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配電線路絕緣操作桿,包括橡膠套、鋸刀、彎鉤、推鏟、上夾板、下夾板、滾輪、套管和內桿,所述套管的下部套設有橡膠套,橡膠套的上端設有橡膠擋環,套管的內部配合設有內桿,內桿通過安裝在套管上的帶齒輪的旋鈕控制升降,套管的左側上部設有彎鉤,彎鉤的下方設有鋸刀,套管的右側上部設有下夾板,內桿的頂端設有上夾板,上夾板的頂部還設有推鏟,套管的右側上部U形滾輪架上通過滾輪軸轉動安裝有滾輪,滾輪的中部設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設有刷毛。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功能豐富,縮短了工作時間,提高了配電線路運行的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多功能配電線路絕緣操作桿
本技術涉及配電線路操作桿
,具體是一種多功能配電線路絕緣操作桿。
技術介紹
電力系統承載著國家能源優化配置的功能,輸電線路則是能源傳輸的動脈,由于其本身特征:地域跨度大,常年暴露野外環境中,所處環境因素復雜,輸電線路在實際運行中經常受到外界環境干擾。由于配電線路覆蓋面廣和專業人員少的原因,所以對在配電線路中所發現的缺陷不能及時的進行處理,現有配電線路中,由于大風的原因,塑料袋等異物會掛在配電線路中,而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采用現有絕緣操作桿清除配電線路上的異物耗時長和掛取跌落式熔斷器耗時長,樹枝和線纜的夾取不便,線纜表面粘附的異物不易清理,從而導致配電線路運行的可靠性降低,進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配電線路絕緣操作桿,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配電線路絕緣操作桿,包括橡膠套、鋸刀、彎鉤、推鏟、上夾板、下夾板、滾輪、套管和內桿,所述套管的下部套設有橡膠套,所述橡膠套的上端設有橡膠擋環,所述套管的內部配合設有內桿,所述內桿通過安裝在套管上的帶齒輪的旋鈕控制升降,所述內桿上設有帶齒輪的導向槽,所述帶齒輪的旋鈕穿過套管的外壁與導向槽齒輪連接,所述套管的左側上部設有彎鉤,所述彎鉤的下方設有鋸刀,所述套管的右側上部設有下夾板,所述內桿的頂端設有上夾板,所述上夾板的底部和下夾板的頂部均對應設有凹槽,所述上夾板的頂部還設有推鏟,所述套管的右側上部還設有U形滾輪架,所述U形滾輪架上通過滾輪軸轉動安裝有滾輪,所述滾輪的中部設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設有刷毛。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膠套與套管之間通過強力膠進行加強固定。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膠套的表面均勻設有若干球形凸起。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膠擋環和橡膠套一體成型,且橡膠擋環和套管垂直設置。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旋鈕的表面設有絕緣層,且旋鈕設于橡膠擋環的下方。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彎鉤由三個鐵絲鉤組合而成。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鋸刀為上部朝向左側15~30°傾斜設置,鋸刀的長度為15~30cm。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夾板和下夾板的俯視均為梯形結構,凹槽為中部下凹的弧形結構,凹槽內設有網狀防滑紋。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滾輪軸為阻尼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橡膠套及其上端橡膠擋環的設置便于工人安全操作,通過旋轉旋鈕可控制內桿升降,進而通過上夾板和下夾板配合對線纜或樹枝進行夾緊,且凹槽內設置網狀防滑紋,穩定可靠,通過彎鉤易于掛取跌落式熔斷器,通過推鏟和鋸刀還可對配電線路上的異物清理徹底和樹枝割據,通過設置滾輪及在滾輪內設置刷毛,方便對粘附在配電線路上的異物進行清理,縮短了工作時間,提高了配電線路運行的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套管的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中下夾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滾輪部分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橡膠套,2-旋鈕,3-橡膠擋環,4-鋸刀,5-彎鉤,6-內桿,7-推鏟,8-上夾板,9-凹槽,10-下夾板,11-滾輪,12-滾輪軸,13-U形滾輪架,14-套管,15-導向槽,16-網狀防滑紋,17-環形凹槽,18-刷毛。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多功能配電線路絕緣操作桿,包括橡膠套1、鋸刀4、彎鉤5、推鏟7、上夾板8、下夾板10、滾輪11、套管14和內桿6,所述套管14的下部套設有橡膠套1,橡膠套1與套管14之間通過強力膠進行加強固定,避免工人通過橡膠套1對套管14進行操作時橡膠套1滑脫,提升裝置的可靠性,所述橡膠套1的表面均勻設有若干球形凸起,通過球形凸起增加手持時的摩擦力,所述橡膠套1的上端設有橡膠擋環3,所述橡膠擋環3和橡膠套1一體成型,且橡膠擋環3和套管14垂直設置,通過橡膠擋環3可對異物進行阻擋,避免工人的手部受到傷害,所述套管14的內部配合設有內桿6,所述內桿6通過安裝在套管14上的帶齒輪的旋鈕2控制升降,所述內桿6上設有帶齒輪的導向槽15,所述帶齒輪的旋鈕2穿過套管14的外壁與導向槽15齒輪連接,所述旋鈕2的表面設有絕緣層,且旋鈕2設于橡膠擋環3的下方,通過旋轉旋鈕2可控制內桿6的升降。所述套管14的左側上部設有彎鉤5,彎鉤5由三個鐵絲鉤組合而成,所述彎鉤5的下方設有鋸刀4,所述鋸刀4為上部朝向左側15~30°傾斜設置,鋸刀4的長度為15~30cm,通過鋸刀4可以對較大的樹枝進行切割去除,且鋸刀4傾斜設置,更容易提升工作效率,所述套管14的右側上部設有下夾板10,所述內桿6的頂端設有上夾板8,所述上夾板8和下夾板10的俯視均為梯形結構,所述上夾板8的底部和下夾板10的頂部均對應設有凹槽9,所述凹槽9為中部下凹的弧形結構,凹槽9內設有網狀防滑紋16,通過上夾板8和下夾板10配合可對樹枝或線纜進行夾緊固定,所述上夾板8的頂部還設有推鏟7。所述套管14的右側上部還設有U形滾輪架13,所述U形滾輪架13上通過滾輪軸12轉動安裝有滾輪11,且滾輪軸12為阻尼軸,降低滾輪11的轉動靈活性,提升清理效果,所述滾輪11的中部設有環形凹槽17,環形凹槽17內設有刷毛18,通過滾輪11上開設的環形凹槽17以及環形凹槽17內設置的刷毛18,可對配電線路上的異物進行快速清理。該配電線路絕緣操作桿通過橡膠套1及其上端橡膠擋環3的設置便于工人安全操作,通過旋轉旋鈕2可控制內桿6升降,進而通過上夾板8和下夾板10配合對線纜或樹枝進行夾緊,且凹槽9內設置網狀防滑紋16,穩定可靠,通過彎鉤5易于掛取跌落式熔斷器,通過推鏟7和鋸刀4還可對配電線路上的異物清理徹底和樹枝割據,通過設置滾輪11及在滾輪11內設置刷毛18,方便對粘附在配電線路上的異物進行清理,縮短了工作時間,提高了配電線路運行的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以上的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技術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配電線路絕緣操作桿,包括橡膠套(1)、鋸刀(4)、彎鉤(5)、推鏟(7)、上夾板(8)、下夾板(10)、滾輪(11)、套管(14)和內桿(6),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4)的下部套設有橡膠套(1),所述橡膠套(1)的上端設有橡膠擋環(3),所述套管(14)的內部配合設有內桿(6),所述內桿(6)通過安裝在套管(14)上的帶齒輪的旋鈕(2)控制升降,所述內桿(6)上設有帶齒輪的導向槽(15),所述帶齒輪的旋鈕(2)穿過套管(14)的外壁與導向槽(15)齒輪連接,所述套管(14)的左側上部設有彎鉤(5),所述彎鉤(5)的下方設有鋸刀(4),所述套管(14)的右側上部設有下夾板(10),所述內桿(6)的頂端設有上夾板(8),所述上夾板(8)的底部和下夾板(10)的頂部均對應設有凹槽(9),所述上夾板(8)的頂部還設有推鏟(7),所述套管(14)的右側上部還設有U形滾輪架(13),所述U形滾輪架(13)上通過滾輪軸(12)轉動安裝有滾輪(11),所述滾輪(11)的中部設有環形凹槽(17),環形凹槽(17)內設有刷毛(1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配電線路絕緣操作桿,包括橡膠套(1)、鋸刀(4)、彎鉤(5)、推鏟(7)、上夾板(8)、下夾板(10)、滾輪(11)、套管(14)和內桿(6),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4)的下部套設有橡膠套(1),所述橡膠套(1)的上端設有橡膠擋環(3),所述套管(14)的內部配合設有內桿(6),所述內桿(6)通過安裝在套管(14)上的帶齒輪的旋鈕(2)控制升降,所述內桿(6)上設有帶齒輪的導向槽(15),所述帶齒輪的旋鈕(2)穿過套管(14)的外壁與導向槽(15)齒輪連接,所述套管(14)的左側上部設有彎鉤(5),所述彎鉤(5)的下方設有鋸刀(4),所述套管(14)的右側上部設有下夾板(10),所述內桿(6)的頂端設有上夾板(8),所述上夾板(8)的底部和下夾板(10)的頂部均對應設有凹槽(9),所述上夾板(8)的頂部還設有推鏟(7),所述套管(14)的右側上部還設有U形滾輪架(13),所述U形滾輪架(13)上通過滾輪軸(12)轉動安裝有滾輪(11),所述滾輪(11)的中部設有環形凹槽(17),環形凹槽(17)內設有刷毛(1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電線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鐘,栗海濤,
申請(專利權)人:王鐘,栗海濤,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