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mula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powder sandy seabed scour around submarine pipeline of the terrai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canning system, by measuring erosion simulation system of needle subsystem,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experimental flume; flume sim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experimental flume, simulation and Simulation of seabed pipeline; simulation experiment is arranged on the seabed the bottom of the tank, simulation of submarine pipeline in the simulated seabed; conducting scour probe subsystem can be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needle guide erosion simulation of submarine pipeline under the surface, adjustable damper and conducting probe and scour; scanning system including OBS turbidimeter, vertical linkage, position conversion device and machine frame, with the scanning trajectory adjustment OBS turbidimeter by three other device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ith adjustable damper and turbidity meter, used for data acquisition. The device combines the OBS turbidity meter with the guide scouring prob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easuring the silt seabed topography by conventional mean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粉沙質海床海底管道周圍沖刷地形的模擬測量裝置和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海洋測量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粉沙質海床海底管道周圍沖刷地形的模擬測量裝置和方法。
技術介紹
海底管線是海洋石油天然氣開發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輸送石油天然氣的重要任務。在海洋環境中,輸油管線安裝在海底以后,打破了原有水下流場的平衡,這種流場的改變將引起管道周圍局部的泥沙運并直接導致管線底部的沖刷,并形成懸空。實驗室模擬是研究管道沖刷懸空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水槽中將管道模型布置在模型海床之上,在一定水流速度下進行局部沖刷的試驗模擬。對于管道底部沖刷地形的傳統測量方法包括超聲波傳感器、激光測距儀以及地形圖像處理等非接觸式測量手段。但是以上測量手段都要求管道周圍水體的渾濁程度要低于某一臨界值,從而保證超聲波、激光以及可見光等能夠穿透水體。因此這些方法一般適用于粗沙至細沙等性質的海床,即使在較大流速條件下泥沙顆粒也很少發生懸浮,使水體始終保持著較為清澈的狀態。但是對于粉沙質或者黏土等顆粒粒徑更細的海床,在沖刷的過程中顆粒發生大量懸浮,形成渾濁的流體,使超聲波、激光以及可見光等都無法穿透,因此無法對沖刷深度進行測量。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粉沙質海床海底管道周圍沖刷地形的模擬測量裝置和方法,可針對粉沙質海床上管道局部沖刷后形成的渾濁流體,提出了采用OBS濁度計和可導沖刷測針相結合的測量方法,解決了常規手段無法進行粉沙質海床地形測量的問題。為此,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粉沙質海床海底管道周圍沖刷地形的模擬測量裝置,包括掃描系統、可導沖刷測針子系統、數據采集系統和實驗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粉沙質海床海底管道周圍沖刷地形的模擬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掃描系統(1)、可導沖刷測針子系統(2)、數據采集系統(3)和實驗水槽模擬系統(4);所述實驗水槽模擬系統(4)包括實驗水槽(41)、模擬海床(42)和模擬海底管道(43);所述模擬海床(42)設置于所述實驗水槽(41)的底部,所述模擬海底管道(43)在縱向上部分或全部埋入所述模擬海床(42);所述可導沖刷測針子系統(2)包括兩根可導沖刷測針(21)、電源(22)和可調阻尼器(23);所述兩根可導沖刷測針(21)垂直設置于所述模擬海底管道(43)的下表面,且兩根之間間距小于1cm;所述電源(22)的兩極分別連接兩根可導沖刷測針(21);所述可調阻尼器(23)與所述兩根可導沖刷測針(21)并聯;所述掃描系統(1)包括OBS濁度計(11)、豎向連桿(12)、機械框架(13)和位置轉換裝置;所述機械框架設置于所述實驗水槽(41)頂部,用于固定所述位置轉換裝置;所述OBS濁度計(11)固定設置在豎向連桿(12)的底部,所述豎向連桿(12)的頂部安裝在所述位置轉換裝置上;所述位置轉換裝置用于實現所述豎向連桿(12)在所述實驗水槽(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粉沙質海床海底管道周圍沖刷地形的模擬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掃描系統(1)、可導沖刷測針子系統(2)、數據采集系統(3)和實驗水槽模擬系統(4);所述實驗水槽模擬系統(4)包括實驗水槽(41)、模擬海床(42)和模擬海底管道(43);所述模擬海床(42)設置于所述實驗水槽(41)的底部,所述模擬海底管道(43)在縱向上部分或全部埋入所述模擬海床(42);所述可導沖刷測針子系統(2)包括兩根可導沖刷測針(21)、電源(22)和可調阻尼器(23);所述兩根可導沖刷測針(21)垂直設置于所述模擬海底管道(43)的下表面,且兩根之間間距小于1cm;所述電源(22)的兩極分別連接兩根可導沖刷測針(21);所述可調阻尼器(23)與所述兩根可導沖刷測針(21)并聯;所述掃描系統(1)包括OBS濁度計(11)、豎向連桿(12)、機械框架(13)和位置轉換裝置;所述機械框架設置于所述實驗水槽(41)頂部,用于固定所述位置轉換裝置;所述OBS濁度計(11)固定設置在豎向連桿(12)的底部,所述豎向連桿(12)的頂部安裝在所述位置轉換裝置上;所述位置轉換裝置用于實現所述豎向連桿(12)在所述實驗水槽(41)內部位置的變換;所述數據采集系統(3)分別與所述可調阻尼器(23)和OBS濁度計(11)相連,用于分別采集所述可調阻尼器(23)和OBS濁度計(11)輸出的數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粉沙質海床海底管道周圍沖刷地形的模擬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轉換裝置包括電機(17)、變頻器(18)、以及垂直設置的第一絲杠副和第二絲杠副;所述第一絲杠副的絲杠軸(14)固定設置在所述機械框架(13)的一條邊上;所述第二絲杠副的絲杠軸(16)的一端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絲杠副的絲杠螺母(15)上,另一端滑動設置在所述機械框架(13)的對應邊上;所述豎向連桿(12)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絲杠副的絲杠螺母(19)上;所述第一絲杠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藏志鵬,張金鳳,陳同慶,張慶河,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