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周國炳專利>正文

    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742664 閱讀: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2 13:48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它包括氣壓罐、主氣缸、平衡氣缸、排氣氣缸、電磁閥、曲柄滑桿機構、手動閥和控制器,所述主氣缸安裝在氣壓罐內,其底部與氣壓罐外部連通,主氣缸的活塞通過固定架固裝在缸體內,活塞上安裝有單向閥,且活塞通通過管狀的活塞桿與外部連通;所述平衡氣缸通過支架安裝在主氣缸的兩側,且平衡氣缸內部與主氣缸內部連通,所述排氣氣缸安裝在氣壓罐的內壁上,所述曲柄連桿機構安裝在氣壓罐底部,其一端與排氣氣缸連接,另一端與主氣缸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罐體內不同氣缸的面積不同產生壓差,自動向內部補充空氣,從提高供氣時間,降低補充壓縮空氣的周期,減少能源的消耗,更加環保。

    Pressure difference type automatic pressure compensating air sourc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ssure automatic fill pressure air suppl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air pressure tank, a main cylinder, balance cylinder, exhaust cylinder, solenoid valve, crank slider mechanism, a manual valve and a controller, wherein the main cylinder is installed in the pressure tank, the bottom and the pressure tank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utside of the main cylinder piston. The fixed frame is fixedly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body, a piston and a one-way valve is installed on the piston through the tubular piston ro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both sides of the balance cylinder installed on the main cylinder by a bracket, and the internal balance inside the cylinder and the main cylinder connected, the exhaust cylinder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air pressure tank. The crank is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of the pressure tank, one end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haust cylinde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main cylinder. The invention generates pressure difference through the area of different cylinders in the tank, and automatically adds air to the interior, thereby increasing the air supply time, reducing the cycle of supplementing compressed air,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being mor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空氣壓縮
    ,特別是一種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
    技術介紹
    壓縮空氣,即被外力壓縮的空氣。空氣具有可壓縮性,經空氣壓縮機做機械功使本身體積縮小、壓力提高后的空氣叫壓縮空氣。壓縮空氣是一種重要的動力源。與其它能源比,它具有下列明顯的特點:清晰透明,輸送方便,不僅不會污染環境、破壞大自然,減少霧霾的產生,而且,安全無害,不會像核能有安全隱患,即便泄露也不會像核能一樣產生核輻射,不怕超負荷,能在許多不利環境下工作,空氣在地面上到處都有,取之不盡。空氣壓縮通常是通過空氣壓縮機將氣體壓縮后儲存在氣壓罐中。需要使用氣壓罐做氣源時,通過管道連接氣壓罐的出氣端后,打開閥門即可使用,十分方便,然而,氣壓罐無法自行補充空氣,氣壓罐中的壓縮空氣用盡或壓力不足時,只能通過空氣壓縮機將空氣重新補充到氣壓罐中的設備,而大多數空氣壓縮機是往復活塞式,包括單向閥及柱塞泵,柱塞往復壓縮后,罐內壓力升高阻力加大,需要的外力作用也隨之加大,因此,隨著氣壓罐中的氣壓不斷升高,空氣壓縮機也十分耗能。從流體靜力學中物體在密封流體罐中,不論壓力的升降,只要物體完全浸沒在流體罐中,其各個方向上的壓強均大小均相同,因此,根據壓力與壓強的關系公式F=s·p可知,其各個方向的壓力合力始保持著相等的力在相互作用著。力的相互平衡也就使物體始終處于靜止狀態,當受外力作用而發生運動時,即沿受力方向移動與罐內原始流體壓力無關。欲避開運動時產生的阻力,只有在壓力中求得平衡。因此,專利技術人潛心研究,專利技術了一種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可以通過壓力差在輸送高壓空氣的同時,自動補充空氣,從而提高供氣時間,降低補充壓縮空氣的周期,減少能源的消耗,更加環保。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它包括氣壓罐、底座、支架、曲柄滑桿機構、驅動機構和排氣機構,所述氣壓罐的罐體扣裝在底座上,所述罐體的外壁上設置有出氣嘴和接口,所述底座上開設有安裝口,底座底部安裝有固定架且與安裝口位置相對應,所述支架為龍門結構,其安裝在底座上,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主氣缸和平衡氣缸,所述平衡氣缸裝置在支架上,且與主氣缸之間設有連接板,所述主氣缸包括缸體、活塞和活塞桿,所述缸體安裝在安裝口內,其與平衡氣缸之間設有氣管,所述活塞安裝在缸體內,活塞上開設有氣道,所述氣道內安裝有單向閥,所述活塞桿一端連接活塞,其另一端固裝在固定架上,所述排氣機構包括排氣氣缸、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管道、手動閥和控制裝置,所述排氣氣缸包括排氣缸體、排氣活塞和排氣活塞桿,所述排氣缸體安裝在罐體的內壁上并與出氣嘴貫通,其內部安裝有排氣活塞,所述排氣活塞上開設有排氣孔,所述管道安裝在排氣孔內,所述第二電磁閥安裝在管道上,所述排氣活塞桿安裝在排氣活塞上,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連接,其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安裝在排氣氣缸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器安裝在排氣氣缸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電磁閥和手動氣閥分別安裝在出氣嘴上,所述曲柄滑桿機構包括滑桿、滑塊、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一曲柄、第二曲柄和連接件,所述滑桿底端固裝在底座上,所述滑塊安裝在滑桿上,并通過第三連桿與缸體固接,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和第二曲柄的一端分別鉸裝在滑桿的頂端,并通過連接件固定,所述第一曲柄另一端與第一連桿一端鉸接,所述第一連桿另一端鉸裝在滑塊上,所述第二曲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鉸接,所述第二連桿另一端與排氣活塞桿鉸接。進一步的,所述罐體為底部敞口的圓柱體,其敞口端的外周環設有凸檐,所述凸檐上等間距設置有若干通孔。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中部設置有與罐體內徑相適配的圓柱體凸起,底座上設置有與通孔相對應的安裝孔,底座中心設置有安裝口,凸起插裝在罐體內,且底座與罐體間設置有密封圈,安裝孔與罐體的通孔內安裝有螺栓,并通過螺母將底座與罐體間密封。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設置有活塞桿安裝口。進一步的,所述活塞桿的一端固裝在活塞桿安裝口內。進一步的,所述氣壓罐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固裝在底座上,且與底座共軸線,套筒的內徑與缸體的外徑相等。進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部螺裝在底座的凸起上,所述支架的橫梁上安裝有滑軌,所述滑軌為兩條,兩條滑軌距離的中點與套筒的軸線重合。進一步的,所述缸體插裝在套筒內,且可沿套筒軸向往復滑動,缸體的側壁上分別對開有氣孔,缸體遠離安裝口一端的端壁上設置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截面為V字型。進一步的,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體、單向閥、彈性元件,所述活塞本體裝置在缸體內,其軸向開設有氣道,氣道內壁上環設有環形槽,所述單向閥裝置在氣道內,所述彈性元件卡裝在環形槽內,其一端與單向閥固接,使單向閥復位,所述活塞桿為管狀,其一端固裝在活塞本體上,并與氣道連通,另一端固裝在固定架上,并與罐體外部連通,外部空氣可以通過活塞桿進入氣道內,并通過單向閥進入到罐體內。進一步的,所述主氣缸還包括壓帽、復位彈簧和壓帽限位機構所述壓帽蓋裝在缸體頂部,所述復位彈簧兩端分別與支架和壓帽本體連接,所述壓帽限位機構夾裝在壓帽上,并通過連桿與支架固接。進一步的,所述壓帽包括壓帽本體、第一觸碰開關和壓簧,所述壓帽本體為圓柱體,其頂部中心位置沿其軸向開設有盲孔,壓帽本體側壁的中部設置有定位凸起和滑槽,所述定位凸起為直角三角形,所述滑槽設置在壓帽本體的側壁上,并與滑軌相對應,壓帽本體通過滑槽安裝在滑軌上,并可沿滑軌往復滑動,當其滑動至滑軌最下方時,蓋裝在缸體的頂部,壓帽本體的底部邊緣設置有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與缸體上的環形槽相對應且相適配,楔形凸起上開設有平衡氣道,所述平衡氣道的一端設置在盲孔的內壁上,所述第一觸碰開關裝置在盲孔內,其頂部延伸至盲孔外,第一觸碰開關為圓柱體,其沿軸向開設有貫穿頂部和底部的第一氣道,其側壁上開設有與第一氣道連通的第一支氣道,且所述第一支氣道與平衡氣道相對應,所述壓簧裝置在第一觸碰開關底部與盲孔底部之間,其兩端分別與第一觸碰開關和盲孔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壓帽限位機構包括定位鉗、定位彈簧和釋放板,所述定位鉗夾裝在壓帽本體上,并通過連桿與支架固接,定位鉗由兩個鉗臂鉸裝而成,兩個鉗臂較長的一側分別支抵在定位凸起的底部,且遠離鉸接軸的一端開設有釋放板槽,所述定位彈簧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鉗臂距離鉸接軸較近的一端,并兩端拉緊,從而使定位鉗夾緊在壓帽本體上,所述釋放板為等腰三角形,其頂角自上而下插裝在釋放板槽內,釋放板上沿其對稱線開設有滑孔,所述滑孔內安裝有螺釘,所述螺釘固裝在缸體的外壁上。進一步的,所述平衡氣缸包括平衡缸體、平衡活塞、控制活塞、氣管、氣缸套和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中部水平固裝在缸體上,其兩端分別安裝有氣缸套,所述氣缸套為筒狀,其位于缸體的兩側,氣缸套側壁上開設有與氣孔相對應的通孔,氣缸套底部安裝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長度與氣缸套的外徑相等,所述平衡缸體插裝在氣缸套內,其側壁上開設有與通孔相對應的進氣孔,所述控制活塞裝置在平衡缸體的底部,其底端面上設置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通過螺栓固裝在固定梁上,所述平衡活塞裝置在平衡缸體內,其通過活塞桿固裝在支架的橫梁上,所述氣管一端與進氣孔連通,另一端穿過氣缸套的通孔與缸體的氣孔連通。進一步的,所述排氣缸體為筒狀,其一端口焊接在罐體的內壁上,另一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氣壓罐(1)、底座(12)、支架(15)、曲柄滑桿機構(6)、驅動機構(9)和排氣機構(10),所述氣壓罐(1)的罐體(11)扣裝在底座(12)上,所述罐體(11)的外壁上設置有出氣嘴(111)和接口(112),所述底座(12)上開設有安裝口(121),底座(12)底部安裝有固定架(13)且與安裝口(121)位置相對應,所述支架(15)為龍門結構,其安裝在底座(12)上,所述驅動機構(9)包括主氣缸(2)和平衡氣缸(3),所述平衡氣缸(3)裝置在支架(15)上,且與主氣缸(2)之間設有連接板(36),所述主氣缸(2)包括缸體(21)、活塞(22)和活塞桿(23),所述缸體(21)安裝在安裝口(121)內,其與平衡氣缸(3)之間設有氣管(34),所述活塞(22)安裝在缸體(21)內,活塞(22)上開設有氣道(2211),所述氣道(2211)內安裝有單向閥(222),所述活塞桿(23)一端連接活塞(22),其另一端固裝在固定架(13)上,所述排氣機構(10)包括排氣氣缸(4)、第一電磁閥(5)、第二電磁閥(43)、管道(422)、手動閥(7)和控制裝置(8),所述排氣氣缸(4)包括排氣缸體(41)、排氣活塞(42)和排氣活塞桿(44),所述排氣缸體(41)安裝在罐體(11)的內壁上并與出氣嘴(111)貫通,其內部安裝有排氣活塞(42),所述排氣活塞(42)上開設有排氣孔(421),所述管道(422)安裝在排氣孔(421)內,所述第二電磁閥(43)安裝在管道(422)上,所述排氣活塞桿(44)安裝在排氣活塞(42)上,所述控制裝置(8)分別與第一電磁閥(5)和第二電磁閥(43)連接,其包括第一控制器(81)和第二控制器(82),所述第一控制器(81)安裝在排氣氣缸(4)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器(82)安裝在排氣氣缸(4)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電磁閥(5)和手動氣閥(7)分別安裝在出氣嘴(111)上,所述曲柄滑桿機構(6)包括滑桿(61)、滑塊(62)、第一連桿(63)、第二連桿(64)、第三連桿(65)、第一曲柄(66)、第二曲柄(67)和連接件(68),所述滑桿(61)底端固裝在底座(12)上,所述滑塊(62)安裝在滑桿(61)上,并通過第三連桿(65)與缸體(21)固接,所述第一曲柄(66)的一端和第二曲柄(67)的一端分別鉸裝在滑桿(61)的頂端,并通過連接件(68)固定,所述第一曲柄(66)另一端與第一連桿(63)一端鉸接,所述第一連桿(63)另一端鉸裝在滑塊(62)上,所述第二曲柄(67)另一端與第二連桿(64)鉸接,所述第二連桿(64)另一端與排氣活塞桿(44)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氣壓罐(1)、底座(12)、支架(15)、曲柄滑桿機構(6)、驅動機構(9)和排氣機構(10),所述氣壓罐(1)的罐體(11)扣裝在底座(12)上,所述罐體(11)的外壁上設置有出氣嘴(111)和接口(112),所述底座(12)上開設有安裝口(121),底座(12)底部安裝有固定架(13)且與安裝口(121)位置相對應,所述支架(15)為龍門結構,其安裝在底座(12)上,所述驅動機構(9)包括主氣缸(2)和平衡氣缸(3),所述平衡氣缸(3)裝置在支架(15)上,且與主氣缸(2)之間設有連接板(36),所述主氣缸(2)包括缸體(21)、活塞(22)和活塞桿(23),所述缸體(21)安裝在安裝口(121)內,其與平衡氣缸(3)之間設有氣管(34),所述活塞(22)安裝在缸體(21)內,活塞(22)上開設有氣道(2211),所述氣道(2211)內安裝有單向閥(222),所述活塞桿(23)一端連接活塞(22),其另一端固裝在固定架(13)上,所述排氣機構(10)包括排氣氣缸(4)、第一電磁閥(5)、第二電磁閥(43)、管道(422)、手動閥(7)和控制裝置(8),所述排氣氣缸(4)包括排氣缸體(41)、排氣活塞(42)和排氣活塞桿(44),所述排氣缸體(41)安裝在罐體(11)的內壁上并與出氣嘴(111)貫通,其內部安裝有排氣活塞(42),所述排氣活塞(42)上開設有排氣孔(421),所述管道(422)安裝在排氣孔(421)內,所述第二電磁閥(43)安裝在管道(422)上,所述排氣活塞桿(44)安裝在排氣活塞(42)上,所述控制裝置(8)分別與第一電磁閥(5)和第二電磁閥(43)連接,其包括第一控制器(81)和第二控制器(82),所述第一控制器(81)安裝在排氣氣缸(4)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器(82)安裝在排氣氣缸(4)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電磁閥(5)和手動氣閥(7)分別安裝在出氣嘴(111)上,所述曲柄滑桿機構(6)包括滑桿(61)、滑塊(62)、第一連桿(63)、第二連桿(64)、第三連桿(65)、第一曲柄(66)、第二曲柄(67)和連接件(68),所述滑桿(61)底端固裝在底座(12)上,所述滑塊(62)安裝在滑桿(61)上,并通過第三連桿(65)與缸體(21)固接,所述第一曲柄(66)的一端和第二曲柄(67)的一端分別鉸裝在滑桿(61)的頂端,并通過連接件(68)固定,所述第一曲柄(66)另一端與第一連桿(63)一端鉸接,所述第一連桿(63)另一端鉸裝在滑塊(62)上,所述第二曲柄(67)另一端與第二連桿(64)鉸接,所述第二連桿(64)另一端與排氣活塞桿(44)鉸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11)為底部敞口的圓柱體,其敞口端的外周環設有凸檐(113),所述凸檐(113)上等間距設置有若干通孔(11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中部設置有與罐體(11)內徑相適配的圓柱體凸起(122),底座(12)上設置有與通孔(114)相對應的安裝孔(115),底座(12)中心設置有安裝口(121),凸起(122)插裝在罐體(11)內,且底座(12)與罐體(11)間設置有密封圈,安裝孔(115)與罐體(11)的通孔(114)內安裝有螺栓,并通過螺母將底座(12)與罐體(11)間密封。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3)上設置有活塞桿安裝口(131)。5.根據權利要求1和4所述的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23)的一端固裝在活塞桿安裝口(131)內。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壓罐(1)包括套筒(14),所述套筒(14)固裝在底座(12)上,且與底座(12)共軸線,套筒(14)的內徑與缸體(21)的外徑相等。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5)底部螺裝在底座(12)的凸起(122)上,所述支架(15)的橫梁上安裝有滑軌(151),所述滑軌(151)為兩條,兩條滑軌(151)距離的中點與套筒(14)的軸線重合。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21)插裝在套筒(14)內,且可沿套筒(14)軸向往復滑動,缸體(21)的側壁上分別對開有氣孔(212),缸體(21)遠離安裝口(121)一端的端壁上設置有環形槽(211),所述環形槽(211)截面為V字型。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差式自動補壓氣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2)包括活塞本體(221)、單向閥(222)、彈性元件(223),所述活塞本體(221)裝置在缸體(21)內,其軸向開設有氣道(2211),氣道(2211)內壁上環設有環形槽(22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國炳
    申請(專利權)人:周國炳周小珣周小茵周小曄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尤物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 在线无码午夜福利高潮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 西西444www无码大胆|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