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紅外觸摸屏及其定位方法,其中,紅外觸摸屏包括:觸摸面板、設置在觸摸面板下側的電路板、若干一一對應且均與電路板電連接的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觸摸面板四周相對應的兩側分別設置用于接收紅外發射燈管發射的紅外光、并將紅外光反射到觸摸面板的上側的第一光路反射裝置和用于接收反射到觸摸面板上側的紅外光、并將紅外光反射至觸摸面板下側由紅外接收燈管接收的第二光路反射裝置。本實施例將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設置在觸摸面板的下側,促使原有的光路稀疏區或無光路死區大部分或全部聚集于觸摸面板的下側,使得紅外觸摸屏整機外框寬度或者玻璃絲印黑邊大大減小或消失,而紅外觸摸屏的可觸摸區域有效增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紅外觸摸屏及其定位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觸控
,尤其涉及一種紅外觸摸屏及其定位方法。
技術介紹
觸摸屏是可以檢測到顯示區域內觸摸存在和觸摸位置的電子系統。在當前觸控技術中,紅外觸摸屏由于其環境適應性強、壽命長以及可識別觸摸點數多等優點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常用的紅外觸摸屏為矩形紅外觸摸屏,其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MCU(MicroprogrammedControlUnit,微程序控制器)或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處理器)、觸摸面板3以及設置在觸摸面板3四周的鋁邊框4,所述鋁邊框4設置在所述觸摸面板3的上側,其中,所述觸摸面板3為諸如鋼化玻璃等透明的面板,所述觸摸面板3的上側為紅外觸摸屏可觸摸的一側;所述鋁邊框4內壁上設置電路板5,電路板5與MCU或CPU電連接,其中,所述電路板5包括PCB板(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電路板);電路板5下相對設置若干紅外發射燈管1和若干紅外接收燈管2,紅外發射燈管1和紅外接收燈管2一一對應、且均與電路板5電連接。另外,鋁邊框4相對的一側設置透光條6,紅外發射燈管1發出的紅外光經過透光條6后被位于對面的紅外接收燈管2接收。一般情況下,紅外觸摸屏中,MCU或CPU采用1對n(n≥1)方式進行掃描,根據被阻斷或光線減弱的光路計算發生觸摸操作的位置。其中,在1對n掃描方式中,一個紅外發射燈管有n條光路,每條光路擁有不同的角度,一個角度為一個掃描方向。因此,1對n掃描方式有n個掃描方向,每個掃描方向由一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組成。在一個掃描方向下,當有觸摸發生時,每個觸摸點都會遮擋住連續若干條該掃描方向對應的平行光路,這些連續被遮擋的光路為當前掃描方向下的遮擋區域。該遮擋區域即為當前掃描方向上觸摸點遮擋的光線在觸摸屏中的位置,進而,再根據其他掃描方向上觸摸點遮擋的光路形成的遮擋區域對觸摸點進行定位。然而,如圖2所示,在1對n掃描方式下,紅外觸摸屏的整體觸摸框劃分為光路密集區(A區)、光路稀疏區(B區)和無光路死區(C區),由于光路稀疏區和無光路死區的光路稀疏或無光路導致觸摸精度低,為了保證紅外觸摸屏的觸摸精度,上述紅外觸摸屏結構中,只能增大紅外觸摸屏整機外框寬度或者增大玻璃絲印黑邊來提高觸摸精度,即通過紅外觸摸屏整機外框或者玻璃絲印黑邊覆蓋光路稀疏區和無光路死區,使得光路稀疏區和無光路死區無法進行觸摸,因此導致紅外觸摸屏整機外框寬度或玻璃絲印黑邊的寬度較大(一般都大于20mm),紅外觸摸屏中實際操作的可觸摸區域相對較小。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紅外觸摸屏及其定位方法。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紅外觸摸屏,包括:觸摸面板、設置在所述觸摸面板下側的印制電路板電路板、若干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其中,所述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一一對應、且均電連接至所述電路板;所述觸摸面板四周相對應的兩側分別設置第一光路反射裝置和第二光路反射裝置,所述第一光路反射裝置用于接收所述紅外發射燈管發射的紅外光、并將所述紅外光反射到所述觸摸面板的上側,所述第二光路反射裝置用于接收反射到所述觸摸面板上側的紅外光、并將所述紅外光反射至所述觸摸面板下側由所述紅外接收燈管接收。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紅外發射燈管和相對應的紅外接收燈管相背向設置。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相背向設置的所述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在同一水平面上。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紅外發射燈管和相對應的紅外接收燈管相向設置、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光路反射裝置和第二光路反射裝置均包括兩個夾角為90°、且分別位于所述觸摸面板上下兩側的紅外反射片,所述紅外反射片均固定在紅外觸摸屏外框結構的內壁上,其中,位于所述觸摸面板上側的紅外反射片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光路反射裝置中位于所述觸摸面板下側的紅外反射片的中心與所述紅外發射燈管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光路反射裝置中位于所述觸摸面板下側的紅外反射片的中心與所述紅外接收燈管在同一水平面上。結合第一方面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位于所述觸摸面板上側的紅外反射片與所述觸摸面板的夾角相同、均為40°~50°。結合第一方面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位于所述觸摸面板上側的紅外反射片與所述觸摸面板的夾角均為45°。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相鄰的紅外發射燈管和相鄰的紅外接收燈管的間距均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22mm。結合第一方面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八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相鄰的紅外發射燈管和相鄰的紅外接收燈管的間距均大于或等于11mm、且小于或等于22mm。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紅外觸摸屏的定位方法,應用于上述任一紅外觸摸屏,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預設的掃描方向掃描,獲取每個掃描方向下的遮擋區域;根據每個掃描方向下的遮擋區域,計算觸摸點的虛擬坐標,其中,所述觸摸點的虛擬坐標為所述觸摸點在紅外觸摸屏虛擬整體觸摸框中的坐標,所述紅外觸摸屏虛擬整體觸摸框為紅外發射燈管、紅外接收燈管的像點所圍成的區域;根據所述觸摸點的虛擬坐標,計算所述觸摸點的實際坐標,其中,所述觸摸點的實際坐標為所述觸摸點在紅外觸摸屏整機觸摸區域中的坐標。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紅外觸摸屏,將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設置在觸摸面板的下側,通過第一光路反射裝置接收紅外發射燈管發射的紅外光,并將紅外發射燈管發射的紅外光反射到觸摸面板的上側;通過第二光路反射裝置接收觸摸面板上側所述第一光路反射裝置反射的紅外光,并將所述紅外光反射給紅外接收燈管。由于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均設置在觸摸面板的下側,由紅外發射燈管發射的紅外光,經第一光路反射裝置反射到觸摸面板上側,并沿觸摸面板上表面平行傳播后經第二光路反射裝置反射到觸摸面板下側,由紅外接收燈管接收該紅外光,由于在觸摸面板上側傳播的紅外光之余,觸摸面板的下側靠近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也傳播一定路徑的紅外光,促使原有的光路稀疏區或無光路死區大部分或全部聚集于觸摸面板的下側,因此觸摸面板上側的光路密集區域增大,使得用于覆蓋光路稀疏區和無光路死區的紅外觸摸屏整機外框寬度或者玻璃絲印黑邊大大減小或消失,而紅外觸摸屏的可觸摸區域有效增大,大大提升用戶點擊觸控、書寫及劃線體驗度。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專利技術。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提供的一種紅外觸摸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提供的一種紅外觸摸屏整體觸摸框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紅外觸摸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紅外觸摸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紅外觸摸屏的定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紅外觸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觸摸面板、設置在所述觸摸面板下側的電路板、若干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其中,所述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一一對應、且均電連接至所述電路板;所述觸摸面板四周相對應的兩側分別設置第一光路反射裝置和第二光路反射裝置,所述第一光路反射裝置用于接收所述紅外發射燈管發射的紅外光、并將所述紅外光反射到所述觸摸面板的上側,所述第二光路反射裝置用于接收反射到所述觸摸面板上側的紅外光、并將所述紅外光反射至所述觸摸面板下側由所述紅外接收燈管接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紅外觸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觸摸面板、設置在所述觸摸面板下側的電路板、若干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其中,所述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一一對應、且均電連接至所述電路板;所述觸摸面板四周相對應的兩側分別設置第一光路反射裝置和第二光路反射裝置,所述第一光路反射裝置用于接收所述紅外發射燈管發射的紅外光、并將所述紅外光反射到所述觸摸面板的上側,所述第二光路反射裝置用于接收反射到所述觸摸面板上側的紅外光、并將所述紅外光反射至所述觸摸面板下側由所述紅外接收燈管接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觸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發射燈管和相對應的紅外接收燈管相背向設置。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外觸摸屏,其特征在于,相背向設置的所述紅外發射燈管和紅外接收燈管在同一水平面上。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觸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發射燈管和相對應的紅外接收燈管相向設置、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觸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路反射裝置和第二光路反射裝置均包括兩個夾角為90°、且分別位于所述觸摸面板上下兩側的紅外反射片,所述紅外反射片均固定在紅外觸摸屏外框結構的內壁上,其中,位于所述觸摸面板上側的紅外反射片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光路反射裝置中位于所述觸摸面板下側的紅外反射片的中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武軍,李新,薛曉光,張連峰,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