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窗簾制頭,包括制頭座和與制頭座相連接的制頭蓋,制頭座中設有內腔,內腔中設有鏈輪,鏈輪的一端與制頭蓋轉動連接,鏈輪的另一端設有中心齒輪,中心齒輪連接行星齒輪系統,行星齒輪系統相對鏈輪的另一端連接離合蓋,離合蓋的另一端設有離合軸,離合軸遠離離合蓋的一端設有轉動軸,轉動軸通過所述制頭座從內腔穿出,離合蓋與所述離合軸、離合軸與所述轉動軸之間留有若干間隙,間隙中設有滾子。此窗簾制頭,工作時由鏈輪帶動行星齒輪系統轉動,進而使離合器驅動窗簾升降,具備穩定的剎車、自鎖功能,且各零件均采用間隙配合,減低了對精度的要求,提高了生產效率,此發明專利技術用于窗簾制頭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窗簾制頭
本專利技術涉及窗簾配件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窗簾制頭。
技術介紹
現有的窗簾制頭產品主要是靠扭簧實現剎車自鎖功能,對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裝配精度要求比較高,稍有誤差,即會對制頭的負重量有明顯影響,直接影響使用體驗感。在生產過程中,高精度要求直接降低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剎車、自鎖效果穩定,使用手感好,生產、裝配和安裝簡單便捷的窗簾制頭。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窗簾制頭,包括制頭座和與制頭座相連接的制頭蓋,制頭座中設有內腔,內腔中設有鏈輪,鏈輪的一端與制頭蓋轉動連接,鏈輪的另一端設有中心齒輪,中心齒輪連接行星齒輪系統,行星齒輪系統相對鏈輪的另一端連接離合蓋,離合蓋的另一端設有離合軸,離合軸遠離離合蓋的一端設有轉動軸,轉動軸通過所述制頭座從內腔穿出,離合蓋與所述離合軸、離合軸與所述轉動軸之間留有若干間隙,間隙中設有滾子。進一步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離合蓋與離合軸、離合軸與轉動軸之間為間隙配合。進一步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離合蓋一端設有用于連接行星齒輪系統的凹槽。進一步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凹槽為矩形截面凹槽。進一步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離合蓋另一端設有4個截面為圓形的第一缺口,各個第一缺口等角度圓周分布在離合蓋側面,離合軸與離合蓋相連的一端設有4個第一平面,各個第一平面等角度圓周分布在離合軸側面,第一缺口與第一平面之間形成間隙,間隙中設有滾子。進一步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離合軸遠離離合蓋的一端設有4個截面為圓形的第二缺口,各個第二缺口等角度圓周分布在離合軸側面,轉動軸上設有4個第二平面,各個第二平面等角度圓周分布在轉動軸側面,第二缺口與第二平面形成間隙,間隙中設有滾子。進一步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滾子為轉動銷。進一步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行星齒輪系統設有行星架,行星齒輪架的一端設有4個齒輪軸,齒輪軸上套設有行星齒輪,齒輪軸的一端設有行星輪架擋片,行星輪架擋片上設有若干用于固定和可供鏈輪穿過的通孔,還設有若干用于連接行星架擋片與行星齒輪架的螺釘。進一步作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通孔共有4個,4個通孔等角度圓周分布在行星架擋片的端面,螺釘為自攻螺釘,共有4根。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此窗簾制頭,工作時由鏈輪帶動行星齒輪系統轉動,進而使連接在行星齒輪系統上的離合蓋通過其內的轉動銷帶動離合軸轉動,離合軸通過其內轉動銷帶動轉動軸轉動,從而驅動窗簾升降,由于此結構在傳動時具有單向性,且內部轉動銷與離合軸之間為線接觸,因此具備穩定的剎車、自鎖功能,且由于各零件均采用間隙配合,因此減低了對精度的要求,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窗簾制頭整體結構詳細拆分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離合器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離合器整體結構拆分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離合器內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圖4,本專利技術為一種包括制頭座1和與制頭座相連接的制頭蓋11,制頭座1中設有內腔,內腔中設有鏈輪10,鏈輪10的一端與制頭蓋11轉動連接,鏈輪10的另一端設有中心齒輪,中心齒輪連接行星齒輪系統,行星齒輪系統相對鏈輪10的另一端連接離合蓋5,離合蓋5的另一端設有離合軸4,離合軸4遠離離合蓋5的一端設有轉動軸2,轉動軸2通過所述制頭座1從內腔穿出,離合蓋5與所述離合軸4、離合軸4與所述轉動軸2之間留有若干間隙,間隙中設有滾子3。此窗簾制頭在工作時由鏈輪帶動行星齒輪系統轉動,進而使連接在行星齒輪系統上的離合蓋通過其內的轉動銷帶動離合軸轉動,離合軸通過其內轉動銷帶動轉動軸轉動,從而驅動窗簾升降。由于傳動結構是由轉動銷推動從動軸轉動,因此具備傳動的單向性,具備穩定的剎車、自鎖功能。作為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離合蓋5與離合軸4、離合軸4與轉動軸2之間為間隙配合,由于離合器采用兩組轉動銷為傳動件,因此采用間隙配合即能滿足使用需求,降低了對零件生產條件的要求,提高了生產效率。作為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離合蓋5的一端設有用于連接行星齒輪系統的凹槽,該凹槽設于離合蓋的一個端面中心,用于行星齒輪系統與離合器的傳動。作為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凹槽為矩形截面凹槽,矩形截面凹槽易于加工,傳動效果好,也可根據使用需求,改變該凹槽的截面形狀。作為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離合蓋5的另一端設有4個截面為圓形的第一缺口,各個第一缺口等角度圓周分布在離合蓋5側面,第一缺口的寬度小于滾子的直徑,防止滾子掉落,離合軸4與離合蓋5相連的一端設有4個第一平面,各個第一平面等角度圓周分布在離合軸4側面,第一缺口與第一平面之間形成間隙,間隙中設有滾子3。作為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離合軸4遠離離合蓋5的一端設有4個截面為圓形的第二缺口,各個第二缺口等角度圓周分布在離合軸4側面,第二缺口的寬度小于滾子的直徑,防止滾子掉落,轉動軸2上設有4個第二平面,各個第二平面等角度圓周分布在轉動軸2側面,第二缺口與第二平面形成間隙,間隙中設有滾子3。作為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滾子3為轉動銷,轉動銷的加工和裝配工藝簡單,且在間隙中與離合器的其他零件為線接觸,既保證穩定的傳動效果又具備剎車、自鎖功能。作為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行星齒輪系統設有行星齒輪架6,行星齒輪架6的一端設有4個齒輪軸,齒輪軸上套設有行星齒輪7,齒輪軸的一端設有行星輪架擋片8,行星輪架擋片8起到了定位行星齒輪的作用,并將行星齒輪與鏈輪分隔開來,行星輪架擋片8上設有若干用于固定和可供鏈輪穿過的通孔,還設有若干用于連接行星架擋片8與行星齒輪架6的螺釘9,行星齒輪系統起到了傳動和減速的作用,保證了窗簾穩定地升降。作為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通孔共有4個,4個通孔等角度圓周分布在行星架擋片8的端面,螺釘9為自攻螺釘,共有4根。當然,本專利技術創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專利技術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窗簾制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制頭座(1)和與制頭座相連接的制頭蓋(11),所述制頭座(1)中設有內腔,內腔中設有鏈輪(10),所述鏈輪(10)的一端與所述制頭蓋(11)轉動連接,所述鏈輪(10)的另一端設有中心齒輪,所述中心齒輪連接行星齒輪系統,所述行星齒輪系統相對鏈輪(10)的另一端連接離合蓋(5),所述離合蓋(5)的另一端設有離合軸(4),所述離合軸(4)遠離離合蓋(5)的一端設有轉動軸(2),所述轉動軸(2)通過所述制頭座(1)從所述內腔穿出,所述離合蓋(5)與所述離合軸(4)、所述離合軸(4)與所述轉動軸(2)之間留有若干間隙,所述間隙中設有滾子(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窗簾制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制頭座(1)和與制頭座相連接的制頭蓋(11),所述制頭座(1)中設有內腔,內腔中設有鏈輪(10),所述鏈輪(10)的一端與所述制頭蓋(11)轉動連接,所述鏈輪(10)的另一端設有中心齒輪,所述中心齒輪連接行星齒輪系統,所述行星齒輪系統相對鏈輪(10)的另一端連接離合蓋(5),所述離合蓋(5)的另一端設有離合軸(4),所述離合軸(4)遠離離合蓋(5)的一端設有轉動軸(2),所述轉動軸(2)通過所述制頭座(1)從所述內腔穿出,所述離合蓋(5)與所述離合軸(4)、所述離合軸(4)與所述轉動軸(2)之間留有若干間隙,所述間隙中設有滾子(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簾制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蓋(5)與所述離合軸(4)、所述離合軸(4)與所述轉動軸(2)之間為間隙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窗簾制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蓋(5)的一端設有用于連接行星齒輪系統的凹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窗簾制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為矩形截面凹槽。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窗簾制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蓋(5)的另一端設有4個截面為圓形的第一缺口,各所述第一缺口等角度圓周分布在離合蓋(5)側面,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錦斌,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瑞翔機電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