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源模塊,包括控制芯片和電路板,還包括電容及具有引腳的電感,電感通過引腳與電路板連接,并呈橋狀置于電路板上;電容置于電路板與電感之間的空間內,并與電路板連接。由此可見,在這樣的空間布局方式下,可以認為電感與電容以重疊的形式在平面上使用著共有的空間,因此節省了在平面上需要占用的空間。另一方面,由于無需為節省電源模塊所占的空間而減少電源模塊中的電感面積及電容數量進而被迫提高工作頻率,所以也進一步減少了電源模塊的使用成本。此外,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電子產品包括上述電源模塊,同樣具有上述效果。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electronic produc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wer supply module comprises a control chip and a circuit board, including inductance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with pins, through a pin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it board, and a bridge arranged on the circuit board; the capacitance between a circuit board and the inductance of the spac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it board. Thus, in such a spatial arrangement, it is possible to assume that the inductance and capacitance in the form of overlap use the common space on the plane, thereby saving space required for the plane.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there is no need to save the occupied space and power module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in the power module and the area was forced to increase the operating frequency, so also further reduce the use cost of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n electronic product, comprising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has the same effec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源模塊及電子產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源設計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源模塊及電子產品。
技術介紹
在當前的電路系統設計中,由于元件數量越來越多并且產品的設計越來越復雜,導致電路中元件的整體密度非常高,而電源模塊作為電路板上相對占用空間較大的元件,對電路板上空間布線存在著一定的影響。現有技術中,為了減小電源模塊占用電路板的空間,往往采取減小電感尺寸和減少輸出電容的數量的方法。但是為了能達到電源模塊原有的工作效果,就必須提高電源模塊的控制芯片的工作頻率。這雖然減小了電源模塊對電路板的占用面積,但是電源模塊的控制芯片長期處于高頻率的工作狀態下會大幅縮減電源模塊的使用壽命,進而增加了電源模塊的使用成本。由此可見,提供一種使用成本較低并且對電路板平面空間占用較小的電源模塊,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源模塊及電子產品,以降低使用成本并且減少對電路板平面空間的占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源模塊,包括控制芯片和電路板,還包括電容及具有引腳的電感,電感通過引腳與電路板連接,并呈橋狀置于電路板上;電容置于電路板與電感之間的空間內,并與電路板連接。優選的,引腳的末端呈L型彎折。優選的,L型彎折的方向為朝向電容的方向。優選的,引腳的寬度為電感的寬度的2/3。優選的,電容中的輸入電容和電容中的輸出電容平行于引腳,并位于電感無引腳的兩側呈對稱排布。優選的,電容貼合于電感放置。優選的,電容貼合于電路板放置。優選的,電容具體為0805電容。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電子產品,包括上述的電源模塊。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電源模塊,在空間上進行了優化,將電感呈橋狀連接于電路板,并架于電容的上方。在這樣的空間布局方式下,可以認為電感與電容以重疊的形式在平面上使用著共有的空間,因此節省了在平面上需要占用的空間。可見,上述的空間布局方式有效減小了電源模塊所占用電路板的平面空間。另一方面,由于無需為節省電源模塊所占的空間而減少電源模塊中的電感面積及電容數量進而被迫提高工作頻率,所以也進一步減少了電源模塊的使用成本。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電子產品,包括所述的電源模塊,有益效果如上。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源模塊的部分結構的主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電源模塊的部分結構的主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與圖2對應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的核心是提供一種電源模塊及電子產品,以降低使用成本并且減少對電路板平面空間的占用。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一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源模塊的部分結構的主視圖。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源模塊,包括控制芯片和電路板13,還包括電容12及具有引腳11的電感10,電感10通過引腳11與電路板13連接,并呈橋狀置于電路板13上;電容12置于電路板13與電感10之間的空間內,并與電路板13連接。其中,引腳11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加長處理,以實現引腳11與電路板13連接后電感10能夠被引腳11架起的效果,而電感10被架起后與電路板13之間的空間用于根據具體電源的工作功率選擇放置電容12的數量及排布方式。如圖1所示,電容12放置在電感10和電路板13之間的空間上,相當于電容12和電感10疊加,從而節約了電路板的面積。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為保證電感的通用性,電感的引腳長度應在1.5mm以上,此處所指的引腳長度具體為電感的下部平面到電路板表面之間引腳的長度,在這個長度下可以使電感與電路板之間的空間能夠放置各種主流的電容。當然,如果只是為某一種電容匹配電感,電感的引腳可以根據該電容的高度具體進行相應加長或減短處理。本實施例提供的電源模塊,在空間上進行了優化,將電感呈橋狀連接于電路板,并架于電容的上方。在這樣的空間布局方式下,可以認為電感與電容以重疊的形式在平面上使用著共有的空間,因此節省了在平面上需要占用的空間。可見,上述的空間布局方式有效減小了電源模塊所占用電路板的平面空間。另一方面,由于無需為節省電源模塊所占的空間而減少電源模塊中的電感面積及電容數量進而被迫提高工作頻率,所以也進一步減少了電源模塊的使用成本。實施例二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電源模塊的部分結構的主視圖。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還有如下的優選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考慮到被架高的電感10應更加穩定的連接在電路板13上,因此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將引腳11的末端呈L型彎折。可以理解的是,引腳11的末端與電路板13的接觸面積更大,所以可以使引腳11更穩定的固定在電路板13上,進而電感10可以被更穩定的架起。采用這樣的設計的電源模塊在實際使用時,電感不會由于外力造成的震動或其它外界客觀因素而從電路板上脫落,導致電源模塊損壞,所以更能保證電源模塊在實際使用情況下的正常工作。需要說明的是,對引腳彎折的目的僅僅是使電感的放置更加穩定,所以在能夠達到此目的的情況下,對引腳末端的彎折方向不作具體的限定。在具體實施中,引腳的末端與電路板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連接。在上述優選的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如圖2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L型彎折的方向為朝向電容12的方向。由于L型彎折的方向為朝向電容12的方向,即朝向電感10與電路板13之間的空間的平面方向彎折,因此可以在兼顧電感10的穩定性的同時,減少更多的占用空間外電路板的平面空間,進而減少電源模塊所占用電路板的平面空間。如圖2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電容12貼合于電感10放置。可以理解的是,將電容12和電感10貼合放置,能夠盡可能的避免電源模塊在空間高度上占用更多的空間。如圖2所示,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電容12貼合于電路板13放置。與上述實施方式所達到的效果相同,進一步保證電感10、電容12以及電路板13這三者之間是兩兩貼合的,壓縮了電源模塊在空間高度上所占用的空間。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與圖2對應的俯視圖。如圖3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引腳11的寬度為電感10的寬度的2/3。在圖中所示的引腳11的寬度為L1,電感10的寬度為L2。可以理解的是,引腳11的寬度L1可以大于電感10的寬度L2的2/3,甚至也可以與電感10的寬度L2相同。同理,引腳11的寬度L1可以小于電感10的寬度L2的2/3,這理論上都不會影響電源模塊的正常工作。但是為了更加適合在現實生活中使用,所以在節省成本的同時要兼顧電感10的穩定性,而在引腳11的寬度L1為電感10寬度L2的2/3時,整體效果最好。如圖3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電容12中的輸入電容和電容12中的輸出電容平行于引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源模塊,包括控制芯片和電路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容及具有引腳的電感,所述電感通過所述引腳與所述電路板連接,并呈橋狀置于所述電路板上;所述電容置于所述電路板與所述電感之間的空間內,并與所述電路板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源模塊,包括控制芯片和電路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容及具有引腳的電感,所述電感通過所述引腳與所述電路板連接,并呈橋狀置于所述電路板上;所述電容置于所述電路板與所述電感之間的空間內,并與所述電路板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腳的末端呈L型彎折。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源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彎折的方向為朝向所述電容的方向。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腳的寬度為所述電感的寬度的2/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紅亮,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云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