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利工程用閘板,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內部底端安裝有閘板主體,所述圓形罩的內部安裝有棘輪,所述棘輪的外壁設有卡槽,所述壓動板的左右兩側均安裝有滑動塊,所述移動桿和放置筒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二彈簧,所述套環的外壁安裝有第一手柄。該水利工程用閘板,通過向拉動拉動板,拉動板帶動拉動桿向上運動,壓動塊帶動移動桿在放置筒內部向上運動,當閘板主體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時,松開拉動板,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進行反彈,推動移動板向下運動,移動板帶動卡塊卡持在卡槽的內部將棘輪進行固定,確保了對棘輪進行穩定的固定,避免棘輪出現反轉而導致閘板出現掉落損壞的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利工程用閘板
本技術涉及水利
,具體為一種水利工程用閘板。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水利投資的重點逐步轉向加強農田水利等薄弱環節建設、全面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上來,為著重解決農田水利及農村飲水安全等問題,興建了一批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但現有的水利工程用閘板還存在問題,例如申請號為201620881122.0的專利,包括架體,架體的上端邊緣對稱設有兩個支撐塊,支撐塊的中間轉動連接收放輥,收放輥的中間設有易轉輪盤,易轉輪盤兩側的收放輥向內凹陷形成收線凹槽,收線凹槽與閘板本體之間連接有鐵鏈,收放輥的兩端對稱設有棘輪,支撐塊的內側壁對稱設有圓形罩,棘輪設置在圓形罩內,圓形罩的上端穿有活動桿,活動桿的下端固定有弧形板,盡管方便旋轉收放輥,但無法將棘輪進行穩定的固定,棘輪容易出現反轉而導致閘板出現掉落損壞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利工程用閘板,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利工程用閘板,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內部底端安裝有閘板主體,所述閘板主體的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安裝件,所述框架的內部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圓形罩,所述圓形罩的內部安裝有棘輪,所述棘輪的外壁設有卡槽,所述圓形罩的頂端安裝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頂端安裝有放置座,所述固定筒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滑動槽,所述固定筒的內部安裝有拉動桿,所述拉動桿的外壁套接有壓動板,所述壓動板的頂端安裝有第一彈簧,所述拉動桿的頂端安裝有拉動板,所述壓動板的左右兩側均安裝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與滑動槽配合連接,所述拉動桿貫穿圓形罩的外壁,所述拉動桿的底端安裝有移動板,所述移動板的底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卡塊,所述卡塊與卡槽相匹配,所述移動板的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推動桿,所述推動桿的頂端安裝有壓動塊,所述壓動塊的頂端安裝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的頂端安裝有放置筒,所述移動桿和放置筒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二彈簧,所述放置筒的頂端安裝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通過連接件與固定筒相連,所述棘輪的內側安裝有收線桿,所述收線桿通過鐵鏈與安裝件相連,所述收線桿的內側安裝有收放輥,所述收放輥的外壁套接有套環,所述套環的外壁安裝有第一手柄。優選的,所述框架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安裝板。優選的,所述收線桿的外壁左右兩側均套接有固定環。優選的,所述拉動板的頂端安裝有第二手柄。優選的,所述拉動桿與移動板的連接處安裝有加固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水利工程用閘板,通過向拉動拉動板,拉動板帶動拉動桿向上運動,拉動桿帶動壓動板向上運動,壓動板帶動滑動塊在滑動槽的內部向上滑動,壓動板壓動第一彈簧進行伸縮,拉動桿帶動移動板向上運動,移動板帶動卡塊向上運動,同時移動板帶動推動桿和壓動塊向上運動,壓動塊帶動移動桿在放置筒內部向上運動,壓動塊壓動第二彈簧進行伸縮,當閘板主體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時,松開拉動板,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進行反彈,推動移動板向下運動,移動板帶動卡塊卡持在卡槽的內部將棘輪進行固定,確保了對棘輪進行穩定的固定,避免棘輪出現反轉而導致閘板出現掉落損壞的現象。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卡塊結構示意圖。圖中:1、第一手柄,2、收放輥,3、收線桿,4、棘輪,5、鐵鏈,6、安裝件,7、閘板主體,8、安裝板,9、框架,10、圓形罩,11、固定環,12、套環,13、第二手柄,14、拉動桿,15、放置座,16、第一彈簧,17、滑動槽,18、支撐座,19、壓動板,20、移動桿,21、第二彈簧,22、加固塊,23、卡塊,24、卡槽,25、移動板,26、推動桿,27、壓動塊,28、滑動塊,29、放置筒,30、連接件,31、固定筒,32、拉動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2,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水利工程用閘板,包括框架9,框架9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安裝板8,通過安裝板8可方便框架9的安裝固定,框架9的內部底端安裝有閘板主體7,閘板主體7的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安裝件6,框架9的內部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圓形罩10,圓形罩10的內部安裝有棘輪4,棘輪4的外壁設有卡槽24,圓形罩10的頂端安裝有固定筒31,拉動板32的頂端安裝有第二手柄13,固定筒31的頂端安裝有放置座15,固定筒31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滑動槽17,通過滑動槽17可實現滑動塊28的滑動,固定筒31的內部安裝有拉動桿14,拉動桿14的外壁套接有壓動板19,通過壓動板19可壓動第一彈簧16進行伸縮,壓動板19的頂端安裝有第一彈簧16,通過第一彈簧16可確保了卡塊23穩定的卡持在卡槽24的內部,拉動桿14的頂端安裝有拉動板32,壓動板19的左右兩側均安裝有滑動塊28,通過滑動塊28可增加壓動板19移動的穩定性,滑動塊28與滑動槽17配合連接,拉動桿14貫穿圓形罩10的外壁,拉動桿14的底端安裝有移動板25,拉動桿14與移動板25的連接處安裝有加固塊22,移動板25的底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卡塊23,通過卡塊23可對棘輪4進行固定,卡塊23與卡槽24相匹配,移動板25的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推動桿26,通過推動桿26可帶動壓動塊27進行移動,推動桿26的頂端安裝有壓動塊27,通過壓動塊27可壓動第二彈簧21進行伸縮,壓動塊27的頂端安裝有移動桿20,移動桿20的頂端安裝有放置筒29,移動桿20和放置筒29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二彈簧21,放置筒29的頂端安裝有支撐座18,支撐座18通過連接件30與固定筒31相連,棘輪4的內側安裝有收線桿3,通過收線桿3可對鐵鏈5進行收卷,收線桿3的外壁左右兩側均套接有固定環11,收線桿3通過鐵鏈5與安裝件6相連,收線桿3的內側安裝有收放輥2,收放輥2的外壁套接有套環12,套環12的外壁安裝有第一手柄1,通過第一手柄1可方便套環12的旋轉。當需要對閘板主體7移動到合適的位置需要對棘輪4進行固定時,通過向拉動拉動板32,拉動板32帶動拉動桿14向上運動,拉動桿14帶動壓動板19向上運動,壓動板19帶動滑動塊28在滑動槽17的內部向上滑動,壓動板19壓動第一彈簧16進行伸縮,拉動桿14帶動移動板25向上運動,移動板25帶動卡塊23向上運動,同時移動板25帶動推動桿26和壓動塊27向上運動,壓動塊27帶動移動桿20在放置筒29內部向上運動,壓動塊27壓動第二彈簧21進行伸縮,當閘板主體7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時,松開拉動板32,第一彈簧16和第二彈簧21進行反彈,推動移動板25向下運動,移動板25帶動卡塊23卡持在卡槽24的內部將棘輪4進行固定,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同軸”、“底部”、“一端”、“頂部”、“中部”、“另一端”、“上”、“一側”、“頂部”、“內”、“前部”、“中央”、“兩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利工程用閘板,包括框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9)的內部底端安裝有閘板主體(7),所述閘板主體(7)的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安裝件(6),所述框架(9)的內部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圓形罩(10),所述圓形罩(10)的內部安裝有棘輪(4),所述棘輪(4)的外壁設有卡槽(24),所述圓形罩(10)的頂端安裝有固定筒(31),所述固定筒(31)的頂端安裝有放置座(15),所述固定筒(31)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滑動槽(17),所述固定筒(31)的內部安裝有拉動桿(14),所述拉動桿(14)的外壁套接有壓動板(19),所述壓動板(19)的頂端安裝有第一彈簧(16),所述拉動桿(14)的頂端安裝有拉動板(32),所述壓動板(19)的左右兩側均安裝有滑動塊(28),所述滑動塊(28)與滑動槽(17)配合連接,所述拉動桿(14)貫穿圓形罩(10)的外壁,所述拉動桿(14)的底端安裝有移動板(25),所述移動板(25)的底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卡塊(23),所述卡塊(23)與卡槽(24)相匹配,所述移動板(25)的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推動桿(26),所述推動桿(26)的頂端安裝有壓動塊(27),所述壓動塊(27)的頂端安裝有移動桿(20),所述移動桿(20)的頂端安裝有放置筒(29),所述移動桿(20)和放置筒(29)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二彈簧(21),所述放置筒(29)的頂端安裝有支撐座(18),所述支撐座(18)通過連接件(30)與固定筒(31)相連,所述棘輪(4)的內側安裝有收線桿(3),所述收線桿(3)通過鐵鏈(5)與安裝件(6)相連,所述收線桿(3)的內側安裝有收放輥(2),所述收放輥(2)的外壁套接有套環(12),所述套環(12)的外壁安裝有第一手柄(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利工程用閘板,包括框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9)的內部底端安裝有閘板主體(7),所述閘板主體(7)的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安裝件(6),所述框架(9)的內部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圓形罩(10),所述圓形罩(10)的內部安裝有棘輪(4),所述棘輪(4)的外壁設有卡槽(24),所述圓形罩(10)的頂端安裝有固定筒(31),所述固定筒(31)的頂端安裝有放置座(15),所述固定筒(31)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滑動槽(17),所述固定筒(31)的內部安裝有拉動桿(14),所述拉動桿(14)的外壁套接有壓動板(19),所述壓動板(19)的頂端安裝有第一彈簧(16),所述拉動桿(14)的頂端安裝有拉動板(32),所述壓動板(19)的左右兩側均安裝有滑動塊(28),所述滑動塊(28)與滑動槽(17)配合連接,所述拉動桿(14)貫穿圓形罩(10)的外壁,所述拉動桿(14)的底端安裝有移動板(25),所述移動板(25)的底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卡塊(23),所述卡塊(23)與卡槽(24)相匹配,所述移動板(25)的頂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推動桿(26),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春玲,
申請(專利權)人:王春玲,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