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栽植園林護坡防護裝置,其結構包括導向桿、連接架、旋轉腳輪、支架、底架、軸承桿、輔助輪、固定桿、支撐條、把手架、框架、支撐板、連鎖裝置,導向桿與旋轉腳輪相連接,底架的下方設有連接架,支架與把手架相連接,輔助輪設于軸承桿的兩端,固定桿的上方設有支撐條,框架與支撐板相連接,把手架設有連鎖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連鎖裝置,能將護坡裝置與兩側的護坡裝置連鎖起來,使護坡裝置不易滑動,避免出現因為雨水的沖刷而滑落,導致斜坡很容易出現滑坡的現象,還具有旋轉腳輪和輔助輪,能進行拆卸,可以通過旋轉腳輪和輔助輪來對護坡裝置進行移動,無需人工進行搬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栽植園林護坡防護裝置
本技術是一種可栽植園林護坡防護裝置,屬于護坡防護裝置領域。
技術介紹
現有的園林護坡的很多采用預制框格的混凝土或者塑料、鐵件和金屬網,預制框格的材料選用上沒有達到環保的要求,而且園林栽植隨時可能面臨移動,預制框格的占地面積太大不容易存放;如果園林栽植不移動則造成了預制框格的損毀,長時間的暴曬預制框格不僅僅使用壽命降低,而且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201520396699.8的一種可栽植園林護坡防護裝置,其包括本技術采用鉸接菱形多桿機構配合框架使用,框架上的支桿中部位置安裝有插銷,通過控制插銷達到框架與鉸接菱形多桿機構的折疊,鉸接菱形多桿機構配合三角型栽植盆。但是該現有技術不能很好地對斜坡進行保護,容易因為雨水的沖刷而滑落,導致斜坡很容易出現滑坡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栽植園林護坡防護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不能很好地對斜坡進行保護,容易因為雨水的沖刷而滑落,導致斜坡很容易出現滑坡的現象。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可栽植園林護坡防護裝置,其結構包括導向桿、連接架、旋轉腳輪、支架、底架、軸承桿、輔助輪、固定桿、支撐條、把手架、框架、支撐板、連鎖裝置,所述導向桿與旋轉腳輪相連接,所述底架的下方設有連接架,所述支架與把手架相連接,所述輔助輪設于軸承桿的兩端,所述固定桿的上方設有支撐條,所述框架與支撐板相連接,所述把手架設有連鎖裝置,所述連鎖裝置包括圓隔板、圓弧臺、螺栓、轉動桿、鎖罩板,所述鎖罩板設有圓隔板,所述轉動桿與螺栓相連接,所述螺栓的頂端設有圓弧臺。進一步地,所述旋轉腳輪的兩端設有連接架,把手架位于框架的兩側。進一步地,所述底架通過支架與框架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桿與軸承桿相連接,所述底架與支撐條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軸承桿與底架通過焊接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該防護裝置的底架、支架、把手架和框架都是由合金制成的,增加裝置的承重力。進一步地,所述該防護裝置的旋轉腳輪和輔助輪是可以拆卸的,直徑都為7厘米。本技術具有連鎖裝置,能將護坡裝置與兩側的護坡裝置連鎖起來,使護坡裝置不易滑動,避免出現因為雨水的沖刷而滑落,導致斜坡很容易出現滑坡的現象,還具有旋轉腳輪和輔助輪,能進行拆卸,可以通過旋轉腳輪和輔助輪來對護坡裝置進行移動,無需人工進行搬運。附圖說明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1為本技術一種可栽植園林護坡防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連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導向桿-1、連接架-2、旋轉腳輪-3、支架-4、底架-5、軸承桿-6、輔助輪-7、固定桿-8、支撐條-9、把手架-10、框架-11、支撐板-12、連鎖裝置-13、圓隔板-1301、圓弧臺-1302、螺栓-1303、轉動桿-1304、鎖罩板-1305。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請參閱圖1與圖2,本技術提供一種可栽植園林護坡防護裝置的技術方案:其結構包括導向桿1、連接架2、旋轉腳輪3、支架4、底架5、軸承桿6、輔助輪7、固定桿8、支撐條9、把手架10、框架11、支撐板12、連鎖裝置13,所述導向桿1與旋轉腳輪3相連接,所述底架5的下方設有連接架2,所述支架4與把手架10相連接,所述輔助輪7設于軸承桿6的兩端,所述固定桿8的上方設有支撐條9,所述框架11與支撐板12相連接,所述把手架10設有連鎖裝置13,所述連鎖裝置13包括圓隔板1301、圓弧臺1302、螺栓1303、轉動桿1304、鎖罩板1305,所述鎖罩板1305設有圓隔板1301,所述轉動桿1304與螺栓1303相連接,所述螺栓1303的頂端設有圓弧臺1302,所述旋轉腳輪3的兩端設有連接架2,把手架10位于框架11的兩側,所述底架5通過支架4與框架11相連接,所述導向桿1與軸承桿6相連接,所述底架5與支撐條9相連接,所述軸承桿6與底架5通過焊接相連接,所述該防護裝置的底架5、支架4、把手架10和框架11都是由合金制成的,增加裝置的承重力,所述該防護裝置的旋轉腳輪3和輔助輪7是可以拆卸的,直徑都為7厘米。本專利所說導向桿1又叫導向機構,是在懸架系統中能夠傳遞各種力,引導旋轉腳輪3按一定規律相對于車架運動的機構。其作用是用來決定車輪相對車架的運動關系,所述軸承桿6是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當使用者想使用本專利的時候,將導向桿1與旋轉腳輪3連接起來,然后再將軸承桿6、輔助輪7分別進行連接,然后再與底架5連接,然后通過把手架10來對護坡裝置進行移動,移動到指定位置時,將護坡裝置排列整齊,然后通過連鎖裝置13的轉動桿1304的轉動使螺栓1303來進行連鎖。本技術的導向桿1、連接架2、旋轉腳輪3、支架4、底架5、軸承桿6、輔助輪7、固定桿8、支撐條9、把手架10、框架11、支撐板12、連鎖裝置13、圓隔板1301、圓弧臺1302、螺栓1303、轉動桿1304、鎖罩板1305,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實驗方法獲知,本技術解決的問題是現有技術不能很好地對斜坡進行保護,容易因為雨水的沖刷而滑落,導致斜坡很容易出現滑坡的現象,本技術通過上述部件的互相結合,可以達到將護坡裝置與兩側的護坡裝置連鎖起來,使護坡裝置不易滑動,避免出現因為雨水的沖刷而滑落,導致斜坡很容易出現滑坡的現象,具體如下所述:所述連鎖裝置13包括圓隔板1301、圓弧臺1302、螺栓1303、轉動桿1304、鎖罩板1305,所述鎖罩板1305設有圓隔板1301,所述轉動桿1304與螺栓1303相連接,所述螺栓1303的頂端設有圓弧臺130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栽植園林護坡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包括導向桿(1)、連接架(2)、旋轉腳輪(3)、支架(4)、底架(5)、軸承桿(6)、輔助輪(7)、固定桿(8)、支撐條(9)、把手架(10)、框架(11)、支撐板(12)、連鎖裝置(13),所述導向桿(1)與旋轉腳輪(3)相連接,所述底架(5)的下方設有連接架(2),所述支架(4)與把手架(10)相連接,所述輔助輪(7)設于軸承桿(6)的兩端,所述固定桿(8)的上方設有支撐條(9),所述框架(11)與支撐板(12)相連接,所述把手架(10)設有連鎖裝置(13),所述連鎖裝置(13)包括圓隔板(1301)、圓弧臺(1302)、螺栓(1303)、轉動桿(1304)、鎖罩板(1305),所述鎖罩板(1305)設有圓隔板(1301),所述轉動桿(1304)與螺栓(1303)相連接,所述螺栓(1303)的頂端設有圓弧臺(130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栽植園林護坡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包括導向桿(1)、連接架(2)、旋轉腳輪(3)、支架(4)、底架(5)、軸承桿(6)、輔助輪(7)、固定桿(8)、支撐條(9)、把手架(10)、框架(11)、支撐板(12)、連鎖裝置(13),所述導向桿(1)與旋轉腳輪(3)相連接,所述底架(5)的下方設有連接架(2),所述支架(4)與把手架(10)相連接,所述輔助輪(7)設于軸承桿(6)的兩端,所述固定桿(8)的上方設有支撐條(9),所述框架(11)與支撐板(12)相連接,所述把手架(10)設有連鎖裝置(13),所述連鎖裝置(13)包括圓隔板(1301)、圓弧臺(1302)、螺栓(1303)、轉動桿(1304)、鎖罩板(1305),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大偉,王鳳麗,楊春梅,孫華嬌,田小根,孫延榮,丁吉芳,
申請(專利權)人:許大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