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監控閾值設定指令;根據監控閾值設定指令,獲得預先建立的監控閾值配置文件,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配置項,每個配置項包含相應的節和選項,每個節由定義范圍、監控對象范圍和監控對象標識構成,每個選項由監控項和監控閾值構成;根據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的每個配置項,為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應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高效率地在云系統中對各監控對象的監控閾值進行集中設定,提高云系統中監控閾值的可管理性,降低管理成本,保障云系統的正常運行。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裝置,具有相應技術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及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云計算
,特別是涉及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資源監控逐漸從傳統的單主機資源監控過渡到云系統中虛擬機、集群、云數據中心級別的復雜資源監控,監控閾值不斷增加,使得對監控閾值的設定越來越復雜。目前多是通過技術人員手動對各個監控對象的監控閾值進行設定,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管理成本較高,而且出錯率較高,容易影響云系統的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及裝置,以高效率地在云系統中對各監控對象的監控閾值進行集中設定,提高云系統中監控閾值的可管理性,降低管理成本,保障云系統的正常運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包括:接收監控閾值設定指令;根據所述監控閾值設定指令,獲得預先建立的監控閾值配置文件,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配置項,每個配置項包含相應的節和選項,每個節由定義范圍、監控對象范圍和監控對象標識構成,每個選項由監控項和監控閾值構成;根據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的每個配置項,為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根據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每個配置項,為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包括:確定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每個配置項對應的定義范圍的級別;根據每個配置項對應的定義范圍的級別,為監控對象逐級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定義范圍的級別包括虛擬機級別、集群級別、數據中心級別和默認級別。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根據每個配置項對應的定義范圍的級別,為監控對象逐級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包括:查找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是否存在定義范圍為虛擬機級別的配置項;如果是,則根據定義范圍為虛擬機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否則,查找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是否存在定義范圍為集群級別的配置項;如果是,則根據定義范圍為集群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否則,查找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是否存在定義范圍為數據中心級別的配置項;如果是,則根據定義范圍為數據中心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否則,根據定義范圍為默認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項的信息格式為INI格式。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裝置,包括:設定指令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監控閾值設定指令;配置文件獲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監控閾值設定指令,獲得預先建立的監控閾值配置文件,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配置項,每個配置項包含相應的節和選項,每個節由定義范圍、監控對象范圍和監控對象標識構成,每個選項由監控項和監控閾值構成;監控閾值設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的每個配置項,為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監控閾值設定模塊,具體用于:確定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每個配置項對應的定義范圍的級別;根據每個配置項對應的定義范圍的級別,為監控對象逐級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定義范圍的級別包括虛擬機級別、集群級別、數據中心級別和默認級別。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監控閾值設定模塊,具體用于:查找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是否存在定義范圍為虛擬機級別的配置項;如果是,則根據定義范圍為虛擬機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否則,查找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是否存在定義范圍為集群級別的配置項;如果是,則根據定義范圍為集群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否則,查找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是否存在定義范圍為數據中心級別的配置項;如果是,則根據定義范圍為數據中心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否則,根據定義范圍為默認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項的信息格式為INI格式。應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在接收到監控閾值設定指令時,獲得預先建立的監控閾值配置文件,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配置項,每個配置項包含相應的節和選項,每個節由定義范圍、監控對象范圍和監控對象標識構成,每個選項由監控項和監控閾值構成,根據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的每個配置項,可以為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這樣,可以高效率地在云系統中對各監控對象的監控閾值進行集中設定,提高云系統中監控閾值的可管理性,降低管理成本,保障云系統的正常運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的實施流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參見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的實施流程圖,該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S110:接收監控閾值設定指令。在云環境下,資源供應是以虛擬機形式實現的,通過虛擬化技術可以將原本分散的物理計算機資源整合成巨大的資源池,為用戶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計算資源。對于外部用戶來說,虛擬機是無差別的,用戶只要通過網絡接口申請并使用相應的虛擬機即可,不必關心這些虛擬機的具體來源。在云系統中,可以包含若干個虛擬機,多個虛擬機可以構建成一個集群,多個集群可以構建成數據中心。每個虛擬機分別具有內存、CPU、接口等資源,保障內存、CPU、接口等資源處于健康狀態是保障虛擬機正常工作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需要對內存、CPU、接口等資源進行監控,這些即為監控項,可以為這些監控項設定監控閾值,以在對云系統進行監控過程中,如果有監控項達到監控閾值時,及時輸出告警信息。在云系統的結構發生一定變化,如有虛擬機加入,或者有虛擬機退出時,云系統中相應的監控對象也將發生變化,需要對云系統中相應的監控對象的監控閾值進行設定,運維人員可以發出監控閾值設定指令。接收到監控閾值設定指令后,可以繼續執行步驟S120的操作。S120:根據監控閾值設定指令,獲得預先建立的監控閾值配置文件。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配置項,每個配置項包含相應的節和選項,每個節由定義范圍、監控對象范圍和監控對象標識構成,每個選項由監控項和監控閾值構成。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監控設備可以提供監控閾值管理接口,由技術人員根據實際需求通過命令行創建或修改監控閾值配置文件。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配置項,每個配置項包含相應的節和選項,每個節由定義范圍、監控對象范圍和監控對象標識構成,每個選項由監控項和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監控閾值設定指令;根據所述監控閾值設定指令,獲得預先建立的監控閾值配置文件,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配置項,每個配置項包含相應的節和選項,每個節由定義范圍、監控對象范圍和監控對象標識構成,每個選項由監控項和監控閾值構成;根據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的每個配置項,為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監控閾值設定指令;根據所述監控閾值設定指令,獲得預先建立的監控閾值配置文件,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配置項,每個配置項包含相應的節和選項,每個節由定義范圍、監控對象范圍和監控對象標識構成,每個選項由監控項和監控閾值構成;根據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的每個配置項,為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每個配置項,為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包括:確定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每個配置項對應的定義范圍的級別;根據每個配置項對應的定義范圍的級別,為監控對象逐級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義范圍的級別包括虛擬機級別、集群級別、數據中心級別和默認級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每個配置項對應的定義范圍的級別,為監控對象逐級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包括:查找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是否存在定義范圍為虛擬機級別的配置項;如果是,則根據定義范圍為虛擬機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否則,查找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是否存在定義范圍為集群級別的配置項;如果是,則根據定義范圍為集群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否則,查找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是否存在定義范圍為數據中心級別的配置項;如果是,則根據定義范圍為數據中心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否則,根據定義范圍為默認級別的配置項,為相應監控對象設定相應的監控閾值。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云系統中監控閾值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控閾值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項的信息格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慶龍,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云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