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扭扭車提手裝置及其扭扭車。所述扭扭車提手裝置包括提手、設置所述提手上的提手掛鉤、設置在扭扭車上的掛鉤環;所述提手掛鉤上設有缺口,所述掛鉤環上設有供所述缺口通過的缺槽,以使所述提手掛鉤穿過所述掛鉤環并與所述掛鉤環相扣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利用所述提手掛鉤上的缺口與所述掛鉤環的缺槽,實現提手掛鉤與掛鉤環的連接,從而實現所述提手與扭扭車的可拆卸連接,該連接方式牢固,不易松脫。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扭扭車提手裝置及其扭扭車
本技術涉及扭扭車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扭扭車提手裝置及其扭扭車。
技術介紹
現有扭扭車,沒有提手結構,當需要搬運的時候,須抱起整個車體,或者須裝進包裝袋里面,這樣十分不便,不利于搬運。雖然現有技術中有在扭扭車上設置提手,但該提手一般需要借助工具進行拆卸。另外,由于提手需要承受整臺扭扭車的重量,對于一些可拆卸的提手,若提手與扭扭車的連接機構不牢固,容易造成提手與扭扭車的松脫,摔壞扭扭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扭扭車提手裝置。本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采用所述扭扭車提手裝置的扭扭車。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扭扭車提手裝置,包括提手、設置所述提手上的提手掛鉤、設置在扭扭車上的掛鉤環;所述提手掛鉤上設有缺口,所述掛鉤環上設有供所述缺口通過的缺槽,以使所述提手掛鉤穿過所述掛鉤環并與所述掛鉤環相扣合。本技術通過設置所述手掛鉤和掛鉤環,并巧妙利用所述提手掛鉤上的缺口與所述掛鉤環的缺槽,實現提手掛鉤與掛鉤環的連接,從而實現所述提手與扭扭車的可拆卸連接,該連接方式牢固,不易松脫。進一步地,所述提手上設有用于連接所述提手掛鉤的連接套,所述提手掛鉤可在所述連接套處轉動,以將所述缺口置于連接套內。更具體來說,所述連接套處設有套孔,所述提手掛鉤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套孔內,且所述提手掛鉤繞所述套孔翻轉,以將所述缺口置于所述連接套內。通過設置所述連接套,在所述提手掛鉤與掛鉤環連接時,可將所述缺口隱藏在連接套內,可進一步防止所述提手掛鉤與掛鉤環松脫。安裝時先將提手掛鉤翻轉露出所述缺口,對應所述掛鉤環的缺槽,將所述缺口通過缺槽,以使所述提手掛鉤穿過所述掛鉤環,然后將所述提手掛鉤再次翻轉,使缺口隱藏在所述連接套內,即使所述提手掛鉤與掛鉤環相扣,完成所述扭扭車提手裝置的安裝。進一步地,所述提手掛鉤為由直邊部和圓弧邊部構成的半圓環體。所述半圓環體的直邊部便于與所述提手連接,所述半圓環體的圓弧邊部能更好地與所述掛鉤環進行相扣,同時受力均勻。更進一步地,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半圓環體的直邊部上。所述缺口設置在所述直邊部,能夠更好地將缺口隱藏在連接套內。更優選地,所述連接套的長度與所述直邊的長度相匹配。進一步地,所述缺槽設有便于所述缺口通過的導向弧邊。進一步地,所述掛鉤環設置在所述扭扭車的殼體或車架上。優選地,所述掛鉤環與所述扭扭車的車架一體成型。進一步地,所述扭扭車包括左車體和右車體;所述掛鉤環的數量為2個,包括分別設置所述左車體的第一掛鉤環、設置所述右車體的第二掛鉤環。更進一步地,所述提手掛鉤的數量為2個,所述2個提手掛鉤分別設置在所述提手的兩端,并可分別與第一掛鉤環、第二掛鉤環扣合。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掛鉤環和第二掛鉤環位于所述扭扭車車體的同一側;所述第一掛鉤環上的缺槽的朝向與所述第二掛鉤環上的缺槽的朝向相反。優選地,所述提手為編織帶提手。本技術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扭扭車。所述扭扭車上設有權利要求上述扭扭車提手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設置所述提手掛鉤和掛鉤環,并巧妙利用所述提手掛鉤上的缺口與所述掛鉤環的缺槽,實現提手掛鉤與掛鉤環的連接,從而實現所述提手與扭扭車的可拆卸連接,該連接方式牢固,不易松脫。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所述的提扭扭車提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1所述提手掛鉤翻轉的變化示意圖。圖4為所述提手掛鉤穿過掛鉤環時的狀態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2所述提手掛鉤翻轉的變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其中,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表示的僅是示意圖,而非實物圖,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地說明本技術的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物品的尺寸;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實施例1如圖1~3所示,一種扭扭車提手裝置,包括提手100、設置提手上的提手掛鉤200、設置在扭扭車上的掛鉤環300,提手掛鉤200上設有缺口210,掛鉤環300上設有供缺口210通過的缺槽310,以使提手掛鉤200穿過掛鉤環300并與掛鉤環相扣合。提手100上設有用于連接提手掛鉤200的連接套110,提手掛鉤200可在連接套110處轉動,以將缺口210置于連接套110內。更具體來說,連接套110處設有套孔,提手掛鉤200的至少一部分置于套孔內,且提手掛鉤200繞套孔翻轉,以將缺口210置于連接套110內,可進一步防止提手掛鉤200與掛鉤環300松脫。掛鉤環300設置在扭扭車的殼體或車架上。在本實施例中,掛鉤環300與扭扭車的車架一體成型。扭扭車包括左車體和右車體。在本實施例中,掛鉤環300的數量為2個,掛鉤環300包括分別設置左車體的第一掛鉤環、設置右車體的第二掛鉤環。第一掛鉤環和第二掛鉤環位于扭扭車車體的同一側,第一掛鉤環上的缺槽310的朝向與第二掛鉤環上的缺槽310的朝向相反。與掛鉤環300的數量相對應,提手掛鉤200的數量為2個,該2個提手掛鉤分別設置在提手100的兩端,并可分別與第一掛鉤環、第二掛鉤環扣合。實施例2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扭扭車提手裝置的提手掛鉤200為由直邊部220和圓弧邊部230構成的半圓環體。半圓環體的直邊部220便于與提手100連接,半圓環體的圓弧邊部230能更好地與掛鉤環300進行相扣,同時受力均勻。提手掛鉤200上的缺口210位于半圓環體的直邊部上。缺口210設置在直邊部,能夠更好地將缺口隱藏在連接套內。連接套110的長度與直邊的長度相匹配。另外,掛鉤環300上的缺槽310設有便于缺口通過的導向弧邊320。其他部件及連接關系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一種扭扭車,扭扭車的車體上設置有實施例1~2所述的扭扭車提手裝置。顯然,本技術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技術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扭扭車提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手、設置所述提手上的提手掛鉤、設置在扭扭車上的掛鉤環;所述提手掛鉤上設有缺口,所述掛鉤環上設有供所述缺口通過的缺槽,以使所述提手掛鉤穿過所述掛鉤環并與所述掛鉤環相扣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扭扭車提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手、設置所述提手上的提手掛鉤、設置在扭扭車上的掛鉤環;所述提手掛鉤上設有缺口,所述掛鉤環上設有供所述缺口通過的缺槽,以使所述提手掛鉤穿過所述掛鉤環并與所述掛鉤環相扣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扭車提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上設有用于連接所述提手掛鉤的連接套,所述提手掛鉤可在所述連接套處轉動,以將所述缺口置于連接套內。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扭車提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掛鉤為由直邊部和圓弧邊部構成的半圓環體。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扭扭車提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半圓環體的直邊部上。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扭車提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槽設有便于所述缺口通過的導向弧邊。6.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細龍,吳瓏璁,鄧應鋮,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易步機器人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