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該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包括“凵”型支架、固定在“凵”型支架左右兩側的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和固定在“凵”型支架底部的跟骨高度糾正裝置;所述跟骨高度糾正裝置包括縱向調節絲桿、縱向加壓組件和縱向固定組件;所述跟骨高度糾正裝置包括縱向調節絲桿、縱向加壓組件和縱向固定組件;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采用三點相對加壓式結構,左右兩個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平行相對加壓于跟骨腰部兩側進行擠壓,以矯正跟骨寬度,跟骨高度糾正裝置放置于足底跟骨下結節,以糾正跟骨高度和距骨下的關節面,結構科學合理,能根據患者跟骨骨折情況同時對跟骨的寬度畸形和高度錯位進行復位糾正,調節控制方便,安全可靠,使閉合復位操作更為規范。
Closed reduction reductor for calcaneal fra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ssure reduction device of closed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 the calcaneal fracture closed pressurizing repositor including \U\ type of stent and fixed lateral calcaneal width reset device in the two sides of the \U\ type support around and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lcaneal concave type bracket height correcting device; the correcting device comprises a vertical adjusting height of calcaneus wire rod, 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assembly and a vertical fixing component; the height of calcaneus correcting device comprises a vertical adjusting screw rod, longitudinal pressure component and a vertical fixing componen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three relative pressure type structure, two lateral calcaneal width reduction device relative to the calcaneus compression in parallel on both sides of the waist to squeeze to correct calcaneal width, height of calcaneus correcting device placed on the plantar calcaneal tubercle, to correct the height of calcaneus and talus under the articular surface,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adjustment, convenient and convenien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more close regulation of closed reduction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calcaneal fracture of the patient,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width, the deformity and the height dislocation of the calcaneu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用于對跟骨骨折進行閉合加壓復位的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
技術介紹
跟骨骨折為跗骨骨折中最常見,由于跟骨骨折可嚴重地破壞跟距關節,引起粘連和僵硬,以及骨刺形成和跟骨畸形愈合等,可遺留患足疼痛和運動功能障礙,骨折線進入關節面或復位不良,后遺創傷性關節炎及跟骨負重時疼痛者很常見。目前,針對跟骨骨折的手術方案主要為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及微創閉合復位內固定術。無論采取什么方式,都必須對跟骨寬度和高度進行恢復,然而目前臨床工作中,對跟骨骨折進行復位的器械常見的是采用人工復位或采用支撐桿對跟骨兩側寬度畸形進行復位固定,尚不能同時對跟骨的高度進行復位糾正,在對寬度進行復位時,人工復位常因力量不夠而達不到效果,采用支撐桿夾緊復位,則由加壓頭的形狀太平或太尖,易對跟骨造成損傷,均難以達到滿意的復位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該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結構科學合理,能根據患者跟骨骨折情況同時對跟骨的寬度畸形和高度錯位進行復位糾正,調節控制方便,安全可靠,使閉合復位操作更為規范。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包括“凵”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還包括固定在“凵”型支架左右兩側的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和固定在“凵”型支架底部的跟骨高度糾正裝置;所述“凵”型支架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縱向調節孔,底部的中間設有固定跟骨高度糾正裝置的固定孔,所述跟骨高度糾正裝置與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相互垂直安裝在“凵”型支架上;所述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有兩個,結構相同,分別對稱安裝在“凵”型支架左右兩側的縱向調節孔上,用于對跟骨腰部兩側進行擠壓,以矯正跟骨寬度,并根據跟骨骨折復位需要沿縱向調節孔縱向移動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所述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包括橫向調節絲桿、橫向加壓組件和橫向固定組件;所述橫向調節絲桿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橫向調節手柄,另一端的端部設有內螺紋孔;所述橫向加壓組件通過橫向固定擋塊活動安裝在橫向調節絲桿的另一端,是由橫向加壓帽、橫向加壓帽連接座和橫向連接套筒組成;所述橫向加壓帽為平底半球形,大小形狀與跟骨兩側相對應;所述橫向加壓帽連接座為圓柱筒狀,上端與橫向加壓帽固定連接,下端通過螺絲與橫向連接套筒固定連接;所述橫向連接套筒為圓柱筒狀,安裝在橫向加壓帽連接座的下端圓柱筒內,橫向連接套筒的下端面與橫向加壓帽連接座的下端面平齊,橫向連接套筒的內筒設有臺階,內筒上部的筒徑略大于內筒下部的筒徑,橫向連接套筒通過橫向固定擋塊與橫向調節絲桿活動連接,橫向連接套筒在橫向調節絲桿的端部可以自由轉動;所述橫向固定擋塊通過固定螺絲與橫向調節絲桿端部的內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橫向固定組件安裝在橫向調節手柄和橫向加壓組件之間的橫向調節絲桿上,是由內外螺紋橫向固定接頭和橫向鎖緊螺母組成;所述內外螺紋橫向固定接頭和橫向鎖緊螺母分別安裝在“凵”型支架上縱向調節孔的兩側,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通過橫向鎖緊螺母與內外螺紋橫向固定接頭進行鎖緊固定;所述跟骨高度糾正裝置安裝在“凵”型支架底部中間的固定孔上,用于對足底跟骨下結節進行擠壓,以糾正跟骨高度和距骨下的關節面;所述跟骨高度糾正裝置包括縱向調節絲桿、縱向加壓組件和縱向固定組件;所述縱向調節絲桿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縱向調節手柄,另一端的端部設有內螺紋孔;所述縱向加壓組件通過縱向固定擋塊活動安裝在縱向調節絲桿的另一端,是由縱向加壓帽、縱向加壓帽連接座和縱向連接套筒組成;所述縱向加壓帽為平底半球形,大小形狀與足底跟骨下結節的關節面相對應;所述縱向加壓帽連接座為圓柱筒狀,上端與縱向加壓帽固定連接,下端通過螺絲與縱向連接套筒固定連接;所述縱向連接套筒為圓柱筒狀,安裝在縱向加壓帽連接座的圓柱筒內,縱向連接套筒的下端面與縱向加壓帽連接座的下端面平齊,縱向連接套筒的內筒設有臺階,內筒上部的筒徑略大于內筒下部的筒徑,縱向連接套筒通過縱向固定擋塊與縱向調節絲桿活動連接,縱向連接套筒在縱向調節絲桿的端部可以自由轉動;所述縱向固定擋塊通過固定螺絲與縱向調節絲桿端部的內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縱向固定組件安裝在縱向調節手柄和縱向加壓組件之間的縱向調節絲桿上,是由內外螺紋縱向固定接頭和縱向鎖緊螺母組成;所述內外螺紋縱向固定接頭和縱向鎖緊螺母分別安裝在“凵”型支架上固定孔的兩側,跟骨高度糾正裝置通過縱向鎖緊螺母與內外螺紋縱向固定接頭在“凵”型支架上進行鎖緊固定。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專利技術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專利技術的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采用三點相對加壓式結構,左右兩個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平行相對加壓于跟骨腰部兩側進行擠壓,以矯正跟骨寬度,跟骨高度糾正裝置放置于足底跟骨下結節,以糾正跟骨高度和距骨下的關節面,具有結構科學合理,操作方便,從而使閉合復位更為規范操作;第二,本專利技術的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采用“凵”型支架,在支架的左右兩則均設有縱向調節孔,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和跟骨高度糾正裝置均絲桿調節,裝置調節控制方便,安全可靠;第三,本專利技術的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治療費用少、安全,不易復發,實用,不僅在跟骨骨折保守治療而且在微創手術中固定過程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中“凵”型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中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局部結構剖視圖;圖5為圖3中的縱向調節絲桿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中跟骨高度糾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局部結構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晰、完整地闡述,所述的實施例僅為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專利技術要點,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專利技術創造,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包括“凵”型支架1、固定在“凵”型支架1左右兩側的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和固定在“凵”型支架1底部中間的跟骨高度糾正裝置。在“凵”型支架1的左右兩側邊均設有縱向調節孔2,底邊的中間設有固定跟骨高度糾正裝置的固定孔3,本實施例的跟骨高度糾正裝置與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相互垂直安裝在“凵”型支架1上。由圖1、圖3、圖4、圖5可見,本實施例的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有兩個,結構完全相同,分別對稱安裝在“凵”型支架1左右兩側的縱向調節孔2上,用于對跟骨腰部的兩側相對進行擠壓,以矯正跟骨寬度,使跟骨寬度畸形復位。本實施例的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包括橫向調節絲桿4、橫向加壓組件和橫向固定組件。橫向調節絲桿4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橫向調節手柄5,另一端的端部設有內螺紋孔6;橫向加壓組件通過橫向固定擋塊10活動安裝在橫向調節絲桿4的另一端,是由橫向加壓帽7、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和橫向連接套筒9組成;本實施例的橫向加壓帽7為平底半球形,大小形狀與跟骨兩側相對應,本實施例的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為圓柱筒狀,上端與橫向加壓帽7固定連接,下端通過螺絲與橫向連接套筒9固定連接,橫向連接套筒9也為圓柱筒狀,安裝在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的下端圓柱筒內,橫向連接套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包括“凵”型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還包括固定在“凵”型支架(1)左右兩側的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和固定在“凵”型支架(1)底部的跟骨高度糾正裝置;所述“凵”型支架(1)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縱向調節孔(2),底部的中間設有固定跟骨高度糾正裝置的固定孔(3),所述跟骨高度糾正裝置與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相互垂直安裝在“凵”型支架(1)上;所述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有兩個,結構相同,分別對稱安裝在“凵”型支架(1)左右兩側的縱向調節孔(2)上,用于對跟骨腰部兩側進行擠壓,以矯正跟骨寬度,并根據跟骨骨折復位需要沿縱向調節孔(2)縱向移動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所述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包括橫向調節絲桿(4)、橫向加壓組件和橫向固定組件;所述橫向調節絲桿(4)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橫向調節手柄(5),另一端的端部設有內螺紋孔(6);所述橫向加壓組件通過橫向固定擋塊(10)活動安裝在橫向調節絲桿(4)的另一端,是由橫向加壓帽(7)、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和橫向連接套筒(9)組成;所述橫向加壓帽(7)為平底半球形,大小形狀與跟骨兩側相對應;所述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為圓柱筒狀,上端與橫向加壓帽(7)固定連接,下端通過螺絲與橫向連接套筒(9)固定連接;所述橫向連接套筒(9)為圓柱筒狀,安裝在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的下端圓柱筒內,橫向連接套筒(9)的下端面與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的下端面平齊,橫向連接套筒(9)的內筒設有臺階,內筒上部的筒徑略大于內筒下部的筒徑,橫向連接套筒(9)通過橫向固定擋塊(10)與橫向調節絲桿(4)活動連接,橫向連接套筒(9)在橫向調節絲桿(4)的端部可以自由轉動;所述橫向固定擋塊(10)通過固定螺絲(11)與橫向調節絲桿(4)端部的內螺紋孔(6)螺紋連接;所述橫向固定組件安裝在橫向調節手柄(5)和橫向加壓組件之間的橫向調節絲桿(4)上,是由內外螺紋橫向固定接頭(12)和橫向鎖緊螺母(13)組成;所述內外螺紋橫向固定接頭(12)和橫向鎖緊螺母(13)分別安裝在“凵”型支架(1)上縱向調節孔(2)的兩側,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通過橫向鎖緊螺母(13)與內外螺紋橫向固定接頭(12)進行鎖緊固定;所述跟骨高度糾正裝置安裝在“凵”型支架(1)底部中間的固定孔(3)上,用于對足底跟骨下結節進行擠壓,以糾正跟骨高度和距骨下的關節面;所述跟骨高度糾正裝置包括縱向調節絲桿(14)、縱向加壓組件和縱向固定組件;所述縱向調節絲桿(14)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縱向調節手柄(15),另一端的端部設有內螺紋孔(16);所述縱向加壓組件通過縱向固定擋塊(20)活動安裝在縱向調節絲桿(14)的另一端,是由縱向加壓帽(17)、縱向加壓帽連接座(18)和縱向連接套筒(19)組成;所述縱向加壓帽(17)為平底半球形,大小形狀與足底跟骨下結節的關節面相對應;所述縱向加壓帽連接座(18)為圓柱筒狀,上端與縱向加壓帽(17)固定連接,下端通過螺絲與縱向連接套筒(19)固定連接;所述縱向連接套筒(19)為圓柱筒狀,安裝在縱向加壓帽連接座(18)的圓柱筒內,縱向連接套筒(19)的下端面與縱向加壓帽連接座(18)的下端面平齊,縱向連接套筒(19)的內筒設有臺階,內筒上部的筒徑略大于內筒下部的筒徑,縱向連接套筒(19)通過縱向固定擋塊(20)與縱向調節絲桿(14)活動連接,縱向連接套筒(19)在縱向調節絲桿(14)的端部可以自由轉動;所述縱向固定擋塊(20)通過固定螺絲(21)與縱向調節絲桿(14)端部的內螺紋孔(16)螺紋連接;所述縱向固定組件安裝在縱向調節手柄(15)和縱向加壓組件之間的縱向調節絲桿(14)上,是由內外螺紋縱向固定接頭(22)和縱向鎖緊螺母(23)組成;所述內外螺紋縱向固定接頭(22)和縱向鎖緊螺母(23)分別安裝在“凵”型支架(1)上固定孔(3)的兩側,跟骨高度糾正裝置通過縱向鎖緊螺母(23)與內外螺紋縱向固定接頭(22)在“凵”型支架(1)上進行鎖緊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包括“凵”型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骨骨折閉合加壓復位器還包括固定在“凵”型支架(1)左右兩側的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和固定在“凵”型支架(1)底部的跟骨高度糾正裝置;所述“凵”型支架(1)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縱向調節孔(2),底部的中間設有固定跟骨高度糾正裝置的固定孔(3),所述跟骨高度糾正裝置與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相互垂直安裝在“凵”型支架(1)上;所述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有兩個,結構相同,分別對稱安裝在“凵”型支架(1)左右兩側的縱向調節孔(2)上,用于對跟骨腰部兩側進行擠壓,以矯正跟骨寬度,并根據跟骨骨折復位需要沿縱向調節孔(2)縱向移動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所述跟骨寬度橫向復位裝置包括橫向調節絲桿(4)、橫向加壓組件和橫向固定組件;所述橫向調節絲桿(4)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橫向調節手柄(5),另一端的端部設有內螺紋孔(6);所述橫向加壓組件通過橫向固定擋塊(10)活動安裝在橫向調節絲桿(4)的另一端,是由橫向加壓帽(7)、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和橫向連接套筒(9)組成;所述橫向加壓帽(7)為平底半球形,大小形狀與跟骨兩側相對應;所述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為圓柱筒狀,上端與橫向加壓帽(7)固定連接,下端通過螺絲與橫向連接套筒(9)固定連接;所述橫向連接套筒(9)為圓柱筒狀,安裝在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的下端圓柱筒內,橫向連接套筒(9)的下端面與橫向加壓帽連接座(8)的下端面平齊,橫向連接套筒(9)的內筒設有臺階,內筒上部的筒徑略大于內筒下部的筒徑,橫向連接套筒(9)通過橫向固定擋塊(10)與橫向調節絲桿(4)活動連接,橫向連接套筒(9)在橫向調節絲桿(4)的端部可以自由轉動;所述橫向固定擋塊(10)通過固定螺絲(11)與橫向調節絲桿(4)端部的內螺紋孔(6)螺紋連接;所述橫向固定組件安裝在橫向調節手柄(5)和橫向加壓組件之間的橫向調節絲桿(4)上,是由內外螺紋橫向固定接頭(12)和橫向鎖緊螺母(1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峰,李捷,
申請(專利權)人:李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