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冶金用復合精煉劑,其特征在于:含有硅鈣合金+硅鈣渣30%~50%,硅鋇合金+硅鋇渣10%~30%,電石15%,石灰石或鋁5%,鎂+鎂渣20%;與現有同類產品相比較,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冶煉周期短、煉鋼成本低、脫氧、脫硫、去除鋼液中的夾雜物及使夾雜物變性效果好、凈化鋼液提高了鋼的內部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冶金精煉劑,確切說是涉及一種冶金用復合精煉劑。
技術介紹
出鋼精煉是現代煉鋼生產的重要環節。在氧化性鋼液的出鋼過程中,添加特定物質,可實現脫氧、脫硫、去除鋼中的夾雜物等功能,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合金收得率。搞好出鋼精煉環節,對于減輕爐外精煉負荷,提高鋼的內在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意義重大。傳統出鋼添加劑,多為以石灰、螢石為主的簡單合成渣脫硫劑。由于是高熔點純物質進行機械混合而成,合成渣的成渣速度慢,利用率低,鋼水溫降大,效果不理想。近來有些廠家使用多元復合脫氧劑(Si-Al-Ba,Si-Ca-Ba等)或用含一定量電石的合成渣,兩者在氧化性鋼液的預脫氧方面得到較好效果,但成本高。現有的精煉劑,大部分是采用冶金廢料渣配合冶金助熔劑與催化劑融合而成,但在微量元素,尤其是增碳量的控制范圍還較小,在諸如超低微碳這類鋼種的工業生產上,還得不到較理想的效果,因而至今還是工業上有待解決的一個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縮短冶煉周期、降低煉鋼成本、脫氧、脫硫、去除鋼水中夾雜物,凈化鋼液效果好,有效提高鋼內部質量的冶金用復合精煉劑。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實施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冶金用復合精煉劑,其特征在于含有硅鋇合金+硅鋇渣 10%~30%硅鈣合金+硅鈣渣 30%~50%電石 15%石灰石或鋁5%鎂+鎂渣 20%。本專利技術的冶金復合精煉劑按如下方法制備該工藝由原料預處理、配料制備、成品檢驗及產品包裝工藝過程組成;原料預處理由選料、破碎、干燥工序組成;配料制備由配料混合、快速均衡融合工序組成。其各工序內容詳述如下1、選料工序把原料中混有電極渣,人工物(如鋼筋頭、耐火磚頭等煉鋼中產生的廢料)清除;2、破碎工序用破碎機將選好的每種原料破碎成10~40mm顆粒;3、干燥工序將粒度為10~40mm的原料放到烘烤爐中烘烤,去除大部分水份,再用干燥機去除水份;4、配料混合工序將原料按配方要求混合均勻; 5、快速均衡融合工序由壓機將混合料高壓壓制。本產品的應用范圍和方法本產品用于出鋼后對氧化性鋼液進行爐外精煉處理。實施步驟熔煉→出鋼→加入精煉劑→澆注(有精爐完成后待精煉,然后澆注)。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冶煉周期短、煉鋼成本低、脫氧、脫硫、去除鋼液中的夾雜物及使夾雜物變性效果好、凈化鋼液提高了鋼的內部質量。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給出了冶金用復合精煉劑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冶金用復合精煉劑C含有硅鈣合金+硅鈣渣50%硅鋇合金+硅鋇渣10%電石 15%石灰石 5%鎂+鎂渣20%。實施例2 冶金用復合精煉劑D含有硅鈣合金+硅鈣渣30%硅鋇合金+硅鋇渣30% 電石 15%鋁 5%鎂+鎂渣20%。權利要求1.一種冶金用復合精煉劑,其特征在于含有硅鋇合金+硅鋇渣 10%~30%硅鈣合金+硅鈣渣 30%~50%電石 5%石灰石或鋁 5%鎂+鎂渣 20%。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冶金用復合精煉劑,其特征在于含有硅鈣合金+硅鈣渣 50%硅鋇合金+硅鋇渣 10%電石 15%石灰石 5%鎂+鎂渣 20%。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冶金用復合精煉劑,其特征在于含有硅鈣合金+硅鈣渣 30%硅鋇合金+硅鋇渣 30%電石 15%鋁 5%鎂+鎂渣 20%。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冶金用復合精煉劑,其特征在于含有硅鈣合金+硅鈣渣30%~50%,硅鋇合金+硅鋇渣10%~30%,電石15%,石灰石或鋁5%,鎂+鎂渣20%;與現有同類產品相比較,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冶煉周期短、煉鋼成本低、脫氧、脫硫、去除鋼液中的夾雜物及使夾雜物變性效果好、凈化鋼液提高了鋼的內部質量。文檔編號C21C7/04GK1614035SQ20041008301公開日2005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2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02年1月7日專利技術者張煉 申請人:張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冶金用復合精煉劑,其特征在于:含有硅鋇合金+硅鋇渣10%~30%硅鈣合金+硅鈣渣30%~50%電石15%石灰石或鋁5%鎂+鎂渣2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煉,
申請(專利權)人:張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51[中國|四川]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