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機構,包括減速機和驅動電機,所述減速機包括輸入軸,所述驅動電機包括輸出軸,所述減速機的輸入軸套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外,所述輸入軸與輸出軸之間相卡合。本發明專利技術中輸入軸套設在輸出軸上,并與所述輸出軸卡接,取消了外部連接件的輔助,通過這種連接方式,使得減速機的輸入軸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直接相連,結構更加簡單,同時固定更加牢固。
A connecting mechanism of the input shaft of a reducer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a driving mo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ducer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connec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peed reducer and a driving motor, the speed reducer comprises an input shaft, the drive motor includes an output shaft, the gear reducer input shaft sleeve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e motor, the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between the clip. The input shaft is arranged on an output shaf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cancel the auxiliary external connections, connected through this way, the reducer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e motor is directly connec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ucture is more simple, more firmly fixe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機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連接機構
,具體是涉及一種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機構。
技術介紹
隨著減速機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到了減速機,其中減速機憑借其高精度、傳遞扭力大的特點被廣泛地運用在工業生產中。使用時,減速機一般要配備動力源,例如與直流電機、單相電機、同步電機及各類三相異步電機等相連,連接時必須保證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同心度一致。當減速機和驅動電機間裝配同心度保證得較好時,減速機輸入軸所承受的僅僅是轉動力,運轉時也會很平順,沒有脈動感。而在不同心時,減速機輸入軸還要承受來自于驅動電機輸出端的徑向力。這個徑向力的作用將會使減速機輸入軸被迫彎曲,而且彎曲的方向會隨著驅動電機輸出軸轉動不斷變化。如果同心度的誤差較大時,該徑向力使減速機輸入軸局部溫度升高,其金屬結構不斷被破壞,最終將導致減速機輸入軸因局部疲勞而折斷。兩者同心度的誤差越大時,減速機輸入軸折斷的時間越短。在減速機輸入軸折斷的同時,驅動電機輸出端同樣也會承受來自于減速機輸入軸方面的徑向力,如果這個徑向力超出驅動電機輸出端所能承受的最大徑向負荷的話,其結果也將導致驅動電機輸出端產生變形甚至斷裂或輸出端支撐軸承損壞。因此,在裝配時保證同心度至關重要!現有技術一般都采用抱緊裝置連接驅動電機輸出軸和減速機輸入軸,再用螺栓鎖緊連接法蘭;還有一些采用的連接方式也多是傳統的鍵槽配合;還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會采用鍵加抱緊雙保險的連接方式,上述連接方式均需要借助外部連接件來實現驅動電機輸出軸和減速機輸入軸之間的連接,這樣存在驅動電機輸出軸和減速機輸入軸之間的連接松動的問題,導致兩者之間存在連接間隙,使得軸體在傳動時會產生跳動,容易折斷。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旨在提供一種不需借助外部連接件就可使驅動裝置輸出軸和減速機輸入軸之間相連接,且卡合牢固,進而防止軸松動折斷的連接機構。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機構,包括減速機和驅動電機,所述減速機包括輸入軸,所述驅動電機包括輸出軸,所述減速機的輸入軸套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外,所述輸入軸與輸出軸之間相卡合。更佳的,所述減速機的輸入軸上設置有中心軸,所述中心軸外設置有軸殼體,所述中心軸和軸殼體之間形成容置腔。更佳的,所述中心軸上設置有若干凸塊,沿所述中心軸的周向和軸向均勻分布。更佳的,所述容置腔的底部開設有環形分布的若干定位槽,槽口朝向所述驅動電機一側,槽口還設置有固定塊。更佳的,每一所述定位槽內均設置有限位組件,所述限位組件包括彈性件和限位銷,所述彈性件一端固定在定位槽槽底,另一端與限位銷相抵;所述限位銷的一端嵌設在所述定位槽中,另一端指向所述容置腔。更佳的,所述限位銷上固定設置有擋塊,所述限位銷上還設置有一個斜面,所述斜面一側朝向槽口,所述斜面的傾斜方向與驅動電機的旋轉方向一致。更佳的,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指向所述減速機一端的結構與容置腔相配合,且端面上開設有與所述定位銷相適配的凹槽。更佳的,當限位銷完全容置于所述定位槽時,所述限位銷的頂點位于固定塊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間。上述技術方案的積極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中輸入軸套設在輸出軸上,并與所述輸出軸卡接,取消了外部連接件的輔助,通過這種連接方式,使得減速機的輸入軸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直接相連,結構更加簡單,同時固定更加牢固。2)本專利技術通過在減速機的輸入軸上設置凸塊,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凸起,凸塊與凸起相抵,實現軸向上限制兩軸之間的松動,又通過設置限位銷,實現周向上限制兩軸之間的滑動,軸向和周向的雙重限制配合,最終保證了減速機的輸入軸和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之間裝配時同心度一致,避免了兩軸的折斷。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局部剖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的減速機的輸入軸橫截面剖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的減速機的輸入軸中的中心軸軸向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中的A部放大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的限位銷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中的限位銷的分布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中的驅動電機的輸出軸橫截面剖視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中的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和減速機的輸入軸初始相接時的橫截面剖視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中的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和減速機的輸入軸固定相接時的橫截面剖視圖。附圖中,1、減速機;11、內齒環;12、齒箱殼體;13、太陽齒輪;14、減速機輸出軸;15、托盤;2、輸入軸;21、中心軸;211、凸塊;22、軸殼體;23、容置腔;231、定位槽;232、固定塊;2321、上表面;2322、下表面;233、彈性件;234、限位銷;235、擋塊;236、斜面;237、頂點;3、驅動電機;4、輸出軸;41、凹槽;42、凸起。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作具體闡述。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局部剖視圖,請結合圖1,示出了一種減速機1輸入軸2與驅動電機3輸出軸4的連接機構,包括減速機1和驅動電機3,所述減速機1包括輸入軸2,所述驅動電機3包括輸出軸4,所述輸入軸2與輸出軸4之間相卡合,可以是減速機1的輸入軸2套在驅動電機3的輸出軸4外,還可以是驅動電機3的輸出軸4套在減速機1的輸入軸2外。本實施例中,優選為減速機1的輸入軸2套在驅動電機3的輸出軸4外。本專利技術中輸入軸2套設在輸出軸4上,并與所述輸出軸4卡接,取消了外部連接件的輔助,通過這種連接方式,使得減速機1的輸入軸2與驅動電機3的輸出軸4直接相連,結構更加簡單,同時固定更加牢固。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的減速機1的輸入軸2橫截面剖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的減速機1的輸入軸2中的中心軸21軸向結構示意圖。請結合圖2和圖3,其中,所述輸入軸2與所述輸出軸4相配合的一端設置有中心軸21和軸殼體22,所述軸殼體22設置在中心軸21外,所述中心軸21和軸殼體22之間形成容置腔23,所述容置腔23與驅動電機3的輸出軸4相配合。所述中心軸21上設置有若干凸塊211,沿中心軸21的周向和軸向均勻分布。圖4為圖1中的A部放大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的限位銷234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中的限位銷234的分布示意圖。請結合圖4至圖6,其中,所述容置腔23的底部開設有環形分布的若干定位槽231,槽口朝向所述驅動電機3一側,槽口還設置有固定塊232;每一所述定位槽231內均設置有限位組件,其中所述限位組件包括彈性件233和限位銷234,所述彈性件233一端固定在定位槽231槽底,另一端與限位銷234相抵;所述限位銷234的一端嵌設在所述定位槽231中,所述限位銷234上設置有擋塊235,所述擋塊235與所述固定塊232相配合,防止所述限位銷234脫離所述定位槽231,所述限位銷234上還設置有一個斜面236,斜面236一側朝向槽口,每一所述斜面236的傾斜方向與驅動電機3的旋轉方向一致,如圖6所示,圖中箭頭所指方向為驅動電機3的旋轉方向。如圖4中所示,所述固定塊232設有上表面2321和下表面2322,所述斜面236上設有頂點237,當所述頂點237被壓入定位槽231時,所述頂點237不能低于下表面2322,防止所述限位銷234的頂點237被所述固定塊232卡住,彈不出所述定位槽231。圖7為本專利技術中的驅動電機3的輸出軸4橫截面剖視圖,請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機構,包括減速機(1)和驅動電機(3),所述減速機(1)包括輸入軸(2),所述驅動電機(3)包括輸出軸(4),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機(1)的輸入軸(2)套在驅動電機(3)的輸出軸(4)外,所述輸入軸(2)與輸出軸(4)之間相卡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機構,包括減速機(1)和驅動電機(3),所述減速機(1)包括輸入軸(2),所述驅動電機(3)包括輸出軸(4),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機(1)的輸入軸(2)套在驅動電機(3)的輸出軸(4)外,所述輸入軸(2)與輸出軸(4)之間相卡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機(1)的輸入軸(2)上設置有中心軸(21),所述中心軸(21)外設置有軸殼體(22),所述中心軸(21)和軸殼體(22)之間形成容置腔(2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軸(21)上設置有若干凸塊(211),沿所述中心軸(21)的周向和軸向均勻分布。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23)的底部開設有環形分布的若干定位槽(231),槽口朝向所述驅動電機(3)一側,槽口還設置有固定塊(232)。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速機輸入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奇峰,許海波,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海得工業控制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