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二月蘭雨養少免耕種植方法,屬于農業種植的技術領域,采用谷子與二月蘭聯合種植,在谷子抽穗前10?15天追施氮肥時,向谷子行間播種二月蘭,待谷子收獲后,將谷子秸稈切碎拋灑在田間,二月蘭自然生長,于翌年5月份在二月蘭結果前對花枝進行修剪,留茬高度10?15cm,在5月下旬將二月蘭秸稈粉碎、滅茬,在種植期間3?4年不進行翻耕處理,6月下旬?7月上旬直接趁雨播種谷子即可,如此往復種植谷子?二月蘭。本發明專利技術種植方法在谷子、二月蘭種植后均無需進行翻耕、翻壓、旋耕等操作,種植方法簡單,省時省力,兼顧谷子產量及生態觀光,是對地下水壓采區“一季休耕,一季雨養”形勢下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有益探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谷子、二月蘭雨養少免耕種植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種植的
,涉及少免耕種植的方法,具體涉及谷子、二月蘭雨養少免耕種植方法,本專利技術種植方法在谷子、二月蘭種植后3-4年均無需進行翻耕、翻壓、旋耕等操作,種植方法簡單,省時省力,兼顧谷子產量及生態觀光,是對地下水壓采區“一季休耕,一季雨養”形勢下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有益探索。
技術介紹
谷子是我國的特色作物,具有抗旱耐瘠的特性,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總產量占世界的80%以上。目前全國栽培面積約為2100萬畝,年產量270-450萬噸,河北省種植面積約350萬畝,其中黑龍港地區是傳統的優勢種植區。伴隨著干旱形勢的日益嚴峻,小麥面積正在被大量壓縮,谷子逐漸被人們重視,近年來面積恢復很快,實際生產中多在6-7月份的雨季搶墑播種。通過品種和栽培技術的創新,基本上可以雨養種植,但是如果一年只種植一季谷子,秋季收獲后由于沒有綠色植物覆蓋,容易引起表土流失、耕地質量下降、土壤侵蝕、揚塵等生態環境問題,科學的解決方法就是在休耕時種植一種作物用來覆蓋地面,充分利用光、熱、水、土資源,保持水土、培肥地力,最好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國內外進行了系列研究。目前,主要是通過冬閑田覆蓋綠肥作物、牧草來減少耕地裸露,如油菜、小黑麥、二月蘭等。做為綠肥時,需要在下茬作物播種前2個月左右將上茬作物粉碎翻耕,腐熟后播種下茬作物,玉米的播種期一般不應晚于6月中旬,因此,需要在4月中旬左右將綠肥作物滅茬,即便是生育期較短的谷子也需要在7月上旬盡早播種,這就要求把上茬作物在4月下旬左右進行翻耕,翻耕過程會使耕層土壤中的水分大量散失,此后土壤一直裸露,不利于保持土壤墑情,而且由于土壤松軟,谷子在雨季容易發生根倒,免耕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方式。此外,4月中下旬正是二月蘭盛花期,如果翻耕會直接影響觀賞價值,而如果推遲翻耕時間,則二月蘭木質化程度增加,不容易腐爛,對下茬的影響很大。冀中南部平原區5-6月份的降水量較小,溫度較低,腐爛的速度較慢,直接導致播后鎮壓不實,而谷子籽粒很小,苗期生長能力差,土壤和根系不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播后遇雨特別容易導致大量死苗,后期的倒伏風險也較大。而且,相關文獻中介紹的二月蘭播種方式是在谷子后播種或在行間撒播,就冀中南低平原區而言,谷子收獲日期一般為10月上旬,此時的降水已經明顯減少,墑情往往較差不能滿足下茬作物的正常發芽、生長,需要灌水造墑,進一步推遲了播期,不能安全越冬;如果在谷子行間撒播,由于缺少土壤覆蓋和肥料供應,往往出苗日期不一致且成苗率較低,也不能很好的生長為干旱季節做好準備,對種子也是一種浪費。此外,二月蘭生物量較小,一般干物質產量200斤/畝左右,做為綠肥而言發揮作用不大,若想增大生物量,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水肥,這與我們當前的形勢不符。綜上所述,在雨養的前提下,二月蘭不是一種好的綠肥作物。目前的技術闡明了谷子-二月蘭在理想條件下的可能性,但缺少在雨養條件下的研究研究,對于該條件下的觀光農業研究未見報道。對油菜而言,播種期要求在9月下旬,最晚要在10月上旬,小黑麥也要在10月中旬前完成播種,而谷子收獲一般在10月上旬,茬口非常緊張,加之此時自然降雨較少,往往需要造墑,與我們節水的目的不符,兩者均為喜光作物,在谷子行間播種亦不可行。河北省在“現代農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努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歷史契機,進一步壯大休閑農業規模,挖掘農村文化資源和農業景觀資源。二月蘭是一種優良的觀賞地被植物,株高30-50cm,直根系較長,莖直立,主莖不發達,從基部開始分枝,是一種優良的地被植物資源,二月蘭的耐旱能力較強,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在偏堿性的土壤上也能良好生長,綠期為第一年的9月至次年6月,3月下旬開花直到5月份,最佳觀賞期能達到一個月左右。二月蘭可以抵抗5-15cm地溫低于-20℃的寒冷環境。二月蘭喜光又耐蔭,在半蔭環境長勢最好,全光照下雖然也能生長,但植物普遍長勢弱,套種二月蘭不會因為主作物的遮蔽而長勢不良,甚至還會更好。其用途可以用作地被景觀植物或做為蔬菜食用,可用于保持水土、涵蓄水源、減少揚塵。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著眼河北省地下水壓采區,兼顧谷子的經濟價值,充分發揮二月蘭的觀賞價值,通過科學的手段,利用自然降水,將二者合理搭配,為觀光農業、美麗鄉村建設做出有益探索。在節水的大前提下,充分利用二月蘭耐旱、耐寒、耐蔭、觀賞效果好的特點,與耐旱性強、生育期較短的谷子相搭配,利用自然降水,在干旱缺水區域打造生態景觀,并兼顧經濟效益,對于地方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有益的探索。本專利技術為實現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谷子、二月蘭雨養少免耕種植方法,采用谷子與二月蘭聯合種植,在谷子抽穗前10-15天追施氮肥時,向谷子行間播種二月蘭,待谷子收獲后,將谷子秸稈切碎拋灑在田間,二月蘭自然生長,于翌年5月份在二月蘭結果前對花枝進行修剪,留茬高度10-15cm,在5月下旬將二月蘭秸稈粉碎、滅茬,在種植期間3-4年不進行翻耕處理,6月下旬-7月上旬直接趁雨播種谷子即可,如此往復種植谷子-二月蘭。谷子的播種行距為50cm,留苗密度為4-5萬株/畝,播種深度2-3cm,播種時,每畝施用磷酸二銨15kg。二月蘭的播量為1-1.5kg/畝,播深1-2cm,行距25cm。谷子播種7日后檢查出苗情況,對缺苗嚴重的進行補苗,4葉期后噴施除草劑。在10月上旬,谷子成熟后,用割曬機將谷子割倒并在田間自然晾曬,留茬高度10-15cm,然后將割倒后的谷子脫粒,完成收獲。追施氮肥時,氮肥距離谷子25cm,距離二月蘭12.5cm。對于粘重的土壤,種植3-4年后,若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減少,則在5月下旬將二月蘭秸稈粉碎、滅茬后,進行一次松土、翻耕處理,然后再于6月下旬-7月上旬趁雨播種谷子;否則依然不進行翻耕處理。所述谷子選用抗除草劑的中早熟谷子品種。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播期靈活,雨養種植,節水效果好本專利技術著眼河北省地下水壓采區,當地降水的80%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谷子、二月蘭兩者搭配,二月蘭可于8月份趁雨在谷子行間播種,來年5月份收獲,谷子可以根據降水情況,在6月下旬-7月上旬靈活安排播種,以使谷子生育時期與降雨相吻合,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通過科學管理,實現全生育期的雨養種植,減少對地下水的利用。二月蘭直根發達,而谷子須根發達,兩者搭配可以利用不同土壤深度的營養成分,而且不再作物搭配,起到換茬作用,可減少或緩解谷子重茬對增產的不利影響。2、免耕播種,地表覆蓋,生態觀賞谷子免耕播種,有利于搶墑、保墑,此外,谷子生長前期因為有二月蘭秸稈的覆蓋,可以有效減少因大雨所致的灌耳,谷子生長后期二月蘭覆蓋可以抑制行間雜草的生長。秋季谷子收獲時,二月蘭可以較好的覆蓋地面,加之谷子秸稈粉碎后覆蓋于地表,更可有效減少田間水分散失,并有利于來年早春的及早返青,再結合修剪,可使觀賞期延長;同時,因為早春多風少雨,氣候干旱,二月蘭及早返青有利于保持土壤墑情。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一、具體技術闡明1、備播5月下旬,二月蘭觀賞價值不佳時,將二月蘭切碎并均勻拋灑在田間,利于谷子播種。選用生育期較短(7月中旬播種可正常成熟)的抗拿捕凈谷子品種,進行團粒化處理后備用,團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谷子、二月蘭雨養少免耕種植方法,采用谷子與二月蘭聯合種植,其特征在于,在谷子抽穗前10?15天追施氮肥時,向谷子行間播種二月蘭,待谷子收獲后,將谷子秸稈切碎拋灑在田間,二月蘭自然生長,于翌年5月份在二月蘭結果前對花枝進行修剪,留茬高度10?15cm,在5月下旬將二月蘭秸稈粉碎、滅茬,在種植期間3?4年不進行翻耕處理,6月下旬?7月上旬直接趁雨播種谷子即可,如此往復種植谷子?二月蘭。
【技術特征摘要】
1.谷子、二月蘭雨養少免耕種植方法,采用谷子與二月蘭聯合種植,其特征在于,在谷子抽穗前10-15天追施氮肥時,向谷子行間播種二月蘭,待谷子收獲后,將谷子秸稈切碎拋灑在田間,二月蘭自然生長,于翌年5月份在二月蘭結果前對花枝進行修剪,留茬高度10-15cm,在5月下旬將二月蘭秸稈粉碎、滅茬,在種植期間3-4年不進行翻耕處理,6月下旬-7月上旬直接趁雨播種谷子即可,如此往復種植谷子-二月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谷子、二月蘭雨養少免耕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谷子的播種行距為50cm,留苗密度為4-5萬株/畝,播種深度2-3cm,播種時,每畝施用磷酸二銨15kg。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谷子、二月蘭雨養少免耕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月蘭的播量為1-1.5kg/畝,播深1-2cm,行距25c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谷子、二月蘭雨養少免耕種植方法,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龐昭進,郭安強,吳振良,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