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胡保衛專利>正文

    一種觀察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工作狀況的教學教具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6017171 閱讀: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20:27
    一種觀察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工作狀況的教學教具,左滑桿的下端固定于左圓軸的中間,左圓軸上從前到后安裝有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右滑桿的下端固定于右圓軸的中間,右圓軸上從前到后安裝有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每個電滾筒的周圈分別均布多個槳葉,每個槳葉上均布有多個小孔;頂蓋的中間開設一道縫,此道縫中插有插板;本教具可以讓學生比較直觀的觀察到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況下的拌合效果。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aching aid for observing the working state of a mixing device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Teaching aids working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for observation of mixing apparatus, the lower left of the slide bar is fixed on the left circular shaft, left circular shaft used to install a first electric drum, electric drum, second third roller, fourth electric drum; the lower right of the sliding rod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ight circular shaft, right circular shaft used to install fifth electric cylinder, sixth cylinder, seventh cylinder, electric power eighth electric drum; each electric drum circle are respectively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blades, a plurality of small hol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each blade; the middle of the top cover to open a crack, this slot plug a board; the teaching aid can make students more intuitive to observe the mixing apparatus in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mixing effec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觀察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工作狀況的教學教具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教具,特別是一種觀察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工作狀況的教學教具。
    技術介紹
    教具作為教學中使用的物品,能夠直觀的反映教學內容,讓學生快速方便的了解所學習的知識,當前教學用的拌合器具很少,學生只能到拌合現場觀察拌合器具的工作情況,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拌合器具的理解與學習。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能方便的觀察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工作狀況的教學教具。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觀察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工作狀況的教學教具,包括頂蓋、底蓋和器具周邊組成一個密閉的容器,容器的頂蓋為雙連拱的形狀,容器的底蓋為倒扣的雙連拱的形狀;頂蓋的左部頂端固定一個左密封滑套,左滑桿穿過左密封滑套,左滑桿的上端鉸接左伸縮缸的下端,左伸縮缸的上端鉸接頂梁的左端;頂蓋的右部頂端固定一個右密封滑套,右滑桿穿過右密封滑套,右滑桿的上端鉸接右伸縮缸的下端,右伸縮缸的上端鉸接頂梁的右端;頂梁通過左邊的左立撐和右邊的右立撐支撐在頂蓋上;左滑桿的下端固定于左圓軸的中間,左圓軸上從前到后安裝有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右滑桿的下端固定于右圓軸的中間,右圓軸上從前到后安裝有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每個電滾筒的周圈分別均布多個槳葉,每個槳葉上均布有多個小孔;頂蓋的中間開設一道縫,此道縫中插有插板。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可以讓學生比較直觀的觀察到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況下的拌合效果。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視圖;圖3為圖1的B—B視圖;圖4為圖1的C—C視圖;圖中:1、頂梁,2、左立撐,3、右立撐,4、左伸縮缸,5、右伸縮缸,6、插板,7、左密封滑套,8、右密封滑套,9、頂蓋,10、器具周邊,11、底蓋,12、左滑桿,13、右滑桿,14、左圓軸,15、右圓軸,16、第一電滾筒,17、第五電滾筒,18、槳葉,19、第二電滾筒,20、第三電滾筒,21、第四電滾筒,22、小孔,23、第六電滾筒,24、第七電滾筒,25、第八電滾筒。具體實施方式附圖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的頂蓋9、底蓋11和器具周邊10組成一個密閉的容器,容器的頂蓋為雙連拱的形狀,容器的底蓋為倒扣的雙連拱的形狀;頂蓋的左部頂端固定一個左密封滑套7,左滑桿12穿過左密封滑套,左滑桿的上端鉸接左伸縮缸4的下端,左伸縮缸的上端鉸接頂梁1的左端;頂蓋的右部頂端固定一個右密封滑套8,右滑桿13穿過右密封滑套,右滑桿的上端鉸接右伸縮缸5的下端,右伸縮缸的上端鉸接頂梁的右端;頂梁通過左邊的左立撐2和右邊的右立撐3支撐在頂蓋上;左滑桿的下端固定于左圓軸14的中間,左圓軸上從前到后安裝有第一電滾筒16、第二電滾筒19、第三電滾筒20、第四電滾筒21;右滑桿的下端固定于右圓軸15的中間,右圓軸上從前到后安裝有第五電滾筒17、第六電滾筒23、第七電滾筒24、第八電滾筒25;每個電滾筒的周圈分別均布多個槳葉18,每個槳葉上均布有多個小孔22;頂蓋的中間開設一道縫,此道縫中插有插板6。所述容器的頂蓋、底蓋和器具周邊均由透明的有機玻璃制成。所述容器內放置無色透明的流塑狀態的膠凝物質及紅顏色的顆粒。工作狀況一: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不放置插板,所有電滾筒均在一個容器內,觀察拌合效果。工作狀況二: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在容器中間插入插板,將容器分割成左右兩個,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在左邊的容器內正轉拌合,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在右邊的容器內反轉拌合,觀察拌合效果。工作狀況三: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不放置插板,所有電滾筒均在一個容器內,啟動左伸縮缸以及右伸縮缸,使左伸縮缸帶動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右伸縮缸帶動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同步上下運動,觀察拌合效果。工作狀況: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不放置插板,所有電滾筒均在一個容器內,啟動左伸縮缸以及右伸縮缸,使左伸縮缸帶動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右伸縮缸帶動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異步上下運動,即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上升到頂端時,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下降到底端,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下降到底端時,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上升到頂端,觀察拌合效果。工作狀況: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在容器中間插入插板,將容器分割成左右兩個,啟動左伸縮缸以及右伸縮缸,使左伸縮缸帶動第一電滾筒、第二電滾筒、第三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右伸縮缸帶動第五電滾筒、第六電滾筒、第七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同步上下運動,觀察拌合效果。工作狀況六:第一電滾筒、第三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第二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第五電滾筒、第七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第六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不放置插板,所有電滾筒均在一個容器內,觀察拌合效果。工作狀況七:第一電滾筒、第三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第二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第五電滾筒、第七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第六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在容器中間插入插板,將容器分割成左右兩個,觀察拌合效果。工作狀況八:第一電滾筒、第三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第二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第五電滾筒、第七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第六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不放置插板,所有電滾筒均在一個容器內,啟動左右伸縮缸,觀察拌合效果。工作狀況九:第一電滾筒、第三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第二電滾筒、第四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第五電滾筒、第七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反轉,第六電滾筒、第八電滾筒分別帶動槳葉正轉,在容器中間插入插板,將容器分割成左右兩個,啟動左右伸縮缸,觀察拌合效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觀察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工作狀況的教學教具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觀察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工作狀況的教學教具,包括:頂蓋(9)、底蓋(11)和器具周邊(10)組成一個密閉的容器,容器的頂蓋為雙連拱的形狀,容器的底蓋為倒扣的雙連拱的形狀;其特征在于:頂蓋的左部頂端固定一個左密封滑套(7),左滑桿(12)穿過左密封滑套,左滑桿的上端鉸接左伸縮缸(4)的下端,左伸縮缸的上端鉸接頂梁(1)的左端;頂蓋的右部頂端固定一個右密封滑套(8),右滑桿(13)穿過右密封滑套,右滑桿的上端鉸接右伸縮缸(5)的下端,右伸縮缸的上端鉸接頂梁的右端;頂梁通過左邊的左立撐(2)和右邊的右立撐(3)支撐在頂蓋上;左滑桿的下端固定于左圓軸(14)的中間,左圓軸上從前到后安裝有第一電滾筒(16)、第二電滾筒(19)、第三電滾筒(20)、第四電滾筒(21);右滑桿的下端固定于右圓軸(15)的中間,右圓軸上從前到后安裝有第五電滾筒(17)、第六電滾筒(23)、第七電滾筒(24)、第八電滾筒(25);每個電滾筒的周圈分別均布多個槳葉(18),每個槳葉上均布有多個小孔(22);頂蓋的中間開設一道縫,此道縫中插有插板(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觀察拌合器具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工作狀況的教學教具,包括:頂蓋(9)、底蓋(11)和器具周邊(10)組成一個密閉的容器,容器的頂蓋為雙連拱的形狀,容器的底蓋為倒扣的雙連拱的形狀;其特征在于:頂蓋的左部頂端固定一個左密封滑套(7),左滑桿(12)穿過左密封滑套,左滑桿的上端鉸接左伸縮缸(4)的下端,左伸縮缸的上端鉸接頂梁(1)的左端;頂蓋的右部頂端固定一個右密封滑套(8),右滑桿(13)穿過右密封滑套,右滑桿的上端鉸接右伸縮缸(5)的下端,右伸縮缸的上端鉸接頂梁的右端;頂梁通過左邊的左立撐(2)和右邊的右立撐(3)支撐在頂蓋上;左滑桿的下端固定于左圓軸(14)的中間,左圓軸上從前到后安裝有第一電滾筒(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保衛徐小鳳劉京蘭李占華張宗娜彭學斌劉加東
    申請(專利權)人:胡保衛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人妻aⅴ中文字幕无码|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网站|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