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田螺套養技術,包括以下步驟:(1)養殖池管理;(2)消毒處理:在養殖田螺前10?15天,每2?3天將田螺放在消毒液中浸泡3?5h,在養殖泥鰍和草魚前7?10天,每2天將泥鰍和草魚放在懸浮液中浸泡4?8h;(3)套養管理:按30?45個/m
A snail breed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nail breeding technology,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breeding pool management; (2) disinfection treatment: in the first 10 breeding snail 15 days, every 2 days will put 3 snails soaked in disinfectant for 3 5h in, loaches and grass carp in the first 7 10 days every 2 days, grass carp will loach and soak in the suspension of 4 8h; (3) a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30 45 /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田螺套養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田螺的養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田螺套養技術。
技術介紹
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軟體動物,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田螺科。田螺在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田螺對水體水質要求較高,產量少,可在夏、秋季節捕取。田螺是一種卵胎生動物,其生殖方式獨特,田螺的胚胎發育和仔螺發育均在母體內完成。從受精卵到仔螺的產生,大約需要在母體內孕育一年時間。田螺為分批產卵,每年3月-4月開始繁殖,在產出仔螺的同時,雌、雄親螺交配受精,同時又在母體內孕育次年要生產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約產出100-150只仔螺。田螺常生活在湖泊、地沼、水田及溝港中。喜歡棲息在泥土腐殖質較多的水域環境中,對水質要求較高,喜生活在水質清新,含氧充足的水域,特別喜歡群集于有微流水,水位30cm左右的地方。田螺屬雜食性,天然餌料主要有浮游植物、青苔及有機碎屑等;人工飼料有青菜、米糠、廢棄的魚類和其它動物內臟等。泥鰍,屬鰍科。形體小,細長,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可食用、入藥,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魚。草魚是我國重要養殖魚類,屬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成為我國優良養殖對象,草魚肉質肥嫩,味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經濟價值較高。目前的田螺套養技術出現的主要問題為:套養品種個體生活差異性大,且不同品種在套養期間免疫力低,容易相互傳染并產生疾病,因此而降低了產量。因此,研究一種具有高產量、高抗病能力的田螺套養技術具有廣闊的市場推廣價值。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田螺套養技術,本專利技術先通過對養殖池經過臭氧殺菌處理的技術手段,殺滅養殖池內的病菌;然后再分別對田螺、泥鰍和草魚進行殺菌消毒處理,提高套養生物的自身的抗病力;最后通過投喂浮游動物的技術手段,使養殖池內形成微循環系統,提高各套養品種的共生能力,大幅提升產量,進而提高經濟效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田螺套養技術,包括以下步驟:(1)養殖池管理:深挖深度為85-110cm的養殖池,沿養殖池內四周設置雙層密孔防逃網,然后將養殖池底部的泥土深翻30-40cm,將養殖池內注滿水,按50-100mg/m3的用量往養殖池水內投加臭氧,保持60-180min,然后放水曝曬養殖池7-10天;(2)消毒處理:在養殖田螺前10-15天,每2-3天將田螺放在消毒液中浸泡3-5h,在養殖泥鰍和草魚前7-10天,每2天將泥鰍和草魚放在懸浮液中浸泡4-8h;(3)套養管理:在養殖池內注入40-50cm的養殖池水,保持水溫為15-28℃、pH值為7.0-7.6,按30-45個/m2的密度放養田螺,按2-3萬尾/667m2的密度放養泥鰍,按0.2-0.4萬尾/667m2的密度放養草魚,混合套養田螺、泥鰍和草魚180-200天,在混合套養30天后,每天投喂2次蛋白飼料,每次蛋白飼料的用量為33-50kg/667m2,每3-5天按3-5kg/667m2的用量投喂浮游動物。在本專利技術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步驟(2)所述的懸浮液由下述方法制備:按重量份數計,將1-2份殼聚糖溶于60-100份質量分數為10-15%的乙酸溶液中,以200-400r/min的速度攪拌20-30min后,加入2份甘油,在40-60℃下邊攪拌邊以5mL/min的速度滴入復合乳液,攪拌1-2h后,分3次加入45-70份質量分數為20-35%的碳酸氫鈣溶液,持續攪拌2-4h,經過真空干燥和粉碎后,過800目篩,得到納米顆粒,將納米顆粒加入到1500-2000份去離子水中,以100-150W的功率超聲4-7h后,得到懸浮液。在本專利技術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步驟(1)所述的密孔防逃網為20-40目網布。在本專利技術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步驟(2)所述的消毒液由按重量比為1:6-10:3-5:500-800的蒜素、綠原酸、維生素B1和去離子水混合而成。在本專利技術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步驟(3)所述的浮游動物為晶囊輪蟲或搖蚊幼蟲。在本專利技術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所述的復合乳液由下述方法制備:按重量份數計,調節50-60份質量分數為2-5%的甘草多糖溶液的pH值為5.5-6.5,然后滴入3-5份甘油三醋酸酯和1份吐溫,在10000-13000r/min的速度下高速攪拌20-30min后,得到乳液,在100-300W紅外線照射下將乳液按5mL/min的速度滴加到100-150份質量分數為3-7%的甘草多糖溶液中,以2000-3000r/min的速度攪拌30-45min后,得到復合乳液。部分原料的功能介紹如下: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在常溫常壓下,穩定性較差,可自行分解為氧氣。臭氧可用于凈化空氣,漂白飲用水,殺菌,處理工業廢物和作為漂白劑。在本專利技術中,臭氧用于對養殖池水進行殺菌。殼聚糖,又稱脫乙酰甲殼素,化學名稱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這種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優良性能被各行各業廣泛關注。在本專利技術中,殼聚糖用作制備懸浮劑的主要原料。乙酸,也叫乙酸、冰醋酸,化學式CH3COOH,是一種有機一元酸,典型的脂肪酸,為食醋內酸味及刺激性氣味的來源。在本專利技術中,乙酸用作溶解殼聚糖的溶劑。碳酸氫鈣,是一種無機酸式鹽,易溶于水,在本專利技術中,碳酸氫鈣用作滴定殼聚糖顆粒,包覆殼聚糖顆粒。蒜素,與維生素B1結合可產生蒜硫胺素,具有消除疲勞、增強體力的奇效。在本專利技術中,蒜素為制備消毒液的主要原料,用于和維生素B1結合產生蒜硫胺素,而蒜硫胺素具有殺菌效果。綠原酸,亦稱咖啡鞣酸,即3-咖啡??鼘幩?,綠原酸還具有較廣泛的抗菌作用。在本專利技術中,綠原酸為用于制備消毒液的主要原料。維生素B1,維生素B1是維生素的一種。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或抗神經炎素。由嘧啶環和噻唑環結合而成的一種B族維生素。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有微弱的特臭,味苦。在本專利技術中,維生素B1為制備消毒液的主要原料,維生素B2用于和蒜素反應產生蒜硫胺素,而蒜硫胺素具有殺菌效果。晶囊輪蟲和搖蚊幼蟲都為浮游動物,在本專利技術中用作動物性飼料。甘草多糖,在本專利技術中,甘草多糖用作制備復合乳液過程中的水相結構部分。甘油三醋酸酯,在本專利技術中,甘油三醋酸酯用作制備復合乳液過程中的油相部分。吐溫,別名聚山梨酯,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有異臭,溫暖而微苦,系一系列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的部分脂肪酸酯。廣泛用作乳化劑和油類物質的增溶劑。聚山梨酯通常被認為是無毒、無刺激性的材料。在本專利技術中,吐溫用作乳化劑。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制備的懸浮液中的懸浮顆粒能夠粘附在泥鰍和草魚的鰓部,通過鰓部的呼吸系統進入體內,發揮抗菌作用,大幅提升泥鰍和草魚的抗病能力。本專利技術先通過將乙酸溶液溶解殼聚糖,使之形成膠體;然后通過包覆復合乳液的技術手段,將復合乳液中的甘草多糖包覆在其中,形成初級微球;再通過在初級微球中加入碳酸氫鈣,使初級微球的表面形成一層鈣化表層,并使之使之納米化,形成懸浮顆粒,最后在去離子水中形成懸浮液。懸浮液中的懸浮顆粒通過魚鰓的張合粘附在魚鰓上,經過魚的呼吸,能夠使懸浮顆粒進入魚的體內,在魚體內的酸性條件下,懸浮顆粒中的外表層逐漸被破壞,使其包覆的初級微球中的殼聚糖能夠發揮作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田螺套養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養殖池管理:深挖深度為85?110cm的養殖池,沿養殖池內四周設置雙層密孔防逃網,然后將養殖池底部的泥土深翻30?40cm,將養殖池內注滿水,按50?100mg/m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田螺套養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養殖池管理:深挖深度為85-110cm的養殖池,沿養殖池內四周設置雙層密孔防逃網,然后將養殖池底部的泥土深翻30-40cm,將養殖池內注滿水,按50-100mg/m3的用量往養殖池水內投加臭氧,保持60-180min,然后放水曝曬養殖池7-10天;(2)消毒處理:在養殖田螺前10-15天,每2-3天將田螺放在消毒液中浸泡3-5h,在養殖泥鰍和草魚前7-10天,每2天將泥鰍和草魚放在懸浮液中浸泡4-8h;(3)套養管理:在養殖池內注入40-50cm的養殖池水,保持水溫為15-28℃、pH值為7.0-7.6,按30-45個/m2的密度放養田螺,按2-3萬尾/667m2的密度放養泥鰍,按0.2-0.4萬尾/667m2的密度放養草魚,混合套養田螺、泥鰍和草魚180-200天,在混合套養30天后,每天投喂2次蛋白飼料,每次蛋白飼料的用量為33-50kg/667m2,每3-5天按3-5kg/667m2的用量投喂浮游動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田螺套養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懸浮液由下述方法制備:按重量份數計,將1-2份殼聚糖溶于60-100份質量分數為10-15%的乙酸溶液中,以200-400r/min的速度攪拌20-30min后,加入2份甘油,在40-60℃下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更新,
申請(專利權)人:陸川縣一品養殖專業合作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