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oral ulcer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ratio Chinese medicine: 37, 9-20, gallnut 5-12,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4-8 and Radix Isatidis 10-20.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fou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re combined together,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s obvious, the effect is quick, the patient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the pain of the patient can be alleviated in time. Moreover, the cost is low and the preparation is simpl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制品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
技術介紹
口腔潰瘍發(fā)作時有劇烈疼痛感,影響進食和說話,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和不便,特別是遇酸、咸、辣的食物時,疼痛更加厲害,雖是口腔小患,卻令人痛苦不堪。口腔內經久不愈的潰瘍,由于經常受到咀嚼、說話的刺激,日久也有可能會發(fā)生癌變。很多人得了口腔潰瘍都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影響飲食,時間長了引起其他疾病。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如冰朋散(配方:冰片、象牙屑、牛黃混合粉末)等。冰朋散治療效果較慢,需要每天涂抹3-4次,通常要一周才能完全康復,治療周期太長,使用次數太多,不方便。也有很多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但組分復雜,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純中藥的治療口腔潰瘍的配方,治療效果好,成本低,使用方便。為實現上述的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實施方式如下:將各味中草藥粉碎并研成粉末按重量分數比均勻混合即成。使用時可以用水調勻后涂抹于患處也可直接撒于患處。本專利技術運用了中藥的保健原理和藥物之間的相互協同作用。三七,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莖。秋季花開前采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干燥。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五倍子為倍蚜科昆蟲角倍蚜,或蛋倍蚜在其寄生主漆樹科植物鹽膚木、青麩楊或紅麩楊樹上形成的蟲癭,藥用歷史悠久,主要成份為水解性鞣質沒食子鞣酸。植物中廣泛存在的這類鞣酸,可以抑制多種口腔細菌的生長,五倍子鞣質對蛋白質有沉淀作用,皮膚、粘膜、潰瘍接觸鞣酸后,其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組成:三七9?20、五倍子5?12、穿心蓮4?8、板藍根10?2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組成:三七9-20、五倍子5-12、穿心蓮4-8、板藍根10-2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鼎闊,張俊霞,張鳳洪,王立紅,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植草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