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7963700 閱讀: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7:10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前端設有立桿,立桿的上端設有把手且下端設有前輪,車架的后端設有踏板組,踏板組的后端連接有后輪,踏板組包括連接臂和踏板,踏板包括分板和主板,分板包括左分板和右分板,左分板包括左前分板與左后分板,右分板包括右前分板與右后分板;左前分板的前端、左后分板的后端、右前分板的前端和右后分板的后端分別設為半球形端部,主板的左側邊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側邊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結構相同的卡扣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在踏板處設有平衡穩定結構,平衡穩定性好,適合初學者或兒童使用,安全性佳,使用非常方便。

    A child scooter with a balanced and stabl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ild scooter with a balanced and stable structure, including a frame. The front end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bar.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rod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and a front wheel at the lower end. The rear end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edal group. The rear end of the pedal group is connected with a rear wheel, the pedal group includes the connecting arm and the pedal, and the pedal includes points. The board and the main board, including the left plate and the right split board, the left split plate including the left front and the left rear panels, the right split plate including the right front and right rear panels, the back end of the left front plate, the left rear plate, the front end of the right front plate and the right rear panel, respectively, the front end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main board. The front end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right sid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astening structure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ild scooter with a balanced and stable structure, and has a balanced and stable structure at the pedal. It has good balance and stability. It is suitable for beginners or children to use. It has good safety and is very convenient to us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
    本技術屬于踏板車
    ,具體涉及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
    技術介紹
    踏板車的技術已廣為人知,踏板車的結構是:在把手的下方設有車頭,車頭的前端設有前滾輪,車頭的后端設有可滑行的踏板,使用時使用者單腳踏在踏板車上,另外一只腳蹬踏地面,依靠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使踏板車與地面產生反作用力,推動踏板車與使用者前行,使用者持續的蹬踏地面,踏板車持續的前行,市面上出售的踏板車普遍存在平衡感差,穩定性不好的缺點,初學者常常由于踏板車的不穩定而摔跤,易摔破皮膚,嚴重者造成骨折,因此,安全性能差,不利于兒童或初學者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在踏板處設有平衡穩定結構,平衡穩定性好,適合初學者或兒童使用,安全性佳,使用非常方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前端設有立桿,所述立桿的上端設有把手且下端設有前輪,所述車架的后端設有踏板組,所述踏板組的后端連接有后輪,所述踏板組包括連接臂和踏板,所述踏板的前端與連接臂連接,所述踏板包括分板和主板,所述分板包括結構相同的左分板和右分板,所述左分板包括左前分板與左后分板,所述左前分板的后端與所述主板的左側邊鉸接,所述左后分板的前端與所述主板的左側邊鉸接,所述右分板包括右前分板與右后分板,所述右前分板的后端與所述主板的右側邊鉸接,所述右后分板的前端與所述主板的右側邊鉸接;所述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分別設為半球形端部,每一所述半球形端部分別通過過渡段與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一體連接,所述半球形端部與所述半球形端部的平面設于遠離主板的一側,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球面設于靠近主板的一側;所述左前分板與所述左后分板的長度相同,所述右前分板與所述右后分板的長度相同,所述左前分板與左后分板旋轉后端部貼合形成左球形端部,所述右前分板與右后分板旋轉后端部貼合形成右球形端部;所述主板的左側邊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側邊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結構相同的卡扣結構,所述卡扣結構包括一倒“Ω”形狀的卡口和連接塊,倒“Ω”形狀的卡口的弧面與連接塊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與所述主板固定連接,所述半球形端部可卡于卡口內。進一步地說,還設有兩個側輪,兩個所述側輪分別套于左球形端部和右球形端部。進一步地說,所述過渡段的一面為平面且另一面為弧面,所述過渡段的平面與所述半球形端部的平面平齊,所述過渡段的弧面與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球面相連。進一步地說,所述卡口的高度為0.3-0.8cm,所述連接塊的高度為0.3-0.5cm。進一步地說,所述左前分板和所述左后分板的截面為矩形,所述矩形的長為1-2cm且寬為1-1.5cm。進一步地說,所述右前分板和所述右后分板的截面為矩形,所述矩形的長為1-2cm且寬為1-1.5cm。進一步地說,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直徑小于或等于所述分板的矩形截面的長度。進一步地說,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直徑等于所述分板的矩形截面的長度。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幾點:本技術的踏板包括主板與分板,分板包括左分板與右分板,左分板包括左前分板和左后分板,右分板包括右前分板和右后分板,左前分板與左后分板分別與主板的左側邊鉸接,右前分板與右后分板分別與主板的右側邊鉸接,左分板的前后端和右分板的前后端分別設有半球形端部,且半球形端部的平面設于遠離主板的一側,球面設于靠近主板的一側,左前分板與左后分板旋轉貼合后形成左球形端部,右前分板與右后分板旋轉貼合形成右球形端部,然后再左球形端部和右球星端部套上側輪,增加踏板車的平衡穩定性,避免初學者或兒童摔傷,安全性能佳;同時主板的左右兩側邊的前后端分別設有卡口結構,當不需使用平衡結構時,可將左前分板、左后分板、右前分板和右后分板分別卡與卡扣結構,使用非常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踏板組的結構示意圖一(不裝左右側輪);圖3為本技術的踏板組的結構示意圖一(裝左右側輪);圖4為本技術的卡扣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各部分的附圖標記如下:立桿1、把手2、前輪3、踏板組4、連接臂41、主板421、左前分板422、左后分板423、右前分板424、右后分板425、半球形端部426、后輪5、卡扣結構6、卡口61、連接塊62、側輪7、卡口的高度H1和連接塊的高度H2。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在不背離本技術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對本技術方法、步驟或條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換,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實施例: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如圖1-圖4示,包括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前端設有立桿1,所述立桿的上端設有把手2且下端設有前輪3,所述車架的后端設有踏板組4,所述踏板組的后端連接有后輪5,所述踏板組包括連接臂41和踏板,所述踏板的前端與連接臂連接,所述踏板包括分板和主板421,所述分板包括結構相同的左分板和右分板,所述左分板包括左前分板422與左后分板423,所述左前分板的后端與所述主板的左側邊鉸接,所述左后分板的前端與所述主板的左側邊鉸接,所述右分板包括右前分板424與右后分板425,所述右前分板的后端與所述主板的右側邊鉸接,所述右后分板的前端與所述主板的右側邊鉸接;所述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分別設為半球形端部425,每一所述半球形端部分別通過過渡段與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一體連接,所述半球形端部與所述半球形端部的平面設于遠離主板的一側,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球面設于靠近主板的一側;所述左前分板與所述左后分板的長度相同,所述右前分板與所述右后分板的長度相同,所述左前分板與左后分板旋轉后端部貼合形成左球形端部,所述右前分板與右后分板旋轉后端部貼合形成右球形端部;所述主板的左側邊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側邊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結構相同的卡扣結構6,所述卡扣結構包括一倒“Ω”形狀的卡口61和連接塊62,倒“Ω”形狀的卡口的弧面與連接塊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與所述主板固定連接,所述半球形端部可卡于卡口內。本技術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左前分板的后端與所述主板的左側邊通過活頁鉸接,所述左后分板的前端與所述主板的左側邊通過活頁鉸接;所述右前分板的后端與所述主板的右側邊通過活頁鉸接,所述右后分板的前端與所述主板的右側邊通過活頁鉸接。還設有兩個側輪7,兩個所述側輪分別套于左球形端部和右球形端部。所述側輪與所述后輪的結構、形狀及大小相同。所述過渡段的一面為平面且另一面為弧面,所述過渡段的平面與所述半球形端部的平面平齊,所述過渡段的弧面與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球面相連。所述卡口的高度H1為0.3-0.8cm,所述連接塊的高度H2為0.3-0.5cm。所述左前分板和所述左后分板的截面為矩形,所述矩形的長為1-2cm且寬為1-1.5cm。所述右前分板和所述右后分板的截面為矩形,所述矩形的長為1-2cm且寬為1-1.5cm。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直徑小于或等于所述分板的矩形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前端設有立桿(1),所述立桿的上端設有把手(2)且下端設有前輪(3),所述車架的后端設有踏板組(4),所述踏板組的后端連接有后輪(5),所述踏板組包括連接臂(41)和踏板,所述踏板的前端與連接臂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包括分板和主板(421),所述分板包括結構相同的左分板和右分板,所述左分板包括左前分板(422)與左后分板(423),所述左前分板的后端與所述主板的左側邊鉸接,所述左后分板的前端與所述主板的左側邊鉸接,所述右分板包括右前分板(424)與右后分板(425),所述右前分板的后端與所述主板的右側邊鉸接,所述右后分板的前端與所述主板的右側邊鉸接;所述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分別設為半球形端部(426),每一所述半球形端部分別通過過渡段與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一體連接,所述半球形端部與所述半球形端部的平面設于遠離主板的一側,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球面設于靠近主板的一側;所述左前分板與所述左后分板的長度相同,所述右前分板與所述右后分板的長度相同,所述左前分板與左后分板旋轉后端部貼合形成左球形端部,所述右前分板與右后分板旋轉后端部貼合形成右球形端部;所述主板的左側邊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側邊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結構相同的卡扣結構(6),所述卡扣結構包括一倒“Ω”形狀的卡口(61)和連接塊(62),倒“Ω”形狀的卡口的弧面與連接塊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與所述主板固定連接,所述半球形端部可卡于卡口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平衡穩定結構的兒童踏板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前端設有立桿(1),所述立桿的上端設有把手(2)且下端設有前輪(3),所述車架的后端設有踏板組(4),所述踏板組的后端連接有后輪(5),所述踏板組包括連接臂(41)和踏板,所述踏板的前端與連接臂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包括分板和主板(421),所述分板包括結構相同的左分板和右分板,所述左分板包括左前分板(422)與左后分板(423),所述左前分板的后端與所述主板的左側邊鉸接,所述左后分板的前端與所述主板的左側邊鉸接,所述右分板包括右前分板(424)與右后分板(425),所述右前分板的后端與所述主板的右側邊鉸接,所述右后分板的前端與所述主板的右側邊鉸接;所述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分別設為半球形端部(426),每一所述半球形端部分別通過過渡段與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一體連接,所述半球形端部與所述半球形端部的平面設于遠離主板的一側,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球面設于靠近主板的一側;所述左前分板與所述左后分板的長度相同,所述右前分板與所述右后分板的長度相同,所述左前分板與左后分板旋轉后端部貼合形成左球形端部,所述右前分板與右后分板旋轉后端部貼合形成右球形端部;所述主板的左側邊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側邊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結構相同的卡扣結構(6),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浪,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逗樂兒童用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少妇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2020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2020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波多野结衣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 |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