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dimensional fabric, biaxial tensile shear test device and method, including two loading unit, four transmission unit, eight rod connection unit, four clamping units, twelve units, twenty-four bolt bolt fixing unit, two pin fixing unit.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testing the shearing and biaxial tensile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knitted and woven fabrics, and the size of the sample can be chosen in a large ran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earing and stretching large angle deformation of the fabric can be teste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三維織物剪切、雙軸向拉伸試驗裝置及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試驗測試裝置,具體來說為一種三維織物剪切、拉伸性能試驗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是航空航天、國家防御和高技術等領域的重要基礎材料,隨著復合材料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對于異形復合材料構件而言,增強體織物往往需要經過變形成型過程才能滿足最終復合材料構件的外形尺寸,這個復雜的過程又會涉及到織物的變形力學性能,包括織物的剪切、拉伸性能,因此對高性能纖維三維織物進行剪切、拉伸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現有技術中對三維織物剪切、雙向拉伸性能試驗方法沒有統一的標準,常用的織物剪切性能試驗方法有KES織物剪切和偏軸拉伸試驗方法,在KES織物剪切試驗中,將一個200mm×50mm矩形織物試樣兩端夾持,上下兩端沿著相反的方向運動,上下兩個夾具對織物有一個夾緊力,這就會造成織物發生剪切時會在織物中產生沿紗線軸向的拉伸力;在偏軸拉伸試驗中,沿與經緯紗線軸呈成45°方向裁剪制備試樣,載荷方向沿紗線45°方向對織物進行拉伸,采用KES織物剪切和偏軸拉伸試驗方法進行三維織物剪切性能試驗時會出現KES試驗裝置會超出量程,試驗過程中試樣所受到的剪切力分布不均勻,且有其它非剪切力的存在,引起試驗結果的偏差和給試驗分析增加難度。對于三維織物雙軸向拉伸性能試驗方法是根據織物單軸拉伸試驗標準修改來完成,常采用的標準為GB/T3923.1-2013,而對于常見的材料試驗機大多為單軸向試驗機,如果購買多軸向試驗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且現有的夾具也不適合對三維織物的夾持固定,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技術解決問題:克服了現有織物剪切試驗方法無 ...
【技術保護點】
三維織物剪切、雙軸向拉伸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加載單元(1)、四個傳遞單元(2)、四個銷釘固定單元(3)、八個桿連接單元(4)、四個夾持單元(5)、十二個螺栓連接單元(6)、二十四個螺栓固定單元(7);每個加載單元(1)的一端開有兩個圓孔(8),每個傳遞單元(2)在中部開有一個圓孔(9),用于固定傳遞單元;每個傳遞單元(2)在頂部開有圓孔(10),用于連接加載單元(1);每個傳遞單元(2)在兩側開有兩個圓孔(11),用于連接桿連接單元(4);每個桿連接單元(4)在兩端開有兩個圓孔(12),用于連接傳遞單元(2)和夾持單元(5);每個夾持單元(5)由上夾板(13)和下夾板(14)組成,上夾板(13)和下夾板(14)分別開有6個螺紋孔(15),用于固定測試試樣;夾持單元(5)底端開有圓孔(16),用于連接桿連接單元(4)。
【技術特征摘要】
1.三維織物剪切、雙軸向拉伸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加載單元(1)、四個傳遞單元(2)、四個銷釘固定單元(3)、八個桿連接單元(4)、四個夾持單元(5)、十二個螺栓連接單元(6)、二十四個螺栓固定單元(7);每個加載單元(1)的一端開有兩個圓孔(8),每個傳遞單元(2)在中部開有一個圓孔(9),用于固定傳遞單元;每個傳遞單元(2)在頂部開有圓孔(10),用于連接加載單元(1);每個傳遞單元(2)在兩側開有兩個圓孔(11),用于連接桿連接單元(4);每個桿連接單元(4)在兩端開有兩個圓孔(12),用于連接傳遞單元(2)和夾持單元(5);每個夾持單元(5)由上夾板(13)和下夾板(14)組成,上夾板(13)和下夾板(14)分別開有6個螺紋孔(15),用于固定測試試樣;夾持單元(5)底端開有圓孔(16),用于連接桿連接單元(4)。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穎,劉俊嶺,容治軍,陳利,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