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及其制作工藝,它主要由活性粉狀材料、水泥、表面活性劑、石英砂和水混合所組成,活性粉狀材料為礦渣、沸石粉、粉煤灰、硅粉及其它活性材料的一種或多種復合,表面活性劑為木質素、萘系、樹脂系、糖蜜系、氯鹽類、硫酸鹽類、有機胺類、UEA、MgO的一種或多種復合,水泥為高強度等級水泥。其制作工藝為:先將活性粉狀材料、表面活性劑和部分水充分攪拌,再加入水泥、石英砂和剩余部分水充分攪拌。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大大提高鋼筋的握裹力,且與混凝土變形一致、耐久性好、施工方便、價格低、無毒等特點??蓮V泛用于水利水電工程、道路工程、房屋橋梁等工程中的鋼筋錨固。(*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屬于土木建筑材料
,特別涉及一種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及其制作工藝。(二)技術背景在混凝土工程中,經常遇到澆筑新混凝土以前在老混凝土上鉆孔植入鋼筋以加強新老混凝土的結合問題。常用的鋼筋錨固材料分有機和無機兩大類。有機錨固材料通常采用環氧基結構膠,握裹強度雖高,但施工處理難度大,耐水性差,在潮濕環境下粘結強度低,在水下浸泡耐久性大大降低,耐溫性差,在紫外線照射的環境下老化和耐久性問題比較突出,且與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相差太大,易變形剝離,價格高,一般有毒性。無機錨固材料通常采用水泥砂漿,雖價格便宜,但握裹強度不夠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情況而研究的一種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及其制作工藝。它不僅可使鋼筋握裹強度大為提高。而且克服了有機材料的缺陷,耐久性好,施工方便,價格低,無毒。本專利技術以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份混合制成活性粉狀材料2.0~8.5%水泥20~40%表面活性劑 1.0~8.8%石英砂 40~65%水 7.5~12.5%活性粉狀材料包括礦渣、火山灰、沸石粉、硅藻土、粉煤灰、硅粉及其它活性材料的一種或多種復合。水泥為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42.5MPa。表面活性劑為木質素、萘系、樹脂系、糖蜜系等系列減水劑,氯鹽類、硫酸鹽類、有機胺類等早強劑、UEA、MgO等膨脹劑的一種或多種復合。本專利技術的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制作工藝為先將上述組份比例的活性粉狀材料、表面活性劑和總水量25~50%的水充分攪拌,再加入上述比例的水泥、石英砂和總水量75~50%的水充分攪拌,即得到無機鋼筋錨固膠。由于本專利技術的活性粉狀材料系采用符合GB203規定的?;郀t礦渣,符合GB1596規定的粉煤灰,符合水規總院水電總公司制定的《(水工混凝土硅粉品質標準暫行規定水規科(1991)10號》規定的硅粉以及天然沸石粉,這些活性材料在一定的條件下,均具有較高的活性,可產生較高的力學強度。由于本專利技術中的水泥可直接應用市售高強度等級水泥產品,且水泥中的鈣可使活性粉狀材料充分發揮強度。由于本專利技術中的表面活性劑可直接應用市售的化工產品;并且表面活性劑可以通過其在活性粉狀材料顆粒表面的吸附,防止活性粉狀材料顆粒間的凝聚和結團,使活性粉狀材料顆粒充分分散,使活性能夠充分發揮。因此,根據本專利技術制作工藝制成的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可用于混凝土植筋,使鋼筋的握裹力比采用水泥砂漿時大大提高。且具有與混凝土變形一致、耐久性好、施工方便、價格低、無毒的特點。而且本專利技術的部分主體原料為工業廢渣,對于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可廣泛用于水利水電工程、道路工程、房屋橋梁等工程中的鋼筋錨固。具體實施方式表1至表2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組(3個)實施例。表1為活性粉狀材料的化學成分;表2為利用表1所列原料的不同配合比所制成的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表1 單位重量百分比(%) 表2 單位重量百分比(%) 按上述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的任意一個實施例的比例選取的物質,配制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其配制工藝為先將所選定實施例比例的活性粉狀材料、表面活性劑和總水量35%的水充分攪拌,再加入水泥、石英砂和總水量65%的水充分攪拌,即得到無機鋼筋錨固膠。在200×100×100cm3的混凝土上鉆孔,將光面鋼筋插入,灌入配制好的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并填滿密實,鋼筋埋入深度13~14D(D為鋼筋直徑14mm),養護至28d齡期后,進行拉拔試驗,測試鋼筋握裹強度。試驗時鋼筋均被拉斷。權利要求1.一種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份混合所制成活性粉狀材料 2.0~8.5%水泥 20~40%表面活性劑1.0~8.8%石英砂40~65%水7.5~12.5%其中所述的活性粉狀材料包括礦渣、沸石粉、粉煤灰、硅粉及其它活性材料的一種或多種復合;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木質素、萘系、樹脂系、糖蜜系系列減水劑,氯鹽類、硫酸鹽類、有機胺類早強劑、UEA、MgO膨脹劑的一種或多種復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為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42.5MPa。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先將上述組份比例的活性粉狀材料、表面活性劑和總水量的25~50%的水充分攪拌,再加入上述比例的水泥、石英砂和總水量75~50%的水充分攪拌。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及其制作工藝,它主要由活性粉狀材料、水泥、表面活性劑、石英砂和水混合所組成,活性粉狀材料為礦渣、沸石粉、粉煤灰、硅粉及其它活性材料的一種或多種復合,表面活性劑為木質素、萘系、樹脂系、糖蜜系、氯鹽類、硫酸鹽類、有機胺類、UEA、MgO的一種或多種復合,水泥為高強度等級水泥。其制作工藝為:先將活性粉狀材料、表面活性劑和部分水充分攪拌,再加入水泥、石英砂和剩余部分水充分攪拌。本專利技術可大大提高鋼筋的握裹力,且與混凝土變形一致、耐久性好、施工方便、價格低、無毒等特點??蓮V泛用于水利水電工程、道路工程、房屋橋梁等工程中的鋼筋錨固。文檔編號C09J1/00GK1332215SQ0112833公開日2002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10日專利技術者吳定燕, 曾力 申請人:武漢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植筋無機鋼筋錨固膠,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份混合所制成:活性粉狀材料: 2.0~8.5%水泥: 20~40%表面活性劑: 1.0~8.8%石英砂: 40~65%水: 7.5~12.5%其中所述的活性 粉狀材料包括礦渣、沸石粉、粉煤灰、硅粉及其它活性材料的一種或多種復合;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木質素、萘系、樹脂系、糖蜜系系列減水劑,氯鹽類、硫酸鹽類、有機胺類早強劑、UEA、MgO膨脹劑的一種或多種復合。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定燕,曾力,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3[中國|武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