同軸布置的同軸傳動軸,實現了將差速器分總成的輸出A端的動力從電機分總成的后端輸出,從而使電機分總成的動力從本總成的兩端同軸輸出,平衡性好且無需另外加設傳動軸將差速器分總成的輸出A端的動力引出;5、動力直接可以通過所述傳動套向外傳輸,無需加設額外的動力輸出機構;6、通過將傳動套設計成雙軸承懸置結構,這樣,可使得傳動更平穩可靠;7、通過將電機后端蓋設計為內凹結構后,傳動套支承座只需選取一般長度的安裝螺釘進行安裝,從而方便了傳動套支承座的安裝,也保證了傳動套支承座的安裝強度;8、通過在電機殼體上對應旋變器的位置加設用于安裝旋變器信號線的密封套管,這樣便于旋變器的信號線引出,不影響其他零配件的安裝;9、加設的冷卻水槽可有效地降低電機殼體的溫度,從而進一步地提高了本裝置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使用裝配結構示意圖;圖2為沿圖1中C-C線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電機分總成1,電機殼體1a,轉子軸1b,電機后端蓋1c,電機前端蓋1d,轉子軸輸出端齒1e,冷卻水槽1f,變矩器分總成2,變矩器殼體2a,后端蓋部分2a1,殼體部分2a2,變速機構2b,變速雙聯星輪2b1,變速雙聯星輪軸2b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置旋變器的驅動電機,包括電機分總成(1)和旋變器(4),所述電機分總成(1)包括電機殼體(1a)、分別安裝在所述電機殼體(1a)兩端的電機后端蓋(1c)和電機前端蓋(1d)以及活動安裝在所述電機后端蓋(1c)和電機前端蓋(1d)上的轉子軸(1b),所述轉子軸(1b)為中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后端蓋(1c)為內凹結構,所述旋變器(4)套裝在所述轉子軸(1b)上對應所述內凹結構的位置,所述旋變器(4)固定安裝在所述電機后端蓋(1c)上,所述電機后端蓋(1c)的外側面上密封安裝有旋變器密封端蓋(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置旋變器的驅動電機,包括電機分總成(1)和旋變器(4),所述電機分總成(1)包括電機殼體(1a)、分別安裝在所述電機殼體(1a)兩端的電機后端蓋(1c)和電機前端蓋(1d)以及活動安裝在所述電機后端蓋(1c)和電機前端蓋(1d)上的轉子軸(1b),所述轉子軸(1b)為中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后端蓋(1c)為內凹結構,所述旋變器(4)套裝在所述轉子軸(1b)上對應所述內凹結構的位置,所述旋變器(4)固定安裝在所述電機后端蓋(1c)上,所述電機后端蓋(1c)的外側面上密封安裝有旋變器密封端蓋(5)。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置旋變器的驅動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軸(1b)的前端直接銑有轉子軸輸出端齒(1e)。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內置旋變器的驅動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軸(1b)內設有同軸布置的同軸傳動軸(6),所述同軸傳動軸(6)的前端穿出所述轉子軸(1b)的前端,所述同軸傳動軸(6)的后端貫穿所述轉子軸(1b)并向外延伸。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內置旋變器的驅動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軸傳動軸(6)的后端固定套裝有傳動套(6a),所述旋變器密封端蓋(5)的外側面上安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哲,王建東,
申請(專利權)人:格源動力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