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屬于蓄電池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蓄電池使用壽命短和制作不成功的問題。本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包括內部具有電池腔的殼體以及設置于電池腔內的數個單體電池,所述單體電池均具有供電解液注入的內腔且所述單體電池的內腔相互獨立,所述殼體內位于上述電池腔上方還具有數個與單體電池的內腔一一對應連通的分氣室,所述殼體內還具有共壓腔,所有所述分氣室分別通過排氣孔與所述共壓腔相連通。本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具有能成功制作且能正常使用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雙極性鉛酸蓄電池
本專利技術屬于蓄電池
,涉及一種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尤其涉及一種分氣室共壓力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
技術介紹
雙極性鉛酸蓄電池的結構包括正極端板、若干個雙極性極板、負極端板、隔板、電解液、電池槽以及電池蓋等。其中,雙極性極板是由雙極性基板的兩面分別涂上正極膏和負極膏形成的,通過該雙極性極板的設計,使得鉛膏利用率提高,比能量高。例如,申請人設計了一種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并申請了中國專利(其申請號為:201710179695.8;其公布號為:CN106876804A),該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包括具有上開口的殼體和連接于殼體上方具有空腔的頂蓋,殼體內設有平行排列的雙極板且通過雙極板將殼體內腔分隔成若干扁平狀的矩形隔室,在隔室內設有扁平的電池單體,殼體的上開口上設有蓋板,蓋板的下側面與雙極板密封連接且蓋板的上側面與頂蓋密封連接,頂蓋的空腔分隔成數量與隔室數量相同且相互獨立的氣室,若干氣室與若干隔室一一對應并通過開設在蓋板上的通孔相連通,每個氣室均連接有單向閥。該鉛酸蓄電池將每個隔室分別連通至相互獨立的氣室中,使得每個隔室均具有一條獨立的排氣通路,避免出現電解液互竄而導致的微短路、自放電等現象,保證了電池正常使用,提高了蓄電池的性能。但是,上述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每個隔室中的電池單體分別通過一個氣室以及與該氣室連接的單向閥實現排氣,即各個隔室中的電池單體完全被分隔開,使得各個電池單體的內腔中注滿電解液并充電后容易出現內壓不一致的情況,而不一致的內壓將破壞電池的結構導致電池性能下降,最終影響使用壽命。為此,人們還設計了一種單體電池內壓自動平衡并共用安全閥的雙極性蓄電池(其申請號為:03133542.X;其公告號為:CN1220289C),該雙極性蓄電池由中間單體電池、側邊單體電池、安全閥、隔膜等結構組成,中間單體電池由邊框、雙極性基板、正極板和負極板組成,雙極性基板固定在邊框內,正極板固定在雙極性基板一側,負極板固定在雙極性基板的另一側,雙極性基板上部開設有通孔,該通孔將中間單體電池、側邊單體電池的內腔全部連通,并在側邊單體電池外側的壓板上開設通孔并設置安全閥,使得蓄電池內的素有單體電池的內腔通過數個通孔均連通至蓄電池側部的安全閥處,共用一個安全閥,使得蓄電池內部各個單體電池的內壓能保持一致,保證蓄電池的使用壽命。但是,蓄電池在內化成的過程中,需要在組裝后的蓄電池內注滿電解液并充電,上述雙極性蓄電池中各個單體電池的內腔之間通過通孔完全連通,則在進行內化成時,容易造成內部短路而嚴重影響蓄電池內化成,最終導致蓄電池制作失敗。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雙極性鉛酸蓄電池,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在鉛酸蓄電池能成功制作的前提下保證鉛酸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包括內部具有電池腔的殼體以及設置于電池腔內的數個單體電池,所述單體電池均具有供電解液注入的內腔且所述單體電池的內腔相互獨立,所述殼體內位于上述電池腔上方還具有數個與單體電池的內腔一一對應連通的分氣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還具有共壓腔,所有所述分氣室分別通過排氣孔與所述共壓腔相連通。本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各個單體電池的內腔能依次通過分氣室、排氣孔連通至同一個共壓腔內,即數個單體電池的內腔實現連通,避免了因各個單體電池的內壓不一致而造成蓄電池內結構被破壞的情況,保證了蓄電池的正常使用。同時,本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的各個單體電池的內腔均相互獨立,在內化成的過程中,往各個單體電池內腔中注滿電解液也能保持各個單體電池的電解液不會互竄而造成短路,即便在充電過程中,因極板產生膨脹收縮而發生電解液上行的現象,各個單體電池內的電解液仍被分隔在各個分氣室中,不會發生短路的情況,保證了電池的正常使用,并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即本雙極性鉛酸蓄電池達到了分氣室共壓力的技術目的。在上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所述共壓腔位于所述分氣室的上方,所述排氣孔分別連通至所述共壓腔的底部。單體電池內產生的氣體在自然上行,將共壓腔設置于各個分氣室的上方,可保證氣體順利地輸送至共壓腔內實現各個單體電池的共壓力,避免了因各個單體電池的內壓不一致而造成蓄電池內結構被破壞的情況,保證了蓄電池的正常使用。在上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所述分氣室的排氣孔處均連接有采用絕緣材料制成的氣孔傘帽。氣孔傘帽用于使單體電池與單體電池之間的絕緣性能更好,避免因各個單體電池均連通至共壓腔處而導致單體電池之間自放電電流過大的情況,保證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在上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所述氣孔傘帽包括呈筒狀的連接部,該連接部的上端向外翻折形成環狀的傘狀部,所述殼體位于上述排氣孔上端處具有向上凸出呈筒狀的排氣部,所述連接部插接或者套接在所述排氣部上。通過環形的傘狀部可很好的實現兩個相鄰排氣孔之間的電屏蔽,避免蓄電池的自放電現象,且不影響排氣孔處的正常排氣。在上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所述單體電池包括呈環形的密封膠圈以及依次設置正極板、隔板和負極板,所述正極板和負極板相對于隔板的另一側分別具有基板,所述密封膠圈連接在兩個基板的外沿之間且三者之間形成密封,所述單體電池的內腔位于所述密封膠圈內,所述密封膠圈上還開設有用于將內腔與所述分氣室相連通的通孔。保證各個單體電池之間的相互獨立,能更好地避免化成時產生短路。在上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所述單體電池還包括設置于兩個基板之間的采用絕緣材料制成的防爬墻隔膜。在每個單體電池內設置絕緣材料制成的防爬墻隔膜可有效阻止蓄電池充放電的過程中出現的微短路現象,保證了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在上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所述防爬墻隔膜呈方環狀,所述的基板以及隔板均呈方形,所述防爬墻隔膜外側的長度不小于基板的長度,防爬墻隔膜外側的寬度不小于基板的寬度,所述防爬墻隔膜內側長度小于隔板的長度,防爬墻隔膜內側的寬度小于隔板的寬度。使得每只單體電池在反應過程中,都要通過隔板進行離子交換。在上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所述防爬墻隔膜中部具有數根筋條。通過筋條的設置可保證防爬墻隔膜自身不易變形。在上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所述殼體包括自下而上連接的電池殼、氣室蓋板、氣室中蓋以及共壓腔封蓋,所述電池腔位于上述電池殼內,所述氣室蓋板和氣室中蓋之間形成數個上述分氣室,所述氣室中蓋與所述共壓腔封蓋之間形成上述共壓腔。將殼體上部分成三層結構連接,使得蓄電池在生產時,先裝上氣室蓋板和氣室中蓋,注滿電解液,進入電池化成,化成完后,抽酸,加氣孔傘帽,再裝上共壓腔封蓋以及能將共壓腔與殼體外側相連通的安全閥,電池完成。在上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中,所述氣室蓋板包括底板以及豎直固定于底板上側的數個隔離板,所述隔離板交錯設置且隔離板之間分隔出上述分氣室,所述氣室中蓋的下側與數個所述隔離板上端相抵靠并形成密封,所述排氣孔開設于所述氣室中蓋上。通過豎直設立的隔板分隔出數個分氣室,使每個分氣室都有對應的單體電池。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具有以下優點:1、蓄電池通過共壓腔的設置使得蓄電池內的數個單體電池的內壓保持一致,很好地保證了蓄電池內各個單體電池之間的結構以及反應均衡性,保證了蓄電池的正常使用。2、防爬墻隔膜的設置有效阻止了單體電池內正、負極板離子交換時,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包括內部具有電池腔(11a)的殼體(1)以及設置于電池腔(11a)內的數個單體電池(2),所述單體電池(2)均具有供電解液注入的內腔(21)且所述單體電池(2)的內腔(21)相互獨立,所述殼體(1)內位于上述電池腔(11a)上方還具有數個與單體電池(2)的內腔(21)一一對應連通的分氣室(12a),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內還具有共壓腔(14a),所有所述分氣室(12a)分別通過排氣孔(13a)與所述共壓腔(14a)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包括內部具有電池腔(11a)的殼體(1)以及設置于電池腔(11a)內的數個單體電池(2),所述單體電池(2)均具有供電解液注入的內腔(21)且所述單體電池(2)的內腔(21)相互獨立,所述殼體(1)內位于上述電池腔(11a)上方還具有數個與單體電池(2)的內腔(21)一一對應連通的分氣室(12a),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內還具有共壓腔(14a),所有所述分氣室(12a)分別通過排氣孔(13a)與所述共壓腔(14a)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壓腔(14a)位于所述分氣室(12a)的上方,所述排氣孔(13a)分別連通至所述共壓腔(14a)的底部。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氣室(12a)的排氣孔(13a)處均連接有采用絕緣材料制成的氣孔傘帽(6)。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孔傘帽(6)包括呈筒狀的連接部(61),該連接部(61)的上端向外翻折形成環狀的傘狀部(62),所述殼體(1)位于上述排氣孔(13a)上端處具有向上凸出呈筒狀的排氣部(13b),所述連接部(61)插接或者套接在所述排氣部(13b)上。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極性鉛酸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體電池(2)包括呈環形的密封膠圈(4)以及依次設置正極板(22)、隔板(23)和負極板(24),所述正極板(22)和負極板(24)相對于隔板(23)的另一側分別具有基板,所述密封膠圈(4)連接在兩個基板的外沿之間且三者之間形成密封,所述單體電池(2)的內腔(2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子進,
申請(專利權)人:林子進,陳雙應,陳歡平,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