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703075 閱讀: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5 23:28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電機箱,電機箱內設有發電機,電機箱的側壁設有旋轉軸,旋轉軸的內端與發電機連接,旋轉軸的外端設有風葉,風葉套裝在整流罩的外周面上,風葉設有調節槽,調節槽內卡接有調節塊,調節塊的外端連接有調節葉片,調節葉片的一端與調節塊連接,調節葉片與旋轉軸之間設有氣動桿,氣動桿的一端與調節葉片連接,氣動桿的另一端設有旋調管,旋轉軸的一側設有定位軸,旋調管套裝在定位軸的外周面上。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對風葉的表面進行靈活調節,通過風葉可以大大提高風力發電的效率。

    Blade regulating type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blade type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motor box, the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generator, the side wall of a motor box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shaft, the rotary shaft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the out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blade, blade is sheathed on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fairing fan, a regulating tank, regulating groove are clamped in the adjusting block, the adjust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end of adjustable blade adjusting bla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block, the pneumatic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ustable blade and a rotating shaft, one end of the pneumatic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able blade,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adjustable pneumatic rod tube side of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shaft, rotary adjusting tube is sheathed on the positioning shaft on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The invention can flexibly adjust the surface of the fan blade, 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wind power generation through the fan blad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
    技術介紹
    風是沒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島嶼、草原牧區、山區和高原地帶,因地制宜地利用風力發電,非常適合,大有可為。海上風電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是推動風電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是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加快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對于促進沿海地區治理大氣霧霾、調整能源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風力發電所需要的裝置,稱作風力發電機組。這種風力發電機組,大體上可分風輪、發電機和鐵塔三部分。風輪是把風的動能轉變為機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兩只螺旋槳形的葉輪組成。當風吹向漿葉時,槳葉上產生氣動力驅動風輪轉動。槳葉的材料要求強度高、重量輕,目前多用玻璃鋼或其它復合材料(如碳纖維)來制造。由于風輪的轉速比較低,而且風力的大小和方向經常變化著,這又使轉速不穩定;所以,在帶動發電機之前,還必須附加一個把轉速提高到發電機額定轉速的齒輪變速箱,再加一個調速機構使轉速保持穩定,然后再聯接到發電機上。為保持風輪始終對準風向以獲得最大的功率,還需在風輪的后面裝一個類似風向標的尾舵。現有的風力發電裝置不具有對葉片進行移動調節的功能,風力發電控制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對風葉的表面進行靈活調節,通過風葉可以大大提高風力發電的效率的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一側設有第一限位塊,底座的另一側上設有第二限位塊,底座上設有電機箱,第一限位塊設置在電機箱的一外側,第二限位塊設置在電機箱的另一外側,電機箱內設有發電機,電機箱的側壁設有旋轉軸,旋轉軸呈水平布置,旋轉軸的內端與發電機連接,旋轉軸的外端設有風葉,風葉套裝在整流罩的外周面上,整流罩安裝在旋轉軸的外端;風葉的一側設有第一調節槽,第一調節槽設置在風葉的內側壁位置,第一調節槽內卡接有第一調節塊,第一調節塊的外端連接有第一調節葉片,第一調節葉片的一端與第一調節塊連接,第一調節葉片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一調節葉片與旋轉軸之間設有第一氣動桿,第一氣動桿的一端與第一調節葉片連接,第一氣動桿的另一端設有第一旋調管,旋轉軸的一側設有第一定位軸,第一旋調管套裝在第一定位軸的外周面上;風葉的另一側設有第二調節槽,第二調節槽設置在風葉的內側壁位置,第二調節槽內卡接有第二調節塊,第二調節塊的外端連接有第二調節葉片,第二調節葉片的一端與第二調節塊連接,第二調節葉片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二調節葉片與旋轉軸之間設有第二氣動桿,第二氣動桿的一端與第二調節葉片連接,第二氣動桿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旋調管,旋轉軸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定位軸,第二旋調管套裝在第二定位軸的外周面上。進一步地,所述電機箱的后部設有尾桿,尾桿的一端與電機箱的后部連接,尾桿的另一端設有尾舵。進一步地,所述尾舵與尾桿的另一端之間設有對接管,對接管與尾桿的另一端通過螺紋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底座設置在塔管的端部上,塔管的底端設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側設有第一固定螺栓,固定板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固定螺栓。進一步地,所述風葉與整流罩之間設有連接球。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通過第一限位塊與第二限位塊可以對電機箱安裝在底座上,通過底座可以方便對電機箱進行安裝,通過電機箱可以保護發電機,通過整流罩可以使風葉與旋轉軸的端部連接更加牢固;通過風葉、旋轉軸以及發電機可以方便實現風力發電;第一氣動桿通過第一旋調管可以繞第一定位軸實現調節,第一氣動桿可以對第一調節塊沿著第一調節槽實現移動調節,從而可以對第一調節葉片進行移動調節;第二氣動桿通過第二旋調管可以繞第二定位軸實現調節,第二氣動桿可以對第二調節塊沿著第二調節槽實現移動調節,從而可以對第二調節葉片進行移動調節;通過第一調節葉片與第二調節葉片可以對風葉的表面進行靈活調節,通過風葉可以大大提高風力發電的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如圖1所示,一種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一側設有第一限位塊12,底座11的另一側上設有第二限位塊13,底座11上設有電機箱14,第一限位塊12設置在電機箱14的一外側,第二限位塊13設置在電機箱14的另一外側,電機箱14內設有發電機15,電機箱14的側壁設有旋轉軸16,旋轉軸16呈水平布置,旋轉軸16的內端與發電機15連接,旋轉軸16的外端設有風葉17,風葉17套裝在整流罩18的外周面上,整流罩18安裝在旋轉軸16的外端;風葉17的一側設有第一調節槽20,第一調節槽20設置在風葉17的內側壁位置,第一調節槽20內卡接有第一調節塊21,第一調節塊21的外端連接有第一調節葉片22,第一調節葉片22的一端與第一調節塊21連接,第一調節葉片22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一調節葉片22與旋轉軸16之間設有第一氣動桿23,第一氣動桿23的一端與第一調節葉片22連接,第一氣動桿23的另一端設有第一旋調管25,旋轉軸16的一側設有第一定位軸24,第一旋調管25套裝在第一定位軸24的外周面上;風葉17的另一側設有第二調節槽26,第二調節槽26設置在風葉17的內側壁位置,第二調節槽26內卡接有第二調節塊27,第二調節塊27的外端連接有第二調節葉片28,第二調節葉片28的一端與第二調節塊27連接,第二調節葉片28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二調節葉片28與旋轉軸16之間設有第二氣動桿29,第二氣動桿29的一端與第二調節葉片28連接,第二氣動桿29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旋調管31,旋轉軸16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定位軸30,第二旋調管31套裝在第二定位軸30的外周面上;電機箱14的后部設有尾桿36,尾桿36的一端與電機箱14的后部連接,尾桿36的另一端設有尾舵37,尾舵37與尾桿36的另一端之間設有對接管38,對接管38與尾桿36的另一端通過螺紋連接;底座11設置在塔管32的端部上,塔管32的底端設有固定板33,固定板33的一側設有第一固定螺栓34,固定板33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固定螺栓35;風葉17與整流罩18之間設有連接球19。本專利技術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通過第一限位塊12與第二限位塊13可以對電機箱14安裝在底座11上,通過底座11可以方便對電機箱14進行安裝,通過電機箱14可以保護發電機15,通過整流罩18可以使風葉17與旋轉軸16的端部連接更加牢固;通過風葉17、旋轉軸16以及發電機15可以方便實現風力發電;第一氣動桿23通過第一旋調管25可以繞第一定位軸24實現調節,第一氣動桿23可以對第一調節塊21沿著第一調節槽20實現移動調節,從而可以對第一調節葉片22進行移動調節;第二氣動桿29通過第二旋調管31可以繞第二定位軸30實現調節,第二氣動桿29可以對第二調節塊27沿著第二調節槽26實現移動調節,從而可以對第二調節葉片28進行移動調節;通過第一調節葉片22與第二調節葉片28可以對風葉17的表面進行靈活調節,通過風葉17可以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底座(11)的一側設有第一限位塊(12),底座(11)的另一側上設有第二限位塊(13),底座(11)上設有電機箱(14),第一限位塊(12)設置在電機箱(14)的一外側,第二限位塊(13)設置在電機箱(14)的另一外側,電機箱(14)內設有發電機(15),電機箱(14)的側壁設有旋轉軸(16),旋轉軸(16)呈水平布置,旋轉軸(16)的內端與發電機(15)連接,旋轉軸(16)的外端設有風葉(17),風葉(17)套裝在整流罩(18)的外周面上,整流罩(18)安裝在旋轉軸(16)的外端;風葉(17)的一側設有第一調節槽(20),第一調節槽(20)設置在風葉(17)的內側壁位置,第一調節槽(20)內卡接有第一調節塊(21),第一調節塊(21)的外端連接有第一調節葉片(22),第一調節葉片(22)的一端與第一調節塊(21)連接,第一調節葉片(22)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一調節葉片(22)與旋轉軸(16)之間設有第一氣動桿(23),第一氣動桿(23)的一端與第一調節葉片(22)連接,第一氣動桿(23)的另一端設有第一旋調管(25),旋轉軸(16)的一側設有第一定位軸(24),第一旋調管(25)套裝在第一定位軸(24)的外周面上;風葉(17)的另一側設有第二調節槽(26),第二調節槽(26)設置在風葉(17)的內側壁位置,第二調節槽(26)內卡接有第二調節塊(27),第二調節塊(27)的外端連接有第二調節葉片(28),第二調節葉片(28)的一端與第二調節塊(27)連接,第二調節葉片(28)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二調節葉片(28)與旋轉軸(16)之間設有第二氣動桿(29),第二氣動桿(29)的一端與第二調節葉片(28)連接,第二氣動桿(29)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旋調管(31),旋轉軸(16)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定位軸(30),第二旋調管(31)套裝在第二定位軸(30)的外周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葉片調節式風力發電裝置,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底座(11)的一側設有第一限位塊(12),底座(11)的另一側上設有第二限位塊(13),底座(11)上設有電機箱(14),第一限位塊(12)設置在電機箱(14)的一外側,第二限位塊(13)設置在電機箱(14)的另一外側,電機箱(14)內設有發電機(15),電機箱(14)的側壁設有旋轉軸(16),旋轉軸(16)呈水平布置,旋轉軸(16)的內端與發電機(15)連接,旋轉軸(16)的外端設有風葉(17),風葉(17)套裝在整流罩(18)的外周面上,整流罩(18)安裝在旋轉軸(16)的外端;風葉(17)的一側設有第一調節槽(20),第一調節槽(20)設置在風葉(17)的內側壁位置,第一調節槽(20)內卡接有第一調節塊(21),第一調節塊(21)的外端連接有第一調節葉片(22),第一調節葉片(22)的一端與第一調節塊(21)連接,第一調節葉片(22)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一調節葉片(22)與旋轉軸(16)之間設有第一氣動桿(23),第一氣動桿(23)的一端與第一調節葉片(22)連接,第一氣動桿(23)的另一端設有第一旋調管(25),旋轉軸(16)的一側設有第一定位軸(24),第一旋調管(25)套裝在第一定位軸(24)的外周面上;風葉(17)的另一側設有第二調節槽(26),第二調節槽(26)設置在風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麗萍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中芯原微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日|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 无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影音先锋无码a∨男人资源站|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东京热HEYZO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