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鍍鋅涂層鋼材生產線,其對接于熱軋鋼材生產線末端,其包括依工藝流程而依次布置的還原降溫室、助鍍熱浸池、氣刀室、冷卻室;所述還原降溫室設有分別配合有啟閉門的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進料口對接于熱軋鋼材生產線的末端,所述進料口與出料口之間設有滾動式輥道;所述還原降溫室連接有用于往還原降溫室通入氫氣和氮氣的氣泵;所述助鍍熱浸池、氣刀室、冷卻室皆設有讓鋼材穿過的移動通道;各個設備之間設有滾動式輥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接在熱軋鋼材生產線的末端,實現鋼材下線即完成表面處理,能減少轉運成本,且還原降溫室能充分利用軋鑄余熱來防止鋼材表面氧化,能減少鍍鋅前處理環節,節省資源;因此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節約鋼材鍍鋅的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鍍鋅涂層鋼材生產線
本技術涉及一種生產線,特別是指一種鍍鋅涂層鋼材生產線。
技術介紹
噴涂生產線是指對金屬和非金屬表面覆蓋保護層或裝飾層的生產線。噴涂質量的好壞不僅決定了產品外觀,也將決定產品抗腐蝕和耐侯性能力。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噴涂線正由手工向工業自動化方向發展,涂裝線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已深入到國民經濟的多個領域。同時,現有的鋼材生產線一般由液態鋼倒入連鑄機中鑄造出鋼胚(稱為連鑄胚),然后不經冷卻,鋼胚直接在均熱鍋爐中保溫一段時間后直接進入熱軋機組中軋制成鋼材。由于鋼材成型過程中由高溫降到常溫一般是不經過特殊處理,所以鋼材的表面會形成一層氧化皮。鋼材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出于防腐、美觀等目的,一般都會對鋼材的表面進行噴涂;但是由于氧化皮的存在,噴涂前都需要進行處理,如脫脂、拋丸、助鍍等等;而且正常的噴涂生產線與鋼材生產線不是在一個地方,這就需要足夠的運輸能力才能將鋼材從鋼材生產線運輸到噴涂生產線,最后才將噴涂好的鋼材運送到客戶手中,這使得鋼材噴涂的生產升本很高。因此需要一種可以直接對接到鋼材生產線的末端的鍍鋅涂層鋼材生產線,能有效減少工序,大大節約鋼材鍍鋅的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鍍鋅涂層鋼材生產線,其可直接對接到鋼材生產線的末端,能有效減少工序,大大節約鋼材鍍鋅的成本。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鍍鋅涂層鋼材生產線,其對接于熱軋鋼材生產線末端,其包括依工藝流程而依次布置的還原降溫室、助鍍熱浸池、氣刀室、冷卻室;所述還原降溫室設有相對的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進料口對接于熱軋鋼材生產線的末端,所述進料口與出料口之間設有運送鋼材的滾動式輥道,所述還原降溫室的出料口和進料口配合有啟閉門;所述還原降溫室連接有用于往還原降溫室通入氫氣和氮氣的氣泵;所述助鍍熱浸池、氣刀室、冷卻室皆設有讓鋼材穿過的移動通道;各個設備之間設有用于運行鋼材的滾動式輥道。所述助鍍熱浸池包括大池、小池和鋅液循環系統;所述小池套置在大池內且小池上部超過大池的頂面,在小池超過大池的兩個相對的壁面上分別開設一通孔,該兩壁面上的通孔位于一條軸線上,兩壁面上的通孔為工件穿過助鍍熱浸池的移動通道。所述氣刀室包括多邊形框架和氣管;所述多邊形框架的內壁上開設多個噴氣嘴,多邊形框架的中間部分為鋼材穿過氣刀室的移動通道。所述的還原降溫室、助鍍熱浸池、氣刀室、冷卻室之間均設有用于運行鋼材的滾動式輥道。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術是直接對接在熱軋鋼材生產線的末端,實現鋼材下線即完成表面處理,減少轉運成本;并且還原降溫室能充分利用熱軋鋼材生產線軋鑄余熱來防止鋼材表面氧化,能減少鍍鋅前處理環節,節省資源;因此采用本技術,可以節約鋼材鍍鋅的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還原室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助鍍熱浸池與氣刀室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冷卻室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如圖1所示,本技術揭示了一種鍍鋅涂層鋼材生產線,其包括依工藝流程而依次布置的還原降溫室1、助鍍熱浸池2、氣刀室3、冷卻室4。所述助鍍熱浸池2、氣刀室3、冷卻室4皆設有讓鋼材穿過的移動通道;所述的還原降溫室1、助鍍熱浸池2、氣刀室3、冷卻室4之間均設有用于運行鋼材的滾動式輥道5。具體的,如圖2所示,所述還原降溫室1設有相對的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進料口11對接于熱軋鋼材生產線A的末端,所述還原降溫室1內設有運送鋼材的滾動式輥道5,所述還原降溫室1的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分別配合有啟閉門;所述還原降溫室1連接有氣泵;所述氣泵用于往還原降溫室1通入氫氣和氮氣;氮氣可以排除還原降溫室1中的氧氣,氫氣在高溫時能與氧化鐵進行還原反應,因此熱軋鋼材生產線出來的高溫鋼材在還原降溫室1可以去除鋼材表面的氧化皮并阻止鋼材表面生成氧化皮。所述還原降溫室1充分利用了熱軋鋼材生產線A的軋鑄余熱,達到了一個節約生產成本的效果。如圖3所示,所述助鍍熱浸池2包括大池21、小池23和鋅液循環系統22。所述小池23套置在大池21內且小池23上部超過大池21的頂面,在小池23超過大池21的兩個相對的壁面上分別開設一通孔231、232,該兩壁面上的通孔231、232位于一條軸線上,兩壁面上的通孔231、232為鋼材穿過助鍍熱浸池2的移動通道。如圖3所示,所述氣刀室3包括多邊形框架33、氣管31;在多邊形框架33的內壁上開設多個噴氣嘴32,多邊形框架33的中間部分為鋼材穿過氣刀室3的移動通道。如圖4所示,所述的冷卻室4主要由進水管41、多個蓮蓬頭42、上罩43和水箱44組成。所述的多個蓮蓬頭42安裝在進水管41上,進水管41與冷卻液連接,所述冷卻液可以為水或是鉻酸鹽溶液;上罩43配合在多個蓮蓬頭42上,水箱44安裝在地面上且位于多個蓮蓬頭42下方。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如圖1所示,鋼材依次經過還原降溫室1、助鍍熱浸池2、氣刀室3、冷卻室4,最后加工好的鋼材到達位于工序尾端的鋼材收集架6上。各工序采用統一配備的控制電氣箱進行聯合控制管理,具體步驟如下:1、熱軋鋼材生產線A末端出來的鋼材進入還原降溫室1,還原降溫室1的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關閉;同時氣泵往還原降溫室1內通入氫氣和氮氣,使得鋼材將溫度降到合適鍍鋅的溫度的同時能防止氧化皮的生成,為下道工序減少前處理工序,節省成本,節約時間;待鋼材溫度降到合適鍍鋅的溫度的時候,打開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鋼材從出料口12移出;2、鋼材從助鍍熱浸池2上的壁面上的通孔231進入助鍍熱浸池2,完成鋼材表面鍍鋅后,從通孔232出來;3、鋼材經氣刀室3完成鋼材表面鋅液的均勻、吹干及固化;4、鋼材經冷卻室4冷卻、鈍化得到成品,并被送到鋼材收集架6上。本技術的重點就在于本技術是直接對接在熱軋鋼材生產線A的末端,實現鋼材下線即完成表面處理,減少轉運成本;并且還原降溫室1能充分利用熱軋鋼材生產線A軋鑄余熱并防止鋼材表面氧化,能減少鍍鋅前處理環節,節省資源;因此采用本技術,可以節約鋼材鍍鋅的成本。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技術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技術的專利范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鍍鋅涂層鋼材生產線,其對接于熱軋鋼材生產線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工藝流程而依次布置的還原降溫室、助鍍熱浸池、氣刀室、冷卻室;所述還原降溫室設有相對的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進料口對接于熱軋鋼材生產線的末端,所述進料口與出料口之間設有運送鋼材的滾動式輥道,所述還原降溫室的出料口和進料口配合有啟閉門;所述還原降溫室連接有用于往還原降溫室通入氫氣和氮氣的氣泵;所述助鍍熱浸池、氣刀室、冷卻室皆設有讓鋼材穿過的移動通道;各個設備之間設有用于運行鋼材的滾動式輥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鍍鋅涂層鋼材生產線,其對接于熱軋鋼材生產線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工藝流程而依次布置的還原降溫室、助鍍熱浸池、氣刀室、冷卻室;所述還原降溫室設有相對的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進料口對接于熱軋鋼材生產線的末端,所述進料口與出料口之間設有運送鋼材的滾動式輥道,所述還原降溫室的出料口和進料口配合有啟閉門;所述還原降溫室連接有用于往還原降溫室通入氫氣和氮氣的氣泵;所述助鍍熱浸池、氣刀室、冷卻室皆設有讓鋼材穿過的移動通道;各個設備之間設有用于運行鋼材的滾動式輥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鍍鋅涂層鋼材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玉飛,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新鋼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