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包括固定架、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支撐套、穿插在所述支撐套內的螺桿以及與所述螺桿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外輪廓直徑大于所述支撐套的內徑,且所述螺母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支撐套的兩端且都旋合在所述螺桿上,所述螺桿的一端上設置有與墻體模板直接配合或間接配合的模板連接部。通過使相應的螺母貼合在支撐套的端部,并旋合該螺母來控制螺桿的移動,進而對墻體模板進行移動,墻體模板的可移動距離取決于螺桿的長度,可移動距離相對較長;此外,在移動墻體模板時,受力主要集中在于固定架固定連接的支撐套上,受力穩定,不會破壞螺桿和螺母的螺紋,使用壽命較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上墻體混凝土模板的整體移動機構,尤其是一種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
技術介紹
目前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對電梯井、剪力墻、柱和梁的混凝土澆筑都需要用到大量模板進行支撐,澆筑完畢一層后需要將下一層所用的混凝土模板和用于固定混凝土模板的鋼管全部拆掉取出,在澆筑上面的一層電梯井時,再另行搭架子、安裝模板,這個過程在整個高層建筑各個樓層的施工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反復進行,施工方法非常繁瑣,而且費時費力,導致施工成本高、工人勞動強度大、操作不方便。 中國技術專利ZL200320110319.7公開了一種伸縮式電梯井模架,主要由帶爬頭的底模板、墻體模板、具有內縮功能的合頁角、及倒傘形伸縮式支拆機構組成;下壓伸縮式支拆機構即可支模,提升伸縮式支拆機構時,通過拉桿帶動位于中心柱上的滑套及相關機構,拉動墻體模板整體均勻內縮脫模得以拆模提升。該電梯井模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工人的重復勞動,但是該電梯井模架用于用于移動電梯井模板的進退模機構是通過雙緊螺母及安裝在該雙緊螺母兩端的螺栓來實現,可移動模板的距離只有雙緊螺母長度的一半,可移動距離太小操作不方便;此外,該電梯井模板的進退模機構在移動模板時,受力幾乎全部集中在雙緊螺母的位置處,容易損壞雙緊螺母的螺紋,影響雙緊螺母的使用,仍有進一步就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移動模板距離相對較長,且受力穩定的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包括固定架、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支撐套、穿插在所述支撐套內的螺桿以及與所述螺桿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外輪廓直徑大于所述支撐套的內徑,且所述螺母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支撐套的兩端且都旋合在所述螺桿上,所述螺桿的一端上設置有與墻體模板直接配合或間接配合的模板連接部。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使相應的螺母貼合在支撐套的端部,并旋合該螺母來控制螺桿的移動,進而對墻體模板進行移動,墻體模板的可移動距離取決于螺桿的長度,可移動距離相對較長;此外,在移動墻體模板時,受力主要集中在于固定架固定連接的支撐套上,受力穩定,不會破壞螺桿和螺母的螺紋,使用壽命較高。 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模板連接部上設置有連接鋼管,所述連接鋼管固定在墻體模板上或墻體模板的固定鋼管上。通過上述改進,使得模板連接部與墻體模板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定,不易產生局部受力。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螺母上設置有把手。通過上述改進,方便操作者旋合螺母。 作為本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套焊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或者所述支撐套通過緊固組件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一起。通過上述改進,使得支撐套與固定架的連接更加牢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與升模架的配合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與墻體模板的配合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種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示對應如下: 1-固定架; 2-支撐套; 3-螺桿;31-模板連接部; 4-螺母; 41-把手; 5-連接鋼管;6-升模架; 7-墻體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包括固定架1、固定連接在固定架I上的支撐套2、穿插在支撐套2內的螺桿3以及與螺桿3配合的螺母4,固定架I可安裝在升模架上,螺桿3可以在支撐套2內沿著支撐套2的長度方向移動。支撐套2可以焊接在固定架I上,也可以通過常規的緊固組件與固定架I固定在一起。 螺母4有兩個,分別位于支撐套2的兩端且都旋合在螺桿3上,螺母4的外輪廓直徑大于支撐套2的內徑,這樣,螺母可以貼合在支撐套2的端面上。在本實施例中,還在螺母4上設置有把手41,這樣操作者無需借助工具即可方便的對螺母4進行旋合,把手41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如圖1中所示的螺母4上的把手41有兩個,但也可以使用如圖4所示的螺母4,該螺母4上的把手41有四個。當需要將螺桿3往某一個方向移動時,只需將該方向上的螺母4旋合至貼緊支撐套2的端面,將另一個螺母4往遠離支撐套2的方向旋離至預定位置,此時兩個螺母4之間的距離減去支撐套2的長度即為螺桿3可移動的距離;之后將貼緊支撐套2的螺母4往另一個螺母4的方向旋合,帶動螺桿3移動,直到兩個螺母4都貼合在支撐套2的端面上。 螺桿3的一端上設置有與墻體模板直接配合或間接配合的模板連接部31,模板連接部31可以直接與墻體模板安裝在一起,也可以與用于固定墻體模板的固定架安裝在一起。考慮到模板連接部31直接與墻體模板配合時,移動模板時,受力會集中在模板連接部31與墻體模板的配合位置,即僅在該位置有受力點,對于該位置的連接牢固性要求較高,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在模板連接部31上設置有連接鋼管5,連接鋼管5可以是圓形鋼管、方形鋼管、鐵板、鋼板或其他異形鋼管,其長度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模板連接部31最好是連接在連接鋼管5的中間位置,然后連接鋼管5再固定在墻體模板上或墻體模板的固定鋼管上,即模板連接部31與墻體模板間接配合,這樣模板連接部31與墻體模板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定,不易產生局部受力。 如圖2所示為本實施例的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與升模架6的配合狀態,升模架可以是常規的升模架,也可以是新型的升模架;圖3所示為本實施例的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與墻體模板7的配合狀態,墻體模板可以是常規的模板,也可以是新型的標準模板;此外,本實施例提供的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不僅可以用于電梯井模板的施工,也可以用于柱子、剪力墻等建筑體的施工。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現有技術可以對本技術做出各種變形,如將固定架I與升模架設計成一體式結構等,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墻體模板整體進退模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支撐套、穿插在所述支撐套內的螺桿以及與所述螺桿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外輪廓直徑大于所述支撐套的內徑,且所述螺母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支撐套的兩端且都旋合在所述螺桿上,所述螺桿的一端上設置有與墻體模板直接配合或間接配合的模板連接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模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金鋦,吳清瑤,
申請(專利權)人:富于安福建環保模板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