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fabricated pipe gallery, including sewage tank (10), (20) and a gas tank tank (30), (10) located in the water tank of the prefabricated pipe gallery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gas tank (30) located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refabricated pipe gallery, located in the integrated cabin (20) water tank (10) and (30) between the gas tank, water tank (10) of the inner surface is higher than the integrated cabin (20)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water tank (10) on the inner surface is higher than the integrated cabin (20)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The prefabricated integrated Gallery eliminates the need to deepen the depth of the sewage pipe before it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integrated corridor.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entrance corridor of the sewage pipe, and does not increase the burying depth of the sewage pip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預制綜合管廊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預制綜合管廊。
技術介紹
綜合管廊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線的構筑物及附屬設施。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綜合管廊的建設可有效消除城市“拉鏈路”,保障道路交通通暢,同時保證地下管線安全運營。《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凡是建設有綜合管廊的區域,各類管線必須全部入廊,管線以外的區域不得新建管線。國辦發【2015】61號文件強調:已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區域內所有管線必須全部入廊。住建部于2016年6月17日召開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電視電話會議,再次強調:要堅決落實管線全部入廊的要求,明確所有管線包括煤氣、污水必須全部入廊。《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50838-2015)對于雨水、污水和天然氣管納入綜合管廊的技術措施進行了說明。針對地形條件和排水系統能滿足雨水、污水納入的情況,需考慮將雨水、污水納入綜合管廊內,《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50838-2015)中規定污水納入綜合管廊內應采用管道形式。污水以管道納入綜合管廊后,對于地勢平坦的地區,污水管道隨著坡度埋深逐漸加大,管廊也會隨著加大埋深,當管廊埋設深度較大時,往往會造成投資較大,當入廊污水管道埋深在允許的范圍內時,即管廊覆土大于3米時,對污水艙的管廊附屬設施等的設置和其他艙考慮的因素基本相同。現有的綜合管廊采用污水艙上方的一般要求的3米覆土的空間,在風機夾層內設置風機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制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該預制綜合管廊包括污水艙(10)、綜合艙(20)和燃氣艙(30),污水艙(10)位于該預制綜合管廊的左側,燃氣艙(30)位于該預制綜合管廊的右側,綜合艙(20)位于污水艙(10)和燃氣艙(30)之間,污水艙(10)內側的下表面高于綜合艙(20)內側的下表面,污水艙(10)內側的上表面高于綜合艙(20)內側的上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制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該預制綜合管廊包括污水艙(10)、綜合艙(20)和燃氣艙(30),污水艙(10)位于該預制綜合管廊的左側,燃氣艙(30)位于該預制綜合管廊的右側,綜合艙(20)位于污水艙(10)和燃氣艙(30)之間,污水艙(10)內側的下表面高于綜合艙(20)內側的下表面,污水艙(10)內側的上表面高于綜合艙(20)內側的上表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污水艙(10)內側的下表面低于綜合艙(20)內側的上表面,污水艙(10)內側的下表面高于綜合艙(20)內側的上表面和綜合艙(20)內側的下表面之間的中點。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制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污水艙(10)內側的上表面和污水艙(10)內側的下表面之間的距離為綜合艙(20)內側的上表面和綜合艙(20)內側的下表面之間距離的75%~125%,綜合艙(20)和燃氣艙(30)共用綜合艙(20)的左側壁,綜合艙(20)的右側壁的上部與污水艙(10)的左側壁的下部共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該預制綜合管廊還包括通風室(40),通風室(40)位于綜合艙(20)的上方,通風室(40)與污水艙(10)左右相鄰,通風室(40)和綜合艙(20)共用綜合艙(20)的上側壁,污水艙(10)的左側壁的上部與通風室(40)的右側壁共用,通風室(40)的頂部能夠與地面通風口(61)連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預制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綜合艙(20)的上側壁設有能夠與通風室(40)連通的上通風孔(21),污水艙(10)的左側壁的上部設有能夠與通風室(40)連通的側通風孔(11)。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制綜合管廊,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宗金宇,尹力文,姜素云,張偉娜,闕良剛,鄧成云,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